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的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李菁 闫景凤 +5 位作者 韩休海 任洪忱 张庆柱 孙锦秀 李尧 刘洪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营养功能性农产品供给不足和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采取提高组分浓度差、压力差,以及透水交变真空等快速催芽技术,解决营养组分向种芽内高效传质问题。经绿豆芽富叶酸营养强化试验和发芽糙米... 针对营养功能性农产品供给不足和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采取提高组分浓度差、压力差,以及透水交变真空等快速催芽技术,解决营养组分向种芽内高效传质问题。经绿豆芽富叶酸营养强化试验和发芽糙米富钙营养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可生产高营养价值农产品,其生产的绿豆芽中叶酸含量可达1.486 mg/kg,发芽糙米中钙含量可达757 mg/kg,营养强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芽 生物营养强化机 高营养 功能农业
下载PDF
生物基功能环保纱线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2
作者 许兰杰 郭昕 +2 位作者 曹继鹏 张明光 张月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94-98,共5页
为深入探究生物基功能环保纱线的工艺措施,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不同类别生物基纤维的预处理、加工过程工艺参数设定、纺纱环境及工艺原则等。指出:对于强力比较低的生物基纤维需要进行自由开松,以避免损伤纤维;对于... 为深入探究生物基功能环保纱线的工艺措施,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不同类别生物基纤维的预处理、加工过程工艺参数设定、纺纱环境及工艺原则等。指出:对于强力比较低的生物基纤维需要进行自由开松,以避免损伤纤维;对于回潮率较高的生物基纤维,需控制好车间温湿度,使纤维最好处于放湿状态,以防止纤维缠绕胶辊;对于可纺性能比较差的生物基纤维,为不影响成纱强度,其占比不超过30%;对于易产生静电的生物基纤维,为提高其蓬松性,需对纤维喷洒预处理剂,且密封处理24 h以上;对于长度较长的生物基纤维,为减小纤维损伤,开清棉采用“以梳代打,减少落棉,降低打手速度”的原则,梳棉工序采取“低速度,大隔距,适当增加锡林刺辊线速比”的原则,实现纤维快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纤维 功能性 混纺纱线 工艺参数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五种特色乳中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新科 高亚男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1-3343,共13页
乳制品作为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其中所含的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对五种特色乳(山羊、绵羊、驴、骆驼和牦牛)中的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在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菌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功能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 乳制品作为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其中所含的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对五种特色乳(山羊、绵羊、驴、骆驼和牦牛)中的活性蛋白及活性肽在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菌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功能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对其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促进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本综述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特色乳中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功能机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乳 活性蛋白 活性肽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子文 黄威 +3 位作者 钱仁建 陈珣 刘大晨 陈鹏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功能化聚乳酸非织造布具有多功能性和可降解性等优势,在过滤、净化、医疗卫生用品等领域潜力巨大。介绍了聚乳酸非织造布功能化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聚乳酸非织造布的特点和功能化改性方法,详细论述了聚乳酸非织造布在各个应用... 功能化聚乳酸非织造布具有多功能性和可降解性等优势,在过滤、净化、医疗卫生用品等领域潜力巨大。介绍了聚乳酸非织造布功能化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聚乳酸非织造布的特点和功能化改性方法,详细论述了聚乳酸非织造布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改性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多样且新颖,研究方向趋向性能高效化、应用功能化和生产工业化。随着聚乳酸非织造布功能化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聚乳酸非织造布有望在空气过滤、油水分离和抗菌健康等领域实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非织造布 聚乳酸 功能化纤维 环境材料
下载PDF
牙种植同步植入Bio-Oss骨粉对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
5
作者 顾春梅 袁平丽 +1 位作者 马文杰 汪青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104例,根据种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牙种植体植入,在缺失的牙... 目的探讨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104例,根据种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牙种植体植入,在缺失的牙槽骨内植入合适的螺纹植入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植入Bio-Oss骨粉覆盖。参照中国卫生部制定的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疗效,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测量结果、生活质量及术后各时期新生骨厚度、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4.62%(44/52)(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10 mV、50 mV、100 mV、1000 mV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新生骨厚度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新生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牙种植体植入时同步植入Bio-Oss骨粉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骨量缺失 牙种植 BIO-OSS 骨粉 疗效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腙基席夫碱配体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6
作者 Bhattacharjee Maitri Boruah Smriti Rekha +4 位作者 Dutta Purkayastha R.N. Maniukiewicz Waldemar Chowdhury Shubhamoy Maiti Debasish Akhtar Tamanna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的Cu(Ⅱ)配合物1-3。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方法、磁化率测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对合成的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DFT计算确定了配合物的优化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能力。吸收光谱研究揭示了增色效应,并提出了与CT-DNA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溴化乙锭(EB)竞争结合研究表明,配合物可以取代DNA-EB加合物中的DNA,且配合物可能以嵌入模式与CTDNA结合。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氏志贺菌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2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志贺菌具有明显抗菌活性,但配合物1和3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配合物 席夫碱 结构 生物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SERPINE1影响结肠癌细胞RKO和LoVo的增殖与凋亡
7
作者 陈德合 李登玉 +3 位作者 郭刚 王杰 周倩 李洪涛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中的表达、意义及对COAD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了解其在COAD进展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Gene Express... 目的探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中的表达、意义及对COAD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了解其在COAD进展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Gene Expression Profil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2.0(GEPIA2.0)数据库分析SERPINE1在COAD中的表达与分期及预后关系。收集作者医院5例COAD患者癌组织与对应的正常结肠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SERPINE1在COAD中的表达;接着构建SERPINE1过表达与干扰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对实验细胞筛选并验证过表达和干扰表达的效率;进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和Hoechst细胞核染色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了解其对增殖标志物Ki-67(marker of proliferation Ki-67,MKI67)、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与B细胞淋巴瘤2基因(B cell lymphoma 2,Bcl-2)比值的影响。结果通过GEPIA2.0数据库查找并分析COAD中SERPINE1表达与临床分期和预后关系发现,SERPINE1在COAD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肠组织,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正相关,而与预后生存总生存期负相关(P均<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oe-RKO组和oe-LoVo组COAD细胞在48h时间点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大于oe-RKO-NC组和oe-LoVo-NC组,sh-RKO-822组和sh-LoVo-822组COAD细胞在48 h时间点OD值小于sh-RKO-NC和sh-LoVo-NC组(P均<0.05)。Hoechst凋亡细胞核染色结果表明,oe-RKO组和oe-LoVo组COAD细胞凋亡数量低于oe-RKO-NC组和oe-LoVo-NC组,sh-RKO-822组和sh-LoVo-822组COAD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sh-RKO-NC组和sh-LoVo-NC组(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RKO组和oe-LoVo组COAD细胞M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oe-RKO-NC组和oe-LoVo-NC组,Bax/Bcl-2明显低于oe-RKO-NC组和oe-LoVo-NC组;sh-RKO-822组和sh-LoVo-822组COAD细胞MKI6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KO-NC组和sh-LoVo-NC组,Bax/Bcl-2明显高于sh-RKO-NC组和sh-LoVo-NC组(P均<0.05)。结论SERPINE1在COAD中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正相关,而与患者预后负相关;SERPINE1可能通过影响COAD细胞MKI67表达和Bax/Bcl-2促进COAD RKO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 增殖 凋亡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多功能生物基聚酰胺56复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旭 徐燕 +3 位作者 郝新敏 郭亚飞 李江滢 宫玉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3-2149,2188,共8页
以纳米ZnO(nano-ZnO)为改性粒子、生物基聚酰胺56(PA56)为基体,引入可纺性优良的尼龙6,采用两步成型熔融纺丝技术共混纺丝,制备了多功能生物基ZnO/PA56复合纤维。采用SEM、FTIR、XRD、DSC和TGA对ZnO/PA56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ano-... 以纳米ZnO(nano-ZnO)为改性粒子、生物基聚酰胺56(PA56)为基体,引入可纺性优良的尼龙6,采用两步成型熔融纺丝技术共混纺丝,制备了多功能生物基ZnO/PA56复合纤维。采用SEM、FTIR、XRD、DSC和TGA对ZnO/PA56复合纤维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ano-ZnO质量分数对ZnO/PA56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ZnO在PA56基体中分散均匀,两者以物理共混方式相容;nano-ZnO在ZnO/PA56复合纤维中异相成核,降低了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提高了其结晶温度,与PA56相比,质量分数为0.5%、1.0%和2.0%的ZnO/PA56复合纤维(分别记为PA56-0.5、PA56-1.0和PA56-2.0)结晶温度提高了1.1~5.2℃;最大失重温度降低了88.94~98.52℃;断裂强度降至3.32、3.22和3.06 cN/dtex。nano-ZnO明显提升了复合纤维的抗菌性、导热性和抗紫外线能力。PA56-0.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均为100%,明显优于PA56对两者的25%和41%的抑制率。PA56-0.5、PA56-1.0、PA56-2.0在加热50 s时温度可达137.0、136.0和128.0℃,优于PA56的121.0℃。140h紫外光辐照后,PA56-0.5、PA56-1.0和PA56-2.0的断裂强度下降率分别为73.2%、73.3%和69.9%,低于PA56的断裂强度下降率(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生物基聚酰胺56 多功能复合纤维 熔融纺丝 抗菌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蜂王浆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陶挺 苏松坤 +1 位作者 陈盛禄 杜宏沪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蜂王浆是哺育蜂咽下腺与上颚腺分泌的供3日龄以内蜜蜂幼虫和蜂王食用的浆状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过直接分离纯化王浆中的蛋白质分子,或通过王浆蛋白基因克隆表达以获得表达产物,进而研究王浆蛋白的功能。研... 蜂王浆是哺育蜂咽下腺与上颚腺分泌的供3日龄以内蜜蜂幼虫和蜂王食用的浆状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过直接分离纯化王浆中的蛋白质分子,或通过王浆蛋白基因克隆表达以获得表达产物,进而研究王浆蛋白的功能。研究发现王浆中含有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如MRJP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Jelleine-I-IV及Royalisin具有抗菌作用,MRJP1具有抗肿瘤功能及可能的蜜蜂行为调节功能,57kDa蛋白及Apisimin的促细胞生长功能,57kDa蛋白具有抗疲劳功能等。随着王浆蛋白组分分离、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的深入,王浆蛋白将被应用到生物医药、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更多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MRJPs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芦丁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占今舜 钟小军 +1 位作者 杨群 霍俊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52-2957,共6页
芦丁又称维生素P,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结构,发挥稳定的生物活性作用,具有抗自由基、抗炎、抗病毒、抗癌和保护心脑血管、胃肠道黏... 芦丁又称维生素P,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官能团,能与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结构,发挥稳定的生物活性作用,具有抗自由基、抗炎、抗病毒、抗癌和保护心脑血管、胃肠道黏膜等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芦丁的提取方法、吸收和代谢、生理功能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芦丁成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反刍动物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功能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建军 王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3-1078,共6页
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具有一些有别于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LCFAs)的代谢特点。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降低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能量代谢,同时还具有抑菌效果。本文综述了MC... 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s,MCFAs)具有一些有别于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LCFAs)的代谢特点。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降低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能量代谢,同时还具有抑菌效果。本文综述了MCFAs的代谢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 代谢特点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下载PDF
生物功能化纳米SiO_2微球的构建及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捕获分离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雪艳 褚留杰 +2 位作者 董烁 赵彦保 李宾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4-1400,共7页
采用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一步水解法制备了表面带有巯基(—SH)的纳米SiO2微球(nSiO2-SH),探讨了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MPS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对nSiO2-SH微球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机理.制备的nSiO2-SH微球进一步与还原型谷胱... 采用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一步水解法制备了表面带有巯基(—SH)的纳米SiO2微球(nSiO2-SH),探讨了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MPS初始浓度及反应时间对nSiO2-SH微球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机理.制备的nSiO2-SH微球进一步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中的—SH反应生成双硫键(—S—S—),在微球表面键合上GSH分子,得到了生物功能化的纳米nSiO2-GSH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尺寸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检测样品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nSiO2-GSH微球能从混合蛋白中特异性吸附GST,达到了分离GST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纳米SiO2 生物功能化 特异性吸附 谷胱甘肽S-转移酶分离
下载PDF
微生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源 肖瑾 +1 位作者 鲍锦库 周学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21,共4页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可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和动物凝集素,在多个学科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微生物凝集素的种类、主要性能和功能以及口腔内微生物凝集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生物凝集素 生物学作用 变形链球菌
下载PDF
川西高原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培好 彭俊生 +2 位作者 王成善 胡振宇 王金锡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对川西高原森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采伐迹地上 ,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增加和增强的趋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逐渐增加 ,至顶极阶段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对川西高原森林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采伐迹地上 ,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增加和增强的趋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逐渐增加 ,至顶极阶段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但是 ,群落的生态功能却始终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步增强。此外 ,在相似立地条件、同密度和同龄的天然林中 ,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要高于针叶混交林 ;而在相似立地条件、同龄的天然林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川西高原 人工林 森林
下载PDF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邵丽 谷洁 +2 位作者 张社奇 高华 秦清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3-1159,共7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H)、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E)均为最高;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有一定差异,PC1将生物复混肥与其他处理明显区分,生物复混肥处理分布在PC1的正方向,其他处理分布在PC1的负方向;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有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以生物复混肥处理最高,分别为72.74mgglucose·g-·1(24h)-1和1.15mgNH3-N·g-1·(3h)-1。研究表明,生物复混肥的施用比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混肥 功能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生物功能化多层膜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文芝 李玉成 +1 位作者 李义山 张军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6-722,共7页
生物功能化多层膜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针对特定的需求,采取层层组装等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和功能化,构筑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的多层膜,用于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调节其生物功能,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组织工程研究... 生物功能化多层膜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针对特定的需求,采取层层组装等方法,对材料表面进行修饰和功能化,构筑具有特殊生物功能的多层膜,用于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调节其生物功能,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组织工程研究发展领域的一个挑战.层层组装技术是构筑生物功能化多层膜,实现其特定生物特性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在生物功能化多层膜组装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重点评述了生物功能化多层膜的种类及其层层组装的构筑方法,同时重点介绍了层层组装生物功能化多层膜在组织工程血管和组织工程骨两个领域的重要应用,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LBL) 多层膜 生物功能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功能化微流控细胞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莉 张惠静 +2 位作者 管潇 曹文轩 赖梦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575-2578,共4页
目的构建一个结构简单,并有利于细胞贴壁培养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方法利用生物交联剂将RGD肽共价连接在芯片微通道表面,通过与细胞膜表面整合素家族的特异性识别,促进细胞的黏附与贴壁生长;考察不同浓度RGD的功能化效果。结果化学交联法... 目的构建一个结构简单,并有利于细胞贴壁培养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方法利用生物交联剂将RGD肽共价连接在芯片微通道表面,通过与细胞膜表面整合素家族的特异性识别,促进细胞的黏附与贴壁生长;考察不同浓度RGD的功能化效果。结果化学交联法能将RGD有效的固定在芯片微通道表面,形成均匀一致的RGD层。RGD功能化处理的细胞芯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在无CO2的室温条件下实现较长时间的细胞培养。结论表面修饰能实现RGD肽在微流控芯片材料表面的固定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有利于细胞在微通道中的贴壁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生物功能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根际固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及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8
作者 燕永亮 李力 李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3-101,共9页
固氮微生物为植物提供了大量的氮素来源,开展生物固氮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粮食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重大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际上关于固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在农业... 固氮微生物为植物提供了大量的氮素来源,开展生物固氮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粮食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重大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际上关于固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在农业生产中的节肥增产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认为在功能基因组学平台上加强对固氮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及与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将为后续开发性能优良的高效固氮、综合抗逆的固氮微生物工程菌株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功能基因组学 微生物肥料
下载PDF
酶检测法在线粒体功能及混杂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季静娟 刘雨生 童先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制备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及溶酶体混杂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肝脏线粒体 ,酶活力组以线粒体悬液与组织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总活力之比作为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保留百分比 ,以酸性磷酸酶总活力之比...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制备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及溶酶体混杂程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肝脏线粒体 ,酶活力组以线粒体悬液与组织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总活力之比作为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保留百分比 ,以酸性磷酸酶总活力之比作为溶酶体混杂百分比 ;酶活性组以酶的比活性之比计算上述两种百分比。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以制备的线粒体悬液与组织匀浆中标志酶的总活力之比值来评价线粒体生物学功能保留情况和溶酶体混杂情况的方法较简单。与常规方法获得结果的准确性一致 ,可用于线粒体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离 生物学功能 污染 线粒体移植
下载PDF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仁宏 李田勋 +2 位作者 吕磊 郭顺生 李凤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491-494,490,共5页
医用传感器实验是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使医学生掌握生物信号的测量原理、方法,过去的实验内容已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生物信号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处理大都采用计算机系统,其能快速完成信息的采集、显示、保存和处理。... 医用传感器实验是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使医学生掌握生物信号的测量原理、方法,过去的实验内容已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生物信号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处理大都采用计算机系统,其能快速完成信息的采集、显示、保存和处理。为此我校开设了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实验课,使医学生了解该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的实验系统操作掌握生物信号的测量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医学物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