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皮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健菱 赵婷婷 +4 位作者 胡家震 唐娟 胡成刚 马彬焰 邰通芝 《江西化工》 2023年第1期40-44,49,共6页
为建立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研究以雷公藤醌F(Triptoquinone F)和Epikatonic acid为对照品,考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薄层色谱分析的影响,确定苦皮藤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显示:... 为建立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研究以雷公藤醌F(Triptoquinone F)和Epikatonic acid为对照品,考察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展距、显色剂对薄层色谱分析的影响,确定苦皮藤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显示:采用薄层色谱GF254硅胶板,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制备供试品溶液,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7:2:0.2为展开剂展开,喷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热风吹干显色,于日光底部灯下进行检视,所得苦皮藤层色谱分离效果和显色效果较佳,斑点清晰且特征性好。该方法安全、易操作、专属性强,可作为苦皮藤二氯甲烷部位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鉴别 苦皮藤 展开剂 显色剂
下载PDF
双苦营养面条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向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本文采用苦荞面粉、小麦面粉、苦瓜汁、面粉品质改良剂,通过适宜的工艺制作,得到苦荞含量高、食疗效果好、口感舒适、加工方便的双苦营养面条。
关键词 苦荞面粉 苦瓜汁 小麦面粉 品质改良剂
下载PDF
稻草还田技术在攀枝花大棚苦瓜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琼 朱俐遐 +3 位作者 胡湘军 彭善新 黄艳 刘克思 《长江蔬菜》 2013年第12期44-46,共3页
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量、腐熟剂的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稻草的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3)比处理4(CK1,空白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6.3%,速效钾平均增加55%;施用腐秆剂土师傅5... 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量、腐熟剂的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稻草的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3)比处理4(CK1,空白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6.3%,速效钾平均增加55%;施用腐秆剂土师傅5号的处理(处理2、处理3)比处理1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30.1%,碱解氮平均提高63.2%;稻草还田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苦瓜产量,但对苦瓜的生长发育及苦瓜的品质没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大棚苦瓜 腐熟剂 产量
下载PDF
苦丁茶啤酒酿造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瑞锋 陈廷登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9-142,173,共5页
提出了在麦汁煮沸过程中,使用野生苦丁茶代替部分酒花作为加香剂和苦味剂酿造苦丁茶保健啤酒的新方法。所酿制的成品啤酒色泽浅,口味纯正、清爽,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兼有柔和协调的苦丁茶和啤酒花的香气,苦味正常。与只添加酒花的啤... 提出了在麦汁煮沸过程中,使用野生苦丁茶代替部分酒花作为加香剂和苦味剂酿造苦丁茶保健啤酒的新方法。所酿制的成品啤酒色泽浅,口味纯正、清爽,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兼有柔和协调的苦丁茶和啤酒花的香气,苦味正常。与只添加酒花的啤酒相比较,不仅泡沫持久性增加,挂杯更明显,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啤酒 酿造工艺 加香剂 苦味剂 保健作用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技术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银杏叶提取物掩味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薛婉莹 李红鑫 +8 位作者 吴婧楠 孙常胜 李思潼 马宏瑞 陈晓娇 孙腾跃 郭杏梅 蔡程科 王洪飞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8期1799-18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掩味剂单独使用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掩味情况,寻找苦味评价方法。方法以银杏叶提取物水溶液为苦味药物研究载体,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运用经典人工口尝和电子舌评价法比较纽甜、甜菊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掩味效果,并选取不... 目的研究不同掩味剂单独使用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掩味情况,寻找苦味评价方法。方法以银杏叶提取物水溶液为苦味药物研究载体,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运用经典人工口尝和电子舌评价法比较纽甜、甜菊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掩味效果,并选取不同的浓度,考察加入掩味剂后溶液的苦度变化。结果纽甜在质量浓度范围为1.25~5 mg·mL^(-1)时对于银杏叶的掩味效果变化最为显著(P<0.05),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对银杏叶的掩味效果也比较显著(P<0.05),甜菊苷对银杏叶没有明显的掩味效果。结论纽甜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掩味效果最好,但纽甜质量浓度超过3.75 mg·mL时,过于甜腻不能被大多数口尝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味剂 电子舌 感官评价 苦味评价
下载PDF
麦芽糊精明胶复合掩蔽大豆低聚肽苦味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娜 权帆 +3 位作者 付成丽 方建华 李园园 吴淑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60,共9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方法,对麦芽糊精与明胶的复合物掩蔽大豆低聚肽苦味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溶解度、水分含量、吸湿性进行测定以及通过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制作低苦味大豆低聚肽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麦芽糊精...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方法,对麦芽糊精与明胶的复合物掩蔽大豆低聚肽苦味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溶解度、水分含量、吸湿性进行测定以及通过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制作低苦味大豆低聚肽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麦芽糊精∶明胶=1∶1、掩蔽剂∶大豆低聚肽=2∶1、入口温度151℃、进样速度6%。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低苦味大豆低聚肽粉测得苦味值为3.5,包埋率为75.63%,溶解度为(92.75±0.81)%,水分含量为(4.00±0.26)%,吸湿性为(32.89±2.66)%,电镜下微观结构呈现为大小均一的球形状态,表面较平整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掩蔽剂 苦味 工艺条件
下载PDF
铝分析中氟化物取代苦杏仁酸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柳昆华 田建平 +1 位作者 陈兵 李跃松 《云南地质》 2012年第2期253-255,共3页
使用氟化物取代锌盐-EDTA滴定法,与电位滴定、光谱分析等手段在铝土矿、合金中铝含量测定,设备要求低,环境友好,分析方便易行,准确度和精密度上达到国家行业要求,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关键词 铝分析方法改进 金属离子干扰 隐蔽剂选择 取代苦杏仁酸法 铝土矿样品
下载PDF
味觉转变剂在白酒中的开发探讨
8
作者 杨官荣 黄志瑜 《酿酒科技》 2009年第11期87-89,共3页
针对白酒存在的"入口甜,回味苦"的普遍现象,应用白酒骨架成分理论,深入剖析有机酸在白酒中的作用机理,四川省酿酒研究所研发的"味觉转变剂Ⅰ型和Ⅱ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白酒在勾调上的诸多问题。味觉转变剂Ⅰ型最佳... 针对白酒存在的"入口甜,回味苦"的普遍现象,应用白酒骨架成分理论,深入剖析有机酸在白酒中的作用机理,四川省酿酒研究所研发的"味觉转变剂Ⅰ型和Ⅱ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白酒在勾调上的诸多问题。味觉转变剂Ⅰ型最佳用量为0.5‰;Ⅱ型最佳用量为0.6‰,按比例加入后可以消除酒的苦味,对白酒起到明显的呈味作用,可增长后味,减少或消除杂味,出现回甜感,增加白酒的醇和度,减轻中、低度酒的水味,并使白酒香气更加幽雅自然。使用"味觉转变剂"对白酒进行调味,可明显改善酒质,赋予白酒幽雅、自然感,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白酒回苦 味觉转变剂 有机酸 降低成本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苦瓜饮料矫味及感官评定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军锋 周显青 +1 位作者 张玉荣 张晓琼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在经过纤维素酶水解、活性物质充分释放的苦瓜提取液中添加β-环状糊精、甘氨酸、精氨酸进行包埋及矫味试验,采用模糊数学评分法对添加不同配比矫味剂的苦瓜活性饮料的口感及苦味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添加0.5%β-环状糊精和2%甘氨酸... 在经过纤维素酶水解、活性物质充分释放的苦瓜提取液中添加β-环状糊精、甘氨酸、精氨酸进行包埋及矫味试验,采用模糊数学评分法对添加不同配比矫味剂的苦瓜活性饮料的口感及苦味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添加0.5%β-环状糊精和2%甘氨酸的苦瓜活性饮料的评定级别高、口感好,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苦瓜活性饮料滋味清甜略酸、具有苦瓜特有的风味,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饮料 苦味 矫味剂 模糊数学 感官评定
原文传递
3种掩味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的掩味作用探究及掩味前后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学林 王盼盼 +6 位作者 刘瑞新 仇继玺 张璐 桂新景 陈小菲 康冰亚 施钧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氯蔗糖、阿魏酸钠和β-环糊精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水煎液的掩味效果,比较黄柏掩味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方法:3种苦味抑制剂采用单独抑制苦味、两两联合抑制苦味、三者联合抑制苦味共计7种组合对黄柏水煎液进行掩味,考察掩... 目的:探讨三氯蔗糖、阿魏酸钠和β-环糊精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水煎液的掩味效果,比较黄柏掩味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方法:3种苦味抑制剂采用单独抑制苦味、两两联合抑制苦味、三者联合抑制苦味共计7种组合对黄柏水煎液进行掩味,考察掩味前后黄柏水煎液的苦度变化;利用HPLC建立掩味前后各样品液的指纹图谱,以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共有峰总面积为指标,分析其化学成分变化的程度与特点。结果:7种组合对黄柏水煎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苦作用。掩味剂联用后掩味效果更佳,优于单独使用,掩味后平均苦度均为Ⅰ级(不苦或几乎不苦)。指纹图谱共有峰有8个,掩味后7组供试品的56个峰中,除3个色谱峰在掩味前后相对峰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总变化率均<10%)外,其余53个峰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掩味前后黄柏的指纹图谱共有峰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掩味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黄柏水煎液均具有较好的抑苦作用,且掩味前后对黄柏中化学成分的总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掩味剂 指纹图谱 苦味抑制剂 盐酸小檗碱
原文传递
两种掩味剂对苦参水煎液的掩味作用考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康冰亚 施钧瀚 +4 位作者 张璐 张珊珊 高晓洁 刘瑞新 李学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考察甜菊素及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对苦味药水提液的抑苦效果。方法:以苦参水煎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方法,考察苦参水煎液加入不同质量分数掩味剂前后苦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甜菊素质量分数在0.075%~0.675%... 目的:考察甜菊素及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对苦味药水提液的抑苦效果。方法:以苦参水煎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经典人群口尝评价方法,考察苦参水煎液加入不同质量分数掩味剂前后苦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甜菊素质量分数在0.075%~0.675%时,可使苦参水煎液苦度级别由Ⅳ逐步下降至Ⅲ,苦度值下降了0.58~1.26,下降比例14.0%~30.5%,至0.675%时抑苦效果最强,更高质量分数时抑苦效果无显著增加;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质量分数在0.003%~0.081%时,可使苦参水煎液的苦度级别由Ⅳ下降至Ⅲ,苦度值下降0.44~1.50,下降比例10.65%~36.32%;药液下降的苦度值与掩味剂质量分数的对数均成正比。结论:2种掩味剂对苦参水煎液的掩味效果不够理想,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苦参水煎液的苦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素 新橙皮苷二氢查儿酮 掩味剂 苦参水煎液 苦度值 口尝评价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