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琚志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本文对重组蛋白质、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抗体和寡核苷酸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做了评述 ,包括放射性标记法、免疫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色谱法以及最新的蛋白芯片技术等。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对这些方法的基... 本文对重组蛋白质、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抗体和寡核苷酸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做了评述 ,包括放射性标记法、免疫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色谱法以及最新的蛋白芯片技术等。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药物 药代动力学 分析方法 研究
下载PDF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近况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磊 陈西敬 《药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201-207,共7页
以3类生物技术药物,即蛋白多肽类药物、核酸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为例,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这3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特性和研究分析方法及其特点。生物技术药物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已成为新... 以3类生物技术药物,即蛋白多肽类药物、核酸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为例,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这3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特性和研究分析方法及其特点。生物技术药物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已成为新药研究开发的新宠,也将是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因此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药物 蛋白多肽 核酸 单克隆抗体 药代动力学 分析方法
下载PDF
蛋白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浩泽 沈子龙 徐寒梅 《药学进展》 CAS 2017年第8期592-599,共8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可用于临床的蛋白多肽类药物日益增多,且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首选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该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与小分子药物不同,各种内源性蛋白的干扰...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可用于临床的蛋白多肽类药物日益增多,且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首选药物。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该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与小分子药物不同,各种内源性蛋白的干扰也对该类药物的分析造成影响。综述蛋白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同位素标记示踪法、活体成像技术、免疫分析法、色谱法等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肽类药物 药代动力学 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兴 王瑶琪 +2 位作者 张强 易崇勤 王学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0-1629,共10页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DS)具有缓控释、靶向等诸多优点,是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传统宏观的药代动力学有时难以真实有效地预测体内药物的药效,迫切需要将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拓展到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DDS)具有缓控释、靶向等诸多优点,是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热点。传统宏观的药代动力学有时难以真实有效地预测体内药物的药效,迫切需要将传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拓展到细胞/亚细胞水平,进行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对nano-DDS细胞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阐明其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指导nano-DDS的设计与开发。本文主要总结了nano-DDS细胞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nano-DDS的前期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细胞药代动力学 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脂质体纳米药物制剂的生物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一 张煜杰 +3 位作者 王梓榆 尤建嵩 尹磊 史美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4-843,共10页
脂质体纳米药物制剂是一种被脂双分子层囊泡结构包裹的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具备生物相容性良好、在体内可被生物降解以及定位靶向性强等优点。应用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药物... 脂质体纳米药物制剂是一种被脂双分子层囊泡结构包裹的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具备生物相容性良好、在体内可被生物降解以及定位靶向性强等优点。应用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及药效,减轻不良反应。脂质体纳米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释放游离型药物,因而体内会同时存在负载型脂质体纳米药物和游离型药物。负载型药物是药物的贮库,游离型药物与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有关,因此,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应该同时关注负载型药物和游离型药物。游离药物、脂质体粒子及其材料的精准分析是脂质体体内定量研究的一个难点。本篇综述介绍了脂质体纳米药物的前处理方法,总结了脂质体纳米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脂质体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纳米药物 前处理方法 游离型药物 生物分析方法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抗体偶联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特征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冉驰 苗红 郑剑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7-1093,共7页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相结合,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由于ADC分子的结构特异性,其药动学特征(pharmacokinetic,PK)、毒理学机制及生物分...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相结合,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毒副作用。由于ADC分子的结构特异性,其药动学特征(pharmacokinetic,PK)、毒理学机制及生物分析方法与单纯的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相比,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研发和临床试验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就ADC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和毒性(toxicity)特征,以及ADC药物在研发过程中常见的生物分析方法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药动学 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抗体偶联药物分析方法的概述及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建军 高然 +5 位作者 张琪 王丽丽 朱凌宇 胡长亮 史犇 卜海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0-1156,共7页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靶点选择性非常高,但其药理活性普遍比较低。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缺点。ADC是一类通过化学偶联子将单克隆抗体和不同数目的小分子细胞毒素(效应分子)偶...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靶点选择性非常高,但其药理活性普遍比较低。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缺点。ADC是一类通过化学偶联子将单克隆抗体和不同数目的小分子细胞毒素(效应分子)偶联起来的药物。这种新型的药物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毒素的高活性。ADC药物的分析工作非常困难和费时,主要归因于分析物的多样性及分析方法的复杂性。本文将对目前在ADC药物研究的不同方面如理化性质表征、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以及免疫原性评价等所用的分析方法做出归纳和阐述,并讨论这些方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素 效应分子 化学偶联子 药物-抗体比 药代动力学 免疫原性 抗药物抗体 分析方法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