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导板在深覆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宝红 周洪 邹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矫治重度深覆患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方法:对18名生长发育期的重度深覆患者,用平面导板来打开咬合,并对咬合打开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后牙及牙槽高度均增加,下后牙及牙槽高度的增加值...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矫治重度深覆患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方法:对18名生长发育期的重度深覆患者,用平面导板来打开咬合,并对咬合打开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后牙及牙槽高度均增加,下后牙及牙槽高度的增加值大于上后牙及牙槽高度的增加值,而对前牙及牙槽高度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②上下颌骨在水平方向上无改变,但下颌平面角与下面高/全面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后面高/前面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小;③覆减小,Spee氏曲线得到整平;④松弛的下唇肌肉得到紧张,从而改善了侧貌外形。结论:平面导板使覆减小主要是后牙及后牙齿槽突高度增加的结果,对生长发育期的低角重度深覆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导板 深覆[牙合]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板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隋淑丽 刘洪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咬合板治疗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测定,探讨咬合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时脑血流的变化。方法:使用德国DML系列multidopX1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脑血流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与平... 目的:通过咬合板治疗前后咀嚼运动时脑血流变化的测定,探讨咬合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时脑血流的变化。方法:使用德国DML系列multidopX1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脑血流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与平均峰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行使咀嚼运动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明显增加。未戴咬合板和戴咬合板的TMD患者咀嚼运动后,脑血流速无明显改变。结论:咀嚼运动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咬合板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 脑血流 脑功能
下载PDF
后牙锁的矫治(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拓江 李煌 徐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6-837,共2页
后牙锁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畸形,对口腔功能及健康危害较大。矫治锁的难点在于对垂直高度的控制。通过临床治疗方案和实施步骤的优化,可增强垂直向控制,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关键词 锁[牙合] 牵引 [牙合]垫
下载PDF
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对最大咬合力的影响
4
作者 施生根 欧阳官 郭天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为观察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设计与患者咀嚼功能的关系,选择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为每个患者各作4副总义齿,其中有一副义齿(标准义齿)的咬合平面以上中切牙近中切角为基准或向后上、或向后下、或向左右方向倾斜5°。测定患者... 为观察总义齿咬合平面定位设计与患者咀嚼功能的关系,选择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为每个患者各作4副总义齿,其中有一副义齿(标准义齿)的咬合平面以上中切牙近中切角为基准或向后上、或向后下、或向左右方向倾斜5°。测定患者戴各义齿用单侧尽最大力咬合时的力值,发现患者戴标准义齿时平均最大咬合力值显著高于其它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平面 HE力 义齿
下载PDF
前后平面交角与覆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晓青 黄吉娜 谢志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前后平面交角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取浙江省口腔医院正畸科127例初诊病例的模型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万能角度尺在模型上测量上颌前平面(AOP)、后平面(POP)的龈向夹角和下颌前、后平面的向夹角,以此为前后... 目的:研究前后平面交角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取浙江省口腔医院正畸科127例初诊病例的模型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万能角度尺在模型上测量上颌前平面(AOP)、后平面(POP)的龈向夹角和下颌前、后平面的向夹角,以此为前后平面交角(AOP-POP),并将上颌AOP-POP与下颌同侧AOP-POP的差值简称为上下平面交角差,左右两侧取均值,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覆程度的患者其上、下颌前后平面交角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组的患者上颌前后平面交角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OP-POP能反映曲线曲度,上下平面交角差与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覆[牙合] 平面
下载PDF
不同正颌外科方案对骨性Ⅲ类伴前牙开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显文 艾伟健 +2 位作者 周会喜 李运峰 刘曙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正颌外科手术方案对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术后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入院接受手术的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畸形患者122例,分别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BSSRO)(50例)、下颌升支垂直骨劈开(IVRO)(30例)、BSSRO+Le... 目的比较不同正颌外科手术方案对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术后垂直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入院接受手术的骨性Ⅲ类错伴前牙开畸形患者122例,分别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BSSRO)(50例)、下颌升支垂直骨劈开(IVRO)(30例)、BSSRO+Le FortⅠ(22例)、IVRO+Le FortⅠ(20例)作为手术方案,并且除IVRO方案外其他所有方案病例均接受钛板颌骨内坚固内固定术。术后正畸完成时及完成后6、24个月时随访接受临床检查与头影测量分析评估垂直向复发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覆、下颌平面角、颌间夹角。结果 1)BSSRO+Le FortⅠ与IVRO+ Le FortⅠ组覆显著减小的比率在6、24个月都少于BSSRO与IVRO组。2)BSSRO+Le FortⅠ组与IVRO+ Le FortⅠ组下颌平面角显著增加的比率在6、24个月都少于BSSRO与IVRO组。3)6个月时BSSRO+Le FortⅠ组与IVRO+Le FortⅠ组颌间夹角显著增加的比率少于BSSRO组与IVRO组,而24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颌外科(BSSRO+ Le FortⅠ与IVRO+Le FortⅠ)均比单颌外科(BSSRO与IVRO)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垂直向复发的数量和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袷 正颌外科 开[牙合] 覆[牙合] 下颌平面角 颌间夹角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芬 吴建勇 刘剑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 :系统介绍Twin Block(双垫 )矫治器的制作、作用机理和矫治过程 ,并就其特点及适应症进行阐述。方法 :对 9例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型患者采取Twin Block技术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前后全口牙列模型及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 目的 :系统介绍Twin Block(双垫 )矫治器的制作、作用机理和矫治过程 ,并就其特点及适应症进行阐述。方法 :对 9例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型患者采取Twin Block技术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前后全口牙列模型及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后牙调整成为中性关系 ,软硬组织及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功能矫治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 咬He记录 He引导斜面
下载PDF
固定矫治器结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建才 蔡冬梅 郭剑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使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前牙平导",对40例安氏二类Ⅲ°深覆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治疗后SNB增长了3.49°,ANB减小了3.53°,SNA基本没...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使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前牙平导",对40例安氏二类Ⅲ°深覆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治疗后SNB增长了3.49°,ANB减小了3.53°,SNA基本没有改变。前面高增加3.67 mm,后面高增加1.66 mm。覆盖减小了5.33 mm,覆减小了3.69 mm。下颌Spee氏曲线被显着整平。结论本方法在治疗深覆病例方面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打开咬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技术 平面导板 深覆 打开咬合
下载PDF
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雷勇华 张素银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65-466,共2页
对15例前牙深覆牙合Ⅲ°的安氏Ⅱ′病人采用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发现:平面导板能迅速(6个月)有效矫治深覆牙合;其作用机制是使后牙升高(1.1mm),下前牙压低(0.8mm)。
关键词 平面导板 深覆He 错HE 矫治术
下载PDF
用上颌平面导板协助方丝弓矫治器打开咬牙合的初步探讨
10
作者 孙建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 研究打开前牙深覆牙合Ⅱ~Ⅲ度的方法。方法 选择 12例前牙深覆牙合达Ⅱ~Ⅲ度的患者 ,分别在矫治前、矫治中及方丝弓矫治器打开咬牙合失败后 ,用上颌平面导板协助打开咬合。结果 经过 3~ 8个月的时间 ,12名患者覆牙合均达正常... 目的 研究打开前牙深覆牙合Ⅱ~Ⅲ度的方法。方法 选择 12例前牙深覆牙合达Ⅱ~Ⅲ度的患者 ,分别在矫治前、矫治中及方丝弓矫治器打开咬牙合失败后 ,用上颌平面导板协助打开咬合。结果 经过 3~ 8个月的时间 ,12名患者覆牙合均达正常 ( 0~ 1度 )。结论 作者认为以上颌平面导板协助以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深覆牙合患者打开咬牙合的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弓矫治器 上颌平面导板 打开咬He
下载PDF
平导和反SPEE曲弓丝治疗前牙深覆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秀婧 阎燕 乔琳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平导、弓丝上加反 SPEE 曲治疗深覆(?)的效果。方法选择深覆骀均在Ⅱ度以上患者27名,平导组14名,反 SPEE 曲组13名,年龄11-28岁,咬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 X 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 目的比较平导、弓丝上加反 SPEE 曲治疗深覆(?)的效果。方法选择深覆骀均在Ⅱ度以上患者27名,平导组14名,反 SPEE 曲组13名,年龄11-28岁,咬合打开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 X 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戴用平导可以使下颌骨向下旋转,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反 SPEE 曲可以使下面高及全面高增加,但增加的效果不如平导作用大,差别有显著性,打开咬合主要靠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少量增高,磨牙增高的量较平导组的小,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两种方法打开咬合的机制不同,临床适应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牙合] 机制 平导
原文传递
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上颌后牙平面式垫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3
12
作者 訚侃 彭友俭 陈国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比较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后牙垫 (实验组 )矫正前牙反 ,与单纯直线弓矫治器 (对照组 )二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方法 选择前牙反 49例 ,分为实验组 34例、对照组 15例、分析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 ,解除反时间等。 结果... 目的 比较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后牙垫 (实验组 )矫正前牙反 ,与单纯直线弓矫治器 (对照组 )二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方法 选择前牙反 49例 ,分为实验组 34例、对照组 15例、分析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 ,解除反时间等。 结果 实验较对照组有利于前牙反颅面部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缩短疗程 ,且不会对TMJ产生不良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直丝弓矫治器 颏兜 上颌后牙平面式h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