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水体Biolog Eco板培养时间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琼 张峰峰 +3 位作者 周可 孙海波 赵玉洁 谢凤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了确定Biolog Eco方法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时合适的培养时间点,分别以1个鲢鱼单养池塘和4个南美白对虾精养池塘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水样微生物群落颜色平均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6类碳源利用情况、多样... 为了确定Biolog Eco方法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时合适的培养时间点,分别以1个鲢鱼单养池塘和4个南美白对虾精养池塘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水样微生物群落颜色平均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6类碳源利用情况、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达到没有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以及不同时间点对5种水样的区分情况.结果显示,每个水体样品微生物群落的AWCD、6类碳源利用情况、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分析达到没有显著差异的时间不同.5种水样微生物群落各项功能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的时间点分别为144、192、168、168和120 h,均为水样AWCD值达到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时间点或之后的24~48 h.ANOSIM分析证实72~192 h各时间点5种水样的群落底物利用特征(community substrate utilization profile,CSUP)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5种水样均可被区分.SIMPER分析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水样之间CSUP的差异百分比逐步降低.总之,微生物群落的各项功能指标在AWCD值达到没有显著差异的时间点趋于稳定,AWCD曲线指数增长期时间点水样的差异度高于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eco 培养时间 养殖水体 碳源利用 多样性指数 群落底物利用特征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Biolog ECO分析活性污泥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明智 张宇 +5 位作者 梅荣武 韦彦斐 王慧荣 陈潜 楼继锋 厉林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8,100,共5页
利用Biolog ECO技术对余杭污水处理厂污泥原位减量示范工程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利用全部(6类)碳源能力得到增强,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具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对酚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度远高于对照组... 利用Biolog ECO技术对余杭污水处理厂污泥原位减量示范工程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利用全部(6类)碳源能力得到增强,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具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对酚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度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对α-D-乳糖、L-苯基丙氨酸、α-环式糊精、4-羟基苯甲酸、苯乙胺等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综合分析表明,菌剂强化后可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得到优化,使得生化系统对碳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原位减量 biolog eco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研究中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贾夏 董岁明 周春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9,共10页
Biolog Eco微平板法已广泛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能很好地反映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群落差异性特征,而分析结果可能会受Eco微平板培养时间的影响,据此,本研究从AWCD值、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及代谢方式和PCA分析等角度,探讨了Bi... Biolog Eco微平板法已广泛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能很好地反映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群落差异性特征,而分析结果可能会受Eco微平板培养时间的影响,据此,本研究从AWCD值、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及代谢方式和PCA分析等角度,探讨了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时间处于AWCD曲线"拐点"前与"拐点"后对分析结果影响显著(p<0.05),且"拐点"前各培养时间段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分析结果明显不同,但培养时间处于AWCD曲线"拐点"处及其后各培养时间段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培养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很小或可忽略不计,可能会较客观地反映环境微生物群落特点及不同样品间的差异性.因此,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分析环境微生物群落特征时,建议微平板选择240h培养并连续读数,再根据240h的AWCD曲线"拐点"进行数据合理地选取和分析,得出的结论相对可能会与实际环境情况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eco微平板 培养时间 多样性指数 碳源代谢强度 碳源利用率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Biolog ECO和DGGE数据几种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毛如志 王文鹏 +1 位作者 李彬 何霞红 《土壤与作物》 2014年第2期68-75,共8页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常用于Biolog ECO和DGGE数据分析,但是该方法无法正确区分不同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也无法实现微生物标记的发现。为实现该功能,研究采用PCA、PLS-DA(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iminate analys...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常用于Biolog ECO和DGGE数据分析,但是该方法无法正确区分不同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也无法实现微生物标记的发现。为实现该功能,研究采用PCA、PLS-DA(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iminate analysis)、PLS-EDA(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iminate enhance analysis)及PLS(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方法对Biolog ECO和DGGE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GGE数据通过PLS-EDA分析方法能区分不同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构(PC1=16.8%);采用PLS-DA分析方法,发现两个环境样品中有1个样品重合(PC1=33%);PCA分析方法分离效果最差(PC1=27.1%)。Biolog ECO数据通过PLS-EDA分析方法能区分不同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构(PC1=25.5%);PLS-DA分析方法有4个样品重合(PC1=36.3%);PCA分析方法效果最差(PC1=35.1%)。Biolog ECO和DGGE数据进行PLS和OPLS分析方法筛选后,发现多个潜在的碳源及物种,可作为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标记物。可见,PLS-EDA优于PLS-DA及PCA,是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方法;PLS和OPLS分析方法中VIP(variable important value)≥1.00的条带和碳源可作为潜在的微生物标记。图7,表1,参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eco DGGE 数据 PCA PLS-DA PLS-EDA PLS OPLS
下载PDF
Corn cob biochar increases soil culturable bacterial abundance without enhancing their capacities in utilizing carbon sources in Biolog Eco-plates 被引量:7
5
作者 JIANG Lin-lin HAN Guang-ming +5 位作者 LAN Yu LIU Sai-nan GAO Ji-ping YANG Xu MENG Jun CHEN Wen-f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13-724,共12页
Biochar has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their abundance and diversity.Howev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crobial abundance,structure and C metabolic traits is not well studied under bi... Biochar has been shown to influenc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their abundance and diversity.However,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crobial abundance,structure and C metabolic traits is not well studied under biochar application.Here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the addition of biochar with intrinsic properties(i.e.,porous structure)could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of culturable microbes and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In the meantime,the presence of available organic carbon in biochar may influence the C utilization capaciti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Biolog Eco-plates.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differenct biochar application(BC)rates:control(0 t ha^-1),BC1(20 t ha^-1)and BC2(40 t ha^-1).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 were enumerated via the plate counting method.Bacterial diversity was examined us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Microbial capacity in using C sources was assessed using Biolog Eco-plates.The addition of biochar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actinomyces and bacteria,especially the ammonifying bacteria and azotobacteria,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ungi proliferation.The phylogenetic distribution of the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with the biochar addition:Firmicutes,Acid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 andα-,β-,γ-andδ-Proteobacteria(average similarity〉95%).Biochar application had a higher capacity utilization for L-asparagine,Tween 80,D-mannitol,L-serine,γ-hydroxybutyric acid,N-acetyl-D-glucosamine,glycogen,itaconic acid,glycyl-L-glutamic acid,α-ketobutyricacid and putrescine,whereas it had received decreased capacities in using the other 20 carbon sources in Biolog Eco-plates.Redundancy analysis(RDA)revealed that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dices of bacterial diversity,and C metabolic trai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novel sequences under BC2 treatment.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addition of biochar can increase culturable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shift bacterial genetic structure without enhancing their capacities in utilizing C sources in Biolog Eco-plates,which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nutrients from bioch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GGE biolog eco-plates
下载PDF
养殖池塘底泥预处理方法对Biolog Eco板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可 谢凤行 +3 位作者 张峰峰 孙海波 赵玉洁 赵琼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11-15,22,共6页
为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养殖池塘底泥Biolog Eco板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周边底泥1#和中部底泥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文献中常用的5种预处理方法底泥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碳... 为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养殖池塘底泥Biolog Eco板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周边底泥1#和中部底泥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文献中常用的5种预处理方法底泥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碳源利用模式和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3 d后周边底泥1#样品异养细菌总数(7.73×10^5 CFU·mL^-1)显著低于中部底泥2#样品(3.48×10^7 CFU·mL^-1)(P<0.05)。不同预处理方式底泥微生物群落的AWCD值、六类碳源利用情况、多样性指数及主成分分析差异较大。240 h时,1#底泥方法4和方法5除对胺类碳源的利用(方法5显著高于方法4)外,微生物群落的上述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有多项指标显著优于方法1、2、3(P<0.05);2#底泥方法5处理微生物群落的多项指标显著优于方法1~4;且无论在1#底泥还是2#底泥,方法5主成分分析的平行点均较为集中,说明其平行性较好。因此建议采用方法5进行养殖池塘底泥的预处理,即10%底泥稀释液在250 r·min^-1转速下振荡30 min,经600 r·min^-1离心10 min,离心上清液直接接入Biolog Eco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底泥微生物群落 biologeco微平板 底泥预处理方式
下载PDF
基于Biolog ECO板技术的小麦内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玲敏 蔡新 +5 位作者 毛鑫鑫 李楠 马晓杰 张俊辉 吴秋芳 游新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57-160,共4页
采用Biolog ECO板法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小麦整个生长周期中,叶部内生菌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根、茎部位;扬花期小麦内生菌多样性水平较高,其次是苗期和成熟期;且各组织部位内生菌种群丰度和均一度均... 采用Biolog ECO板法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小麦整个生长周期中,叶部内生菌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根、茎部位;扬花期小麦内生菌多样性水平较高,其次是苗期和成熟期;且各组织部位内生菌种群丰度和均一度均较高。该研究了解了小麦各生育期、各器官内生菌的多样性,为小麦内生菌多样性与宿主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内生菌 biolog eco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Biolog-ECO解析羊粪堆肥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旭 车宗贤 +1 位作者 李娟 薛林贵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探究羊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源代谢特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方法分析了小麦秸秆和羊粪联合好氧堆肥不同时期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堆肥高温期(5 d),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最强,堆肥初期(0 d... 为探究羊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碳源代谢特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方法分析了小麦秸秆和羊粪联合好氧堆肥不同时期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堆肥高温期(5 d),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最强,堆肥初期(0 d)和降温期(25 d)次之,末期(45 d)最低.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表明,堆肥初期(0 d)和降温期(25 d)的微生物群落优势度、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高于末期(45 d).不同堆肥发酵时间的微生物群落对同一碳源的代谢能力不同,同一堆肥时间的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碳源的代谢能力不同.羊粪堆肥不同时期微生物代谢碳源能力差异的敏感碳源有9种,分别是糖类(2种)、氨基酸类(2种)、醇类(1种)、胺类(1种)和酸类(3种)等.解析羊粪不同堆肥阶段微生物的碳源代谢和群落变化特征,将为改进羊粪堆肥工艺,加快羊粪堆肥腐熟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堆肥 微生物群落 biolog-eco 碳源代谢
下载PDF
Biolog-ECO解析凤香型白酒制酒车间空气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
9
作者 徐晨 赵帅 +3 位作者 白莉圆 党喆 杨美媛 张永利 《酿酒》 CAS 2023年第5期46-50,55,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制酒车间空气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差异,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了不同空气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44h后达到稳定,并... 为了探究不同制酒车间空气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差异,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了不同空气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样品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在培养144h后达到稳定,并且5个车间的AWCD值即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老车间空气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和4类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新车间。5个车间空气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显著高于酚酸类。微生物代谢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PC1)贡献度为72.7%,主成分2(PC2)贡献度为14.2%,其中生产工艺相同的车间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小,投产时间相同的车间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小。分异代谢差异的主要碳源是与PC1有较高正相关性的α-D-乳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肝糖等15种碳源,包括有9种碳水化合物、3种羧酸、2种多聚物和1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空气微生物 碳代谢特征
下载PDF
Biolog-Eco解析黄山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凌琪 包金梅 +3 位作者 李瑞 陶勇 鲍立宁 毛钦焱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3,共8页
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分析黄山风景区6个景区空气样品的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结构,旨在了解不同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落结构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6个景区AWCD值变化趋势不同,空气微生物在碳源利用能力、微生物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分析黄山风景区6个景区空气样品的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结构,旨在了解不同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落结构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6个景区AWCD值变化趋势不同,空气微生物在碳源利用能力、微生物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与海拔、气象、游客集中与流动等因素有关;6个景区空气微生物对6类31种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对羧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的利用程度较高,对其它化合物类的利用程度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6个景区空气微生物代谢基质主成分1的贡献度为58.7%,主成分2为28.5%;主成分1荷载0.55以上的基质有25种,主成分2只有7种.Biolog生态微平板技术能够客观、正确表征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的特征,是研究空气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生态微平板 空气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特征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基于Biolog-ECO技术分析杂交鳢和大口黑鲈高产池塘水体微生物碳代谢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志斐 谢骏 +6 位作者 郁二蒙 王广军 余德光 夏耘 王海英 龚望宝 魏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高产池塘高峰养殖季节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华南地区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两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高产池塘高峰养殖季节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征,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华南地区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s♂)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两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杂交鳢和大口黑鲈两种池塘不同水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在使用增氧机条件下,每种池塘的上、中、底3水层间水体微生物活性(AWC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种池塘间的AWCD为杂交鳢池塘强于大口黑鲈池塘;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对6类碳源利用率规律相似,碳源的代谢利用率由强到弱为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酚类。水体微生物代谢特征PCA分析表明,两种池塘间的样方分布在不同区域,但池塘间样点间离散程度较大,表明两种池塘水体微生物存在一定的代谢差异性。决定两种池塘间代谢差异的碳源有:D-半乳糖酸内脂(D-Galactonic Acid Lactone)>D-纤维二糖(D-Cellobiose)>肝糖(Glycogen)>D-木糖(D-Xylose)>L-丝氨酸(L-Serine)。Biolog-ECO技术可用于分析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差异,以及造成代谢差异的决定因素,同时可有效识别容易被养殖水体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碳源利用 池塘养殖 微生物群落代谢 杂交鳢 大口黑鲈
下载PDF
基于Biolog-Eco法对鄱阳湖不同湿地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兰 程家劲 +4 位作者 贺勇 陈圆圆 刘颖 魏鑫 刘亚军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5-592,共8页
湖泊湿地在水情驱动下,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核心的多种湿地类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4种湿地(草洲、泥滩、河口和湖泊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不同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代谢特征。结果发现,草洲湿地土壤微生物代... 湖泊湿地在水情驱动下,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核心的多种湿地类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4种湿地(草洲、泥滩、河口和湖泊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不同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功能代谢特征。结果发现,草洲湿地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最高,其次是河口,最后是泥滩和湖泊湿地,同时草洲还表现出最高的功能多样性。此外,4种湿地土壤均表现出对羧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碳源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但不同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相较于其他湿地类型下土壤微生物,草洲对氨基酸类碳源具有更高的利用能力;泥滩湿地更倾向于利用氨基酸类碳源;河口湿地对酚酸类和胺类碳源具有更高的利用能力;湖泊湿地更倾向于利用羧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发现,湿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主要受含水量和pH的负向影响,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土壤 微生物群落功能 碳源利用 biolog-eco
下载PDF
用Biolog-ECO板分析动物笼舍环境微生物
13
作者 王兴金 萨家祺 +2 位作者 李冠惠 黎绘宏 成世清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5-762,共8页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笼舍环境微生物活性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5种灵长动物(Primates)、3种爬行动物(Reptilia)笼舍的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样本共15个,采用Biolog-ECO板进行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15个样本的微生物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笼舍环境微生物活性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5种灵长动物(Primates)、3种爬行动物(Reptilia)笼舍的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样本共15个,采用Biolog-ECO板进行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15个样本的微生物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表现为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胺类等3类碳源的利用上(P<0.01),对羧酸、多聚物、酚酸类等碳源的利用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动物、笼舍环境相似、日常管理相同,环境微生物活性也比较一致;笼舍内的垫材类型相比动物种类而言,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更大,微生物活性自高到低的垫材类型依次为垫材A、垫材B、垫材C。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白颊长臂猿(Nomascus leucogenys)笼舍样本(S1)与其他样本存在比较明显的分异现象外,其他样本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规律可遁。推测S1样本中微生物活性的分异现象主要由消毒引起。动物笼舍环境微生物的组成比较复杂,可能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 动物笼舍 biolog-eco微平板 野生动物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及Biolog-ECO方法的雄安新区鲥鯸淀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茹 陈曦 +2 位作者 裘丽萍 孟顺龙 陈家长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2-759,共8页
为了解渔业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对生态循环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与Biolog-ECO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白洋淀鲥鯸淀湿地浮游微生物和不同基质附着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碳源利用能力。结果表明:鲥鯸淀湿地中优势菌群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 为了解渔业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对生态循环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与Biolog-ECO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白洋淀鲥鯸淀湿地浮游微生物和不同基质附着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碳源利用能力。结果表明:鲥鯸淀湿地中优势菌群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其中,浮游细菌与附着细菌在组成及丰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蓝细菌门是浮游细菌第一优势菌门,疣微菌门是附着细菌第一优势菌门;Biolog-ECO板中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ur development,AWCD)检测发现,不同微生物组的碳源利用能力与时间表现出正相关性;浮游生物的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其生物活性明显高于附着微生物,不同基质上的附着微生物活性依次为人工水草>芦苇>棕榈片>网片基质;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微生物群落代谢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为氨基酸类、聚合糖类和醇类,不同微生物群落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氨基酸类和聚合糖类碳源的利用上。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是导致微生物利用碳源整体能力和偏好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附着细菌而言,浮游细菌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鲥鯸淀 高通量测序 biolog-eco 浮游细菌 附着细菌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Biolog-ECO对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乐满 兰波 +5 位作者 许文锋 段晨辉 张丽红 刘英杰 刘正学 王禄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9-40,共12页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采集消落区典型优势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三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以及裸地土壤作为对照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采集消落区典型优势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三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以及裸地土壤作为对照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置于Biolog-ECO培养板培养土壤微生物,分析其碳源动力学、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四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13~27 g/kg;速效氮小于60 mg/kg;速效钾小于50 mg/kg;速效磷介于5~20 mg/kg;全氮小于0.75 g/kg;全钾小于2.5 g/kg;全磷小于0.4 g/kg。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总体碳源利用能力为苍耳>对照>狗牙根≈牛鞭草。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羧酸类碳源的利用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酚酸类以及胺类碳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的成分1显示5种碳水化合物、3种多聚物、1种羧酸与成分1有较高正相关性,这些碳源均为糖的衍生物或含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代表了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的差异程度。基于微生物群落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对微生物碳源利用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pH、速效钾、速效氮和有机质(P<0.01)。几种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强于对照组。消落区土壤养分处于中等至匮乏水平,可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机质、全磷、全氮等)或者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酚酸类及胺类碳源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而对消落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消落区 根际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土壤养分 碳源利用
下载PDF
Biolog-ECO方法探究饲喂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代谢及有效作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碧娇 左志晗 +3 位作者 李文悦 邵迎春 刘逸尘 孙金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2-1170,共9页
以霍氏肠杆菌(E3)和乳酸菌(R3)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Biolog-ECO方法对实验组及空白组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的... 以霍氏肠杆菌(E3)和乳酸菌(R3)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Biolog-ECO方法对实验组及空白组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霍氏肠杆菌(E3)或乳酸菌(R3)的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显著上升,表明益生菌增强了肠道微生物活性;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整体能力显著增强,表明益生菌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有明显差异,表明饲喂2株益生菌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其中,停喂霍氏肠杆菌后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停喂乳酸菌后的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二者在第10天取样的结果中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变凡纳滨对虾肠道内原有菌群的数量和结构,促进对虾肠道内微生物群落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在维持或者促进对虾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此两株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停留时间最少为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biolog-eco方法 益生菌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Biolog-ECO技术的淮南采煤沉陷区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炳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9期101-104,共4页
如何治理与利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一直是困扰区域生态文明构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1个重要难题。该研究以我国东部典型采煤沉陷区——淮南矿区为例,通过Biolog-ECO平板技术分析3个不同区域9个沉陷水体微生物的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如何治理与利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一直是困扰区域生态文明构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1个重要难题。该研究以我国东部典型采煤沉陷区——淮南矿区为例,通过Biolog-ECO平板技术分析3个不同区域9个沉陷水体微生物的碳代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个区域水体中异养菌数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和香浓多样性指数均为潘集区>八公山区>凤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采煤沉陷区 biolog-eco平板 微生物代谢活性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孑遗植物水松不同季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
18
作者 张晨 周柳婷 +2 位作者 王炎炎 林瑞余 吴则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目的]探索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及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PCR-DGGE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测定不同季节水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解析根际微生态各环境因子的内在规律。... [目的]探索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及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PCR-DGGE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测定不同季节水松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解析根际微生态各环境因子的内在规律。[结果]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细菌为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δ-变形菌(Delta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为粪壳菌(Sordariomycetes)。夏季水松根际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根际微生物的碳代谢能力在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大致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速效氮可能是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水松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代谢能力在夏季最优,在冬季最差。季节因素显著影响着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开展相关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造成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根际微生物 季节动态 PCR-DGGE biolog-eco
下载PDF
氮磷钾添加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9
作者 林婷 招礼军 +2 位作者 朱栗琼 黄相玲 魏国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5-906,共12页
为揭示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及规律,该研究以两年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幼苗为试验树种,采用L9正交试验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探讨不同土壤氮磷... 为揭示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磷钾养分水平的响应及规律,该研究以两年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幼苗为试验树种,采用L9正交试验控制盆栽土壤的氮磷钾养分水平梯度,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探讨不同土壤氮磷钾养分水平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及其对6种碳源的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细菌(P<0.05)和放线菌数量(P<0.001)减少,真菌(P<0.001)及固氮菌数量(P<0.01)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ielou指数(P<0.001)降低,Simpson指数(P<0.05)和McIntosh指数(P<0.001)升高,从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6种碳源的利用强度,特别是对难利用碳源胺类(P<0.001)、羧酸(P<0.001)、聚合物(P<0.001)及其他化合物(P<0.001)的利用强度显著降低。(2)磷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P<0.05)。(3)钾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及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P<0.01)两类易利用碳源的强度。综上所述,氮添加和钾添加是影响罗汉松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罗汉松培育时应注意少量多次施肥,降低氮和钾的添加量,适当提高磷添加量,以促进罗汉松的生长及其可持续培育。该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为罗汉松施肥及管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9正交试验 biolog-eco 罗汉松施肥 碳源利用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BIOLOG指纹解析土壤可培微生物对铀污染的响应 被引量:23
20
作者 宋收 陈晓明 +5 位作者 肖伟 伍迪 郝希超 张祥辉 张倩 罗学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9-1177,共9页
为考察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50、100、150 mg·L-1铀处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未处理的土壤为对照(CK),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考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等的变化。根据微孔板中的孔平均颜色... 为考察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50、100、150 mg·L-1铀处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未处理的土壤为对照(CK),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考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等的变化。根据微孔板中的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可知,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描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铀处理组与CK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在3个多样性指数上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不同,以氨基酸类和胺类碳源为主;铀处理后,6类碳源相对利用率均比CK显著降低,其中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的利用率下降50%以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铀污染后的土壤微生物特异利用的碳源主要有β-甲基-D-葡萄糖苷、D-半乳糖酸-γ-内脂、L-精氨酸等。因此,铀污染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导致微生物生理代谢等功能特性的变化。BIOLOG-ECO技术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快捷地反映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为评估和修复铀污染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微生物代谢活性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碳源利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