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贺劲松 周大桥 +3 位作者 高辉 童光东 陈亮 张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和A/G升高,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同时B超显示门静脉内径变窄、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变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具有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肝病治疗仪 生物信息 Ⅰ型 肝纤维化指标 西药常规治疗 抗肝纤维化作用 治疗仪治疗 肝硬化患者
下载PDF
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欣 田长印 +5 位作者 吴凤萍 李梅 翟嵩 王媛 潘国英 邱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评估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9)以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治疗时间... 目的:评估DSG-Ⅲ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9)以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治疗时间为30 min,2次/d),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及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DBIL、IBIL、γ-GT、ALP、ALB、GLB)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肝功能ALT、AST、DBIL、IBIL、ALP、γ-GT均显著降低(P<0.05),但ALB、G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中ALT、AST、DBIL、IBIL亦下降明显,但γ-GT、ALP、ALB、GL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AL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2±28)IU/L与(86±71)IU/L(P<0.01)],治疗组ALT较对照组恢复更加明显。从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来看,治疗组改善的例数和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胀缓解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T肝病治疗仪配合药物较单纯药物治疗慢性肝病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部分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治疗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BILT肝病治疗仪
下载PDF
“消臌贴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创 施维群 杨永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消臌贴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臌贴膏"肝区外敷联... 目的:观察"消臌贴膏"在肝区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臌贴膏"肝区外敷联合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是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DSG-Ⅰ型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量化积分变化和临床总疗效情况,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血流速度及门脉血流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倦怠乏力、小便发黄、身目发黄症状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食欲、睡眠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臌贴膏"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比单纯运用肝病治疗仪更能有效地减轻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门脉高压、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且简易价廉,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臌贴膏 肝病治疗仪 肝硬化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6
4
作者 窦爱霞 宗蕾 +6 位作者 周琨 陈婷 潘浩 张权 李继强 房静远 陆伦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5-940,共6页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20只喂饲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及近红外光治疗组共30只喂饲高脂饲料(0.88标准普通饲料+0.10猪油+0.02胆固醇).治疗组自1...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20只喂饲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及近红外光治疗组共30只喂饲高脂饲料(0.88标准普通饲料+0.10猪油+0.02胆固醇).治疗组自13 wk始进行近红外线照射治疗,于20 wk结束治疗并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ALT、AST、GGT、ALP、TP、TG、TC、LDL和HDL水平,同时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20 wk实验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指数(t=8.65,P<0.01)、血清ALT(t=4.65,P<0.01)、AST(t=4.74,P<0.01)、ALP(t=3.56,P<0.01)、TP(t=6.35,P<0.01)、TC(t=8.41,P<0.01)和LDL(t=8.86,P<0.01)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脂肪变性(Z= -4.135,P<0.01)、炎症(Z=-3.752,P<0.01)及纤维化程度(Z=-4.156,P<0.01)均较对照组程度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近红外光治疗组肝指数、血清ALT、GGT、ALP、TP、TG和T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AST有明显降低(t=-2.404,P<0.05);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轻,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Z=-3.101,P<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对大鼠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DSG-Ⅰ型生物信息 红外肝病治疗仪 大鼠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传播血源性疾病危险性调查
5
作者 郑丽花 吴兰笛 +3 位作者 陈沁 陈妙霞 王乔凤 陈苑莉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非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危险性的差异,探讨感染科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规范性管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回顾性查阅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某综合性医院感染科出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 目的比较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非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危险性的差异,探讨感染科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规范性管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回顾性查阅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某综合性医院感染科出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对照组为同期出院的非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比较护理两组患者危险性的差异。结果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高于非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0.05);两组患者肝炎病毒复制、合并其他血源性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侵入性操作、血制品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性大于护理普通肝炎患者,应落实标准预防,加强职业防护管理,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锐器伤 血源性疾病 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下载PDF
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熊一力 熊伟宏 王增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1697-1698,共2页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CHBVCs)细胞免疫和HBV复制的影响,旨在探讨该治疗仪治疗CHBVCs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60例CHBVCs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单用阿...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CHBVCs)细胞免疫和HBV复制的影响,旨在探讨该治疗仪治疗CHBVCs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 60例CHBVCs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及24周2组患者PBMCs上清液IFN-γ和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FN-γ显著增高(P<0.05或0.01),HBV DNA有效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上调CHBVCs患者细胞免疫应答,诱生细胞因子IFN-γ,抑制HBV复制,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治疗仪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