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olangiocarcinoma and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A review of last decades advances in therapeutic endoscopy 被引量:8
1
作者 Helga Bertani Marzio Frazzoni +7 位作者 Santi Mangiafico Angelo Caruso Mauro Manno Vincenzo Giorgio Mirante Flavia Pigò Carmelo Barbera Raffaele Manta Rita Conigliar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5年第6期582-592,共11页
In the last decades many advanc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holangiocarcinoma, however blood te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may fail to detect neopla... In the last decades many advanc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holangiocarcinoma, however blood te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may fail to detect neoplastic disease at early stage, thus the diagno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 is achieved usually at unresectable stage.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role of endoscopy has moved from a diagnostic role to an invaluable therapeutic tool for patients affected by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for cholangiocarcinoma is bile ducts occlusion, leading to jaundice, cholangitis and hepatic failure. Currently, endoscopy has a key role in the work up of cholangiocarcinoma, both in patients amenable to surgical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in those unfit for surgery or not amenable to immediate surgical curative resection owing to locally advanced or advanced disease, with palliative intention. Endoscopy allows successful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 in more than 90%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 and allows rapid reduction of jaundice decreasing the risk of biliary sepsis. When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 cannot be achieved with endoscopy alone,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method affording successful biliary drainage in more than 80% of c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focus on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p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olangio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ANGIOCARCINOMA MALIGNANT bile ductobstruction INTERVENTIONAL endoscopy Endoscopictherapy 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
下载PDF
Therapeutic Mechanisms of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Herb or Their Extracts for Extrahepatic Obstructive Jaundice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喜平 仇凤梅 王霞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6期474-480,共7页
Obstructive jaundice (O J) is classified as extrahepatic OJ or intrahepatic OJ. Extrahepatic OJ is attributed to a variety of intricate etiological factors. Research has begun with Chinese medicine (CM), which can... Obstructive jaundice (O J) is classified as extrahepatic OJ or intrahepatic OJ. Extrahepatic OJ is attributed to a variety of intricate etiological factors. Research has begun with Chinese medicine (CM),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adjunctive therapy for extrahepatic OJ. Particula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single CM herb and relevant extracts. The roles of single CM or their extracts during adjunctive therapy for extrahepatic OJ have been described briefl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effect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relevant herbal medi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 extrahepatic bile duct obstructive jaundice inflammatory mediators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周红飞 贾政 顾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47-950,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GS合并EBDS患者168例,其中对照组123例接受LCBDE...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GS合并EBDS患者168例,其中对照组123例接受LCBDE)手术,观察组45例接受LTCBDE手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和医疗花费分别为(104.4±34.2)min、(29.9±11.2)ml、(22.3±10.1)h、(6.5±2.9)d和(1.4±0.6)万元,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49.9±37.4)min、(43.6±16.3)ml、(28.4±9.6)h、(9.2±2.4)d和(1.8±0.7)万元,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在术后3d,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分别为(32.5±5.9)ng/L和(25.4±7.1)p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3±6.8)ng/L和(35.6±6.4)pg/L,P<0.05】;术后观察组胆漏、胆道感染、腹腔感染、胆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0%、2.2%、2.2%、0.0%和0.0%,与对照组的2.4%、0.0%、4.1%、1.6%和2.4%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与LTCBDE手术治疗GS合并EBDS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清除结石效果,但在术后恢复和花费成本方面,LTCBDE手术更显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燕飞 鲜军舫 +2 位作者 梁熙虹 夏峰 兰宝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791-793,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8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MRCP进行分析 ,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其中 48例行直接胆道造...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8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MRCP进行分析 ,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其中 48例行直接胆道造影 ,与MRCP对照 ,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且对ERCP或PTC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补充有价值的诊断信息。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9.4% ,结合MRI可提高至95 .3 %。结论 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及US。MRCP图像与直接胆道造影图像基本一致 ,方便易行无损伤 ,应列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成像 胆道梗阻性疾病 定位 定性 诊断 磁共振成像 MRCP
下载PDF
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5
5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3 位作者 马南 邢古生 马波 吴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2例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患者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 ,共使用...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2例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患者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 ,共使用 12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12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 ,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术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有明显下降。术后 12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 3例黄疸消退 ,置入内支架术后 4周在DSA下行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结论 经皮胆管内金属支架再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结合局部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及化疗性栓塞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性阻塞 内支架术 再狭窄 介入治疗 阻塞性黄疸
下载PDF
高位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翟仁友 戴定可 +2 位作者 王剑锋 于平 魏宝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d...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d、8~14d血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79例行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2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所用支架4种31枚。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d胆红素水平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术后8~14d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方法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胆管阻塞 肝外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杰 宋彬 +1 位作者 徐隽 印隆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技术在肝外胆 磁共振水成像  肝外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收治的42例胆管梗阻患者的MRCP检查临床资料,分析良、恶性肝外胆...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技术在肝外胆 磁共振水成像  肝外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收治的42例胆管梗阻患者的MRCP检查临床资料,分析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在MRCP上的不同表现。结果 MRCP检查在30例良性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胆管均匀扩张及逐渐狭窄,管壁均匀增厚,断端可呈“鸟嘴样”,其在良性梗阻中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30/30)和97%(29/30);12例恶性梗阻患者中主要表现为胆管不均匀对称扩张及突然狭窄或截断,管壁不均匀增厚,可出现“双管截断征”,其在恶性梗阻中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12/12)和92%(11/12)。结论 MRCP是一种无创性显示胰胆管管腔形态学改变的影像学方法,在评价肝外胆管梗阻中具有较好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肝外胆管梗阻 诊断价值 患者 恶性梗阻 良性梗阻 狭窄 定位 结论 收集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对肠道细菌及小肠粘膜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俊 张寿熙 +1 位作者 吕坤章 丁显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25-328,共4页
为探讨阻塞性黄疸(简称阻黄)对肠道细菌及粘膜组织的影响,通过建立阻黄动物模型,观察阻黄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以及小肠粘膜组织学变化。结果发现:阻黄组(BDL)术后3周厌氧性细菌移位的阳性率(43.75%)显著高于假性手术组... 为探讨阻塞性黄疸(简称阻黄)对肠道细菌及粘膜组织的影响,通过建立阻黄动物模型,观察阻黄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以及小肠粘膜组织学变化。结果发现:阻黄组(BDL)术后3周厌氧性细菌移位的阳性率(43.75%)显著高于假性手术组(SL)(0%),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BDL组肠粘膜发生了实质性损害。提示:阻黄时肠道内胆盐缺乏导致肠道常驻菌过度繁殖,肠道粘膜屏障的损害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促进肠道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阻塞 阻塞性黄疸 细菌 肠粘膜 损伤
下载PDF
自膨胀式支架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健 杜湘珂 +1 位作者 金龙 陈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 评价自膨胀式支架在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我们对 1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实施了经皮肝穿 ,胆道内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对其中 17例患者进行了 2~ 44周随访。结果  18例内支架均成功植入 ,除 1例外 ,术后 2周内血... 目的 评价自膨胀式支架在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我们对 1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实施了经皮肝穿 ,胆道内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对其中 17例患者进行了 2~ 44周随访。结果  18例内支架均成功植入 ,除 1例外 ,术后 2周内血清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都显著降低 ,胆道梗阻引起的症状缓解。 3例 (17% )发生支架堵塞 ,平均支架通畅时间 18周。结论 自膨胀式内支架植入 ,是姑息性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胀式支架 梗阻性黄疸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结合MPR技术诊断肝外胆管癌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克 徐克 +3 位作者 王强 卢涛 杨明伟 韩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同层动态扫描技术诊断肝外胆管癌及胆管外浸润的价值,比较MSCT同层动态和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胆管癌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的诊断能力。方法39例患者行MSCT同层动态扫描,MSCTMPR在MSCT同层动态扫描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同层动态扫描技术诊断肝外胆管癌及胆管外浸润的价值,比较MSCT同层动态和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胆管癌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的诊断能力。方法39例患者行MSCT同层动态扫描,MSCTMPR在MSCT同层动态扫描后立即进行,在同层动态和MPR图像上分别评价病灶强化特征,评价两种方法对梗阻的病因及有无动脉、门静脉和肝脏浸润的诊断能力,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和MPR检查对比。结果MSCT同层动态扫描诊断22例肝外胆管癌,MSCTMPR诊断18例肝外胆管癌,MSCT同层动态扫描与MSCTMPR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MSCT同层动态扫描对全部13例动脉、门静脉直接浸润均可诊断,MSCTMPR分别诊断5例动脉侵犯和9例门脉浸润,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肝外胆管癌动脉侵犯在80S和120S显示13例,门脉侵犯在120S和200S显示13例,肝脏侵犯在120S和200S时显示全部5例,MSCT同层动态扫描各时间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肝外胆管癌梗阻的病因诊断,MSCT同层动态扫描不优于MSCTMPR;MSCT同层动态扫描对动脉、门静脉浸润显示能力高于MSCTMPR;肝外胆管癌动脉、门脉和肝脏侵犯分别在80-120s、120-200s及120-200s显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肝外胆管癌 同层动态扫描
下载PDF
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文剑波 文萍 +3 位作者 龚敏 韩明 李兴 刘立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6-73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方法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肝外胆管结石予以网篮或(和)气囊取石;肝内胆管结石,通过操作技巧将网篮、气囊送入结石所在分支胆管,尝试取石。结果肝外胆管结石病人27例,25例结石取出,2例未取...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内外胆管结石同步治疗方法。方法3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肝外胆管结石予以网篮或(和)气囊取石;肝内胆管结石,通过操作技巧将网篮、气囊送入结石所在分支胆管,尝试取石。结果肝外胆管结石病人27例,25例结石取出,2例未取出;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6例,位于一级分支胆管的多发结石5例(局限于同一分支3例)、单发结石3例结石取出,最多取石3枚,最大结石直径5~6mm。二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一取出。结论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对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好,对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成功率低,但对一级分支肝内胆管单发或位于同一分支胆管多发较小结石仍不失为一简单、微创、经济、可行方法。多种微创手段联合治疗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肝内外胆管 结石 同步治疗
下载PDF
ERCP后CT扫描对阻塞性黄疸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英辉 梁宝松 +3 位作者 杨玉秀 李修岭 郭溁 于艳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 ERCP后 CT扫描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一步作 ERCP后 CT扫描。方法为ERCP拔管后 1~ 2小时行 CT扫描。对比评价 ERCP后 CT扫描与单纯 ERCP检查有无不同。结果  34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正确诊断 19例 ,... 目的 探讨 ERCP后 CT扫描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34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一步作 ERCP后 CT扫描。方法为ERCP拔管后 1~ 2小时行 CT扫描。对比评价 ERCP后 CT扫描与单纯 ERCP检查有无不同。结果  34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正确诊断 19例 ,ERCP误诊或诊断不全面 ,由 ERCP后 CT扫描诊断正确 13例 ,ERCP后 CT扫描误诊或诊断不全面 ,由 ERCP作出正确诊断 1例 ,两种方法共同误诊 1例。经配对 χ2检验 ,P<0 .0 5。结论 ERCP后 CT扫描将 ERCP和 CT二者结合起来 ,可取长补短 ,提高诊断正确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CT 诊断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宝松 葛英辉 +4 位作者 程天明 郭濴 杨玉秀 张继良 朱绍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 :评价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 (简称ERCP后MSCT)与平扫、双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经临床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资料 ,其中ERCP后MSCT2 8例 ,平扫 13例 ,双期增强扫描 2 7例 ,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 ... 目的 :评价ERCP后多层螺旋CT扫描 (简称ERCP后MSCT)与平扫、双期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经临床确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资料 ,其中ERCP后MSCT2 8例 ,平扫 13例 ,双期增强扫描 2 7例 ,平扫 +双期增强扫描 8例。检查方法 :采用螺旋模式扫描 ,重建层厚 2 .5~ 5mm ,ERCP后MSCT拔管后 1~ 2h进行。双期扫描注射造影剂为 80~ 10 0ml,速度为 2 .0~ 3.0ml/s,注药后 30s、80s扫描。观察指标包括 :①胆管扩张程度 ;②管壁清晰度 ;③扩张胆管全貌的显示。结果 :3种扫描技术总的管壁显示情况以ERCP后CT扫描最佳。ERCP后MSCT可进行多种三维重建 ,较好显示胆管内结节。结论 :ERCP后MSCT更适合显示沿人体纵向走行的细小胆管。建议采用 2 .5mm层厚显示胰胆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ERCP 多层螺旋CT扫描 观察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燕飞 梁熙虹 王振常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的MR CP、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MRI及MRCP表现 ,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的MR CP、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MRI及MRCP表现 ,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RCP采用二维 (2D)和 /或三维 (3D)屏气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 (FASE)序列T2 加权成像技术。结果 :6 9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全部病例胰胆管显示满意 ,与直接胆道造影对照 ,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98.5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5 .6 %。结论 :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优于CT和U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恶性胆道梗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晨 刘江文 +3 位作者 王忠敏 陈俊 周晓兵 陈文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在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探讨PTCD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将55例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手术适应评估结果分为PTCD组(30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和对照组(25例经内镜内支架植入术),观察P... 目的分析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在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探讨PTCD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将55例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手术适应评估结果分为PTCD组(30例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和对照组(25例经内镜内支架植入术),观察PTCD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直接胆红素(D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并且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PTCD组患者手术后1周与术前TB、DB、ALT、AST和APK比较变化明显,PTCD治疗后患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D组和内镜内支架植入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4.0%,生存时间分别为(7.5±2.6)个月和(4.8±2.8)个月,PTCD组明显优于内镜内支架植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PTCD治疗后,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TCD治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肝门部恶性肿瘤胆道梗阻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肝门部恶性肿瘤 胆道梗阻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四种胆道姑息性引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涛 王坚 +4 位作者 施维锦 陈佳骏 施毓谦 李奇为 李可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应用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因各种原因而分别行胆管T管外引流术、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 目的:应用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因各种原因而分别行胆管T管外引流术、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对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者123人,随访率为80.39%。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0.31±34.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3.97±120.79)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7.84±8.30d)和平均住院费用(22836.6±14112.24元)方面均显著低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而同胆管T管外引流术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兼具T管外引流手术与胆肠内引流手术的优点,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和术前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肝外 吻合术 Roux-en—Y 胆汁郁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在新生幼犬中的尝试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硕 吴晔明 +1 位作者 严志龙 殷敏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尝试采用新生幼犬制作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对新生杂种幼犬进行胆总管双重结扎(胆管结扎组,n=22)或双重结扎并加以切断(胆管切断组,n=22),建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手术后2、4、6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 目的尝试采用新生幼犬制作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对新生杂种幼犬进行胆总管双重结扎(胆管结扎组,n=22)或双重结扎并加以切断(胆管切断组,n=22),建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手术后2、4、6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次日所有幼犬均出现尿色深黄,排便陶土样。术后2周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汇管区纤维组织轻度增生;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局部纤维间隔形成,纤维间隔逐渐向小叶内伸展,局部具有特征性的胆栓形成;最终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术后2周,胆管结扎组46%(6/13)的动物出现胆管再通现象,而胆管切断组21%(3/14)的动物出现胆管再通现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对幼犬进行单纯胆总管结扎或胆总管结扎后切断都可成功制作出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但后者成功率更高;幼犬胆管阻塞后形成肝纤维化比较快,自发逆转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肝外 肝纤维化 模型 手术
下载PDF
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3 位作者 管生 吴刚 邢古生 马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0例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患者 ,9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9枚金属内支架 ,1例置入内外引流管 ,并...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0例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患者 ,9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9枚金属内支架 ,1例置入内外引流管 ,并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  10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或内外引流管均获得成功 ,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术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有明显下降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黄疸消退满意。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金属支架再置入术治疗胆管癌性阻塞姑息性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 ,疗效满意 ,操作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性阻塞 姑息性胆肠吻合术 再发梗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飞照 陈哲京 张启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时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对 15 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 9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胆红素水平、肝功能异常与梗阻性黄疸(OJ)引发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无明显相关性 (...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时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对 15 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 9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胆红素水平、肝功能异常与梗阻性黄疸(OJ)引发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而围手术期较长时间的低血压状态、发病时胆道感染状况以及既往手术史与梗阻性黄疸 (OJ)引发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ARI)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结论 :OJ时的胆道感染、围手术期较长时间的低血压状态及既往手术史 ,与ARI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而单纯的高胆红素血症在OJ引发的ARI中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肝外 急性肾功能损害 相关高危因素
下载PDF
胆管癌姑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荇 李相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022-1025,共4页
虽然根治性切除是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法,但是疾病诊断时患者大多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以重建胆汁引流为中心的姑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介绍了近年来胆管癌姑息性治疗的最新进展,胆道支架放置术、姑息性手术... 虽然根治性切除是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法,但是疾病诊断时患者大多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以重建胆汁引流为中心的姑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介绍了近年来胆管癌姑息性治疗的最新进展,胆道支架放置术、姑息性手术等都能使患者获益,局部和全身的辅助治疗也不可或缺,如放疗、化疗、光动力学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其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基础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将不断改进,针对胆管癌发病机制的新型治疗方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共同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姑息疗法 支架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