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Selected Soil Properties,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Black-Eyed Peas (Vigna unguiculata)
1
作者 Jonathan Alunge Metuge Erneste Havugimana +2 位作者 Jean Rugandirababisha Zachary N. Senwo Marie Chantal Mutimawurug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4年第5期548-564,共17页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have been used in soils to enhance soil structures and mitigate soil erosion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ir use to improve soil health and fertility ... Rhizobium tropici-derive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have been used in soils to enhance soil structures and mitigate soil erosion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ir use to improve soil health and fertility indicators, and plant growth is limited. In a greenhouse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ir effects on some soil health, soil fertility indices, and the growth of black-eyed peas (Vigna unguiculat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s incubated with EP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asal soil respirat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permanganate oxidizable carbon (POC), and potentially mineralizable nitrogen (PMN). The EPS shifted microbial populations from bacteria to fungi and Gram (−ve) to Gram ( ve) bacteria. However, it had little or no effects on soil pH,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The EPS decreased soil moisture loss, increased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but delayed blacked-eyed peas germinations in the soils. At 0.1% (w/w)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there was increase in plant root nodulations and vegetative growth.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in 40 days of incubating soils with EPS or growing the black-eyed peas in a greenhouse study. The plant growth parameters were taken before flowering and fruiting. Further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incubating soils with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plant growth.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diversities, and other soil fertility indices are deemed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bium tropici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Soil Respirat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Black-Eyed Peas
下载PDF
Rapid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Using Novel Fibrous Catalyst Synthesized by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2
作者 Yuji Ueki Nor Hasimah Mohamed +1 位作者 Noriaki Seko Masao Tam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An efficient fibrous catalyst for the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4-chloromethylstyrene onto a nonwoven polyethylene (NWPE) fabric followed by amination ... An efficient fibrous catalyst for the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4-chloromethylstyrene onto a nonwoven polyethylene (NWPE) fabric followed by amination with trimethylamine (TMA) and further treatment with NaOH. The degree of grafting of NWPE fabric and TMA group density of fibrous catalyst could easily and reproducibly be controlled within a range of up to 340% and 3.6 mmol-TMA/g-catalyst, respectively.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s and ethanol using the synthesized fibrous catalyst,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triglycerides reached 95% after 4 h reaction at 5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BIODIESEL Fuel TRIGLYCERIDES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RENEWABLE Resources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萍 占晓建 李凤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5,共10页
胞外聚合物是好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组分,与好氧颗粒污泥的造粒过程和维持颗粒稳定性密不可分。然而胞外聚合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胞外聚合物是好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组分,与好氧颗粒污泥的造粒过程和维持颗粒稳定性密不可分。然而胞外聚合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常用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表征方法,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在好氧污泥颗粒的形成及维持污泥颗粒稳定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调控方法;此外,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进行高附加值产品回收有利于实现废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简述了胞外聚合物回收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利用;最后对胞外聚合物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胞外聚合物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好氧颗粒污泥 造粒 资源回收 生物质
下载PDF
果壳种类对生物膜特性及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兵 汪坤 +4 位作者 沈翼军 张琳 姚友长 林睿 顾娴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87-2894,共8页
为促进植物果壳的资源化利用,选择花生壳、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3种果壳,使用SEM和FTIR表征其表面微观特征与化学基团,探索植物果壳作为SBBR反应器填料的可行性,考察果壳类型对生物膜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壳表面粗糙... 为促进植物果壳的资源化利用,选择花生壳、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3种果壳,使用SEM和FTIR表征其表面微观特征与化学基团,探索植物果壳作为SBBR反应器填料的可行性,考察果壳类型对生物膜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壳表面粗糙多孔且富有—OH、—COOH等亲水性基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花生壳上生物膜量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试验前期从6.80 mg·cm^-3上升至24.66 mg·cm^-3。后期花生壳软化分解,生物膜量不断降低,与试验前期基本持平,生物膜中夹杂过多腐烂的代谢产物,导致EPS含量最低(49.90 mg·g^-1),DHA低,生物膜活性差,对COD、NH4^+-N长期去除效果不理想,仅能达到约65%;核桃壳、夏威夷果壳上生物膜量含量高,试验前期分别从7.98 mg·cm^-3和8.45 mg·cm^-3快速上升至26.75 mg·cm^-3和25.96 mg·cm^-3,之后缓慢上升。悬浮于反应器中的核桃壳受到强烈水力剪切作用,污染物传质效果的增强促进微生物EPS分泌,EPS含量最高达66.44 mg·g^-1;2种果壳生物膜DHA均呈现"先增后稳"变化,最高达到81.72 mg·g^-1·h^-1,生物膜活性高,对COD、NH4^+-N去除率不断增长,最高均达到90%左右。因此,除花生壳外,核桃壳和夏威夷果壳结构稳定,生物膜特性良好、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可作为填料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果壳 生物膜量 胞外聚合物 脱氢酶活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膜生物流化床的膜污染控制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杨 乔红杰 +2 位作者 王世和 刘琴 施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7-371,共5页
通过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和膜生物流化床(MBFB)的对比试验,研究了2个系统的膜过滤特性.并从生物质量浓度及结构、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与组成、以及污泥沉降性能3个方面分析了MBFB中混合液性质的改变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BF... 通过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和膜生物流化床(MBFB)的对比试验,研究了2个系统的膜过滤特性.并从生物质量浓度及结构、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与组成、以及污泥沉降性能3个方面分析了MBFB中混合液性质的改变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BFB具有更优越的抗膜污染性能,平均膜污染速率仅为MBR的38.8%;MBFB中微生物以附着生物膜为主,悬浮污泥质量浓度(MLSS)仅为总生物质量浓度的41%,减轻了悬浮污泥在膜面的沉积和游离细菌对膜孔的堵塞;MBFB混合液中EPS的含量及蛋白质、可溶性EPS(SEPS)所占比例较之MBR明显降低,且EPS不易黏附在膜面形成污染;MBFB和MBR长期运行的污泥容积指数SVI值分别在80和180mL/g左右,较低的SVI值使MBFB的跨膜压力(TMP)上升速率得到良好控制,延长了膜过滤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流化床 膜污染 生物质量浓度 胞外聚合物 污泥沉降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体聚合/引发聚合在利用生物质制备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春莲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等离子体技术以其非常规的手段应用到高分子领域,给高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文中从生物质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途径出发,比较了等离子体聚合/引发聚合、生物聚合技术、化学聚合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概括了等离子体聚合/引发聚合制... 等离子体技术以其非常规的手段应用到高分子领域,给高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文中从生物质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途径出发,比较了等离子体聚合/引发聚合、生物聚合技术、化学聚合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概括了等离子体聚合/引发聚合制备高分子所用单体特征、方法优势,同时对利用生物质资源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高分子材料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聚合 引发聚合 生物质 高分子
下载PDF
物质等离子体聚合与合成高分子研究
7
作者 宋春莲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从等离子体化学的应用出发,探讨等离子体与高分子合成。指出生物质等离子体聚合制备高分子技术可行,具有潜在工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 等离子体聚合 合成 高分子
下载PDF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谢乂坤 邓书端 《中国胶粘剂》 CAS 2022年第2期54-60,共7页
介绍了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化学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氧化、酯化、交联以及接枝共聚的原理及应用。同时引入其他新型改性方法如生物质聚合淀粉、乳化剂共混淀粉以及辐照淀粉,并对淀粉基胶粘剂主要研究方向即稳定性以及耐水性方面的研究进行... 介绍了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的化学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氧化、酯化、交联以及接枝共聚的原理及应用。同时引入其他新型改性方法如生物质聚合淀粉、乳化剂共混淀粉以及辐照淀粉,并对淀粉基胶粘剂主要研究方向即稳定性以及耐水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木材胶粘剂 化学改性 生物质聚合淀粉 乳化剂共混淀粉
下载PDF
PANI/MnOC生物质碳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海瑞 李智芳 +3 位作者 纪帅 李跃宇 杨健 杨长龙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18-8124,共7页
聚苯胺(PANI)在连续充放电后出现结构塌陷,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变差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技术,使苯胺在生物质碳(MnOC)材料表面发生原位聚合,控制PANI颗粒在MnOC表面有序生长,制备的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同时具备MnOC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 聚苯胺(PANI)在连续充放电后出现结构塌陷,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变差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技术,使苯胺在生物质碳(MnOC)材料表面发生原位聚合,控制PANI颗粒在MnOC表面有序生长,制备的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同时具备MnOC双电层电容和PANI法拉第赝电容的特征。对材料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由微孔、介孔及大孔的多孔网络构成,有利于电荷的存储及传输。由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PANI/MnOC复合电极材料相比于PANI,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电容为385.0 F/g,高于PANI(158.7 F/g)。在2.0 A/g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连续循环充放电后,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容保持率达到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生物质碳 电极材料 原位聚合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聚合度对生物质多糖醇解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元 吴石亮 +2 位作者 包嘉靖 张会岩 肖睿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3期198-203,共6页
通过生物质醇解制备液体燃料与化学品获得广泛关注,但该方法存在产物复杂、选择性低、反应机理不清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具有不同聚合度的糖类在乙醇溶剂中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葡萄糖、蔗糖、纤维二糖的转化率提高,转... 通过生物质醇解制备液体燃料与化学品获得广泛关注,但该方法存在产物复杂、选择性低、反应机理不清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具有不同聚合度的糖类在乙醇溶剂中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葡萄糖、蔗糖、纤维二糖的转化率提高,转化率大小均为葡萄糖>蔗糖>纤维二糖>纤维素;在160~200℃,葡萄糖主要生成5-羟甲基糠醛,纤维二糖主要产物由左旋葡萄糖变为5-羟甲基糠醛,而蔗糖主要产物由乙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变为5-羟甲基糠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醇解 聚合度 葡萄糖
下载PDF
不同浓度Cd^(2+)对酿酒酵母的毒害作用研究
11
作者 王锐诚 向兴 +1 位作者 胡婷 张圆圆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7,共6页
以"模式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载体,通过测定酵母细胞的生物量、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Cd2+浓度分别为0.0mg/L、0.1mg/L、0.5mg/L、1.0mg/L、2.0m... 以"模式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载体,通过测定酵母细胞的生物量、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Cd2+浓度分别为0.0mg/L、0.1mg/L、0.5mg/L、1.0mg/L、2.0mg/L、8.0mg/L)对酿酒酵母的毒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Cd2+浓度小于或等于0.1mg/L时,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降低了7.86和8.37,在0.5 mg/L、1.0 mg/L和2.0mg/L的Cd2+浓度下,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则分别上升了3.35、5.64和0.89,8.0mg/L浓度的Cd2+则会完全抑制酵母细胞的增殖,活细胞/死细胞的计数比值波动在0.86~1.11之间;同时,随着Cd2+浓度的上升,酵母细胞的生物量会逐渐减少,0.1mg/L浓度的Cd2+对酵母细胞生物量无明显影响,0.5~8.0mg/L浓度的Cd2+可使酵母细胞生物量比不含Cd2+的培养基分别下降了7.01%、35.14%、59.89%和96.86%;此外,0.5 mg/L和1.0mg/L浓度的Cd2+能显著刺激酵母细胞分泌更多的EPS,增幅分别为20.26%和7.54%。上述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在一定的Cd2+浓度下可以通过提高EPS的产量来抵御Cd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镉离子(Cd^2+) 生物量 胞外聚合物(EPS) 毒理作用
下载PDF
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德乡 刘武 +1 位作者 叶志会 吴志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336-3346,共11页
温敏材料是重要的智能材料之一。虽然温敏均聚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敏感性能,但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部分温敏均聚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难以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当温敏聚合物... 温敏材料是重要的智能材料之一。虽然温敏均聚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敏感性能,但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部分温敏均聚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难以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当温敏聚合物与其他基材复合或接枝共聚时,可以有效提升温敏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改变物料组成及配比可以调节温敏材料的临界温度,拓展其应用范围。制备温敏智能材料的原料大多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随着石油资源日渐匮乏,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资源。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资源丰富、可持续利用的优点,特别是其含有羟基、胺基、醚键和羧基等活性官能团,可以提供多种活性位点,与温敏单体接枝共聚来制备温敏材料,是一种很好的温敏材料基材。已成功应用在生物质温敏智能材料中的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纤维素醚、半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等。然而,制备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接枝共聚方法单一,传统的自由基共聚制备的温敏材料存在温度响应范围窄、产生温敏均聚物较多且难分离以及制备的材料形态单一等问题。生物质温敏材料的接枝共聚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以引发剂引发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发展到可控性较强的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ingle election transfer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SET-L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等接枝共聚方法。温敏接枝单体较多,其中研究最多的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N-isopropylacrylamide,NIPAM),其具有明确的临界溶解温度,且最低临界溶解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不大,它与生物质材料一起制备的温敏性膜、温敏性水凝胶和温敏性微球等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和工农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归纳了生物质大分子制备温敏材料的方法,对这些接枝共聚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介绍了制备温敏材料涉及的温敏物质、温度响应机理以及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生物质基温敏智能材料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温敏性 智能材料 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葡萄糖酸内酯羟基选择性重排反应引发脂肪族聚酯研究
13
作者 刘程琳 宋汪泽 郑玉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6-464,共9页
通过对葡萄糖酸内酯进行伯羟基保护以及分子内开环重排,合成了一种基于糖类结构的五元环状三羟基引发剂.该引发剂具有3个仲羟基结构,在有机碱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TBD)的催化下,控制内酯单体如丙交酯、己内酯与羟基的投料比... 通过对葡萄糖酸内酯进行伯羟基保护以及分子内开环重排,合成了一种基于糖类结构的五元环状三羟基引发剂.该引发剂具有3个仲羟基结构,在有机碱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TBD)的催化下,控制内酯单体如丙交酯、己内酯与羟基的投料比,采用控制聚合法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三臂聚乳酸以及三臂聚己内酯,通过聚合后脱保护及偶联聚乙二醇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两亲性三臂聚酯并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利用核磁、质谱、傅里叶红外变换等对生物质引发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凝胶色谱、核磁等对三臂聚酯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纳米粒度仪对其自组装后胶束的性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生物基三臂引发剂为稳定的五元环结构,并成功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可控且分布较窄的三臂两亲性聚酯,该聚合物可以自组装成粒径为100~200 nm的胶束,并实现疏水药物的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内酯 生物质 开环聚合 两亲性聚合物 药物包载
下载PDF
生物油制备生物质氢气和生物质燃料
14
作者 姜沛汶 吴小平 +1 位作者 刘俊旭 李全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35-643,I0002,共10页
研究了一种以生物质裂解油为原料制备氢气和生物燃料的催化转化过程。该过程包括生物油催化裂解制备氢气和生物合成气,合成气的调变,烯烃聚合和费脱合成耦合制备生物燃料。在优化反应条件下,氢气产率达到120.9 g H2/(kg bio-oil)... 研究了一种以生物质裂解油为原料制备氢气和生物燃料的催化转化过程。该过程包括生物油催化裂解制备氢气和生物合成气,合成气的调变,烯烃聚合和费脱合成耦合制备生物燃料。在优化反应条件下,氢气产率达到120.9 g H2/(kg bio-oil),烯烃聚合-费脱合成耦合反应形成的生物燃料产率达到526.1 g/(kg bio-syngas)。基于产物分析和催化剂特性表征,探讨了生物燃料合成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和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生物质氢气 烯烃聚合 费脱合成 生物燃料
下载PDF
给水管网中水流流速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5
作者 单蓉蓉 章鑫鑫 +1 位作者 余超 鲁新珠 《生物化工》 2020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给水管网中有95%的细菌以附着形式存在,水动力的胁迫会影响到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适当的流速会刺激细菌增长和胞外聚合物分泌。以自来水中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动态模拟装置实验平台,借助活死细胞染色、Lowry蛋白法、硫酸蒽酮法等... 给水管网中有95%的细菌以附着形式存在,水动力的胁迫会影响到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适当的流速会刺激细菌增长和胞外聚合物分泌。以自来水中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动态模拟装置实验平台,借助活死细胞染色、Lowry蛋白法、硫酸蒽酮法等分析方法来观测不同流态下生物膜上总细胞数及其胞外聚合物的分泌情况,剖析水流流速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流速(0.7 m/s)可以促进生物膜上细菌生长和胞外聚合物分泌,高剪切力又会抑制生物膜生长;中度流速下主体水中胶体最不稳定,有利于细菌向载体表面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流速 生物量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海藻酸钠基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俊源 王玉珑 +1 位作者 刘庆坚 刘艳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海藻酸钠基p 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以下简称聚合物胶束),分析了EDC/NHS改性前后海藻酸钠的红外光谱(FT-IR)、临界胶束浓度(CMC)、粒... 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海藻酸钠基p 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以下简称聚合物胶束),分析了EDC/NHS改性前后海藻酸钠的红外光谱(FT-IR)、临界胶束浓度(CMC)、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将疏水药物金雀异黄酮包裹于聚合物胶束中,并对载药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载药量和pH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EDC/NHS改性后的海藻酸钠可在水中形成聚合物胶束,其CMC为0.041 mg/mL;当聚合物胶束与金雀异黄酮质量比为10∶1时,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4.4%和8.6%;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载药聚合物胶束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其在酸性条件(pH值=2.0)下相对稳定,在中性条件(pH值=7.4)下能释放药物,其有望用作口服型肠吸收药物的载体,以实现药物的缓释和控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合物胶束 PH响应性 生物质材料 药物释放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
17
作者 齐海群 范大鹏 王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7-612,共6页
针对聚乳酸制品制备成本过高以及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以消旋乳酸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质含量约为70%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制备出的生物质/聚... 针对聚乳酸制品制备成本过高以及生物基聚乳酸材料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以消旋乳酸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塑化后的生物质微粉作为聚合种子,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生物质含量约为70%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制备出的生物质/聚乳酸复合物与市售商品聚乳酸共混,测量其共混产物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及断口形貌。实验数据表明:通过原位聚合处理确实可以形成生物质与聚乳酸之间牢固的界面结合,可使生物质/聚乳酸的拉伸强度达到33.4 MPa,同时可以形成缺陷较少的界面,能够保证较好的耐热性和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乳酸 聚乳酸 聚合反应 缩聚反应 塑化 可降解树脂 共混挤出
下载PDF
藻类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因素及其在污水处理和生物絮凝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母锐敏 王曦晗 +2 位作者 马桂霞 祁峰 孟倩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4-1336,共13页
藻类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由于EPS具有独特的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及含有大量官能团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污水处理及微藻生物质的絮凝回收等方... 藻类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由于EPS具有独特的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及含有大量官能团等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污水处理及微藻生物质的絮凝回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EPS的组成及特性,重点论述了影响藻类EPS产生的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如光照、营养盐、pH及温度等,并对EPS在污水处理及生物絮凝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藻类EPS产生机制及机理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微藻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微藻 污水处理 生物絮凝 生物质回收
原文传递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生物质材料功能化改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彭婷婷 王祺 +1 位作者 刘洪海 冯鑫浩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共6页
生物质材料具有原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可生物降解、绿色再生以及可功能化改性强等优点。然而当生物质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使用时,又存在结构和成分复杂性、功能性弱、固有亲水性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为了... 生物质材料具有原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可生物降解、绿色再生以及可功能化改性强等优点。然而当生物质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使用时,又存在结构和成分复杂性、功能性弱、固有亲水性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为了满足生物质材料的功能化应用要求,针对生物质材料的局限性或利用生物质材料本身的优势,工业界和学术界对生物质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化改性。在众多改性方法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其活性强、反应可控以及能精确制备特定功能和拓扑结构的聚合物等优势备受关注,已成为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一种常用改性技术。文中归纳总结近年来利用ATRP方法接枝改性生物质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常见的生物质材料的ATRP反应机理,重点综述了ATRP功能化改性生物质材料在疏水、机械、生物、热学以及光学性能方面的发展应用,以期为生物质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制备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材料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木材 纤维素 木质素 性能改良
原文传递
载体内微孔孔径对生物膜特性及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小兵 林睿 +4 位作者 张琳 汪坤 何楠婷 顾娴静 沈翼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29-3338,共10页
为解决载体內部微孔孔径在废水生物膜法中缺乏选型依据的问题,采用5种孔径(0.6~4 mm)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构建了SBBR,考察了载体内微孔孔径对生物膜特性(MLSS、EPS、DHA)及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载体内部微孔孔径与生物膜特性的相关... 为解决载体內部微孔孔径在废水生物膜法中缺乏选型依据的问题,采用5种孔径(0.6~4 mm)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构建了SBBR,考察了载体内微孔孔径对生物膜特性(MLSS、EPS、DHA)及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载体内部微孔孔径与生物膜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载体内微孔孔径与MLVSS、MLSS呈显著负相关,而与PN、PS、EPS和f呈显著正相关;高生物量使小孔径载体(0.6 mm,1 mm)在反应器运行前中期拥有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同时过多的生物膜在微孔环境中会堵塞内部的通道和空穴,进而抑制传质,使生物膜活性(DHA、f)降低;而大孔径载体(4 mm)内部传质快、水力剪切作用强,加速生物膜解吸脱落速率,促进了生物膜活性的提高与EPS(主要是TB-EPS)的释放,但同样限制了生物膜量的增长。相较而言,中等孔径载体(2 mm,3 mm)适宜的微孔不仅能维持适量的微生物量,还能保持良好的生物膜结构和活性,为生物膜反应器提供良好的长期运行条件和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孔径 生物膜量 胞外聚合物 脱氢酶活性 废水处理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