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HDS-01产甘露聚糖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鑫 王瑶 +1 位作者 姜静 赵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9期78-86,共9页
旨在提高分离自东北酸菜发酵液中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HDS-01产酶水平,为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工业生产奠定基础,以MRS为初始培养基,设置不同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用DNS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酶活和... 旨在提高分离自东北酸菜发酵液中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HDS-01产酶水平,为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工业生产奠定基础,以MRS为初始培养基,设置不同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用DNS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酶活和L.casei HDS-01生长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L.casei HDS-01产甘露聚糖酶的最优条件如下:最适碳源及浓度为0.8%的果胶,最适氮源及浓度为0.2%的酵母提取物和硝酸铵,无机盐种类及浓度包括0.2%的柠檬酸铵、0.1%的磷酸氢二钾、0.9%的乙酸钠,最适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为7%,最适培养温度为37℃,初始pH 5.5。按照上述最适条件,在摇床转速为140 r/min条件下培养36 h后,酶活可达72.7±0.30 U/mL,较优化前的产酶水平提升了6.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乳酸菌 甘露聚糖酶 培养基组分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辉 季海峰 +2 位作者 王四新 张董燕 陈美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6-42,共7页
为提高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乳酸菌数、γ-氨基丁酸(GABA)产量和乳酸产量,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响应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粉50 g/L... 为提高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乳酸菌数、γ-氨基丁酸(GABA)产量和乳酸产量,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响应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粉50 g/L,L-谷氨酸钠15 g/L,硫酸锰0.18 g/L,乙酸钠5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吐温-801 mL/L。该条件下,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乳酸菌数为5.34×10^(9) CFU/mL,GABA产量为576μg/mL,乳酸产量为12.32 mg/mL,得到的规范化综合得分为0.9016,与理论规范化综合得分0.9247接近,表明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影响乳酸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冬 党芳芳 +5 位作者 赵思雨 范颖 王喆 满朝新 郭鸰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14,共4页
对Tween 80、金属盐离子、碳源等因素对4株乳酸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MRS培养基中4株乳酸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表现为Lactobacillus reuteri>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DC 75017>Lactobacillus parac... 对Tween 80、金属盐离子、碳源等因素对4株乳酸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MRS培养基中4株乳酸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表现为Lactobacillus reuteri>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DC 75017>Lactobacillus paracasei>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Tween 80和葡萄糖对其生物膜的形成均有抑制的作用,且葡萄糖的作用更为显著;Mn^(2+)则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Mg^(2+)产生的影响由于菌株的不同而各异;葡萄糖为L.reuteri和L.plantarum生物膜形成的最佳碳源,而乳糖为L.paracasei和LGG生物膜形成的最佳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乳酸杆菌 培养基 成分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LT018高密度培养生长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栋 胡亚民 +2 位作者 刘洪吉 朱振军 李全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44-149,共6页
罗伊氏乳杆菌LT018是经过筛选的源自巴马百岁老人粪便中的优良益生菌株。为优化出适合其高密度生长的培养基,本研究以TPY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方法确定增值培养基的成分为胰蛋白胨、酵母粉、麦芽糖、柠檬酸、柠檬酸钠、西红柿汁和L-... 罗伊氏乳杆菌LT018是经过筛选的源自巴马百岁老人粪便中的优良益生菌株。为优化出适合其高密度生长的培养基,本研究以TPY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方法确定增值培养基的成分为胰蛋白胨、酵母粉、麦芽糖、柠檬酸、柠檬酸钠、西红柿汁和L-半胱氨酸。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方法得出胰蛋白胨、柠檬酸和L-半胱氨酸对菌株LT018的生长影响显著,继而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通过RSM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优组合为:胰蛋白胨含量12.13 g/L,柠檬酸0.4 g/L,L-半胱氨酸0.6 g/L。在上述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方法确定培养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4%,温度为37℃,初始p H为7.0,静置培养。此时该菌株的活菌数可达到7.13×1010cfu/m L,是未优化前的1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高密度培养 优化 培养基成分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C-03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桩 彭健 +2 位作者 胡新文 林声汉 马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3-226,共4页
本研究通过单因子优化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干酪乳杆菌LC-03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03属于兼性厌氧菌,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6g,牛肉膏6g,葡萄糖18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15g,Tween801mL,... 本研究通过单因子优化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干酪乳杆菌LC-03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03属于兼性厌氧菌,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6g,牛肉膏6g,葡萄糖18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15g,Tween801mL,MgSO4.7H2O0.58g,MnSO4.4H2O0.05g,K2HPO42g,水1000mL;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5℃,培养基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24h;优化培养后D610nm值达到1.832,活菌数达到3.22×10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LC-03 培养条件 培养基成分 优化 D610nm值 活菌数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的快速筛选(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雷 雷霆 裴晓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2-385,共4页
本实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快速筛选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MEE539)的培养基成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碳源和氮源中筛选出影响显著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连同表面活性剂和矿物质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结... 本实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快速筛选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MEE539)的培养基成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碳源和氮源中筛选出影响显著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连同表面活性剂和矿物质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在27种被测成分中葡萄糖、糖蜜、酵母粉、玉米浆、土温80和硫酸锰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影响最显著,置信度均大于95%。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相结合可以降低试验劳动强度,减少培养基配制的差错,有助于不同种类培养基成分的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