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王军峰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共生理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具有高度的逻辑适切性。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要优化共生环境、优培共生单元、优选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环境要着重用好宏观环境、营造微观环境。优培共生单元... 共生理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具有高度的逻辑适切性。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要优化共生环境、优培共生单元、优选共生模式。优化共生环境要着重用好宏观环境、营造微观环境。优培共生单元应以分众教学理念为指导,针对“四类”生源,打造“四学”思政小课堂;基于“四个”学段,打造“四求”社会大课堂。优选共生模式要聚焦一体化互惠共生的最优模式。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三优”路径能促使二者同向发力、相互助力、形成合力,提升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高校建设大思政课的着力点
2
作者 陈庆江 李雯雯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大思政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全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推动现有思政课改革,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大思政课”的建设需要有宏大的视野,要善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要将课... “大思政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全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推动现有思政课改革,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大思政课”的建设需要有宏大的视野,要善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要将课堂的思政课与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的大课堂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一体化推进新时代的思政课教育新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大课堂 新媒体技术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育的“大课堂”与“小课堂”关系分析
3
作者 薛璐莎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2-84,102,共4页
思政教育“大课堂”与“小课堂”有效衔接的问题是关乎着当前我国思政教育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做好大小课堂的衔接问题既有助于促进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和实践性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助于确保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思政教育“大课堂”与“小课堂”有效衔接的问题是关乎着当前我国思政教育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做好大小课堂的衔接问题既有助于促进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和实践性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助于确保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保证。缺少了“大课堂”的有效支撑,思政“小课堂”便失去了实践的阵地,也会由于给养的不足而终成为“空中楼阁”,而缺少了“小课堂”支撑的社会“大课堂”也会失去凝聚力,也会由于内在核心强化不足的问题而呈现出步履维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下载PDF
依托工匠文化,共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心圆 被引量:2
4
作者 龚翠英 王永富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7期157-161,共5页
工匠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涵养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意义,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依托工匠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政课、通识课和... 工匠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涵养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意义,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依托工匠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大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既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文化 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课堂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4
5
作者 俞少宾 丁恺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73-82,122,共11页
在新文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能力的育人理念下,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院系开始开设大数据分析相关的课程。基于历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学科需求、实践应用以及学生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 在新文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能力的育人理念下,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院系开始开设大数据分析相关的课程。基于历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学科需求、实践应用以及学生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等。在此基础上,课程团队还探索采用了“问题驱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翻转课堂学习、解决问题、评估与巩固这四个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深度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实践表明,“问题驱动+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模式,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对多种技术、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做法,契合了新文科所倡导的突破专业壁垒和学科边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大数据 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 翻转课堂
下载PDF
论“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秀玲 郭倩倩 《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120,共8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打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拓展育人场域,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组织维度上协同发力,促进“两个课堂”的有效衔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有效衔接
原文传递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理基础研究
7
作者 焦佩 衣安琪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大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理念的重大创新,强调在“思政小课堂”之外善用“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了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场域... “大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理念的重大创新,强调在“思政小课堂”之外善用“社会大课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了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场域及其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教育学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指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守正创新,尊重教育规律、时代因素、技术因素,服务立德树人;社会学论述了实践教学的社会化作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技术指导;教育管理学的角色理论和过程管理理论为保障“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实干落实,提升教育管理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入探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理基础,对深刻把握理论规律,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社会大课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