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唐向红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11年第5期64-71,共8页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日本女性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女性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女性就业 就业率 雇佣形态 少子化
下载PDF
日本非正式雇佣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权彤 李晶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8-91,共4页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曾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三件神器"。泡沫经济破灭,经济持续低迷,瓦解了日本终身雇佣制度,以钟点工、自由打工者、派遣员工为主的非正式雇佣员工... "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曾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三件神器"。泡沫经济破灭,经济持续低迷,瓦解了日本终身雇佣制度,以钟点工、自由打工者、派遣员工为主的非正式雇佣员工在劳动就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非正式雇佣的扩大带来了穷忙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研究日本政府及各界应对非正式雇佣的解决办法对我国应对非正式雇佣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雇佣 贫富差距 社会问题 少子化
下载PDF
西方人口经济学说的历史演进及借鉴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冀锋 《许昌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经济学说史上 ,经济学家对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 ,究其原因 ,可以发现 ,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国家不同 ,不同的经济学家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对经济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同时 ,经济学家不同的价值观也是... 在经济学说史上 ,经济学家对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 ,究其原因 ,可以发现 ,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国家不同 ,不同的经济学家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对经济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同时 ,经济学家不同的价值观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 ,比较这些理论 ,博采众家之长 ,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人口经济政策 ,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快速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说 经济增长速度 生育率 就业率 历史演进 价值观 借鉴意义
下载PDF
北欧普及照顾与充分就业政策及其决策机制的台湾转化
4
作者 劉毓秀(Yu-Hsiu Liu) 《女學學誌》
台湾妇女运动阵营於十五年前开始着书立说,联结民间与政府力量,致力於转化北欧国家融合「(性别)平等」与「普及公共照顾」的政策路线,及其民主组合决策机制。晚近,国际比较研究指出,这套北欧政策,尤其是普及公共托育政策,能够... 台湾妇女运动阵营於十五年前开始着书立说,联结民间与政府力量,致力於转化北欧国家融合「(性别)平等」与「普及公共照顾」的政策路线,及其民主组合决策机制。晚近,国际比较研究指出,这套北欧政策,尤其是普及公共托育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性别平等,并因应人口危机与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困境。本论文尝试聚焦於托育政策,探析北欧制度的台湾转化工程之理念、过程、成果与困境,并探讨其政治动能,冀望藉此为深陷人口、家庭、性别角色等棘手问题的我国社会提供解决难题的一线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歐普及照顧政策 充分就業政策 性別平等 托育政策 民主組合主義 制度性民主審議 低生育率 民間組織
全文增补中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被引量:137
5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5,5,共25页
中国终于在1980年—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该农业革命的动力和历史上其他的农业革命十分不同。它是"隐性的",因为它不是来自某种新的投入而提高了某些产物的亩均产出,而主要是由于... 中国终于在1980年—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该农业革命的动力和历史上其他的农业革命十分不同。它是"隐性的",因为它不是来自某种新的投入而提高了某些产物的亩均产出,而主要是由于从低值的谷物生产转向越来越多的高值肉禽鱼、蛋奶和(高档)蔬菜与水果的生产。这个变化是由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食物消费转化所推动的,是伴随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收入水平上升而来的。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农业变迁不简单取决于市场和/或技术,或产权制度等人们如今较多关注的因素,而是由这些因素和人地关系资源禀赋、城乡关系、国家行为,以及历史巧合之间的互动所促成的。中国的经验其实与印度的至为相似,而不同于西方国家或所谓的"东亚模式"的国家。即便如此,中国经验也和印度有重要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资源禀赋 农业与手工业的紧密缠结 单向的城乡贸易 食物消费革命 “东亚”合作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