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of a karst basin,SW China
1
作者 Fu-ning Lan Yi Zhao +1 位作者 Jun Li Xiu-qun Zhu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49-61,共13页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metal elements and assess their health risk for the populace in the Nandong Underground River Basin(NURB),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eleven common heavy metals in the water body.A Healt...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metal elements and assess their health risk for the populace in the Nandong Underground River Basin(NURB),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eleven common heavy metals in the water body.A 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model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84 water samples from the NURB.The detection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order of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Fe>Al>Mn>Zn>As>Cd>Pb>Cr>Ni>Cu>Hg.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a certain similarity in material source and migration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se eleven metal elements.Our study identified that the health risks for local residents exposed to metal elements in the water of NURB primarily stem from carcinogenic risk(10^(−6)–10^(−4)a^(−1))through the drinking water pathway.Moreover,the health risk of heavy metal exposure for children through drinking water was notably higher than for adults.The maximum health risks of Cr in both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water exceeded the recommendation standard(5.0×10^(−5)a^(−1))from ICRP,surpassing the values recommended by 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the Dutch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British Royal Society(5.0×10^(−6)a^(−1)).The results of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dicate that Cr in the water of NURB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carcinogenic risk for local residents,followed by Cd and As.Consequently,it is imperative to control these three carcinogenic metals when the water was used as drinking water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Pollu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xicity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Underground river Basin Carcinogenicity Potential
下载PDF
珠江流域经济鱼类重金属富集及其影响
2
作者 汪文云 龙胜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以珠江流域广州虎门段为研究区域,作者采集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测定其水体及鱼肉中铅(Pb)、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锰(Mn)和锌(Zn)的含量,并结合鱼体稳定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探讨了珠江流域经济鱼体中重金属富... 以珠江流域广州虎门段为研究区域,作者采集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测定其水体及鱼肉中铅(Pb)、镉(Cd)、钴(Co)、铬(Cr)、铜(Cu)、铁(Fe)、锰(Mn)和锌(Zn)的含量,并结合鱼体稳定碳(δ13C)、氮(δ15N)同位素,探讨了珠江流域经济鱼体中重金属富集规律与生物放大效应。结果显示:珠江广州虎门段鱼体重金属含量变化范围为37.78~263.81,平均值104.4μg/gDW;鱼体中重金属Co、Cr、Zn、Fe、Cu和Mn之间及Pb与Cd明显正相关;重金属生物富集因子(Log BAFs)变化规律为Co(4.0)>Cd(3.2)>Cu(2.7)=Pb(2.7)>Zn(2.5)>Fe(2.4)>Cr(2.2)>Mn(1.4),重金属的生物放大因子(TMF)变化范围为1.04~1.19,平均值为1.11;珠江广州虎门段不同类型经济鱼类生物富集与食物源和生境相关,肉食性鱼类红狼牙鰕虎鱼和矛尾鰕虎鱼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底部沉积物生境相关;珠江广州虎门段经济鱼类有潜在生物放大效应,鱼体中重金属健康风险随营养级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鱼类 重金属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效应
下载PDF
清水钻屑土壤化利用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邓春萍 马闻馨 +4 位作者 黄腾 肖鹏 张益臣 杜国勇 张琳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目的评估清水钻屑的环境风险,探讨其土壤化的可行性及环境安全性。方法系统分析清水钻屑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组成、污染特性,并开展清水钻屑土壤化实验。结果清水钻屑主要组分与表层土壤组分相似;钻屑粒径分布较广,不同来源的钻屑粒径分... 目的评估清水钻屑的环境风险,探讨其土壤化的可行性及环境安全性。方法系统分析清水钻屑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组成、污染特性,并开展清水钻屑土壤化实验。结果清水钻屑主要组分与表层土壤组分相似;钻屑粒径分布较广,不同来源的钻屑粒径分布差异较大;保水率极差,肥力较低;与表层土壤相比,清水钻屑中的细菌多样性与之相当,但真菌的多样性明显更低;清水钻屑中油含量、生物毒性、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关标准;土壤化实验结果显示部分处理中植物体内的Cr、Hg、Pb含量超过相关标准,按不同比例与土壤混合后,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明显降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结论清水钻屑环境风险小,其土壤化利用安全性较高,但肥力较低,不宜直接作为种植土壤;可通过与土壤按不同比例混合、选用不同植物或种植非食用植物等措施,控制重金属生物富集风险,实现清水钻屑土壤化安全有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钻屑 土壤化 重金属 环境风险 生物毒性
下载PDF
新疆油田钻井液环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海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钻井液是油田开采的“生命液”,目前油田环境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废弃钻井液污染问题。通过分析各种钻井液的重金属、生物毒性和生物降解特性,探讨了各种钻井液的环境保护性能,为新疆油田废弃钻井液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重金属 生物毒性 生物降解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in situ biological treatments on heavy metal release of urban river sediment
5
作者 Min LIU Rusong WANG Jinlou HU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A typical fiver in Yangzhou City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aeration, eco-brick cover, biological packing cover, and low-sited plant floating beds on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from urban river sedim... A typical fiver in Yangzhou City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aeration, eco-brick cover, biological packing cover, and low-sited plant floating beds on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from urban river sediments. This work showed that 1) the Cr release rate was decreased by 50.3%-89.6%, with an average of 59.3%, thereby reducing the Cr pollution load to the overlying water by 36.6%-82.7%, with an average of 53.3%; 2) the Zn release rate was reduced by 21.0%-88.9%, with an average of 42.3%, and the Zn pollution load of the overlying water was reduced by 38.0%-67.1%, with an average of 55.0%; 3) the Cu release rate was reduced by 27.5%-91.0%, with an average of 55.3%, and the Cu load of the overlying water was reduced by 57.1%-83.7%, with an average of 71.7%; 4) the Pb release rate was reduced by 11.8%- 79.3%, with an average of 41.2%, and the Pb pollution load of the overlying water was reduced by -1.3%-70.7%, with an average of 29.8%. We also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in situ biological treatments on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were affected by the extent of sediment disturbance. For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high-disturbance treatm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low-disturbance treatments to reduce the explosive release of pollutants caused by sediment disturbance during the treatment operation to achieve better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biological treatments urban river sediment heavy metal pollution
原文传递
乐安江水和沉积物样品的生物毒性评估 被引量:28
6
作者 马梅 童中华 +1 位作者 王怀瑾 王子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二种发光菌发光抑制、二种藻生长抑制、大型蚤急性和慢性毒性多种生物测试方法,对采集于1993年6月,1993年12月和1994年10月的乐安江河水、沉积物和沉积物间隙水进行了多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在河流40,5O和159km处观测到较强毒性.研究... 采用二种发光菌发光抑制、二种藻生长抑制、大型蚤急性和慢性毒性多种生物测试方法,对采集于1993年6月,1993年12月和1994年10月的乐安江河水、沉积物和沉积物间隙水进行了多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在河流40,5O和159km处观测到较强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毒性排放主要来自乐安江上游德兴铀矿、洎水河,以及乐安江下游接近鄱阳湖口处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乐安江 沉积物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104
7
作者 范文宏 张博 +2 位作者 陈静生 张融 邓宝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选择污染严重的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套由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ERL/ERM和TEL/PEL)评价了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风险.同时与地累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潜在生物毒... 选择污染严重的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套由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ERL/ERM和TEL/PEL)评价了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风险.同时与地累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和重金属污染评价所反映的结果相一致,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基于生态效应数据库法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可以有效的评价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质量基准 生物毒性风险 沉积物 锦州湾
下载PDF
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秀平 井维鑫 +4 位作者 王茜 李国保 王兰 李晓敏 郭瑞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0-1186,共7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丹河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Mn、Zn、Cu、Pb、Cd、Cr、Hg、As)的含量,同时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污染程度及潜在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丹河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Mn、Zn、Cu、Pb、Cd、Cr、Hg、As)的含量,同时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毒性效应、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Mn、Zn、Cu、Pb、Cd、Cr、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5.1、18.78、8.46、6.49、2.85、60.6、0.047、14.22mg·kg-1。Cd、As和Cr的含量介于最低效应水平(LE-L)与严重效应水平(SE-L)之间。根据SQG,丹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可能会对河流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而Pb、Cu、Zn则尚无毒性效应。除了As和Cr之外,其他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在沉积物中这些重金属的含量具有共同的变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工业排污是造成丹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以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进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发现,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呈现由强至极强的生态风险,其中Cd生态风险最大,Hg、As次之。对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和多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析显示,生态风险较大的样点是高平市、巴公河和水东。研究结果旨在得到单一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和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的评价结果,为丹河水系沉积物及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河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毒性效应 重金属
下载PDF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6
9
作者 董丽华 李亚男 +2 位作者 常素云 杨幼安 刘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2-1117,共6页
在对各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价准则(RAC)和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SQG-Q),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按照RAC准则,Cd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大于50%,对环境构成非常高的风险;Ni次之,超过30%,对环... 在对各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价准则(RAC)和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SQG-Q),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按照RAC准则,Cd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大于50%,对环境构成非常高的风险;Ni次之,超过30%,对环境构成了高风险;Zn对环境构成中等程度的风险;Pb和Cu对环境的危害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采用SQG-Q法,其SQG系数为7.4,远远大于1,表明该区域呈现出非常高的潜在不利生物毒性效应.应用PEL/TEL准则对单一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进行判断,表明这几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很大,不利生物效应将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风险评价准则 可利用性 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 生物毒性
下载PDF
淮河蚌埠段采样点鱼虾贝类重金属的富集 被引量:23
10
作者 肖明松 王松 +2 位作者 鲍方印 崔峰 康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2-948,共7页
应用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淮河蚌埠段污染较重采样点鱼虾贝类不同组织中重金属(Cu,Mn,Zn,Fe,Ni,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组织中w(Fe),w(Zn),w(Cu),w(Mn)和w(Ni)高于w(Cd)和w(Pb),变化趋势为日本沼虾>河蚌>鱼;鱼... 应用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淮河蚌埠段污染较重采样点鱼虾贝类不同组织中重金属(Cu,Mn,Zn,Fe,Ni,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组织中w(Fe),w(Zn),w(Cu),w(Mn)和w(Ni)高于w(Cd)和w(Pb),变化趋势为日本沼虾>河蚌>鱼;鱼虾贝类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为w(Fe)>w(Mn)>w(Zn)>w(Ni)>w(Cu)>w(Pb)>w(Cd).w(Cu),w(Mn),w(Zn)和w(Fe)在肠、鳃、肝胰脏等组织中较高,在精巢、肌肉等组织中较低;w(Ni),w(Cd)和w(Pb)在肝胰脏、鳃等组织中较高,在肌肉、脑等组织中较低.其中,日本沼虾和河蚌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淡水鱼类;而肝胰脏和鳃是鱼虾贝类体内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其食用部分w(Cd)和w(Pb)均超过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和人体卫生消费标准,因此不宜食用,表明淮河蚌埠段采样点附近生物受重金属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蚌埠段 经济水产动物 重金属 生物富集
下载PDF
玄武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1
作者 邹丽敏 王超 冯士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0-284,共5页
采用ICP-MS仪测定了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Ni的含量,并应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地累积指数法(Igeo)对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和Ni的含量分别为75.26~179.11、5.17~8.98和47.76~147.... 采用ICP-MS仪测定了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Ni的含量,并应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地累积指数法(Igeo)对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玄武湖沉积物中Zn、Cd和Ni的含量分别为75.26~179.11、5.17~8.98和47.76~147.28mg/kg,分别是为南京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08~2.91、51.70~89.80和1.33~4.11倍,表明Zn的污染程度较轻,Cd和Ni的污染较重,且人为活动对重金属含量有重要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Zn、Cd、Ni浓度的最大均值均出现于东南湖(SE-L)的沉积物中。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物数据库基准对玄武湖表层沉积物进行生物毒性风险评价得出的结论与此相似,潜在生物毒性风险的顺序依次为Cd〉Ni〉Zn。从采样点的布设来看,东南湖的潜在生物毒性风险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 生物毒性风险
下载PDF
东莞石马河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毒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磊 陈建耀 +4 位作者 王江 柯志庭 杨雪韵 清水裕太 朱爱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8-546,共9页
为研究河水一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沿岸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东莞石马河沿岸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沿岸距离河道不等的6个土壤剖面共31个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cu、Fe、Mn、Ni、Pb和zn)含量和土壤水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抑... 为研究河水一地下水交互作用对河流沿岸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东莞石马河沿岸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沿岸距离河道不等的6个土壤剖面共31个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cu、Fe、Mn、Ni、Pb和zn)含量和土壤水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抑制率。结果表明,cd、cu、Ni和zn的含量分别为2.80~11.2rngkg~、9.70~298mgkg~、11.4~69.7mgkg。和40.4~465mgkg;Cd的地累积系数为6.06,达到极度污染水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地累积系数排序为Cd〉Zn〉Cu〉Ni〉Cr〉Mn〉As〉Pb〉Fe;重金属含量差异与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和土壤微粒组分(〈63um)有关,cr、Cu、Ni、Zn、Mn和cr、Ni与SOM含量和微粒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剖面毒性单位(∑Tu)评价结果为剖面s3〉s2〉Sb〉S1〉s4〉Sa,其中剖面s3的值最大,为5.51,属于中毒;土壤水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抑制率为2.45%~16.5%,为无毒或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马河 土壤 重金属 生态毒性 发光菌
下载PDF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质量控制基准的研究 Ⅱ.相平衡分配方法(EqP)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文新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以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利用热力学相平衡分配法(EqP)和相关基础数据库,研究探讨了该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数值型质量控制基准(SQC).结果表明,铜矿采矿活动导致某些江段沉积物中铜实际污染程... 以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为对象,利用热力学相平衡分配法(EqP)和相关基础数据库,研究探讨了该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数值型质量控制基准(SQC).结果表明,铜矿采矿活动导致某些江段沉积物中铜实际污染程度远高于相应的SQC水平.另外,由于沿江中、小工矿企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同样造成附近沉积物中铅、锌、铬等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地超出各自的基准数值.此SQC的建立为制订该流域沉积物质量管理标准(SQS)及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质量基准 相平衡分配 重金属 河流污染
下载PDF
底泥疏浚对温州市牛桥底河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童敏 杨乐 +2 位作者 黄民生 何岩 曹承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6,共9页
以温州市牛桥底河为研究对象,对河道疏浚前、中、后水体中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及生物毒性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牛桥底河底泥疏浚显著降低了水中的CODCr浓度,提高了DO含量和透明度.疏浚工程实施后,水中NH+4-N、TN、TP及重金属含量呈现... 以温州市牛桥底河为研究对象,对河道疏浚前、中、后水体中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及生物毒性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牛桥底河底泥疏浚显著降低了水中的CODCr浓度,提高了DO含量和透明度.疏浚工程实施后,水中NH+4-N、TN、TP及重金属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疏浚不同阶段牛桥底河水样对发光细菌和胚胎的生物毒性先增强后逐渐减弱,总体上,疏浚有助于减轻水样的生物毒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样的生物毒性与TN相关性显著,与重金属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 牛桥底河 水环境质量 重金属 生物毒性
下载PDF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质量控制基准的研究 Ⅰ.C-B-T质量三合一方法(Triad)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文新 汽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在综合数据库CERPDBMS支持下,利用水体沉积物质量三合一工具(Triad),初步建立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控制基准(SQC).通过将化学分析(C)、毒性鉴定(T)和底栖群落结构变化(B)三基元集... 在综合数据库CERPDBMS支持下,利用水体沉积物质量三合一工具(Triad),初步建立江西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控制基准(SQC).通过将化学分析(C)、毒性鉴定(T)和底栖群落结构变化(B)三基元集成为一体的三轴图和相应的响应信息判断矩阵,基于现场生物响应的沉积物质量基准能较为清晰地指示乐安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相对程度和分布模式,体现底栖生物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剂量响应关系,为进一步制订该区域沉积质量管理标准(SQS)、开展后续的污染治理与恢复工程提供技术保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质量基准 质量三合一法 重金属 河流
下载PDF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间隙水重金属污染及毒性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坤 杨平恒 +3 位作者 杜伟 师阳 任小凤 李晓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为查明重庆岩溶地区老龙洞地下河重金属污染情况,于2013年9月采集了地下河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共7组水样,用ICP—OES测定地下河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Mn含量,ICP—MS测定Cu、Cd、Cr、As和Pb含量,分析了老龙洞地下河表... 为查明重庆岩溶地区老龙洞地下河重金属污染情况,于2013年9月采集了地下河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共7组水样,用ICP—OES测定地下河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Mn含量,ICP—MS测定Cu、Cd、Cr、As和Pb含量,分析了老龙洞地下河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对不同介质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参考美国EPA推荐的"国家推荐水质标准"对间隙水中重金属可能产生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上覆水体中Mn和Pb的浓度超过了GB 5749—2006规定的生活饮用水限值(Mn≤100 ug/L,Pb≤10 ug/L),不可作为饮用水源;间隙水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都比上覆水体高,有向上覆水体扩散的潜在可能性。除Pb、Mn外,间隙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大小依次为上游〉中游〉下游。上覆水中除Mn与As、Cd与Cr外,其他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大;间隙水中Cr、Cu、As和C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0.997,呈高度正相关。间隙水中金属元素除As不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急性毒性外,Cr、Cu、Cd和Pb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急性毒性,尤以Cr、Cu、Cd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间隙水 毒性评估 老龙洞地下河 重庆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源解析及富集与生物毒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柯盛 张际标 +1 位作者 孙省利 谢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69-77,共9页
于2014年5月对珠江口东部沿岸18条入海河口的淤积滩涂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总有机碳、铝、铁、锰、铜、锌、铅、镉、铬、砷、汞含量,并以其分布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推断各元素间的来源相似性及来源类别,探讨重金属元素富... 于2014年5月对珠江口东部沿岸18条入海河口的淤积滩涂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总有机碳、铝、铁、锰、铜、锌、铅、镉、铬、砷、汞含量,并以其分布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推断各元素间的来源相似性及来源类别,探讨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与其生物毒性间的特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北部与南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于中部,其中Hg、Cu、Zn、Cd及Cr等元素来源相似,可能来源于人为污染,而Fe、Mn与As的相关程度高,则可能来源于自然沉积环境,至于Al与Pb元素则受岩石的自然风化影响较为明显。表层沉积物中Hg、Cu、Zn、Cd、Cr、As与Pb等特征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2,处于中等富集状态及以上,且多介于效应浓度低值(ERL)与效应浓度中值(ERL)之间,表示不利的生物效应偶有发生。各重金属间不利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与其富集系数(αEF)呈正相关关系,且As元素致使不利生物效应发生的机率较高(Cd则反之),而Cr的不利生物效应发生频率则随EF值的增加,其加剧的程度最快(Cd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来源 富集系数与生物毒性
下载PDF
Cd,Pb和As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秀艳 王恩德 韩桂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45-1647,共3页
发光菌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Cd,Pb,As元素分别进行了单一元素毒性和等比混合法联合毒性试验,并比较预期EC50和实测EC50,由毒性加强指数来评价联合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单一元素Cd,Pb,As的EC50值分别为2.411,1.668,0.463 mg/L.它们... 发光菌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Cd,Pb,As元素分别进行了单一元素毒性和等比混合法联合毒性试验,并比较预期EC50和实测EC50,由毒性加强指数来评价联合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单一元素Cd,Pb,As的EC50值分别为2.411,1.668,0.463 mg/L.它们的毒性强弱顺序为As>Pb>Cd.当Cd,Pb两种元素联合作用时,其EC50值为0.293 mg/L,预期EC50和实测EC50比值为6.7,表现为协同作用.当Cd,Pb,As三种元素同时作用时,预期EC50和实测EC50比值为1.3,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毒性 发光菌 联合毒性 毒性效应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红义 吴群河 +1 位作者 陈新庚 韦彩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5-190,共6页
在珠江广州河段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QGs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在城区中心区上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比深层沉... 在珠江广州河段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QGs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在城区中心区上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比深层沉积物高;在城区中心区河段,大部分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在中心区下游河段,表现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比深层低的特点。沉积物中各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沉积物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共同变化的趋势。SQG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Cu和Zn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大,Pb和Cr的潜在生物毒性较小。从重金属毒性单位总和(∑TUs)的沿程分布可以看出,生物毒性风险由中心区上游到中心区下游整体上表现出"低-高-低"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沉积物 重金属 生物毒性风险
下载PDF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圣彪 王子健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33,共14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金属生物毒性预测模型,如FIAM、GSIM和BLM等模型。金属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金属的水质标准的依据,随着对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机理描述模型。描述金属...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金属生物毒性预测模型,如FIAM、GSIM和BLM等模型。金属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金属的水质标准的依据,随着对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机理描述模型。描述金属与生物作用的现存模型有多种,分别从多种角度解释了环境因素对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给出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信息,但都存在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毒性实验。建立合理的金属毒性预测模型,为建新的水质标准提供依据,正是国际环境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重金属 生物毒性 形态分布 毒性预测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