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方晶及其在药剂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琰 陈建明 +2 位作者 陈酩 高申 钟延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4-839,共6页
立方晶是两亲性脂质和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自发形成的立方液晶的纳米分散体系。立方晶属于自稳定体系,是双连续的水相和脂相形成的类似"蜂窝"状的结构,在其中表面活性剂插入脂质双分子层,晶胞在三维方向上以无限循环方式排列,形... 立方晶是两亲性脂质和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自发形成的立方液晶的纳米分散体系。立方晶属于自稳定体系,是双连续的水相和脂相形成的类似"蜂窝"状的结构,在其中表面活性剂插入脂质双分子层,晶胞在三维方向上以无限循环方式排列,形成极小曲面的紧密结构。立方晶独特的脂水双连续相立方液晶结构,能够同时增溶亲水、亲脂及两亲性分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高生物黏附性、制备工艺简单等诸多优点使之在药物载体领域展现较大的优势。本文结合近年文献报道,阐述了立方晶的结构、制备、表征和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晶 立方液晶 纳米粒 单油酸甘油酯 结构 制备 表征 药物载体
下载PDF
环糊精包合物表征手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香 林秀丽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7A期35-39,共5页
环糊精分子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高度选择性,在荧光分析、药物控制释放、手性识别、模拟酶、分子开关、超分子构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环糊精与药物形成包合物后能大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及实现靶向作用。现对研究环糊精和... 环糊精分子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高度选择性,在荧光分析、药物控制释放、手性识别、模拟酶、分子开关、超分子构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环糊精与药物形成包合物后能大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及实现靶向作用。现对研究环糊精和药物形成包合物的常用表征手段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合物 表征
下载PDF
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和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张维 李晓英 +2 位作者 刘文钊 王甲一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对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进行分析,并对艾滋病的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及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表征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取代度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颗粒结构表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扶雄 袁立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取代度马铃薯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马铃薯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处理后,随着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增加:红外光谱图在1 72...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取代度马铃薯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马铃薯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处理后,随着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增加:红外光谱图在1 724 cm-1和1 565 cm-1处产生了吸收峰,并与608 cm-1的吸收峰逐渐加强;X射线衍射图中淀粉微晶结构略有增加,亚微晶结构相对减少,总结晶度下降,但淀粉的结晶类型未改变;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部分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开始消失或者变的模糊,脐点处随之发生爆裂,裂缝甚至沿脐点向外扩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淀粉颗粒表面被腐蚀程度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玉米淀粉 颗粒结构 表征
下载PDF
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临床表征的理论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屈静 邹忆怀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7期1068-1070,1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临床表征的具体表现和存在形式。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专家调研、中医理论的研究,提出值得关注的5个非特异性症状,研究症状和体征的关联变化。结果情绪不稳、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或少...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临床表征的具体表现和存在形式。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专家调研、中医理论的研究,提出值得关注的5个非特异性症状,研究症状和体征的关联变化。结果情绪不稳、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嗜睡、头昏沉为一组针对"毒损脑络"的非特异性症状,加之起病形式、体征、理化指标的联动是需要关注的临床表征。结论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不是单纯某些症状或某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而是一组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的联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急性期 毒损脑络 临床表征
下载PDF
冠心病风邪致病临床表征及证素特点文献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文博 郝学增 +1 位作者 郑相颖 王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1期3525-3529,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统计冠心病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为相关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冠心病风邪致病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各临床表... 目的通过文献统计冠心病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为相关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冠心病风邪致病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各临床表征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89篇,冠心病风邪致病临床表征共183种,冠心病风邪致病具有阵发性、发作部位多样、起病急骤、反复性的发病特点,而心悸、脉弦、头晕、肢体麻木和脉结代更能体现风邪致病的症状体征特点,C反应蛋白或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易损斑块、斑块多样性和多支病变是风邪致病的微观指标特征。结论风邪致病的临床表征不是单一症状或理化指标的变化,而是一系列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风邪 临床表征 证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脑缺血叠加寒冷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乐军 田金洲 +6 位作者 尹军祥 时晶 张六通 陈玉静 王蓬文 任映 宋崇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1-615,共5页
目的由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致脑缺血叠加寒冷诱导建立血瘀证表征模型,通过与寒凝血瘀证表征模型和脑缺血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比较,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血瘀证表征模型。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冰水冷冻大鼠模型、大脑中动... 目的由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致脑缺血叠加寒冷诱导建立血瘀证表征模型,通过与寒凝血瘀证表征模型和脑缺血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比较,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血瘀证表征模型。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冰水冷冻大鼠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叠冰水冷冻大鼠模型,进行脑缺血后1、3、5、7d不同时间点大鼠证候模型表征变化(舌、舌下脉络)及其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脑缺血后3dMCAO组、冰水组与冰水MCAO组大鼠的舌质色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5d冰水MCAO组大鼠的舌质色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3d冰水MCAO组舌质色度值为各时间点最高值(舌质色度值60.12±5.15),但各组间舌质色度值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各组血液流变学统计结果显示,MCAO组、冰水冷冻组、冰水MCAO组全血及还原黏度、血球压积、血浆黏度、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均较正常组升高,部分时间点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中又以冰水MCAO组脑缺血后3d血液黏度、血球压积、血浆黏度、聚集指数均为各组最高值,变形指数为各组最低值。结论在3种模型中,大脑中动脉闭塞叠加寒冷模型可能为最合适的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寒冷 血瘀证 表征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主要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评控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琰 鄢丹 +3 位作者 张萍 叶正良 周大铮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为建立包括生物指纹谱检测在内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波动性评价方法,该文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模式药,盲法记录样品的化学特征图谱、生物热活性指纹谱,选用Fischer判别对其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化学特征图谱可较好辨识过期样品;生物热活... 为建立包括生物指纹谱检测在内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波动性评价方法,该文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模式药,盲法记录样品的化学特征图谱、生物热活性指纹谱,选用Fischer判别对其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化学特征图谱可较好辨识过期样品;生物热活性指纹谱可准确辨识特殊样品。初步建立了针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波动性的评控方法,可作为现有质量控制方法的有益补充,并为其他中药注射剂质量波动性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热动力学表征 化学特征图谱 中药注射剂 质量波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