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对花生的为害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鄢洪海 张茹琴 +2 位作者 迟玉成 徐曼琳 夏淑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为了明确区分花生叶腐病、纹枯病、立枯病和果壳褐斑病症状特点,并了解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对花生的为害和发病规律,采用PDA、WA培养基分离及纯化病原菌,显微观察其形态特征,采用涂抹和菌饼法接种测定其致病性,并通过菌丝融合群... 为了明确区分花生叶腐病、纹枯病、立枯病和果壳褐斑病症状特点,并了解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对花生的为害和发病规律,采用PDA、WA培养基分离及纯化病原菌,显微观察其形态特征,采用涂抹和菌饼法接种测定其致病性,并通过菌丝融合群和r DNA-ITS同源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病原菌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花生叶腐病菌、纹枯病菌和立枯病菌菌丝粗壮,平均直径6.8-9.4μm,多核,无锁状联合,近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分枝不远处常伴有分隔,具典型的立枯丝核菌R.solani特征。但三种病菌菌株之间没发现菌丝相互完全融合现象,表明它们并不相同。菌丝融合群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花生叶腐病菌是AG-1-IA,花生立枯病菌是AG-1-IC,花生纹枯病菌是AG-4;而花生果壳褐斑病菌为双核丝核菌,具体种类有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病害 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ITS同源性 病原关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提取丝核菌(Rhizoctonia spp.)DNA的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正禹 包文静 +1 位作者 岳蕊 杨根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3-24,共2页
[目的]建立一套快捷、安全、有效的丝核菌菌株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Chelex-100法提取丝核菌菌株DNA,作为5.8S 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模板,评价提取的DNA质量。[结果]采用Chelex-100法提取丝核菌DNA能够在15 min之内完成,提取的DNA... [目的]建立一套快捷、安全、有效的丝核菌菌株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Chelex-100法提取丝核菌菌株DNA,作为5.8S 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模板,评价提取的DNA质量。[结果]采用Chelex-100法提取丝核菌DNA能够在15 min之内完成,提取的DNA可以直接作为PCR扩增模板,PCR产物经电泳检测,条带整齐、清晰、明亮,产量大,符合常规测序要求,测序结果准确。[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省时省力、经济高效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丝核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适用于丝核菌菌株的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核菌 DNA提取 Chelex-100法
下载PDF
Biocontrol of Rhizoctonia solani with Trichoderma Spp.
3
作者 TANG Jiabin MA Bingtian WANG Lingxia LI Ping CHEN Hong Rice Res Inst,Sichuan Agri Univ,Wenjiang 611130,China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2001年第4期8-8,共1页
From over 800 fungal strains of Tri-choderma Spp. , 6 strains were foundto greatly inhibit the growing of Rhi-zocotonia solani, the pathogen of ricesheath blight in dual culture. Amongthem, strain T3 was the best anta... From over 800 fungal strains of Tri-choderma Spp. , 6 strains were foundto greatly inhibit the growing of Rhi-zocotonia solani, the pathogen of ricesheath blight in dual culture. Amongthem, strain T3 was the best antago-nist, which reduced the growing ofthe pathogen by 52.54% (Table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ontrol of rhizoctonia solani with Trichoderma spp
下载PDF
广州地区13种作物丝核菌的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江华 周而勋 戚佩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广州地区13种作物上分离得到57个丝核菌(Rhizoctoniaspp.)菌株.依菌丝直径、细胞核数目和培养性状等鉴定出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2个水稻丝核菌(R.oryzae)和3个双核丝核菌(binucleateRhizoctonia);并对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 从广州地区13种作物上分离得到57个丝核菌(Rhizoctoniaspp.)菌株.依菌丝直径、细胞核数目和培养性状等鉴定出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2个水稻丝核菌(R.oryzae)和3个双核丝核菌(binucleateRhizoctonia);并对52个立枯丝核菌(R.solani)菌株进行了融合群归类,其中有30个菌株属于AG 1 IA、1个属于AG 1 IB、4个属于AG 1 IC、12个菌株属于AG 4、3个菌株属于AG 2 2ⅢB、2个菌株未知其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丝核菌 农作物 真菌 病害防治
下载PDF
山东小麦纹枯病菌致病性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于金凤 张天宇 张修国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8-425,共8页
对山东麦区被鉴定为双核丝核菌的35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选用15个随机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标记出17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61个,多态率为94.15%。用UPGMA法构建系统树,以遗传距离0.33为阈值,被鉴定为AG-D融合... 对山东麦区被鉴定为双核丝核菌的35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选用15个随机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标记出17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61个,多态率为94.15%。用UPGMA法构建系统树,以遗传距离0.33为阈值,被鉴定为AG-D融合群的33个菌株隶属于同一个RAPD组,而3个未定融合群菌株(WK-6、WK-37和WK-13)均为独立的RAPD组。以遗传距离0.25为阈值,将属于同一个融合群的33个AG-D群菌株划分为7个亚组,说明受试小麦纹枯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受试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与RAPD分析发现,供试菌株的RAPD组与菌株致病力的强弱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少数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亚RAPD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丝核菌 AG-D 遗传分化 致病力
下载PDF
云南省水稻纹枯病菌系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根华 董文汉 +5 位作者 李梅 万斌 王雪媛 内藤繁男 生越明 陈海如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4-279,共6页
将来自云南省20多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130多份,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54个菌株。按菌丝融合测定法, 将54个菌株分为5个菌系:R.solani的AG-1 IA ,AG-1 IC,AG-6GW 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Bb, AG-I II。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系对水稻、... 将来自云南省20多个县市的水稻纹枯病标样130多份,选代表性的标样分离得到54个菌株。按菌丝融合测定法, 将54个菌株分为5个菌系:R.solani的AG-1 IA ,AG-1 IC,AG-6GW 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Bb, AG-I II。经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系对水稻、玉米、小麦的苗期及成株期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中AG-1 IA, AG-1 IC, AG-I II 的致病力最强, AG-6GW的最弱。对这些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菌系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而同菌系不同菌株间却具一致性。由此说明,按菌丝融合与否区分丝核菌种群较之现行的其它分类法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和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稻纹枯病 菌系 丝核菌属 菌丝融合测定 酯酶同工酶 致病性
下载PDF
草坪禾草丝核菌的核相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石仁才 商鸿生 张敬泽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5,I0001,共6页
2003~2005年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草坪褐斑病的97份病株标本中,分离得到了73个丝核菌分离物,其寄主包括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翦股颍Agrostis pa... 2003~2005年从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草坪褐斑病的97份病株标本中,分离得到了73个丝核菌分离物,其寄主包括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匍匐翦股颍Agrostis palustris、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用载玻片培养法和DAPI染色法对各分离物菌丝进行了染核观察。结果73个分离菌株可区分为单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和多核丝核菌三大类,可能属于多个物种。单核丝核菌在中国为首次报道,同时也是其侵染草坪禾草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A染色 多核丝核菌 双核丝核菌 单核丝核菌
下载PDF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黄江华 杨媚 +1 位作者 周而勋 戚佩坤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比较了 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丝核菌 (Rhizoctonia)菌株细胞核的染色效果 结果表明 ,番红O -KOH的染色效果最好 ,Giemsa、苯胺蓝 -甘油次之 ,染色效果最差的是苯胺蓝 -乳酚油及曲利苯蓝 -乳酚油 用番红O -KOH染色方法对分离自 13种作物... 比较了 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丝核菌 (Rhizoctonia)菌株细胞核的染色效果 结果表明 ,番红O -KOH的染色效果最好 ,Giemsa、苯胺蓝 -甘油次之 ,染色效果最差的是苯胺蓝 -乳酚油及曲利苯蓝 -乳酚油 用番红O -KOH染色方法对分离自 13种作物的 5 7个丝核菌菌株进行细胞核染色 ,其中 3个菌株为双核丝核菌 ,其余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核菌 细胞核染色 双核丝核菌 多核丝核菌 植物病原菌 水琼脂培养基 插片法 真菌
下载PDF
3种作物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贺晓霞 曹琦琦 +3 位作者 彭正凯 杨媚 张德涛 周而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1,共7页
较系统地比较了水稻、玉米和小麦3种作物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其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纹枯病菌菌株在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和菌核颜色、菌核数量和菌核在培养皿的分布... 较系统地比较了水稻、玉米和小麦3种作物纹枯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其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纹枯病菌菌株在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和菌核颜色、菌核数量和菌核在培养皿的分布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在Czapek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产生的菌核最多,在Richard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慢,在WA培养基上产生菌核极少或无;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30℃,而小麦纹病菌枯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5~30℃,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3种纹枯病菌菌株对供试碳源中的可溶性淀粉、蔗糖和葡萄糖能很好地利用,但水稻和玉米纹枯病菌菌株对甘露醇的利用能力最差,而小麦纹枯病菌菌株对乳糖的利用能力最差;硝酸钾、亚硝酸钠、硫酸铵、脲和L-亮氨酸5种氮源对3种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菌核的形成有显著影响;3种纹枯病菌菌株在pH 4~10时均可生长和形成菌核,pH 6时生长最快、形成菌核较多。试验结果还表明,光照对3种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对菌核数量和颜色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小麦 纹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吉林水稻纹枯病菌多核和双核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志恒 胡积祥 +3 位作者 王世维 侯悦 黄欣阳 李忠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3,共6页
对采自吉林省的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菌丝生长速度,多核菌株比双核菌株明显较快,但双核菌株菌落相对致密。多核菌株在PDA上生长最快,稻秆煎汁培养基上最慢;而双核菌株在玉米粉琼... 对采自吉林省的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菌丝生长速度,多核菌株比双核菌株明显较快,但双核菌株菌落相对致密。多核菌株在PDA上生长最快,稻秆煎汁培养基上最慢;而双核菌株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上最慢。两者菌株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和查氏培养基;多核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苯丙氨酸,而双核菌株为蛋白胨。光照能抑制多核菌株菌丝生长,但对双核菌株影响较小。二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均为30℃。多核菌株在pH值为7时菌丝生长最快;而双核菌株以pH值为8时最适。对于菌核形成,两种菌株均以玉米和查氏培养基为最适。乳糖不利于多核菌株菌核产生,却较适宜于双核菌菌株;以果糖为碳源时,两者菌株菌核干重差异最大。KNO_3利于多核菌株产生菌核,而双核菌株以苯丙氨酸最适。多核菌株菌核形成适宜温度为20℃,而双核菌株为25℃。两者菌株菌核形成均以pH值5为最适。对于致死温度,多核菌株菌丝和新鲜菌核均为56℃,10min;而双核菌株为49℃,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多核菌株 双核菌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草坪草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海波 刘荣堂 +1 位作者 杜广真 王代军 《草原与草坪》 CAS 2002年第3期10-14,23,共6页
较系统地总结了草坪草褐斑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物的鉴定 (包括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水稻丝核菌、玉米丝核菌和其他一些能产生相似症状的双核、多核真菌 )以及发生发展规律 (包括发病条件和菌丝、菌核的发生发展... 较系统地总结了草坪草褐斑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物的鉴定 (包括立枯丝核菌、禾谷丝核菌、水稻丝核菌、玉米丝核菌和其他一些能产生相似症状的双核、多核真菌 )以及发生发展规律 (包括发病条件和菌丝、菌核的发生发展规律 ) ,并将国内外对褐斑病的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寄主的抗病性利用等防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为国内预防、治理草坪草褐斑病提供了可靠、详尽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褐斑病 症状 病原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对小麦根围丝核菌群体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史建荣 王裕中 方中达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2-26,共5页
根围土壤稀释培养的结果表明,以R/S为指标,0.03ai.%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后,根围引起小麦纹枯病的丝核菌群体明显下降。未进行种子处理的小麦根围丝核菌群体(R/S)出现二次升降,形成越冬期峰区和拔节期峰区。三唑酮、三唑醇拌种后,根... 根围土壤稀释培养的结果表明,以R/S为指标,0.03ai.%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后,根围引起小麦纹枯病的丝核菌群体明显下降。未进行种子处理的小麦根围丝核菌群体(R/S)出现二次升降,形成越冬期峰区和拔节期峰区。三唑酮、三唑醇拌种后,根围土壤中丝核菌群体明显被控制。尤其是在越冬期,根围丝核苗群体不能形成峰区;在拔节期,报围丝核菌群体也能控制40—60%。可以认为,三唑类杀菌剂种子处理对根围小麦纹枯病病原丝核菌群体的控制是其主要控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处理 三唑类杀菌剂
下载PDF
郑州草莓根腐病致病菌binucleate Rhizoctonia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慧瑜 郜惠苹 +5 位作者 李晓青 赵海红 王晓云 高新楼 姚光磊 梁政杰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8,共5页
为明确引起郑州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丝核菌融合群种类,由草莓病样分离出6个丝核菌菌株,从菌丝形态、细胞核数量、rDNA-ITS序列和致病力方面进行分析鉴定,发现6株皆为双核丝核菌,其中3株属于双核丝核菌AG-A融合群,另外3株属于双核丝核菌AG-... 为明确引起郑州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丝核菌融合群种类,由草莓病样分离出6个丝核菌菌株,从菌丝形态、细胞核数量、rDNA-ITS序列和致病力方面进行分析鉴定,发现6株皆为双核丝核菌,其中3株属于双核丝核菌AG-A融合群,另外3株属于双核丝核菌AG-K融合群,这些菌株对草莓幼苗均具致病性,但不同菌株间差异较大。本研究为首次对河南省草莓双核丝核菌进行分离鉴定,也是国内首次报道双核丝核菌融合群AG-K可引起草莓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双核丝核菌 致病力
原文传递
用木霉防治棉苗立枯病 Ⅰ.木霉的分离及棉苗立枯病菌菌丝间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文成敬 陶家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用稀释平板法和诱饵法从西南四省区(川、云、贵、藏)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和其它材料分离到170株木霉。稀释平板法从57%的土样分离到木霉,大大高于用诱饵法的10.8%。诱饵法更易受到毛霉、根霉等土壤速生真菌的影响。土壤分离结果表明... 用稀释平板法和诱饵法从西南四省区(川、云、贵、藏)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和其它材料分离到170株木霉。稀释平板法从57%的土样分离到木霉,大大高于用诱饵法的10.8%。诱饵法更易受到毛霉、根霉等土壤速生真菌的影响。土壤分离结果表明,从气候炎热的西双版纳到海拔3500~5500米的西藏高原,在土壤pH值为4.0~8.0范围内的各种土壤中均分离到木霉,而从植被差、贫瘠的土壤中很难分离到木霉。 用玻璃纸对峙法观察了不同来源的木霉菌株与棉苗立枯菌菌丝间的交互反应,从不同类型土壤和其它材料获得的木霉中都有与立枯丝核菌发生交互反应的,不过桔抗木霉的频度不相同。从农耕土壤分离到的木霉中53%的对棉苗立枯病菌有拮抗作用;其次为森林草原土壤,为40%;从玉米籽粒、朽木、食用菌培养料等分离到的木霉,有20%有轻度桔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立枯病 防治 木霉
下载PDF
马铃薯连作土壤拮抗放线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杰 郭天文 +3 位作者 谭雪莲 朱渭兵 魏晓丽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为探索马铃薯连作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资源状况,并从中筛选有应用价值的马铃薯连作土传真菌病害生防放线菌,采用皿内琼脂块和发酵液抑菌试验法筛选对马铃薯黑痣病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2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硫色镰刀菌(F... 为探索马铃薯连作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资源状况,并从中筛选有应用价值的马铃薯连作土传真菌病害生防放线菌,采用皿内琼脂块和发酵液抑菌试验法筛选对马铃薯黑痣病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2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马铃薯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较强拮抗性的放线菌;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对其中3株高活性拮抗放线菌进行鉴定;盆栽试验研究高活性广谱拮抗菌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孢子粉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生长及抗逆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甘肃省定西市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区及根外土壤中均存在少量对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在大部分病、健株根区及根外土壤中,拮抗菌所占比例呈病株大于健株的趋势。(2)筛选到3株高活性广谱拮抗放线菌,经鉴定放线菌G5和G43均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G108为仙台链霉菌(Streptomyces sindenensis)。(3)盆栽试验表明,娄彻氏链霉菌孢子粉对马铃薯有促生作用并能提高其抗逆性。拌土和包衣接种娄彻氏链霉菌孢子粉后,处理马铃薯地上鲜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9.0%和7.5%;生长期株高较对照分别增加7.3%和9.5%,基部茎周长较对照分别增加10.7%和4.1%;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11.6%和25.2%。表明该菌对马铃薯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放线菌 土传病害 立枯丝核菌 镰刀菌
下载PDF
无致病性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温室防病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纪顺 陈凯 +2 位作者 杨合同 郭勇 周红姿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了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BNR-1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3.9%。温...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了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BNR-1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3.9%。温室试验表明,BNR-1对小麦幼苗无致病性,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较对照药剂井冈霉素提高13.2个百分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致病性双核丝核菌 抑菌作用 小麦纹枯病 温室试验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立枯病的病害分析及生防初探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国辉 王龙 +5 位作者 任永权 贺定翔 兰才武 范成明 陈宇红 胡赞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205-209,共5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在每年3—5月份都会发生严重真菌病害,经实地调查、组织分离和显微鉴定,得到主要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导致的病害为太子参立枯病。同时,还在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对太子参种苗有致病能力的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生防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GH18菌株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病原菌互隔文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的抑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互隔文链孢霉 芽孢杆菌
下载PDF
防治棉花苗期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梦丽 李进 +6 位作者 张军高 周小云 杜鹏程 王莉 翟梦华 郭庆元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13-1723,共11页
【目的】研制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方法】选用萎锈灵和咯菌腈原药为主要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种衣剂配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力,采用室内发芽及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苗的安全性及促生作用;并... 【目的】研制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方法】选用萎锈灵和咯菌腈原药为主要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种衣剂配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力,采用室内发芽及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苗的安全性及促生作用;并于室内及田间进行防病、增产比较。【结果】萎锈灵:咯菌腈为7.2∶1.0复配比的种衣剂抑菌及棉苗促生效果最佳,且优于市售种衣剂20%甲枯·福美双。经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验证发现7.2∶1.0复配比,防病及增产效果最好,其在室内对立枯病及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7.19%、88.30%,在田间对两病的防效分别为75.79%、66.3%,增产效果达到9.11%。【结论】萎锈灵·咯菌腈种衣剂配方以7.2∶1.0复配最佳,该种衣剂有效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衣剂 立枯病 红腐病 萎锈灵
下载PDF
拮抗立枯丝核菌的木霉菌株筛选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田淑慧 张启林 +1 位作者 杜宜新 刘开启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对峙培养、耐性测定,筛选出拮抗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优良木霉菌(Trichodermaspp.)T05-049菌株.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达到50%以上,在5、10、35℃,pH 4、9、10,多菌灵含量为0.01、0.1、1 mg/L的范围内生长良好.
关键词 木霉(Trichodenna spp.)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拮抗 筛选
下载PDF
云南省丝核菌种群分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根华 周道芬 杨允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从云南省 12个地州的土壤 ,感病组织上分离到共 70个丝核菌株 ,经与标准菌株配合测定 ,可划分为 12个融合组 ,其中有 8组已知 ,它们是AG1-IC ,AG4HG -Ⅱ ,AG4HG -Ⅰ ,AG - 6GW ,AGB(a) ,AGBa ,AGI -Ⅱ ,AGBb ,AGK ,WAG -E ,WAG -O ,其中... 从云南省 12个地州的土壤 ,感病组织上分离到共 70个丝核菌株 ,经与标准菌株配合测定 ,可划分为 12个融合组 ,其中有 8组已知 ,它们是AG1-IC ,AG4HG -Ⅱ ,AG4HG -Ⅰ ,AG - 6GW ,AGB(a) ,AGBa ,AGI -Ⅱ ,AGBb ,AGK ,WAG -E ,WAG -O ,其中AG6GW属于国内尚未被报道的融合群。昆明地区分布丝核菌菌丝融群最为丰富 ,在所有 11群中占有 5群 ,其它地州分别分布有 1- 4群。温度梯度测定中 ,大多数丝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2 5~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温度梯度 分布 种群分类 病原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