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molecular gut content analysis: Adalia bipunctata fed with Rhopalosiphum padi 被引量:3
1
作者 STUART MCMILLAN ANNA-KARIN KUUSK ANNA CASSELLUNDHAGEN BARBARA EKBOM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3-358,共6页
Gut content analysis is a useful tool when studying arthropod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 to examine how detection of prey DNA in the gut content of predators was in... Gut content analysis is a useful tool when studying arthropod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 to examine how detection of prey DNA in the gut content of predators was influenced by diges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Such knowledge is critical before applying PCR-based gut content analysis to field collected predators. Larvae of the two-spotted ladybeetle (Adalia bipunctata L.) were fed with the bird cherry-oat aphid (Rhopalosiphum padi L.) at either 21℃ or 14℃. After consuming one aphid, the predators were allowed to digest the prey for a range of time periods up to 24 hour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A. bipunctata feeding behavior was also recorded. From the fed larvae, total DNA was extracted and PCR reactions with R. padi specific primers were run. The number ofA. bipunctata that tested positive for R. padi DNA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length of digestion time. Temperature influenced larval feeding behavior but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 padi DNA detection. After pooling the data from bot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we estimated the time point when R. padi DNA could be amplified from 50% of the fed A. bipunctata by PCR to be 4.87 hours. With such a rapid decrease in prey DNA detection success, positive PCR reactions will most likely be the result of predation events occurring shortly before capture. If a defined digestion temperature range has proven not to influence prey detection, PCR data obtained from predators collected within that particular range can be interpreted in the same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lia bipunctata aphidophagous predator prey DNA detection success gut content analysis PCR Rhopalosiphum padi
原文传递
二星瓢虫的捕食选择性及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
2
作者 魏钟帅 侯璐 +2 位作者 王新霞 王铁矿 李秋荣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为了解二星瓢虫对枸杞棉蚜和枸杞木虱的捕食偏好性,在不同棉蚜、瓢虫密度及相同的瓢蚜比条件下,探究二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捕食量、寻找效应、种内干扰及捕食者密度对其捕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及成虫捕食枸... 为了解二星瓢虫对枸杞棉蚜和枸杞木虱的捕食偏好性,在不同棉蚜、瓢虫密度及相同的瓢蚜比条件下,探究二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捕食量、寻找效应、种内干扰及捕食者密度对其捕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及成虫捕食枸杞棉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二星瓢虫的种内干扰和虫口密度对其捕食枸杞棉蚜数量的影响分别符合Hassell模型和Watt模型。二星瓢虫1、2、3、4龄期幼虫及成虫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为13.19、29.29、62.89、124.67和105.03头;在一定空间内,二星瓢虫个体间存在一定的种内干扰效应,1龄幼虫受到的干扰最大,干扰常数为1.1734;二星瓢虫的密度会对自身的捕食活动产生一定影响,4龄幼虫对食物的竞争最激烈,竞争参数为0.9220。研究结果可为改进二星瓢虫的人工养殖技术、提高瓢虫资源的利用效率及防控效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星瓢虫 枸杞棉蚜 枸杞木虱 捕食作用 捕食嗜好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锦绣 丁永官 +2 位作者 徐德进 章东方 李昌春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72-76,共5页
1980年从安徽舒城县晓天茶园的茶蚕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一种颗粒体病毒,经鉴定为茶蚕颗粒体病毒(AbGy),为我国首次发现。对茶蚕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23×107mg/ml,半数死亡时间LT50为5.4~8天。经感染试验,以1龄幼虫最敏感... 1980年从安徽舒城县晓天茶园的茶蚕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一种颗粒体病毒,经鉴定为茶蚕颗粒体病毒(AbGy),为我国首次发现。对茶蚕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23×107mg/ml,半数死亡时间LT50为5.4~8天。经感染试验,以1龄幼虫最敏感,感病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在感染12种昆虫中,只感染茶蚕,对桑蚕及天敌昆虫安全无伤害作用。AbGV制剂经田间防治试验示范结果,防治适期以1~2龄为宜,每亩喷施AbGV有效剂量为100~200mg,防治效果可达75.5%~97.45%,若与微量化学农药混用则有明显增效作用,病毒后效作用长达2~3年,自然感病死亡率18.76%~55.94%,AbGV的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茶树 田间防治
下载PDF
茶蚕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德进 陈锦绣 +1 位作者 章东方 邓余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3期265-268,共4页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文献记载,安徽茶蚕一年发生二代;根据我们田间观察,每年发生三代。1992年,作者在室内自然变温的条件下,对该虫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完成累代饲养茶蚕三个世代。
关键词 茶蚕 发生规律 茶叶 害虫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液剂与复合液剂的田间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丁永官 章东方 +2 位作者 陈锦绣 徐德进 邓余良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液剂与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田间防治茶蚕的效果。AbGV液剂600ml/hm 2 防治卵盛孵期至低龄幼虫期的效果可达80.4% ~91.1% ,并有明显的持效,施药后1~3 年,茶蚕的自...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液剂与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田间防治茶蚕的效果。AbGV液剂600ml/hm 2 防治卵盛孵期至低龄幼虫期的效果可达80.4% ~91.1% ,并有明显的持效,施药后1~3 年,茶蚕的自然感病率仍达47.6% ~62.3% ;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300m l/hm 2)防治卵盛孵期至幼虫3龄前幼虫的效果可达86.2% ~97.5% 。9~10月以应用复合液剂较好,能加快死亡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病毒杀虫剂 田间应用 复合液剂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AcMNPVORF38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章东方 顾江涛 张若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96-6198,共3页
[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 [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个不完整ORF。完整ORF为666 bp,有典型Nudix结构域,其编码1个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的ORF38高度同源的基因,定名为AcORF38同源基因。2个不完整ORF分别编码p47蛋白基因的C-端和p24基因的N-端。[结论]茶蚕颗粒体病毒与卷蛾科宿主中颗粒体病毒亲源关系较近,而与夜蛾科宿主昆虫中颗粒体病毒较远。AcORF38同源基因与编码NTP焦磷酸水解酶的基因高度同源,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过程相关,也可能与入侵寄主的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AcMNPV-ORF38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茶园天敌厉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明森 吴光远 王庆森 《武夷科学》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描述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若虫和成虫的识别特征及其捕食茶尺蠖和茶蚕的行为。厉蝽若虫有剌吸茶树汁液的习性;日均捕食猎物数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多,而随猎物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少;厉蝽捕食茶尺蠖随猎物密度的增大... 本文描述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若虫和成虫的识别特征及其捕食茶尺蠖和茶蚕的行为。厉蝽若虫有剌吸茶树汁液的习性;日均捕食猎物数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多,而随猎物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少;厉蝽捕食茶尺蠖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多,以3龄厉蝽最明显,而捕食时相互间有干扰作用,以5龄厉蝽若虫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蝽 识别特征 捕食性 茶尺蠖 茶蚕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与低剂量化学农药混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永官 陈锦绣 +3 位作者 徐德进 邵经根 邓余良 任家福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89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较低温度下,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的效果不甚理想。试验证明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能增强病毒侵染力。经较大面积示范,亩施颗粒体病毒100毫克加杀虫双10毫升,防效可达83.2~93.5%,显著高于单用。
关键词 茶树 茶蚕病毒 杀虫双 混用试验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永官 陈锦绣 +6 位作者 徐德进 李昌春 章东方 刘云廷 邓余良 邵经根 任家福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1980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采集茶蚕虫尸,分离出一株茶蚕颗粒体病毒。小区试验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表明: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致病死亡速度与气温密切相关;防效不受夏季较高气温影响,而受秋季较低气温影响;每亩剂量为100—200mg,气温低... 1980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采集茶蚕虫尸,分离出一株茶蚕颗粒体病毒。小区试验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表明: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致病死亡速度与气温密切相关;防效不受夏季较高气温影响,而受秋季较低气温影响;每亩剂量为100—200mg,气温低于20℃以200mg为宜;对各代虫体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为75.5—97.5%;防治适期以卵盛孵期至2龄前幼虫为宜。气温低于20℃时,病毒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18.8%,缩短死亡期6天,病毒对天敌安全,后效作用明显,1—3年内,感病死亡率为40—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害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杀虫剂生产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锦绣 丁永官 +6 位作者 章东方 徐德进 蒋家璞 黄晓沐 邓余良 陈造亚 许成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1期64-68,84,共6页
本项研究分离鉴定了14对昆虫病毒,其中AbGV等5种病毒为我国首次发现。对AbGV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安全性、病毒杀虫剂研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研究。建立了AbGV杀虫剂生产工艺流程,研制了0.5%AbGV悬浮剂.9... 本项研究分离鉴定了14对昆虫病毒,其中AbGV等5种病毒为我国首次发现。对AbGV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安全性、病毒杀虫剂研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研究。建立了AbGV杀虫剂生产工艺流程,研制了0.5%AbGV悬浮剂.9.5%病毒复合液剂,7.5%病毒复合悬浮剂。并进行较大面积防治试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防治效果和社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杀虫剂 应用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的增殖技术研究
11
作者 丁永官 章东方 +2 位作者 陈锦锈 徐德进 邓余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1期61-63,60,共4页
以天然食料茶技接种茶蚕颗粒体病毒感染茶蚕幼虫批量增殖病毒,在室内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增殖茶蚕颗粒体病毒量的多少是随着接种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其感染浓度以1×10-2mg/ml为宜,感染时间以病毒感... 以天然食料茶技接种茶蚕颗粒体病毒感染茶蚕幼虫批量增殖病毒,在室内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增殖茶蚕颗粒体病毒量的多少是随着接种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其感染浓度以1×10-2mg/ml为宜,感染时间以病毒感染后7—9d为高;茶蚕各龄每条感病虫尸病毒含量是随虫龄的增大而成倍增加,在生产中以4龄幼虫和感染病毒为好.野外增殖病毒以9—10月期间茶蚕幼虫为2—3龄期,剂量病毒6g/ha标准粉常规喷雾,至茶蚕感病末期到死亡后1—2d采收为宜;取得了增殖病毒死虫65.625kg/ha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颗粒体病毒 增殖 茶蚕
下载PDF
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初报
12
作者 徐德进 陈锦绣 +1 位作者 章东方 邓余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1期69-70,共2页
本文报道茶蚕AndracabipunctataWalker的两种人工饲料。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一代茶蚕,幼虫存活率在70%以上,蛹死亡率在50%以下。人工饲料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关键词 茶蚕 人工饲料
下载PDF
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鉴定与虫口监测应用
13
作者 崔少伟 赵冬香 +8 位作者 张家侠 商建农 蔡晓明 李兆群 边磊 修春丽 付楠霞 陈宗懋 罗宗秀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茶树食叶害虫,严重时其幼虫可将整株茶树的叶片取食殆尽,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对我国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进行了鉴定,利用正己烷浸提法对求偶高峰期的茶蚕雌虫性信息素进行了提取,利...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茶树食叶害虫,严重时其幼虫可将整株茶树的叶片取食殆尽,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对我国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进行了鉴定,利用正己烷浸提法对求偶高峰期的茶蚕雌虫性信息素进行了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筛选性信息素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试了性信息素成分的电生理活性,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筛选出性信息素最佳剂量,最后利用性信息素对海南五指山地区的茶蚕种群进行了监测。GC-EAD结果显示,茶蚕性信息素提取物中只有1种成分可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GC-MS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该活性成分为顺11,顺14-十八碳醛(E11,E14-18Ald)。EAG测试和田间引诱试验验证了性信息素鉴定结果,田间诱捕数据显示不同剂量的性信息素在田间的引诱效果不同,当剂量为0.9 mg时,田间引诱效果最佳。虫口监测结果表明,茶蚕性信息素是一种理想的虫口监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明确海南五指山地区5—10月共有两代茶蚕,成虫高峰期为6月17日和8月27日。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防治或虫口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性信息素 鉴定 虫口监测
下载PDF
温度对茶蚕卵期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汉鹄 《安徽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鳞翅目,蚕蛾科)的卵,在有效温度范围内,发育进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恒温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9℃,有效积温常数为201.69日度。卵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7.39+201.69x,预测式:N=(201.69±32.34...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鳞翅目,蚕蛾科)的卵,在有效温度范围内,发育进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恒温条件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9℃,有效积温常数为201.69日度。卵期发育的数学模式:y=7.39+201.69x,预测式:N=(201.69±32.34)/(T-(7.39±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发育 温度 有效积温常数
下载PDF
茶蚕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15
作者 秦华光 李沁 +1 位作者 盛萍萍 穆丹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8-12,共5页
茶蚕为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取食茶科与山茶科植物叶片,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在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均有分布。其不同时期的天敌不同,每年发生代数都因地区不同也不同。茶蚕主要在幼虫阶段取食寄主植物的叶片,具群聚性。可利用化... 茶蚕为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取食茶科与山茶科植物叶片,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在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均有分布。其不同时期的天敌不同,每年发生代数都因地区不同也不同。茶蚕主要在幼虫阶段取食寄主植物的叶片,具群聚性。可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四种手段对茶蚕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gut-content analysis to detect aphid and coccinellid predation by Harmonia axyridi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in Italy 被引量:4
16
作者 Gabriele Rondoni Kacie J. Athey +3 位作者 James D. Harwood Eric Contit Carlo Ricci John J. Obrycki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719-730,共12页
Despite their positive effect in reducing pest populations, exotic generalist predators sometimes become invasiv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isplacement of 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same trophic level. Although laboratory... Despite their positive effect in reducing pest populations, exotic generalist predators sometimes become invasiv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isplacement of 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same trophic level. Alth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linked intraguild predation (IGP) to these interactions, field evidence and quantification of IGP are still lacking for most systems. The recent establishment of the exotic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in Italy raises concern about the detrimental effect that the ladybird could have on native coccinellids. Here we assess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acceptability and suitability of eggs of 2 native ladybirds, Adalia bipunctata L. and Oenopia conglobata (L.), as prey items for H. axyridis larvae. Then we developed primers for molecular gut-content analysis to detect predation by H. axyridis on the 2 ladybirds and on the aphid Eucallipterus tiliae L. Species-specific 16S primer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3 species and laboratory feeding trials were conducted to quantify the rate of prey DNA breakdown in the gut of//. axyridis. Moreover, to field evaluate primers, H. axyridis 4th instars (n = 132) were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from linden trees in northern Italy and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prey DNA. Seventy-three percent and 7% of field collected H. axyridis were positive for aphid and coccinellid DNA, respectively. Predation upon aphid and A. bipunctata was lower than predicted if density dependent consumption was expected, while predation upon O. conglobat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Here, we provided the first evidence of IGP among feral populations ofH. axyridis and indigenous ladybird beetles, occurring in It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lia bipunctata biological control Eucallipterus tiliae intraguild inter-actions nontarget effect Oenopia conglobat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