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南荻生物质品质快速分析
1
作者 李杰 李蒙 +4 位作者 傅童成 徐强 肖晶 易自力 王晓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 为快速分析洞庭湖南荻的生物质品质(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以采集的12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3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优化原始光谱,基于不同组合方式优化光谱及原始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筛选针对7个品质指标的双重优化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种质资源进行工业化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南荻可溶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大致呈正态分布,符合近红外建模的要求;基于直接差分法(DD)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优化的PLS模型对南荻可溶物含量的预测结果表现优异,其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27,决定系数(R_(C)^(2))为0.99;交叉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决定系数(R^(2)_(CV))为0.97,预测集的相对分析误差为5.07,相关系数(R_(V)^(2))为0.88;基于DD结合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混合迭代保留信息变量(VCPA–IRIV)优化的PLS模型在南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含量和结晶度、聚合度的预测中表现优异,模型的RMSEC为0.14~10.20,R_(C)^(2)为0.98~0.99,RMSECV为0.28~19.46,R^(2)_(CV)为0.94~0.98,R_(V)^(2)为0.87~0.98,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4~15.65;表明基于双重优化光谱子集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南荻的生物质品质,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126份南荻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发现126个样本的工业化利用潜力分数大致呈正态分布,其利用潜力分数的均值为54.4,一级种质资源4个,二级种质资源40个,三级种质资源63个,四级种质资源14个,五级种质资源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荻 生物质品质 近红外光谱技术 灰色关联度法
下载PDF
无患子树体合理光环境及高光效调控 被引量:25
2
作者 高媛 贾黎明 +3 位作者 高世轮 苏淑钗 段劼 翁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38,共10页
【目的】在揭示无患子冠层合理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树体调控技术主要参数的研究,为解决无患子生物质原料林低产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2年无患子自然树体冠层光环境的分区系统测定,设置骨干枝数目、骨干枝开张角度、结果... 【目的】在揭示无患子冠层合理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树体调控技术主要参数的研究,为解决无患子生物质原料林低产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2年无患子自然树体冠层光环境的分区系统测定,设置骨干枝数目、骨干枝开张角度、结果枝数量及交互等试验,以花枝数量和果实产量为指标开展研究。【结果】1)自然树体树冠光环境不合理,内膛光照度仅为空地光照的10%-15%;经过树体结构调整后年均内膛光照度与产量的关系模型为y=-0.011 9x2+5.926 3x-565.37(R2=0.738 38),最佳光照度的范围(200-270)×100 lx。2)根据自然树体光照度双峰变化幅度可佐证无患子的主要物候期,5月份为生殖生长前期,急需大量营养,形成第1个光照度高峰;6月份展叶完成,进入果期,光照度形成第1个低谷;8月份逐渐开始落叶,光照度形成第2个高峰即为生理落果期,之后下降并进入平稳阶段。3)依靠不同部位光照度分布比例进行修剪,一般修剪后外围光照度占空地光照度的40%-54%,中部为32%-35%,内膛光照率为27%-31%,可比不处理的光照度提高2-3倍,使得树体内光照利用效果最佳,促进产量提高。4)设置不同的骨干枝数目(留3,4,5骨干枝)、开张角度(30°,45°,60°及90°)以及单位投影面积留枝量(1 m2保留8-20个结果枝)处理,发现:3骨干枝及5骨干枝的辐射状分布可有效提高光照度,为对照的2-3倍;4骨干枝的光照度及产量均处于最低;5骨干枝产量以25%的速率逐年下降,而3骨干枝产量呈现连年稳定的趋势。开张角度90°处理后当年产量最高,但以50%的速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易出现早衰现象;45°处理3年产量一直最低;60°处理后产量及连年光照度稳定变化趋势优于其他处理。单位投影面积保留16-18个结果枝时以347 g·m-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结论】3骨干枝、60°开张角度和每m2投影面积留16-18结果枝可比其他处理有效提高无患子冠层全年光照度,使之符合最佳光照度范围,并提高无患子结果树产量2-3倍,结论用双因素交互作用试验进行了验证。在形成一套树体管理综合技术的基础上,无患子生物质原料林采取优良品种与高效集约栽培技术为一体的标准化、园艺化、集约化栽培技术体系,可大幅度提高原料林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生物质原料林 冠层光照度 整形修剪 树体管理
下载PDF
以生物质为原材料的化学化工 被引量:25
3
作者 阎立峰 朱清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38-1943,共6页
生物质是未来替代石油与煤炭的一类重要资源 .以其为原材料可以建立起类似于石油化工及煤炭化工的新型化学工业———生物质化工 .本文论述了发展生物质化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的研究规划 ,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展望 .
关键词 生物质 原材料 化学化工 转化 绿色化学
下载PDF
农林生物质原料筛分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妍 赵立欣 +3 位作者 郭占斌 杨宏志 孟海波 姚宗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253,共6页
针对目前生物质原料中杂质多、筛分设备不匹配等问题,对各类生物质原料进行分类,总结国内外筛分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对杂质的特性分析,针对目前的筛分方法、筛分机械进行相对应的应用,旨在提出一种适合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大规模... 针对目前生物质原料中杂质多、筛分设备不匹配等问题,对各类生物质原料进行分类,总结国内外筛分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对杂质的特性分析,针对目前的筛分方法、筛分机械进行相对应的应用,旨在提出一种适合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大规模生产的筛分技术及配套设备,为生物质原料清选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质原料 筛分 设备
下载PDF
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2 位作者 朱毅 岳跃森 武菊英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潜力。在中国现代生物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利用比例整体上不超过25%,即使部分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地区亦不应该超过35%;生物质产业发展应该兼顾生物质原料需要与传统利用方式需要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满足作物主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原料 可持续利用模式
下载PDF
生物质螺旋给料机的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闫桂焕 许敏 孙荣峰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73-74,76,共3页
根据生物质原料的特性和生物质气化工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生物质原料加料装置——螺旋给料机。对螺旋给料机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阐述,包括螺旋轴的直径、螺距、轴的转速以及功率等,最后还对螺旋给料机的类型进行了阐述。文... 根据生物质原料的特性和生物质气化工艺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生物质原料加料装置——螺旋给料机。对螺旋给料机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阐述,包括螺旋轴的直径、螺距、轴的转速以及功率等,最后还对螺旋给料机的类型进行了阐述。文章还介绍了一种变螺距的螺旋给料机,该装置具有输送能力大小可调、运行稳定、密封良好等特点,能够满足长期连续使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螺旋给料机 变螺径 变螺距
下载PDF
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侯中兰 贾孟立 +1 位作者 郭前辉 赵廷林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针对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4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合理安排试验,找出了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点火性能的显著性因子。试验表明,燃料密度是影响点火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燃料含水率、炉膛初始温度和通风状况。
关键词 生物质成型燃料 点火性能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研究
下载PDF
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22
8
作者 姚国欣 王建明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9期23-37,共15页
第二代生物乙醇以生物质为原料,包括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生物汽油两种产品。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和/或工业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包括硫酸/酶水解-发酵技术、硫酸水解-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酯化-加氢技术、酶水解-发酵技术。业内专... 第二代生物乙醇以生物质为原料,包括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生物汽油两种产品。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和/或工业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包括硫酸/酶水解-发酵技术、硫酸水解-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酯化-加氢技术、酶水解-发酵技术。业内专家认为,用酶替代硫酸水解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和准备进行示范装置试验的纤维素生物汽油生产技术包括快速热解-加氢改质技术和BioForming技术。第二代生物柴油主要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生产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它是理想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加氢技术包括加氢脱氧、回收丙烷和其他轻烃气体、脱水、异构化和裂化、蒸馏等5个步骤,主要有NExBTL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cofining绿色柴油生产技术、Haldor Topsoe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ERC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第三代生物燃料有两种:一种是以海藻油为原料生产乙醇、丁醇、喷气燃料和柴油,海藻培养(生长)和萃取海藻油是核心步骤,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另一种是以生物质原料通过气化合成生产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重点是开发生物质气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应借鉴国外发展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的做法,把技术开发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搞清楚原料的供应情况;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主要采用酯交换法生产脂肪酸甲酯,应考虑开发和采用加氢法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并努力扩大除麻风果油以外的原料来源;同时应加大海藻生物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第二代和第三代 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海藻生物燃料 生物质气化 原料
下载PDF
秸秆乙醇原料供应系统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祖昕 赵跃龙 +2 位作者 石彦琴 李树君 李向岭 《农业工程》 2014年第5期44-46,38,共4页
基于我国秸秆乙醇原料供应系统发展现状和需求,阐述了秸秆乙醇原料供应系统标准化的目的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原料供应系统标准体系的原则,构建了面向秸秆乙醇的原料供应系统标准体系框架,旨在为提升燃料乙醇企业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水平提... 基于我国秸秆乙醇原料供应系统发展现状和需求,阐述了秸秆乙醇原料供应系统标准化的目的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原料供应系统标准体系的原则,构建了面向秸秆乙醇的原料供应系统标准体系框架,旨在为提升燃料乙醇企业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生物质原料 秸秆 原料供应 标准体系
下载PDF
中国乙烯工业市场和原料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钱伯章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6期62-73,共12页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乙烯产能达到1494.9×104t/a,已投产的27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5.37×104t/a;在建乙烯产能达到300×104t/a;2010年乙烯产量为1418.78×104t。节能降耗工作也取得成效,2011年1月中...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乙烯产能达到1494.9×104t/a,已投产的27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5.37×104t/a;在建乙烯产能达到300×104t/a;2010年乙烯产量为1418.78×104t。节能降耗工作也取得成效,2011年1月中国石化乙烯能耗首次降至592kg标油/t,与2010年乙烯能耗水平相比,1个月可降低成本2400万元。2010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量达到1496.88×104t,乙烯当量消费也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约3315×104t,预计2015年将达到4003×104t。乙烯当量消费缺口较大,表明我国乙烯工业仍有一定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乙烯装置国产化率正在提高,乙烯三机等关键设备"十一五"期间陆续实现国产化,目前乙烯装置国产化率已达到75%左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技术差距,装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乙烯行业发展正面临全球乙烯产能过剩、存在步入周期性下降趋势的预期和潜在风险、中东石化产品对我国市场构成巨大压力等。我国大部分乙烯产能都以石脑油为原料,正面临原料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的问题,预计2011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石脑油消费国。对此,应密切关注以煤作为替代原料采用MTO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加快开发新的乙烯生产技术路线,尽可能以天然气、干气为原料,开发用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乙烯生产技术路线。甲醇制烯烃、重油催化热裂解制乙烯、生物质乙醇脱水制乙烯等将面临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产能 能耗 当量消费 国产化 原料 生物质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序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9期23-34,共12页
交通运输用液态和气态生物燃料一直是国内外期望用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研发热点,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纤维素乙醇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对其的研发热虽已持续近10年,但迄今未能正式商业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是某些纤维素乙醇企... 交通运输用液态和气态生物燃料一直是国内外期望用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研发热点,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纤维素乙醇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对其的研发热虽已持续近10年,但迄今未能正式商业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是某些纤维素乙醇企业探索"多产品联产"以求生存;另一方面,国际上研发的重点正在向基于热化学转化途径的新型液体生物燃料转变。包括生物质气化-合成油、生物裂解-提质油、生物MTG油、CBGTL油等在内的"先进生物燃料"正在走上历史舞台,它们不但符合关于碳减排和洁净燃料的标准,而且还是可"直接使用"(drop-in)的燃料,即能以任何比例与常规汽柴油掺混,或单独用于现有的发动机,比生物乙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适合制生物合成油的原料范畴比生物乙醇大幅拓宽,木质类废弃物乃至有机垃圾等均可用作原料,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现有石油炼制设备。当前生物合成油的开发已经处于商业化的前夜。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个别民企虽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置于生物能源研发的真正战略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燃油 纤维素乙醇 热化学转化 直接使用燃料 生物质原料 碳减排
下载PDF
无醛生物质胶黏剂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2
作者 段喜鑫 时君友 《中国人造板》 2016年第3期19-23,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生物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采用非粮淀粉、豆粕、脱脂豆粉、木质素等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备无醛生物质胶黏剂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总结了无醛生物质胶黏剂的特点、性能和应用,简要评价了无醛生物质胶黏剂对我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的... 简要介绍了生物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采用非粮淀粉、豆粕、脱脂豆粉、木质素等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备无醛生物质胶黏剂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总结了无醛生物质胶黏剂的特点、性能和应用,简要评价了无醛生物质胶黏剂对我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胶黏剂 无醛 非粮淀粉 木质素
下载PDF
生物质能发电电价的敏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樊京春 王永刚 秦世平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2期49-51,71,共4页
通过设定电价敏感度和电价下降系数两个分析参数,对加工废弃物发电、秸秆发电、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等4大类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电价敏感性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发电时间和固定资产为影响4类生物质能发电电价的主要敏感因素... 通过设定电价敏感度和电价下降系数两个分析参数,对加工废弃物发电、秸秆发电、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等4大类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电价敏感性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发电时间和固定资产为影响4类生物质能发电电价的主要敏感因素,其中固定资产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后会带来电价的减少,而原料成本仅对秸秆发电技术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发电 电价 固定资产 发电时间 原料成本
下载PDF
Reflux-synthesized bulk and diluted W-Nb-O mixed oxide bronzes for the valorization of short-chain oxygenates aqueous mixtures
14
作者 D.Delgado A.Fernández-Arroyo +2 位作者 N.La Salvia M.E.Domine Jose M.López Niet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8-1787,共10页
This work reports the preparation of bulk and KIT-6-diluted W-Nb-O mixed oxide bronzes by a reflux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Nb and a mesoporous silica on the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cataly... This work reports the preparation of bulk and KIT-6-diluted W-Nb-O mixed oxide bronzes by a reflux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Nb and a mesoporous silica on the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catalysts is studied. The addition of Nb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single-phase oxide bronze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Lewis acidity;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KIT-6 gives rise to well-dispersed mixed metal oxide particles on the diluter. These diluted W-Nb-O catalysts present enhanced surface areas and mesopore volumes. The materials have been tested in the valorization of an aqueous model mixture (acetol/propanal/ethanol/acetic acid/water weight ratio of 5/25/10/30/30), through C-C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The increase in the Lewis nature of surface acid sites stands as the key point to maximize the total organic yield during the reaction (C5-C10 products). The best catalysts maintain their catalytic behavior after five consecutive 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6 W-Nb-O oxides Aqueous oxygenates biomass feedstocks C-C bond formation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biomass solid fuels:Biomass sources,processing methods,and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被引量:1
15
作者 Segun E.Ibitoye Rasheedat M.Mahamood +2 位作者 Tien-Chien Jen Chanchal Loha Esther T.Akinlabi 《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 EI CSCD 2023年第4期333-360,共28页
Biomass solid fuel(BSF)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but its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are crucial in determining their physical,mechanical,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 Biomass solid fuel(BSF)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but its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are crucial in determining their physical,mechanical,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BSF.The focus is on biomass sources,BSF processing methods,and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energy-related studies.Specific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study to ensure relevance.The inclusion criteria encompassed studies about BSFs and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biomass sourc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olid fuels within the past five years.Various technologies for converting biomass into usable energy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gasification,torrefaction,carbonization,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HTC),and pyrolysis.Each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nergy performance,techno-economics,and climate impact.Gasification is efficient but requires high investment.Pyrolysis produces bio-oil,char,and gases based on feedstock availability.Carbonization generates low-cost biochar for solid fuel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applications.Torrefaction increases energy density for co-firing with coal.HTC processes wet biomass efficiently with lower energy input.Thermal treatment affects BSF durability and strength,often leading to less durability due to voids and gaps between particles.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alters surface morphology,creating cavities,pores,and distinctive shapes.Slow pyrolysis generates biochar with better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while fast pyrolysis yields biochar with lower porosity and surface area.Wood constitutes 67%of the biomass sources utilized for bioenergy generation,followed by wood residues(5%),agro-residues(4%),municipal solid wastes(3%),energy crops(3%),livestock wastes(3%),and forest residues(1%).Each source has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such as availability,cost,environmental impact,and suitability for specific regions and energy requirements.This review is valuable for energy professionals,researchers,and policymakers interested in biomass solid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feedstock Microstructural property Morphological property Renewable energy Thermal treatment
原文传递
福建省木质生物质原料供应链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卫卫 张兰怡 邱荣祖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使用目前比较通用的碳排放研究方法,建立1个定量计算模型,分析福建省木质生物质原料供应链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分别达66.57%和33.37%,隐含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低,仅占0.06%;在直接碳排放过程中,采伐... 使用目前比较通用的碳排放研究方法,建立1个定量计算模型,分析福建省木质生物质原料供应链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分别达66.57%和33.37%,隐含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低,仅占0.06%;在直接碳排放过程中,采伐、集材、运材阶段碳排放量分别占2.36%、4.99%、92.65%;影响原料供应链总的碳排放量的主要指标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采伐指标(37.96%)>运材距离(23.42%)、单位周转量油耗(运材阶段,23.42%)>工人每天消耗的能量(12.67%)>集材距离(1.26%)、单位周转量油耗(集材阶段,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生物质原料 供应链 碳排放
下载PDF
生物质原料分布式气化多联供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俊光 顾新壮 +3 位作者 董益华 赵申轶 马聪 代彦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106,159,共7页
分布式生物质原料的处理具有转化效率高、低排放、缓解运输压力等显著特点。基于热化学平衡的原理,本文对一种生物质原料气化联产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模型,包括气化炉装置、内燃机和溴化锂制冷机组,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 分布式生物质原料的处理具有转化效率高、低排放、缓解运输压力等显著特点。基于热化学平衡的原理,本文对一种生物质原料气化联产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模型,包括气化炉装置、内燃机和溴化锂制冷机组,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系统性能发现:合成气低位热值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加由8.26 MJ/m3降至3.12 MJ/m3;随需求发电量的增加,生物质原料的消耗量由7.5 kg/h增加到15.6 kg/h,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由5.24、1.8 kW升至11.7、2.73 kW,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运行成本降低率和CO2气体减排率分别从15.5%、23.7%、68.7%升至24.3%、51.5%、80.1%。该研究成果对于城市分布式生物质能源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原料 气化 分布式能源 发电 制冷 制热
下载PDF
生物乙醇供应链中的原料库存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玉婷 董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3-437,共5页
研究解决生物质原料库存和生产联合优化的问题,结合在精炼厂内采用不同方式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存储的发展趋势,针对随机性存储理论以生物乙醇精炼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并证明模型存在最优解。由于模型难以得出解析解,采用蒙特... 研究解决生物质原料库存和生产联合优化的问题,结合在精炼厂内采用不同方式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存储的发展趋势,针对随机性存储理论以生物乙醇精炼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并证明模型存在最优解。由于模型难以得出解析解,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值仿真,得出在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精炼厂的最优库存量及利润。通过灵敏度分析讨论原料价格和存储方式两种因素对精炼厂库存水平和总体利润的影响,分析得出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到在存储条件对生产产出有一定影响时的库存优化策略,为精炼厂的库存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原料 乙醇生产 库存优化 随机规划
下载PDF
利用多功能、多用途的可再生甲酸实现化学品的绿色与可持续合成(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柳翔 李舒爽 +1 位作者 刘永梅 曹勇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1-1475,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化石资源日趋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与关注的焦点.甲酸,生物精炼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具备廉价易得、无毒、能量密度高以及可再生可降解等特性,... 近年来,随着化石资源日趋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与关注的焦点.甲酸,生物精炼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具备廉价易得、无毒、能量密度高以及可再生可降解等特性,将其应用于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不仅有助于甲酸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还有助于解决面向未来的生物精炼技术中的一些共性瓶颈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甲酸利用的研究历史,总结了甲酸作为高效、多用途试剂与原料在化学品合成及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利用甲酸活化来实现高效化学转化的基本原理及催化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今后研究重点应着眼于努力提高甲酸的利用效率,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合成两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在化学品合成方面,甲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再生的多功能试剂可应用于多种官能团的选择转化过程.作为一种高含氢量的氢转移试剂或还原剂,甲酸相较传统氢气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条件温和、具有良好化学选择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醛酮、硝基、亚胺、腈、炔烃、烯烃等的选择还原以制取相应的醇、胺、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以及醇类和环氧化物的氢解和官能团去保护等过程.鉴于甲酸亦可用作C1原料,作为多用途的关键基础试剂甲酸还可应用于包括喹啉衍生物的还原甲酰化、胺类化合物甲酰化和甲基化,烯烃羰化以及炔烃还原水合等多级串联反应,是实现精细复杂有机分子高效简约绿色合成的重要途径.该类过程的挑战在于寻求对甲酸及特定官能团的可控活化兼具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多功能催化剂.此外,近期有研究表明以甲酸为C1原料还可通过催化歧化反应直接高选择性合成甲醇等大宗化学品.在生物质催化转化方面,甲酸的多功能特性为实现绿色、安全、高原子经济性生物精炼过程提供了潜在可能.生物质资源是储量最大、最具潜力的可持续替代资源,但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形式仍然面临挑战.甲酸的酸性质及良好溶剂特性可应用于生物质原料预处理过程,实现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和纤维素提取,相较传统无机酸预处理体系具有沸点低、易分离、不引入无机离子、对下游反应兼容性强等优点;而作为高效氢源,甲酸也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选择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木质素降解制芳烃化合物和生物油加氢脱氧精制处理等过程,相较依赖H2的传统氢化过程具有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简便安全并可有效减少相关生物精炼过程中化石资源的物耗与能耗等优势.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在温和条件下甲酸水溶液中解聚氧化木质素,可得到重量比大于60%的低分子量芳烃溶液,这一创新性发现为从木质素中直接提取高值芳香化学物等化学品带来了新的机遇.综上所述,生物基甲酸在绿色有机合成和生物质转化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而其多功能性和多用途性对于实现原料的高效利用及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至关重要.该领域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距实际产业应用还有相当距离,需要进一步探索.今后的研究重点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针对特定反应优选合适的催化活性金属及反应体系;(2)如何在其他原料和试剂存在条件下高效、可控地活化甲酸;(3)如何从分子层面理解复杂反应的反应机制;(4)如何在相关过程中稳定相应催化剂.展望未来,基于现代社会对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甲酸化学将得到产业界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新型催化 可再生氢能源 环境友好型试剂 化学合成 生物精炼
下载PDF
犁式刮刀生物质粉定量喂料器的喂料特性分析
20
作者 郑晓彪 柏雪源 +3 位作者 崔喜彬 李永军 易维明 李志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在生物质热解反应器中,生物质粉喂料器的性能对热解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生物质粉喂料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种犁式刮刀生物质粉定量喂料器,并进行了生物质粉的喂料实验。实验物料为玉米秸秆粉,粒径分别为20~30目、40... 在生物质热解反应器中,生物质粉喂料器的性能对热解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生物质粉喂料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种犁式刮刀生物质粉定量喂料器,并进行了生物质粉的喂料实验。实验物料为玉米秸秆粉,粒径分别为20~30目、40~60目、60~80目,物料高度为300~380mm。通过对20~30目、40~60目、60~80目及未筛分的玉米秸粉的喂料实验,得到了生物质粉喂料量与犁式刮刀转速的关系和喂料速率与物料高度的关系,并且对3种粒径及未筛分物料的实际下料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物料都可以实现稳定连续下料;粒径越小的物料在相同转速下下料量越大;粒径较大及未筛分的物料落料量较少,但更容易控制;喂料器转速相同物料高度在一定范围(300~380mm)内对下料量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粉 喂料器 犁式刮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