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vel Even Beam Splitters Based on Subwavelength Binary Simple Periodic Rectangular Struc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Haixuan Huang Shuangchen Ruan +1 位作者 Tuo Yang Ping X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5年第2期177-182,共6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method of a subwavelength binary simple periodic rectangular 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even beam splitting by combining the rigorous couple-wave analysis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Seve... In this paper, a novel method of a subwavelength binary simple periodic rectangular 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even beam splitting by combining the rigorous couple-wave analysis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Several even splitters in the terahertz region were designed and one of the silicon-based beam splitters designed to separate one incident beam into four emergent beams has total efficiency up to 92.23 %. Zero-order diffraction efficiency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0.192 % and the error of uniformity decreased to 6.51 9 10-6. These results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even beam splitting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calar theory.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the incident angle, wavelength, as well as the polarizing angle on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and uniform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splitters binary optics Diffraction gratings Diffraction theory Subwavelength structures
下载PDF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黑栅”效应的消除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颜树华 戴一帆 +1 位作者 吕海宝 李圣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21-1424,共4页
提出了两种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的方法 :利用衍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利用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微透镜阵列和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设计思想 ,并比较了... 提出了两种消除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由于低开口率所引起的“黑栅”效应的方法 :利用衍射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利用纯相位型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微透镜阵列和光束整形器件阵列的设计思想 ,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采用杨一顾相位恢复算法得到了光束整形结果 理论分析及仿真计算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寻址 空间光调制器 “黑栅”效应 微透镜阵列 光束整形器件 二元光学 光学信息处理
下载PDF
使用相位型阵列分束器作为互连元件的可编程光学神经网络 被引量:2
3
作者 康辉 战元龄 +2 位作者 翟宏琛 路明哲 杨翔鹏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0-83,88,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2-D可编程神经网络的新装置.在这种装置中,采用透境和一块相位阵列分束器作为光学互连元件.由于用一块分束器代替了子透镜阵列,所以克服了子透境阵列加工和装校的困难,以及因子透镜像差和通光孔径的衍射对提高空间... 本文提出一种2-D可编程神经网络的新装置.在这种装置中,采用透境和一块相位阵列分束器作为光学互连元件.由于用一块分束器代替了子透镜阵列,所以克服了子透境阵列加工和装校的困难,以及因子透镜像差和通光孔径的衍射对提高空间信道容量密度的严重限制,从而使系统具有增大信道容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神经网络 相位阵列分束器 空间互连元件
下载PDF
二元光学分束器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晴 王汝笠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6,共5页
系统地阐述了几种二元光学分束器的基本设计理论,比较其算法以及衍射效率和再现误差。
关键词 二元光学 分束器 列阵生成 衍射光学元件
下载PDF
亚波长介质偏振分束光栅的衍射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华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9-1632,共4页
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并结合矩阵LU分解法,分析了亚波长介质光栅的刻槽深度、占空比、入射角、入射波长等参数对TE偏振和TM偏振0级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50 nm波长处,出现瑞利反常现象。由此提出利用瑞利反常现象设计工作波长为15... 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并结合矩阵LU分解法,分析了亚波长介质光栅的刻槽深度、占空比、入射角、入射波长等参数对TE偏振和TM偏振0级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50 nm波长处,出现瑞利反常现象。由此提出利用瑞利反常现象设计工作波长为1550 nm的偏振分束光栅,通过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设计参数,即光栅周期为λ0/2,瑞利入射角为30°,刻槽深为0.9λ0,占空比为0.5。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偏振分束光栅可以使TE偏振0级反射波和TM偏振0级透射波同时达到近100%的衍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亚波长介质光栅 衍射特性 严格耦合波理论 偏振分束器 瑞利反常
下载PDF
光束分束器的一种设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宏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0-42,49,共4页
论述了用一种改进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设计光束分束器,该方法利用追迹法获得初位相,用G-S算法进行迭代运算,在运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振幅限制方法,从而使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衍射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在对... 论述了用一种改进的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设计光束分束器,该方法利用追迹法获得初位相,用G-S算法进行迭代运算,在运算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振幅限制方法,从而使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衍射效率高的优点,并且在对光束进行分束的同时,如果输入光束为非平面波,还可同时对其进行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分束器 二元光学 算法 光学元件
下载PDF
四通道激光干涉仪中二元光学分束器的退偏问题
7
作者 毛文炜 蒋弘 殷纯永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24,共3页
经理论计算,在四通道激光干涉仪中二元光学分束器的退偏问题通常不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支持这个结论。用其取代传统的棱镜或平板玻璃来分束有着明显的优点。但当光栅周期小于波长量级和测量精度达纳米级时,对其退偏问题要... 经理论计算,在四通道激光干涉仪中二元光学分束器的退偏问题通常不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支持这个结论。用其取代传统的棱镜或平板玻璃来分束有着明显的优点。但当光栅周期小于波长量级和测量精度达纳米级时,对其退偏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分束器件 退偏 激光干涉仪 四通道
下载PDF
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矢量衍射优化设计
8
作者 张军 颜树华 +4 位作者 周春雷 沈少伟 李锷 童慧鹏 吴俊峰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32-233,236,共3页
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一种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设计。这种偏振分束光栅分别在1级和0级衍射级次上衍射TE和TM偏振波。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偏振分束光栅的方法,并给出了优化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波长为1.55时,TE偏振波在1级... 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一种非对称偏振分束光栅的设计。这种偏振分束光栅分别在1级和0级衍射级次上衍射TE和TM偏振波。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偏振分束光栅的方法,并给出了优化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波长为1.55时,TE偏振波在1级的衍射效率大于93%,TM偏振波在0级的衍射效率大于99%,此时1级和0级的透射消光比分别达到了9914.1和46841.5。通过对设计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偏振分束光栅在设计波长附近100nm的波长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消光比(大于100),达到了较好的偏振分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偏振分束光栅 严格耦合波理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多位相光束分束器二元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计
9
作者 龙品 陈柏刚 +2 位作者 徐大雄 邬敏贤 金国藩 《北京邮电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报导了对一种新的多位相分束器二元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讨.二元光学元件一个周期中的每个单元的相位值和坐标都作为优化过程中的评价函数的变量.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多相位分束器与只用每个单元的相位值作为优化过程中评价函数的变... 本文报导了对一种新的多位相分束器二元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讨.二元光学元件一个周期中的每个单元的相位值和坐标都作为优化过程中的评价函数的变量.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多相位分束器与只用每个单元的相位值作为优化过程中评价函数的变量的分束器相比,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和较低的相对误差.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制作多位相分束器二元光学元件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束器 衍射光栅 集成光学元件
下载PDF
用二元光学方法设计光束分束器
10
作者 董会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论述用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设计光束分束器 ,该方法用于设计分束器 ,具有收敛速度快 ,衍射效率高的优点 ,在对光束进行分束的同时 ,如果输入光束为非平面波 。
关键词 光束分束器 二元光学 改进算法 设计 光学元件
下载PDF
高衍射效率连续面形分束器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文静 庞辉 +4 位作者 曹阿秀 吴育娟 史立芳 付永启 邓启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6,共8页
为了解决目前光学分束器件衍射效率低的问题,在传统的Gerchberg-Saxton(GS)算法基础上,对初始相位和迭代算法中的振幅限制方式作改进.先利用二次相位来作为迭代算法的初始相位,再在迭代过程中将输出平面分为信号区和噪音区两部分,保持... 为了解决目前光学分束器件衍射效率低的问题,在传统的Gerchberg-Saxton(GS)算法基础上,对初始相位和迭代算法中的振幅限制方式作改进.先利用二次相位来作为迭代算法的初始相位,再在迭代过程中将输出平面分为信号区和噪音区两部分,保持这两部分的相位不变,信号区内振幅乘上一个随迭代次数不断变化的因子,噪音区内振幅保持不变.通过该方法设计9×9连续面形的分束器件,并与传统GS算法设计的分束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S算法设计得到的分束器相位存在严重的突变和不连续等问题,而本文方法设计得到的分束器相位连续平滑,可利用移动掩模技术加工.最终制备出1×3和1×9分束器,其实测的衍射效率分别为83.5%和89.4%,均匀性误差分别为3.56%和1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 二元光学 Gerchberg-Saxton算法 移动掩模技术 衍射光学元件 分束器
下载PDF
基于耦合波理论设计偏振分束光栅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健 颜树华 +1 位作者 吕海宝 周春雷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5-697,共3页
亚波长周期结构光栅具有传统光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针对通信中常用的1.55μm光波,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分光特性,设计了对应的偏振分束光栅。所设计的光栅在入射角为56°时,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90... 亚波长周期结构光栅具有传统光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针对通信中常用的1.55μm光波,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亚波长光栅的偏振分光特性,设计了对应的偏振分束光栅。所设计的光栅在入射角为56°时,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9000,且在1.27μm^1.67μm全光波段内,入射角在51°~57°之间时,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100,达到了宽带宽、宽角度以及透射消光比和反射消光比都较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亚波长光栅 严格耦合波分析 偏振分束器
下载PDF
阵列位相环匀光器
13
作者 万青松 谢常青 +4 位作者 贾佳 潘一鸣 刘明 吴秀龙 陈军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基于衍射光学中的角谱理论,针对一种分布为同心3环、相位为0.9π,0和0.9π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10×10的3环2值位相环阵列结构,并与二元光学中的10×10的菲涅尔波带片阵列结构进行比较,应用MATLAB软件仿真632.8nm激光器... 基于衍射光学中的角谱理论,针对一种分布为同心3环、相位为0.9π,0和0.9π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10×10的3环2值位相环阵列结构,并与二元光学中的10×10的菲涅尔波带片阵列结构进行比较,应用MATLAB软件仿真632.8nm激光器的高斯光通过二者后的效果。结果表明,阵列3环2值位相环对高斯光的匀光效果要明显优于阵列菲涅尔波带片,该阵列可以对激光束在远场的衍射光场进行修正,能较大地改善高斯光的匀光效果,在光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位相型衍射光学元件 阵列菲涅尔波带片 二元光学 匀光器
下载PDF
非晶氮化硅分束-聚焦集成二元位相型光学元件
14
作者 李志锋 黄信凡 +3 位作者 高文琦 周进 顾晓峰 陈坤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将二维Dammann光栅和Fresnel波带板集成为一体的同时具有分束和聚焦功能的二元位相型光分束器,并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法(PECVD)制备的非晶氨化硅(a-SiNx:H)薄膜制作了这样的元...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将二维Dammann光栅和Fresnel波带板集成为一体的同时具有分束和聚焦功能的二元位相型光分束器,并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法(PECVD)制备的非晶氨化硅(a-SiNx:H)薄膜制作了这样的元件,成功地实现了设计的功能,分束阵列为3×3,焦距18cm,分束后的光强分布相对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氮化硅 光分束器 分束 聚焦
下载PDF
二元光学分束器输出稳定性的优化设计
15
作者 陈然 郭永 +2 位作者 康姚军 张小民 魏晓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9,共5页
提出将微分-积分法用于二元光学分束器的设计,以改善其输出对输入变化的敏感性。模拟计算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分束器,当输入光束形状和强度变化时,目标光强分布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衍射效率达到92.67%,光强不均匀性... 提出将微分-积分法用于二元光学分束器的设计,以改善其输出对输入变化的敏感性。模拟计算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分束器,当输入光束形状和强度变化时,目标光强分布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衍射效率达到92.67%,光强不均匀性小于0.002%。当输入由基模高斯波变为超高斯波或带有微小随机起伏的矩形光斑和平面波时,衍射效率最低仍能达到89.60%以上,光强不均匀性最高为11.49%。综合衍射效率与光强不均匀性两方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 光学分束器 ICF驱动器 稳定性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二元光学器件——多位相光束分束器的制作
16
作者 龙品 徐大雄 +2 位作者 乌敏贤 金国番 高士平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8-19,24,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于多光束分束器的反射式16位相值二元光学器件的制作。该二元光学器件把一束光束分成5×5光束阵列。测量的衍射效率为76.16%,接近理论设计值79.68%。该二元光学器件的有效孔径为10mm×10mm。
关键词 光束分束器 二元光学器件 衍射效率
下载PDF
高速电光晶体开关阵列数字光束扫描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职亚楠 闫爱民 +3 位作者 舒嵘 孙建锋 周煜 刘立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0-3434,共5页
研制了高速电光晶体开关阵列数字光束扫描器。光束扫描器由电光分束单元和偏转棱镜阵列构成。电光分束单元是通过铌酸锂电光开关与偏振分光棱镜的组合实现。电光分束单元按照多级级联和空间组合构成3×3矩形光束扫描阵列。光束扫描... 研制了高速电光晶体开关阵列数字光束扫描器。光束扫描器由电光分束单元和偏转棱镜阵列构成。电光分束单元是通过铌酸锂电光开关与偏振分光棱镜的组合实现。电光分束单元按照多级级联和空间组合构成3×3矩形光束扫描阵列。光束扫描阵列后加棱镜阵列使光束产生需要的角度偏转,可以实现远场大范围光束阵列扫描。同时可以实现激光光束扫描和跟踪的实时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表明光束扫描器的设计参数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电光晶体开关阵列 数字光束扫描器 电光分束单元 偏转棱镜阵列 扫描阵列
原文传递
实现灵活光束转换的二元光学器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文炜 傅振海 +2 位作者 邬敏贤 霍玉晶 金国藩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93-698,共6页
介绍了一种可将线阵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转换为光斑截面为矩形的准平行消像散光束的二元光学器件,并讨论说明其设计原理、加工制作方法、测试实验结果及应用。
关键词 二元光学 光束变换 固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原文传递
一种新颖的表面光波导型原子(或分子)分束器 被引量:6
19
作者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659-46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二元π位相板与柱面透镜组合而构成表面光波导型原子(或分子)分束器及其Mach_Zehnder干涉仪与X_分束器列阵的新方案,介绍了本方案的物理思想与基本原理,导出了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分束距离和分束路径的宽度与光学系统参... 提出了一种采用二元π位相板与柱面透镜组合而构成表面光波导型原子(或分子)分束器及其Mach_Zehnder干涉仪与X_分束器列阵的新方案,介绍了本方案的物理思想与基本原理,导出了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分束距离和分束路径的宽度与光学系统参数间的解析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本方案的潜在应用及其可行性.研究表明,本方案设计新颖、光路简单,便于与其他元件组合构成具有表面微结构的集成原子(或分子)光学元器件及其全光型原子(或分子)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或分子)光波导 原子(或分子)分束器 原子(或分子)芯片 二元π位相板 表面微结构 分束器 波导型 MACH-ZEHNDER干涉仪 分子 原子
原文传递
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设计二元光学阵列器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霄丽 余重秀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为提高收敛速率 ,本文对模拟退火 ( SA )算法进行改进 ,并用此改进算法设计用于产生大扇出系数、任意形状分布光阵列的二元光学器件 ,其衍射效率设计值达 85 %以上 ,输出阵列不均匀性小于 3%。
关键词 光束分束器 二元光学器件 模拟退火算法 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