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Diffusion Transport through Oral Biofilms with the Inverse Problem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Rui Ma Jie Liu +5 位作者 Yun-tao Jiang Zheng Liu Zi-sheng Tang Dong-xia Ye Jin Zeng Zheng-wei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90-197,共8页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passive trans-port of macromolecules within dental biofilms. Methodology Fluorescently labeled dextrans with different ...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passive trans-port of macromolecules within dental biofilms. Methodology Fluorescently labeled dextran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mass (3 kD,10 kD,40 kD,70 kD,2 000 kD) were used as a series of diffusion probes. Streptococcus mutans,Streptococcus sanguinis,Actinomyces naeslundii and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were used as inocula for biofilm formation. The diffus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probes through the in vitro biofilm were recorded with a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e. Results Mathematical function of biofilm penetration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rse problem method. Based on this function,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steady-state and molecule weights can be analyzed,but also that between penetrative time and molecule weights. Conclusion Thi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and the penetrative time of anti-biofilm medicines that can diffuse through oral biofilm. Further-more,an improved model for large molecule is proposed by considering the exchange time at the upper boundary of the dental bio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biofilm diffusion model boundary condi-tion inverse problem method
下载PDF
Agent Petri Nets Framework for Modeling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Formation
2
作者 Borhan Marzougui Kamel Barkaoui Mohamed Amine Makni 《E-Health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2016年第1期19-30,共12页
Thi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has been discovered as the most frequent germ detected during indwelling medical devices infection. This fact is well attached with the ability of this bacterium to form structured laye... Thi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has been discovered as the most frequent germ detected during indwelling medical devices infection. This fact is well attached with the ability of this bacterium to form structured layered population known as biofilm. Inside S. epidermidis biofilm, bacterial cells present more different behavior than in their planktonic counterpar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iving application of Petri net theory for modeling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ulations actors leading S. epidermidis to switch from Planctonik to Biofilm. Indeed this biologic system is very sensible and has dangerous effect. We propose Agent Petri Nets model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Biofilm molecule. This model presents a formal framework based on Multi Agents system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Petri Net modelING AGENT
下载PDF
NEW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 OF BIOFILM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ARTIFICIAL MOUTH MODEL
3
作者 李鸣宇 汪俊 +1 位作者 刘正 朱彩莲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model for oral products in vitro.Methods A biofilm artificial mouth model for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 was established by modifying the LKB chromatograp...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model for oral products in vitro.Methods A biofilm artificial mouth model for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 was established by modifying the LKB chromatography chamber. Using sodium fluoride and Tea polyphenol as antimicrobial agent and Streptococcus mu-tans as target, sensitivity tests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modeling biofilm assay resulted in a MIC of 1. 28mg/ ml for fluoride against S. mutans, which was 32 times the MIC for broth maco-dilution method. Th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of bacteria bioflim to antimicrobial agent relative to planktonic cells was also demonstrated. Conclusion The biofilm artificial mouth model may be useful in oral products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ilm artificial mouth model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
下载PDF
生鲜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饶钧玥 卢智滢 +4 位作者 杨茂杰 曹芸榕 唐佳灵 曹永连 韩国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16,共8页
生鲜猪肉及其加工环节常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且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进一步引起相关食品与加工设备间的交叉作用。因此构建特定环境因素组合下的边界模型有助于确定浮游态细菌的生长概率与生长限制范围,可结合栅栏技术... 生鲜猪肉及其加工环节常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且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进一步引起相关食品与加工设备间的交叉作用。因此构建特定环境因素组合下的边界模型有助于确定浮游态细菌的生长概率与生长限制范围,可结合栅栏技术对食品质量进行控制。将生鲜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不同pH(5.0、6.0、7.0、8.0)的培养基中不同温度(5、15、25、35℃)分别培养24、48、72、96 h,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活菌计数,通过逻辑回归的方法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或生物被膜形成边界模型。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显著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而该菌株生物被膜形成则与培养温度、pH和培养时间3种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相关。2个边界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分别为0.881、0.94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7、0.108,而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准则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多种环境因素组合下黏附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概率,可为生鲜肉类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制定生物被膜控制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猪肉 金黄色葡萄球菌 黏附 生物被膜 边界模型
下载PDF
胃肠道解痉药匹维溴铵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彭程 彭聪 侯正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PVB)对表皮葡萄球菌(表葡)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患者血液分离的表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表葡对PVB的敏感性,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检测PVB抗菌效果的时间和浓... 目的研究匹维溴铵(PVB)对表皮葡萄球菌(表葡)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患者血液分离的表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表葡对PVB的敏感性,通过时间-杀菌曲线检测PVB抗菌效果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PVB处理后细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晶紫染色试验检测PVB对表葡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采用棋盘稀释法研究PVB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效果。构建皮肤脓肿感染模型,检测PVB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VB对表葡标准菌株RP62A、ATCC 1222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均分别为8、16μg/mL;对表葡临床菌株的MIC、MBC分别为4~8μg/mL、8~16μg/mL。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与未加药的对照组(0.60±0)cm相比,0.2 mg PVB出现明显抑菌圈[(2.26±0.09)cm;t=45.34,P<0.001],且抑菌圈直径随着PVB药量增加而增大。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提示,PVB具有杀菌活性,且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VB可明显破坏表葡的正常结构,导致细菌水肿和裂解。此外,1×MIC的PVB还可显著抑制表葡生物膜的形成,使其生物膜的形成量(A 570 nm)从(2.30±0.18)减少到(0.47±0.11;t=14.85,P<0.001)。同时,1×MIC的PVB还可有效破坏已形成的生物膜,使生物膜的量从(2.64±0.10)减少到(1.77±0.30;t=4.76,P=0.009)。PVB与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联用具有协同抗菌活性,其协同抑菌指数分别为0.50、0.31。动物模型发现10 mg/kg体重的PVB可使脓肿面积从(68.83±10.68)mm 2减少到(35.50±10.58)mm 2(t=6.52,P<0.001),且使脓肿中的活菌量从(6.11±0.55)lg(CFU/脓肿)减少到(3.60±0.34)lg(CFU/脓肿)(t=3.08,P=0.014)。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PVB用药组皮肤脓肿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趋于正常。结论PVB对表葡具有明显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有望成为表葡相关感染的替代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铵 药物重利用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脓肿感染模型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根管生物膜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鲍萍萍 邓嘉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细菌生物膜是导致牙髓根尖周病及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建立体外根管生物膜模型是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模型的选择、设计与构建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与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体外研究中常用的根管生物膜模型进行综述... 细菌生物膜是导致牙髓根尖周病及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建立体外根管生物膜模型是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模型的选择、设计与构建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与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体外研究中常用的根管生物膜模型进行综述,讨论模型构建的各项因素,如细菌组成、载体的选择和预处理、细菌接种和培养条件等,以期为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选择和设计更科学、合理的模型,研发更能模拟体内情况、稳定可重复的标准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生物膜 实验模型 根管感染 根管微生物
下载PDF
构建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灌注冲洗的动物模型
7
作者 黄家成 邵欣欣 +2 位作者 李浩淼 杜少华 戴双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04-3708,共5页
背景: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治疗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灌注冲洗动物模型对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可用不同药物灌注冲洗治疗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膜形成的... 背景: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治疗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建立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灌注冲洗动物模型对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可用不同药物灌注冲洗治疗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细菌膜形成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6只新西兰大白兔,暴露双侧股骨表面并钻孔,将定植铜绿假单胞菌的接骨板(实验组)和空白接骨板(空白对照组)各植入一侧钻孔周围,留置2条引流管并固定分别作为“入口”和“出口”,模拟灌注后保留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冲洗。术后5 d,观察兔体温、伤口情况、引流液细菌培养及接骨板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检查结果。结果与结论:①6只兔术后患肢活动不便,术后第2-4天出现体温升高,实验组部分伤口处可触及局部肿胀,空白对照组伤口愈合良好;②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实验组铜绿假单胞菌向周边扩散或蔓延;术后5 d,实验组接骨板结晶紫染色后呈紫色,酶标仪检测570 nm处吸光度值为2.621±0.088,提示存在细菌;③术后5 d的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接骨板表面可见大量细菌微菌落,形成类似“磨菇样”“塔状”的高度组织不均匀性三维立体结构,高倍镜下可见“磨菇样”结构之间有丝状连接的水通道,是典型的生物膜结构且致密度极高,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菌落形成;④结果显示该动物模型模拟了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生物膜形成后的状态,提供了一种可用不同药物进行灌注冲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内固定术 接骨板 动物模型 感染 灌注冲洗
下载PDF
Atmosphere-Exposed Biofilm有机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王必胜 金明姬 +1 位作者 董微巍 元灿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文章采用Atmosphere-Exposed Biofilm(AEB)处理了模拟废水。通过考察不同表面水力负荷4.25、8.5、12.7、17.0、21.25 m^3/(m^2·d)与滤料填充高度0.12、0.24、0.36、0.48 m条件下,AEB系统对有机物的处理特性,探讨了系统的有机... 文章采用Atmosphere-Exposed Biofilm(AEB)处理了模拟废水。通过考察不同表面水力负荷4.25、8.5、12.7、17.0、21.25 m^3/(m^2·d)与滤料填充高度0.12、0.24、0.36、0.48 m条件下,AEB系统对有机物的处理特性,探讨了系统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4.25~17.0 m3/(m^2·d)表面水力负荷范围内,有机物去除率随表面水力负荷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在17.0~21.25 m3/(m^2·d)表面水力负荷范围内,有机物去除率随表面水力负荷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0.12~0.48 m滤料填充高度范围内,有机物去除率随滤料填充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AEB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参数n为0.644 1、K为3.867 4,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Se=Sa×exp(-3.867 4D/q^0.64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e-Exposed biofilm 表面水力负荷 滤料填充高度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Kinetic Studies for an Aerobic Packed Bed Biofilm Reactor for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water with and without Phenol
9
作者 Sudipta Dey Somnath Mukherjee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0年第8期731-738,共8页
A laboratory scale aerobic fixed film bioreactor packed with glass beads for biofilm growt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phenol for a carbohydrate—phenol mixture in wastewater. It was done... A laboratory scale aerobic fixed film bioreactor packed with glass beads for biofilm growth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phenol for a carbohydrate—phenol mixture in wastewater. It was done by an indigenous mixed culture inoculums developed after collecting sludge from a return line of an activated sludge plant. The test result on continuous flow in the above biofilm reactor indicated an optimum hydraulic loading range of 4-6.4 m3day-1m-2 for attainment of reasonable amount of COD removal in case of carbohydrate substrate only.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however, gradually depleted from 100% to 54% by gradual increase in organic loading (OLR) from 0.72-4.32 kgday-1m-3, beyond which removal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identical loading conditions, in presence of phenol in the substrate along with carbohydrate, the COD removal was observed varying from 100-40% in the above organic loading range. The COD removal kinetics in presence of phenol also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compared to data obtained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phenol in wastewater that reveals biological inhibit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fitted in a simple plug flow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zero order, first order and Monod form of rate equations to evaluate the kinetics. It was found that Monod type rate equations combining a zero and first order rate expression is the best fit for the above hydraulic and organic loading that gives a best fit half velocity constant value of 35 mgL-1 (R2 = 0.9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ked BED Reactor biofilm Mixed Culture COD Removal PHENOL KINETIC model
下载PDF
电动牙刷对体外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的清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浩 杨积力 +3 位作者 樊晓 李立芬 邬凤娟 李梦蝶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38-42,73,共6页
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常用于口腔疾病的发病进程研究,本实验参照体外龋病单菌种微生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于羟基磷灰石片上首先通过人工唾液培养建立获得性薄膜,再通过在其上定殖变异链球菌,制得体外牙菌斑-羟基磷灰石模型。通过具... 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常用于口腔疾病的发病进程研究,本实验参照体外龋病单菌种微生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于羟基磷灰石片上首先通过人工唾液培养建立获得性薄膜,再通过在其上定殖变异链球菌,制得体外牙菌斑-羟基磷灰石模型。通过具备夹持、变频往复运动、按压功能的刷牙模拟设备,评测不同样品电动牙刷在不同状态下的牙菌斑清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体外构建的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能够模拟自然状态下口腔牙菌斑生成情况,同时包括样品usmile Y1声波电动牙刷在内的几个实验组均能体现出优异的牙菌斑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体外模型 电动牙刷 清除效果
下载PDF
污水处理CAST-MBBR工艺的模型构建与模拟
11
作者 张玲丽 顾敦罡 +3 位作者 陆嘉麒 张楠 胡立江 李光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基于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对浙江省某污水处理厂开展CAST-MBBR工艺的建模和模拟研究.针对工艺机制,将半经验生物膜模型嵌入活性污泥1... 基于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MBBR),对浙江省某污水处理厂开展CAST-MBBR工艺的建模和模拟研究.针对工艺机制,将半经验生物膜模型嵌入活性污泥1号模型,描述CASTMBBR除碳脱氮的生化过程,再与描述颗粒沉降过程的双指数模型复合,形成完整的CASTMBBR工艺模型,并建立进水、出水水质与模型组分的转换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出水指标影响较大的关键性参数并进行调校.利用污水处理厂全年的实测进水、出水数据对校正后的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出水指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总体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CAST-MBBR工艺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数学建模 参数调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药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正蔚 李继遥 +2 位作者 周学东 刘天佳 肖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6,317,共4页
目的 研究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 ,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 在体外模型中的羟磷灰石片上定植 4种口腔常驻菌 ,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含 4g L蜂房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 ,观察其pH的动态变化 ... 目的 研究蜂房对口腔常驻菌形成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 ,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 在体外模型中的羟磷灰石片上定植 4种口腔常驻菌 ,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含 4g L蜂房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 ,观察其pH的动态变化 ,以及生物膜表面微结构与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分别作为阳性与阴性对照。结果 ①实验组培养室内pH值呈先下降 ,再逐步恢复正常的波浪形变化。②蜂房的加入能抑制变链对羟磷灰石片的黏附。③蜂房的加入可使生物膜表面胞外基质的量减少。结论 蜂房作为一种潜在的防龋药物可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蜂房 口腔常驻菌 人工致龋生物膜 影响 实验研究 龋病 羟磷灰石片
下载PDF
五倍子在体外生物膜模型中对口腔常驻菌形成的致龋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继遥 黄正蔚 +1 位作者 周学东 刘天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 研究五倍子对口腔常驻菌形成的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 ,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 在体外模型中的羟基磷灰石片上定植 4种口腔常驻菌 ,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质量浓度 4g L的五倍子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 ,观察... 目的 研究五倍子对口腔常驻菌形成的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 ,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 在体外模型中的羟基磷灰石片上定植 4种口腔常驻菌 ,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质量浓度 4g L的五倍子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 ,观察其pH的动态变化 ,生物膜表面微结构与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同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分别作为阳性与阴性对照。结果 ①实验组培养室内pH值呈先下降 ,再逐步恢复正常的波浪形变化 ;②五倍子的加入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片的粘附 ;③五倍子的加入可使生物膜表面胞外基质的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口腔常驻菌形成 龋病 生物膜 体外模型
下载PDF
给水管网生物膜反应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文芳 余志晟 +1 位作者 陈曦 张洪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8,共8页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控制。所以生物膜一直是给水管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是给水管网中生物膜的实际采样研究比较困难,而且实际取样无法连续监测生物膜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用反应器实验模拟研究生物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方法,还出现了一些新手段如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镜图像分析技术,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了解给水管网生物膜,从而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文章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用于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反应器及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生物膜 模拟反应器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脱落的机理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肖鸿 杨平 +1 位作者 郭勇 方章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8,共6页
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对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形成、流体力学、传质以及反应动力学特性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在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生物膜的脱落是了解最少的,而反应器中生物膜的脱落对生物膜的形态、稳定性以及转... 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对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形成、流体力学、传质以及反应动力学特性都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在反应机理研究方面,生物膜的脱落是了解最少的,而反应器中生物膜的脱落对生物膜的形态、稳定性以及转化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生物膜脱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脱落的过程及其机理,讨论了影响生物膜脱落的种种因素,并对有关研究生物膜脱落的数学模型作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今后生物膜脱落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脱落 数学模型 生物膜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口腔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正蔚 周学东 +2 位作者 李继遥 刘天佳 肖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 ,模拟口腔内生态环境以探索生物膜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发酵罐与恒流培养室的组合构建简易的体外生物膜模型 ,通过恒流培养室内液体培养基连续的流动循环 ,模拟出口腔内液体持续冲刷的生态...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 ,模拟口腔内生态环境以探索生物膜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发酵罐与恒流培养室的组合构建简易的体外生物膜模型 ,通过恒流培养室内液体培养基连续的流动循环 ,模拟出口腔内液体持续冲刷的生态环境。在羟磷灰石片上定植 4种口腔常驻菌 ,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 ,并通过每 1 2h定时给以蔗糖底物 ,模拟致龋环境 ,观察系统中实验菌CFU计数、pH动态变化等各项反应及不同环境下所形成生物膜的微结构变化。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系统能较好的控制各项实验参数 ,加入蔗糖底物后表现出明显的致龋反应。结论 :本组建立的体外模型有着良好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可用于对口腔生物膜的各项体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体外模型 恒流培养室 生物膜
下载PDF
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亓庆国 胡涛 周学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实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生物膜形成的动态过程,比较3种模型研究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白色假丝酵母菌模式株ATCC 90038,分别用96孔板法,载玻片与6孔板法,以及连续培养法形成实验生物膜,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结... 目的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实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生物膜形成的动态过程,比较3种模型研究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白色假丝酵母菌模式株ATCC 90038,分别用96孔板法,载玻片与6孔板法,以及连续培养法形成实验生物膜,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的结构,XTT减低法定量检测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比较3种方法形成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果3种方法都可以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结构,定量分析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可以根据试验目的选择不同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实验生物膜的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生物膜 体外模型
下载PDF
生物膜建模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利 陈季华 刘振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生物膜模型既是一种认识生物膜作用的研究工具,也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实际的模拟工具。生物膜本身的多相性对现今的一些生物膜模型的简化假设提出了质疑。文章概述了IAWQ专家组对当今生物膜模型的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估及指出的将来在生物膜... 生物膜模型既是一种认识生物膜作用的研究工具,也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实际的模拟工具。生物膜本身的多相性对现今的一些生物膜模型的简化假设提出了质疑。文章概述了IAWQ专家组对当今生物膜模型的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估及指出的将来在生物膜建模领域的研究方向;对科技工作者进行有关生物膜模型教育培训;对生物膜过程的实时控制的数学模型的发展;膜结构和膜作用(性能)在工程上的应用等被认为是生物膜模型实际应用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模型 参数评估 3D多相生物结构 生物膜脱落 EPS 建模技术 膜作用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纳米银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细菌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邹志慧 余加林 +3 位作者 刘官信 李芳 林丽华 林雅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的细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模拟体内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BF形成的微环境,... 目的探讨纳米银离子对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的细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法,以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塑料为细菌粘附载体,模拟体内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BF形成的微环境,建立体外BF模型;将培养3 d的空白标本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及用FITC-ConA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含纳米银离子EVA中BF的形成情况;将生长0.5、1、2、3、5 d的BF模型行SYTO9/PI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CLSM)下摄取不同层面的图像,然后采用Image Pro Plus 6.0分析软件分析不同干预条件下BF的细菌的死亡率。结果运用SEM及荧光显微镜的方法,在以不含纳米银离子EVA塑料的细菌粘附载体上培养3 d的标本中均观察到流线状的BF形成;纳米银离子含量、作用时间对BF的细菌死亡率均有明显影响(F值分别为84.62,85.67,P<0.01);不同时间点含有纳米银离子材料的BF细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2种材料上BF的细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P>0.05);纳米银离子含量不同的(0、0.05%、0.1%)材料上的BF,其第1、2、3天细菌死亡率均分别显著高于第0.5、5天的细菌死亡率(P<0.05);含纳米银离子0.1%的材料上BF在作用的第2天其细菌死亡率最高[(88.53±1.88)%]。结论运用摇床法成功建立了体外BF模型,纳米银离子对BF内的细菌有明显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被膜 纳米银离子 模型
下载PDF
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鲁纯 陈武 刘来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目前口腔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们建立了多种模型以研究菌斑生物膜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的生存环境及其内的微生物群有明显差异,故模型系统也各不相同... 牙菌斑生物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目前口腔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们建立了多种模型以研究菌斑生物膜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的生存环境及其内的微生物群有明显差异,故模型系统也各不相同。龈上菌斑易于收集且其生存环境易于模拟,目前已有多种体内和体外模型被用于龈上菌斑生物膜的研究,而龈下菌斑生物膜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牙菌斑生物膜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生物膜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