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规划 被引量:9
1
作者 封志雪 周键 +1 位作者 杨飞龄 武瑞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2-533,共12页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如何判识与优化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保护优先区网络,相关研究还很有限。针对“三江并流”区,选取珍稀濒危与特有动植物物种和自然植被...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如何判识与优化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保护优先区网络,相关研究还很有限。针对“三江并流”区,选取珍稀濒危与特有动植物物种和自然植被类型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以调节服务(碳存储、固碳和土壤保持)、文化服务(自然游憩)和供给服务(水源供给)为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对象。应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首先判识出单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区;然后,分析这些保护优先区间的相关关系,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正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判识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优先区;最后,评估了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六类已建保护地中的保护状况。结果表明:(1)“三江并流”区多情景规划得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2)与分别针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的规划情景相比,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能够同时对两类保护对象提供最高的保护覆盖率;(3)集成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9%,其已建保护地覆盖率为32.5%,说明现有保护地体系仍存在保护空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保护优先区 系统保护规划 “三江并流”区
下载PDF
贵州芙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鸿申 陈忠发 +2 位作者 龚芯磊 赵爽 梁龙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71-77,共7页
对贵州芙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RS、GIS等技术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区划,为该流域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参考。以贵州芙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RS、GIS等技术,分别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 对贵州芙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RS、GIS等技术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区划,为该流域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参考。以贵州芙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RS、GIS等技术,分别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以及水土流失敏感性和石漠化敏感性等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贵州芙蓉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为1460.13 km^(2),中等以下的为2979.27 km^(2),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32.89%和67.11%;水土保持功能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为4236.73 km^(2),中等以下的为3054.42 km^(2),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8.11%和41.89%;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中等以上的区域面积为492.58 km^(2),中等以下的为6766.38 km^(2),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79%和93.12%;水土流失敏感性主要为较低和低等级,分别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3.90%和55.40%;石漠化敏感性等级主要为低等级,将近占了项目区总面积的90%;根据生态系统自然属性、主导服务功能类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可将该流域区划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人居保障3个生态功能区和8个生态功能类型。贵州芙蓉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整体偏低,而水土保护功能整体较好;水土流失敏感性和石漠化敏感性等级较低;该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多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生态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江流域 水源涵养功能 水土保持功能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
下载PDF
基于不可替代性的三江源地区自然保护区评估及空缺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曲艺 王秀磊 +1 位作者 栾晓峰 李迪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32,共9页
根据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CP)框架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保护规划软件C-Plan,计算三江源区域内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值及已建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率,评估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 根据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CP)框架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保护规划软件C-Plan,计算三江源区域内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值及已建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率,评估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贡献,分析分区间主要保护对象的互补性及各区保护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地区现有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贡献率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现有的2个最重要的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包含6个区域)基本涵盖本研究确定的所有保护对象,已经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其总数量的80%;不可替代性高的区域与现有保护区核心区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其贡献率达到61.20%,核心区+缓冲区贡献率为77.57%,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总贡献率达到91.20%;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6大区域内核心区间的互补性较高,说明核心区区域的划分较为合理,主要保护对象类型区分较为明显。空缺分析显示:在三江源地区现有保护区体系下,还有8.80%的保护目标没有实现,未达到保护目标的保护对象占保护对象总数的20%,其中包括生态系统类型1种,动植物物种7种,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湖泊、冰川雪山及高寒草甸区,约改-巴干高寒草原区,泽库-河南高寒灌丛草甸区与隆宝-拉秀森林灌丛区等4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 C-Plan 不可替代性 贡献率 保护空缺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许吟隆 张颖娴 +2 位作者 林万涛 徐宾 肖子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7-675,共9页
利用ECMWF 1979-1993年的再分析数据(ERA15)作为边界条件,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三江源”地区的月均降水与台站实际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表明,PRECIS模拟的降水值偏... 利用ECMWF 1979-1993年的再分析数据(ERA15)作为边界条件,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三江源”地区的月均降水与台站实际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表明,PRECIS模拟的降水值偏大,但总体上能够模拟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模拟结果与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PRECIS能够模拟出“三江源”地区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和空间差异,但模拟值总体偏大。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SRESA2、B2情景下2071~2100年(2080s时段)“三江源”地区增温明显,两种情景下年均升温分别可达4℃和2.8℃,降水略有增加;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分别可达4.4℃和3.2℃,降水增加的比例也最大;夏季“三江源”地区的升温达到4.2℃和3℃以上,但有些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的升高会加剧“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干的趋势,导致源区水源补给不足。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江河源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避免源区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模拟
下载PDF
江河源区主要自然生物资源概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1 位作者 孙平 赵同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8-453,共6页
广袤的草地、特有的高寒湿地以及丰富而有又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江河源区重要的自然生物资源。草地占江河源区总土地面积的 84 .5 3% ,是源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区域 ,为江河中、下游地区... 广袤的草地、特有的高寒湿地以及丰富而有又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江河源区重要的自然生物资源。草地占江河源区总土地面积的 84 .5 3% ,是源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区域 ,为江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无可替代的服务。江河源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寒湿地主要分布区 ,湿地总面积达 80 0 0km2 。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特有动、植物种类 ,源区约有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 1 33、2 4 9和 2 1 9种 ,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和观赏植物约 80 0、80 8、80和 4 0 0种 ,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然而 ,由于超载放牧、盲目采挖、盗猎等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高寒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正确权衡江河源区自然生物资源的短期经济价值及其所拥有的巨大生态公益和潜在开发价值 ,科学决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高寒湿地 草地 海拔 采挖 牧草 生物多样性 生物资源 盗猎 自然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0
6
作者 葛军旗 孙肖红 +6 位作者 龚正达 梁国栋 李镜辉 冯星明 张丽云 李斌 付士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 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蚊类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76,458只,分属于2亚科5属36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2)α多样性随纬度的升高呈先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分布格局,最高峰位于Ⅰ带(24°-25°N),而随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C(2,000-2,500m)和E(3,000-3,500m)带;(3)β多样性(Cody指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基本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两端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向寒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说明蚊类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区系及物种的组成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4)从种群组成相似性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纬度、海拔梯度带间蚊类都被分为3个地域区系类型,即东洋区系、东洋与古北区系的过渡区和古北区系;(5)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排序结果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影响当地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降水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山地 居民区 澜沧江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特点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万贞 周强 +1 位作者 于斌 马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7,共5页
三江源地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近年来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以2000年土壤侵蚀调查的数据成果为基数,并与更新后的2005年数据成果比较,进行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 三江源地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近年来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以2000年土壤侵蚀调查的数据成果为基数,并与更新后的2005年数据成果比较,进行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对作为典型区域的黄河源头区12个县的2000年1:10万Landsat5TM假彩色合成影像,通过野外调查建立解译标志来分析该区植被覆盖状况,对该区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土壤侵蚀 评价
下载PDF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轶冰 易华 +1 位作者 杨改河 王得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江河源区西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生态系统多样,物种较丰富。这种生物多样性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环境为生存条件,因而比较独特,不乏特有种、珍禽异兽、名贵药材和受到国家保护的物种... 江河源区西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生态系统多样,物种较丰富。这种生物多样性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环境为生存条件,因而比较独特,不乏特有种、珍禽异兽、名贵药材和受到国家保护的物种。全面了解江河源区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将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统计降尺度法在黄河源区未来降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郝振纯 时芳欣 王加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92,共5页
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黄河源区的未来气候变化中可能产生的降水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黄河源区的10个水文站点共41a的日降水资料为预报量,以NCEP再分析资料和英国HadCM3模式的大气变量为预报因子,研究了黄河源区月降水的降尺度方法。... 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黄河源区的未来气候变化中可能产生的降水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黄河源区的10个水文站点共41a的日降水资料为预报量,以NCEP再分析资料和英国HadCM3模式的大气变量为预报因子,研究了黄河源区月降水的降尺度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建立回归关系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可很好地选出有效的预报因子;SDSM模型可有效模拟黄河源区月降水过程,但SDSM模型对降水模拟的量值偏小;在2021~2050年间,黄河源区的降水将会出现一个较大变化,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降水集中于8月附近,上半年降水减少更易发生干旱,下半年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加更易发生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降水 统计降尺度法 模拟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万贞 刘峰贵 +1 位作者 陈琼 费杜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雪线上升,冰川后移,降水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根据三江源地区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以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雪线上升,冰川后移,降水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根据三江源地区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环境背景以及土壤侵蚀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类型与特征,重点研究了冻融侵蚀分布范围和强度、分布规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各种土壤侵蚀类型中,冻融侵蚀分布范围最广;不同强度的冻融侵蚀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土壤侵蚀 冻融侵蚀 生态建设
下载PDF
1971—2010年三江源地区水汽输送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小凡 苏布达 +2 位作者 易善桢 周建中 翟建青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7-191,共5页
在利用三江源地区及邻近区域探空资料对NCEP/NCAR I再分析资料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71—2010年再分析资料的逐日风场和比湿数据,分析三江源地区水汽输送的变化。结果表明:1971—2010年,经向流入三江源地区的水汽显著减少,使区... 在利用三江源地区及邻近区域探空资料对NCEP/NCAR I再分析资料进行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71—2010年再分析资料的逐日风场和比湿数据,分析三江源地区水汽输送的变化。结果表明:1971—2010年,经向流入三江源地区的水汽显著减少,使区域总水汽收支也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汽通量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变化相对较小,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变化幅度则较大。三江源地区总水汽收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冬季则无明显变化。三江源地区水汽输入明显减少,特别是6月和9月显著减少,对该地区降水形成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三江源地区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法的雅砻河源区生态承载力评价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丹 黄川友 +1 位作者 殷彤 朱国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1,共4页
雅砻河源区是西藏"两屏四地"战略格局的核心区域,研究其生态承载力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国家公顷评价标准的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雅砻河源区2007~2014年的生态承载力现状。结果表明,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有效反映... 雅砻河源区是西藏"两屏四地"战略格局的核心区域,研究其生态承载力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国家公顷评价标准的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雅砻河源区2007~2014年的生态承载力现状。结果表明,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有效反映源区生态承载力现状,且评价结果优于传统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源区生态足迹逐年上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源区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呈下降趋势,表明源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此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可为源区规划及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河源区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基于IHA的黄河源区水文情势及环境流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毅 崔同 +2 位作者 郑鑫 杨涛 刘淼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4,70,共5页
基于黄河源区唐乃亥及玛曲两个水文站1961—2008年的逐日径流数据,利用IHA软件,从河流水文指标、环境流组成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分析了黄河源区水文情势和环境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受干扰后,唐乃亥及玛曲站分别有17、14个水文指标发... 基于黄河源区唐乃亥及玛曲两个水文站1961—2008年的逐日径流数据,利用IHA软件,从河流水文指标、环境流组成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分析了黄河源区水文情势和环境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受干扰后,唐乃亥及玛曲站分别有17、14个水文指标发生了中度改变,分别占指标总数的53.1%、43.8%;(2)两站环境流中大洪水事件逐渐消失,流量结构组成趋于单一化,并逐步向以高流量脉冲及枯水流量事件为主发展;(3)受干扰后黄河源区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两站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均减少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指数 环境流 水文情势 黄河源区 1961-2008年
下载PDF
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冉瑞平 王锡桐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价值。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不但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分析了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价值。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不但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分析了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对策措施:①加强对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②适当控制人口数量,进行必要的生态移民;③加强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④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严禁偷猎、盗采野生动植物;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移民 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宁 邢建民 +1 位作者 冉庆美 宋斌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4,共6页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效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我们对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民族性、持...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效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我们对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民族性、持续性及薄弱性等基本特征。为了有效推进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出了开展生态理念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人;将民族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深入人心等具体对策,从而为引导该地区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生态道德 教育
下载PDF
河源干旱地区人居环境调查与研究——甘南藏族山地聚落的生态适应性浅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晓莉 李志民 王军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期165-168,共4页
该文通过对位于黄河首曲的甘南藏族山地聚落形态及发展机制的调查和剖析,指出传统聚落作为将社会、人居、生态相结合的基本单元,是这一地区居民生态、社会、物质观念的集中体现,控制着该地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并通过分析传统聚落形... 该文通过对位于黄河首曲的甘南藏族山地聚落形态及发展机制的调查和剖析,指出传统聚落作为将社会、人居、生态相结合的基本单元,是这一地区居民生态、社会、物质观念的集中体现,控制着该地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并通过分析传统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循环间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传统聚落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应反思的几个问题,为避免城市建设中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损失提出控制性原则,旨在维持这一地区脆弱生态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山地聚落 生态 适应性 河源地区 人居环境
下载PDF
汾河源头区土地利用的遥感解译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言荣 刘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96-2297,共2页
对汾河源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30年来的遥感影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解译出各个年代的土地利用类型后统计出各种类型的面积,从而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 对汾河源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30年来的遥感影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解译出各个年代的土地利用类型后统计出各种类型的面积,从而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最大,合计占90%以上;3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趋势是耕地与草地减少,多转化为林地和居住地,林地与居民建设用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土地利用 汾河源头区
下载PDF
蓄滞洪区建设对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以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巴亚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5,181,共5页
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涉及安徽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评价蓄滞洪区建设对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分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基础上,结合蓄滞洪区建设的工程特性,构建... 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涉及安徽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评价蓄滞洪区建设对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分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基础上,结合蓄滞洪区建设的工程特性,构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6个。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按照蓄滞洪区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分别对二级指标赋予相应分值,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结果表明: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对安徽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为54.6,工程建设对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 生态敏感区 蓄滞洪区 华阳河
下载PDF
初论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生物多样性动态
19
作者 黎云祥 陈利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初步探讨了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生态系统多样性、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在近几十年间的动态及现状,表明本区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不高,且不断下降的趋势,有关本底资料缺乏,亟待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及时保护.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嘉陵江流域 南充市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下载PDF
长江源区的地质科考与生态旅游资源探查和保护
20
作者 赵雪莲 《湖北地矿》 2003年第1期34-38,44,共6页
本文以在长江源头地区(以下简称长江源区)的科学考察为亲身经历,论述了地质旅游资源探查的定义,着重阐述了长江源区的基本概况和地质旅游资源特色。在分析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源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长江源区 地质科考 地质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