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伤口延迟愈合患者的护理
1
作者 谢敏 邹燕蕾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0期86-90,共5页
本文介绍1例伤口延迟愈合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伤口局部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健康教育。经过有效护理,患者伤口34d后完全愈合。
关键词 伤口 延迟愈合 护理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处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罗坤 伍静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采用常规清创结...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研究组采用常规清创结合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各时间段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少,二期缝合、肿胀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换药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d两组CRP水平均达到最高值,治疗后2~5 d研究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Ⅲ级暴露犬咬伤创面应用常规清创结合VSD进行治疗,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Ⅲ级暴露犬咬伤 创面处理
下载PDF
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嘉琪 伍静 +1 位作者 罗坤 潘德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88例四肢犬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犬咬伤患... 目的分析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88例四肢犬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L检验预测模型拟合度,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288例患者中,44例出现伤口感染,感染率为15.28%。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培养分离45株菌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受伤至清创时间≥6 h是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白蛋白≥35 g/L为保护因素(P<0.05)。构建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预测模型,采用H-L检验方程拟合优度,拟合优度良好(P=0.495),计算患者的预测概率,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约登指数为0.459,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70.90%。结论四肢犬咬伤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糖尿病、受伤至清创的时间、白蛋白为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伤口感染的预测能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伤口感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覆盖式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苏祖雄 李炳文 +3 位作者 黄国亮 林进师 毛坡 罗毅 《蛇志》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覆盖式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眼镜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VSD治疗组采取覆盖式VSD对眼镜蛇咬伤创面进... 目的探讨覆盖式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眼镜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VSD治疗组采取覆盖式VSD对眼镜蛇咬伤创面进行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引流处理,两组均给予常规换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咬伤部位肢体肿胀及创面溃疡情况、疼痛水平、炎症指标,并比较创面溃疡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VSD治疗组的创面溃疡面积、肿胀评分、VAS评分及溃疡愈合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且VSD治疗组的WBC、CK、Mb、AST、CRP指标水平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VS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36)。结论覆盖式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对促进消肿及溃疡愈合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引流技术 眼镜蛇咬伤 肢体肿胀 皮肤溃疡
下载PDF
蛇伤膏外敷治疗毒蛇咬伤火毒证的疗效观察与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5
作者 袁晨 钱自华 +2 位作者 汪四海 刘妮娜 胡鹏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目的:观察蛇伤膏外敷治疗毒蛇咬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蛇伤膏治疗毒蛇咬伤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诊的毒蛇咬伤火毒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目的:观察蛇伤膏外敷治疗毒蛇咬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蛇伤膏治疗毒蛇咬伤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诊的毒蛇咬伤火毒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蛇伤膏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积分、疼痛与肿胀程度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基于药物与疾病数据库筛选蛇伤膏-毒蛇咬伤靶点及共有靶点,利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筛选关键基因与靶点,利用AutoDockPools1.5.7进行分子对接及PyMol可视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均为100%,试验组治愈率(67%,20/30例)高于对照组(27%,8/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积分、疼痛与肿胀程度评分、NEUT、PT、CRP、IL-6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试验组肿胀程度评分、NEU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肢体症状与体征评分、PT、CRP、IL-6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蛇伤膏-毒蛇咬伤的核心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纤连蛋白1(FN1)、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黄芩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等,主要涉及MAP激酶活性的正调节、细胞外空间、蛋白酶结合、AGE/RAGE通路、TNF等生物功能与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蛇伤膏治疗毒蛇咬伤火毒证效果显著;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了蛇伤膏通过多靶点、多通路途径治疗毒蛇咬伤,与临床相关指标具有联系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火毒证 蛇伤膏 中药外敷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动物和人咬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6
作者 冯祖欣 肖时曦 范昭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动物和人类咬伤是全球性的重要卫生问题,其发生非常普遍,常常导致严重病情,甚至可致命。大部分动物咬伤是由狗引起的,猫咬伤位居第二,但相对较少。人类咬伤在咬伤案例中也占据主要部分。一些关于咬伤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 动物和人类咬伤是全球性的重要卫生问题,其发生非常普遍,常常导致严重病情,甚至可致命。大部分动物咬伤是由狗引起的,猫咬伤位居第二,但相对较少。人类咬伤在咬伤案例中也占据主要部分。一些关于咬伤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然而,关于动物和人咬伤初步治疗的现有文献提供了一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和结果。本文梳理和评估动物(狗、猫和蛇)和人类咬伤处理相关的最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咬伤 感染 伤口处理
下载PDF
社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对犬伤伤口处置、被动免疫、疫苗接种等措施的实施效果
7
作者 石凌云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91-19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社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对犬伤伤口处置、被动免疫、疫苗接种等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武陟县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就诊记录,选取符合条件的狂犬病暴露伤口患者1500例,采用随...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社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对犬伤伤口处置、被动免疫、疫苗接种等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武陟县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就诊记录,选取符合条件的狂犬病暴露伤口患者1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750例(采用常规狂犬病疫苗接种护理)和社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案基础上予以社区专科护理成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方案)750例。同时收集其伤口处置、被动免疫和疫苗接种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男性占比(58.13%)高于女性占比(41.87%),2~9岁年龄段患者占比最高(26.40%),≥60岁患者占比最低(7.13%)。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伤口暴露程度为Ⅱ级的占比最高(49.47%),伤口暴露在下肢部位的占比最高(48.33%)。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伤口暴露后在24 h内就诊的占比最高(69.13%)。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均接受人用冻干粉类狂犬病疫苗接种,其中480例患者经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32.00%)。社区护理组伤口正确处置率达到98.27%,被动免疫率达到98.53%,疫苗接种率达到97.47%,均高于常规护理组(94.93%,95.20%,9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下,对提高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处置、被动免疫、疫苗接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暴露预防 疫苗 犬伤伤口处置
下载PDF
泻火解毒法治疗原矛头蝮蛇咬伤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陈福伟 王世军 +3 位作者 张美吉 赵玉楣 杨尾莲 沈芳华 《蛇志》 2024年第3期277-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治疗原矛头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原矛头蝮蛇咬伤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蛇伤胶囊(...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治疗原矛头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原矛头蝮蛇咬伤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蛇伤胶囊(泻火解毒法治疗毒蛇咬伤代表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时的患肢周径差、肿胀消退时间、治疗疗程及患肢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3天时的患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5、7天时,治疗组的患肢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治疗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3、5、7天时,治疗组的患肢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泻火解毒法治疗原矛头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伤胶囊 原矛头蝮蛇咬伤 泻火解毒法 肢体肿胀 临床疗效 疼痛评分
下载PDF
新型敷料在犬咬伤严重暴露创面伤口床准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金文 姚炜 +2 位作者 张磊 魏素文 滕永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评价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犬咬伤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犬咬伤Ⅲ创面患者,随机分为银离子敷料+水凝胶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银离子敷料+水凝胶治疗,B组采用盐水纱条治疗。结果两组相比,A组的创面范围差值及创... 目的评价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犬咬伤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犬咬伤Ⅲ创面患者,随机分为银离子敷料+水凝胶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银离子敷料+水凝胶治疗,B组采用盐水纱条治疗。结果两组相比,A组的创面范围差值及创面愈合百分率在治疗后的第10天、第17天均明显好于B组(P<0.001);A组犬咬伤创面的平均痊愈时间(18.2±0.9)d明显短于B组(22.2±0.6)d(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能控制犬咬伤创面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对治疗犬咬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创面 银离子敷料 水凝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优拓油纱用于犬咬伤创口引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立嵩 陈瑞丰 +2 位作者 单毅 郑吉波 贾亿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37-1038,1044,共3页
目的探讨优拓油纱对犬咬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40例犬咬伤致皮肤贯穿需清创缝合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试验组)各120例。A组伤口经清创缝合术后采用传统凡士林油纱引流,B组伤口经清创缝合术后采用优拓油纱引流。观察创... 目的探讨优拓油纱对犬咬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40例犬咬伤致皮肤贯穿需清创缝合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试验组)各120例。A组伤口经清创缝合术后采用传统凡士林油纱引流,B组伤口经清创缝合术后采用优拓油纱引流。观察创面感染率,比较更换引流物的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A组的治疗方法相比,B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明显降低,引流物的更换次数明显减少,且伤口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拓油纱较传统的犬咬伤伤口引流物能够加速犬咬伤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引流术 清创术 引流物
下载PDF
苯扎氯铵在犬咬伤伤口清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亿卿 陈瑞丰 +4 位作者 黄立嵩 王雪飞 刘玉杰 黄超 单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在处理犬咬伤伤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378例犬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88)和对照组(n=190)。实验组应用碘伏溶液联合苯扎氯铵溶液处置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碘... 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在处理犬咬伤伤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378例犬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88)和对照组(n=190)。实验组应用碘伏溶液联合苯扎氯铵溶液处置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碘伏溶液处置伤口。观察并记录对伤口处置时疼痛指数及伤口愈合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伤口疼痛明显减轻(NPRS:2.87±0.94 vs 5.98±1.01,P=0.000 1),实验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43%vs 14.21%,P=0.021)。结论采用苯扎氯铵溶液冲洗伤口,可减轻患者疼痛,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铵 犬咬伤 清创
下载PDF
犬咬伤的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毅 刘萍 +5 位作者 宋玫 肖斌 陈黎明 姜疆 徐承新 孙晓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总结犬咬伤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的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1例119处犬咬伤伤口急诊处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遵照医学美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采用新的缝合技术分层严密缝合,针距和边距0.2~0.3cm;若有皮... 目的:总结犬咬伤急诊处理与美容修复的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1例119处犬咬伤伤口急诊处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遵照医学美学和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采用新的缝合技术分层严密缝合,针距和边距0.2~0.3cm;若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按照"宁近勿远,宁简勿繁"原则,选择全厚皮片或各种皮瓣修复;强调延期修复,注重康复治疗。结果:51例119处伤口,清创后直接缝合37处,全厚皮片移植23处,各种皮瓣修复29处;延期修复30处,直接缝合5处,局部皮瓣25处。111处伤口Ⅰ期愈合,愈合率93.3%;伤口对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和器官移位与变形。Ⅰ期修复的8处伤口愈合欠佳,经换药或二次手术愈合。37例84个部位经3~12个月随访,外观良好,瘢痕增生轻微,5处移植皮片存在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2例患者眉部分缺失,1例耳郭部分缺失,1例面神经瘫痪。结论:犬咬伤急诊处理中,遵照"创伤美容修复"理念,充分运用美学理论和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实施及时准确的治疗,就能实现美容修复的目标。对不具备一期修复的伤口应延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咬伤 急救 创面修复 美容学
下载PDF
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局部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蕾莉 郭立新 +3 位作者 陈斌 李中秋 周红宇 聂绍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第922医院收治的眼镜蛇咬伤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蛇咬伤局部创面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局部切开排毒、局部... 目的观察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第922医院收治的眼镜蛇咬伤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蛇咬伤局部创面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局部切开排毒、局部封闭、抗蛇毒血清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400 g·L^(-1)硫酸镁甘油纱布覆盖局部创面,观察组患者使用积雪苷霜软膏涂抹局部创面,直至创面愈合。每日连续观察创面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局部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1、3、7天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变化。2组患者于治疗第14天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局部肿胀完全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第1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3、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单核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 2组患者治疗第7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第3天(P<0.05),2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第7天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3、7天单核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21/22)、86.36%(19/2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601,P<0.05)。结论积雪苷霜软膏治疗眼镜蛇咬伤局部创面临床疗效确切,并可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 蛇咬伤 局部创面 积雪苷霜软膏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延迟缝合治疗在犬咬伤伤口愈合方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家炜 王旭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延迟缝合处理严重犬咬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就诊的犬咬伤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30例和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伤口30例。入院后立即应用狂犬疫苗、破...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延迟缝合处理严重犬咬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就诊的犬咬伤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30例和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伤口30例。入院后立即应用狂犬疫苗、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创面急性期行常规换药1~2次/d,做皮片移植修复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彻底清除创面中已失活的组织,按照创面形状裁剪负压引流护创材料,用半透膜封闭整个创面及敷料,持续负压吸引。每3天更换负压吸引装置1次。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做皮片移植修复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统计两组患者二次缝合前伤口治疗时间、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患者二期缝合时间(11.47±4. 89)d,其中感染1例(2.63%);传统延迟缝合治疗组患者二期缝合时间(16.21±6. 54)d,其中感染6例(13. 33%);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对大面积犬咬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创面长期暴露时间,降低反复感染发生率,并为二期缝合提供更靠前的时间窗,有效缩短治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负压封闭引流 延迟缝合
下载PDF
一期缝合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后延期缝合对儿童犬咬伤患者瘢痕及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烽 王旭东 黄立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8期914-916,共3页
目的对比一期缝合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后延期缝合对儿童犬咬伤患者瘢痕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儿童犬咬伤患者62例,按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VSD延期... 目的对比一期缝合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后延期缝合对儿童犬咬伤患者瘢痕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儿童犬咬伤患者62例,按缝合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VSD延期缝合组,每组各31例。予以常规清创、免疫及抗感染治疗后,一期缝合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伤口,VSD延期缝合组患者24h内行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感染发生率,瘢痕形成情况根据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进行评定。结果一期缝合组出现伤口感染6例(19.3%),VSD延期缝合组出现1例(3.2%),VSD延期缝合组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一期缝合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26,P=0.045)。一期缝合组的患者VSS评分为(3.44±1.46)分,VSD延期缝合组为(1.97±0.87)分,VSD延期缝合组低于一期缝合组,差异有显著性(t=4.874,P=0.000)。结论对儿童犬咬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延期缝合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犬咬伤 负压封闭引流 延期缝合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解读与动物致伤后破伤风的预防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成 刘斯 +1 位作者 孙玉佳 王传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051-1055,共5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7年2月发布了最新的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此立场文件对2006年的WHO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 containing vaccines,TTCV)立场文件进行了更新。新的立场文件更新了当前破伤风的...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7年2月发布了最新的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此立场文件对2006年的WHO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 containing vaccines,TTCV)立场文件进行了更新。新的立场文件更新了当前破伤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经过、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并对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最佳时机提供了修订指南。动物致伤伤口是破伤风感染的高风险伤口,处理过程中必须对破伤风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本文将结合中国目前破伤风预防的现状,重点对该立场文件中的一些更新内容作一解读,并介绍动物致伤后预防破伤风的相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免疫预防 动物致伤 伤口管理
下载PDF
犬咬伤创口感染分布及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瑞丰 王立秋 +1 位作者 黄立嵩 王雪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各部位犬咬伤创n的感染及临床特点。方法900例65岁以下的犬咬伤致撕裂伤患者,按伤部分为头面颈组、手部组、足部组、上肢组、下肢组和躯干组,分别观察各组的感染率、感染时间、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部组感染率为26.... 目的探讨各部位犬咬伤创n的感染及临床特点。方法900例65岁以下的犬咬伤致撕裂伤患者,按伤部分为头面颈组、手部组、足部组、上肢组、下肢组和躯干组,分别观察各组的感染率、感染时间、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部组感染率为26.0%,与足部组(22.0%)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头面颈组、上肢组、下肢组、躯干组(分别为7.3%、10.0%、9.3%、11.3%,均P〈0.05)。手部组的感染时间为(13.7±6.7)h、与足部组[(16.0±7.6)h]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均显著短于头面颈组、上肢组、下肢组、躯干组[分别为(23.3±11.4)h、(23.1±8.4)h、(21.9±7.8)h、(20.1±6.8)h,均P〈0.05]。头面颈组、上肢组、下肢组、躯干组各组间在感染率、感染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明显触痛及发热;并发症主要是脓肿、淋巴管炎/丹毒、关节炎、腱鞘炎、败血症。结论手、足部位的犬咬伤创口是感染最易发生的部位,也最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创口 感染 分布
下载PDF
泻火解毒方医治蝮蛇咬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晗 杨德玉 +3 位作者 李雪苓 曹承楼 王凯 李忠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方医治蝮蛇咬伤的效果。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53例蝮蛇咬伤患者,其中泻火解毒方治疗组为27例,对照组为26例。比较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包含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方医治蝮蛇咬伤的效果。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53例蝮蛇咬伤患者,其中泻火解毒方治疗组为27例,对照组为26例。比较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包含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granulocyte,NEU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疼痛以及肿胀消散的时间;对比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总的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相关血液检查水平差别均不大(P>0.05)。使用泻火解毒方治疗组治疗后WBC、NEUT、ALT、AST、CK、CK-MB的下降水平以及PLT的上升水平均好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泻火解毒方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的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泻火解毒方治疗组治疗后其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蝮蛇咬伤患者,联合泻火解毒方内服的综合诊疗方法可以有效医治蝮蛇咬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中西医结合 泻火解毒方 血液指标 肿胀疼痛消失时间 住院治疗时间
下载PDF
眼镜蛇伤溃疡创面炎症细胞趋化及血管内皮因子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岁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9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眼镜蛇咬伤后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的变化。方法将20例因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溃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组常规创面清创后,以复方四黄液外敷伤口肿胀处;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眼镜蛇咬伤后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分泌的变化。方法将20例因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溃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常规清创换药。治疗组常规创面清创后,以复方四黄液外敷伤口肿胀处;对照组以50%硫酸镁外敷伤口肿胀处。溃疡发生后第1天、第7天分别在创缘处切取大小2 mm×2 mm大小的组织,检测VEGF,巨噬细胞、中性多核白细胞(PMN)、淋巴细胞。7 d后两组患者按照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修复创面。结果两组患者组织中VEGF、巨噬细胞、PMN、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表明,溃疡发生后第1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发生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创面巨噬细胞计数,VEGF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PMN及淋巴细胞计数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修复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溃疡,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趋化以及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而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流,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伤 伤口溃疡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VSD技术治疗犬咬伤创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慧英 赵以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n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犬咬伤患者创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6年3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2例犬咬伤开放性Ⅲ级创口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32人和B组(实验组)32人,经彻底清创消...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n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犬咬伤患者创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6年3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2例犬咬伤开放性Ⅲ级创口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32人和B组(实验组)32人,经彻底清创消毒后,A组应用传统的填塞优拓引流条每天或隔天换药方式治疗,B组应用VSD技术对创口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应用spss24.0对两组患者创口感染率、创口痊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创口感染率小于A组;愈合时间早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治疗能有效控制创口感染,减少创口愈合时间、对犬咬伤开放性创口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咬伤 创口愈合率 感染率 VSD引流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