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ssons from Vibrio Pathogen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Vaccines Developed
1
作者 Tania Rahman Md Ferdous Seraj Silvia Buroni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第12期950-964,共15页
Cholera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accine against cholera is an approach in the control of this epidemic and pandemic d... Cholera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accine against cholera is an approach in the control of this epidemic and pandemic diseas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early oral cholera vaccine, advances in vaccine development documented due to a good illustration of the epidemiology, outbreak strate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the disease causing pathogen. The newer-generation oral cholera vaccines are safe and guarantee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on during outbreak settings for several years. Yet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hyporesponsive to vaccines and show poor protection against cholera. In this review, we survey and analyse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etiology of cholera,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elaborate the vaccine candidates, which are effective against the pathog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available vaccines. These reviews comprehensively cover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recent discoveries related to Vibrio cholerae virulence, past and present vaccine candidat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ith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 believe that the advances tha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will give a comprehensive insight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olera outbreaks an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olera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CHOLERAE SEROGROUP O1 O139 Cholera Toxin LPS Vibriocidal ANTIBODIES IgA ANTIBODIES Heat-Killed Whole Cell vaccine live attenuated oral vaccine
下载PDF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伟 甘霖 +2 位作者 黄毅 宾冬梅 杨艳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10-712,765,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rotavirus vaccine,ORV)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联合接种的可行性,为制定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rotavirus vaccine,ORV)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联合接种的可行性,为制定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设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组和单苗接种组,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接种前后、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组之间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浓度(GMT/GMC)、抗体阳性率和阳转率的差异。结果:各接种组临床反应都轻微,实验组与各对照组免前免后同种抗体GMT/GMC、阳性率,以及免后抗体阳转率,其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ORV与MR同时接种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和相互干扰免疫应答,可以同时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联合接种 免疫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OPV疫苗糖丸在-20℃以下保存的稳定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宋霞 全文琦 +5 位作者 段维国 熊秋霞 陈巍 崔萍芳 黄铠 谢忠平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考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在-20℃温度下保存的稳定性.方法:将存放在-20℃以下1999~2003年生产的疫苗糖丸样品各随机抽取10个批号,分别进行3价总病毒含量及Ⅰ、Ⅱ、Ⅲ型分型病毒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糖丸... 目的:考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在-20℃温度下保存的稳定性.方法:将存放在-20℃以下1999~2003年生产的疫苗糖丸样品各随机抽取10个批号,分别进行3价总病毒含量及Ⅰ、Ⅱ、Ⅲ型分型病毒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糖丸存放于-20℃以下1~5年其病毒含量及其变化.结果:糖丸存放于-20℃以下2年,其3价总病毒含量及Ⅰ、Ⅱ、Ⅲ型分型病毒含量4个指标均达到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20℃以下保存5年,3价总病毒含量及Ⅰ、Ⅱ、Ⅲ型分型病毒含量(log CCID50/粒)平均值分别为5.59±0.12、5.57±0.08、5.02±0.24及4.85±0.29;在3个型中,Ⅲ型病毒含量下降值最多,Ⅰ型次之,Ⅱ型最少(P<0.01).结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存放于-20℃以下1~5年的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减毒活疫苗(OPV) 糖丸 稳定性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A-1株)口服免疫小白鼠抗体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裴晓春 崔玉梅 +4 位作者 李群英 郝国荣 王鹏赋 姚为民 白新卿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8-170,共3页
为研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A-1株)口服免疫的免疫原性,114只小白鼠1次口服免疫后1~8周内,每周收集肠洗液和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抗体反应。111只小白鼠检测到阳性抗体反应,阳转率为93.37%。肠洗液S-IgA阳转率高... 为研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L-A-1株)口服免疫的免疫原性,114只小白鼠1次口服免疫后1~8周内,每周收集肠洗液和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抗体反应。111只小白鼠检测到阳性抗体反应,阳转率为93.37%。肠洗液S-IgA阳转率高峰在第1和第6周(65%和64%)。血清IgA于第一周未测到,其高峰在第6周(100%)。IgM于第1周即达高峰(88%),IgG于第3周达高峰(88%)。至第8周末,S-IgA维持在40%,IgA、IgM和IgG分别维持在90%,80%和80%。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口服免疫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激活小白鼠的局部与全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口服免疫 特异抗体反应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微球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恒河猴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宗柳 龙润乡 +4 位作者 谭顺革 金炜翔 李华 任丽虹 全文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索用一种新型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其免疫途径。方法 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乳 酸/乙醇酸(PLA/PLG)包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型疫苗,检测微球的大小及在体外病毒释放的状况,和口 服免疫恒河猴后病毒在体内... 目的 探索用一种新型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其免疫途径。方法 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乳 酸/乙醇酸(PLA/PLG)包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型疫苗,检测微球的大小及在体外病毒释放的状况,和口 服免疫恒河猴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及免疫应答状况。结果 微球大小在6~10μm范围,体外病毒抗原释放长达27d 左右,体外抗原释放高峰在3~7d,口服免疫恒河猴后,约1w左右开始排毒,以后一直呈间断排毒。抗体应答于第 3w出现,高峰期在5~6w,达1261MmIU/ml,随后逐渐下降,口服加强免疫后,抗体回升,野毒株攻击后,抗体再度回升 达1244mIU/ml。结论 微球型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恒河猴后,能引起一定水平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微球 口服免疫
下载PDF
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少华 骆建敏 +7 位作者 赵森 马素贞 高攀 苏晓慧 夏婷婷 张美玲 李建飞 简子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30-2135,共6页
【目的】分析研发的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状态、疫苗抗原包封率,确定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方法】(1)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十八胺、VE等物质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 【目的】分析研发的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脂质体形态、粒径分布状态、疫苗抗原包封率,确定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方法】(1)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十八胺、VE等物质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采用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径分布仪测定空白脂质体的形态与粒径分布;(2)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将狂犬病rSRV9减毒株与空白脂质体等体积混合后冻干,制备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3)采用BCA蛋白定量法检测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的抗原包封率。【结果】制备空白脂质体形态为大单室脂质体;平均粒径为378 nm;疫苗包封率为71.19%。【结论】薄膜分散-冻干方法制备狂犬病减毒脂质体口服冻干活疫苗,抗原包封率高、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rSRV9减毒株 脂质体 口服 活疫苗 粒径分布 包封率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74肽抗原基因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表达和家兔免疫应答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建生 王昌才 +2 位作者 钟雄林 任大明 李全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来表达外源抗原并制备口服活菌苗,是疫苗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作者已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以β—半乳糖苷酶(GZ)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74肽基因HGFC。现报道用活菌SL3261(pWRC)(C组)、S... 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来表达外源抗原并制备口服活菌苗,是疫苗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作者已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以β—半乳糖苷酶(GZ)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74肽基因HGFC。现报道用活菌SL3261(pWRC)(C组)、SL3261(pWR450-1)(R组)分别免疫新西兰家兔,研究其在家兔体内免疫应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恶性疟原虫 74肽抗原基因
下载PDF
甲肝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动物后的抗体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润乡 侯宗柳 +5 位作者 谢忠平 丁雪凤 潘玥 黄成 张鸣 杨丽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24-26,18,共4页
用PLAG微粒包裹甲肝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口眼免疫恒河猴及昆明种小鼠,用EIA法对HAV-IgM、HAV-IgG、HAV-IgA等抗体进行检测,以筛选一种方便易行的免疫途径。结果表明;恒河猴抗体应答于第3周出现,高峰期在5~6周,达1261mIU/mL,随后... 用PLAG微粒包裹甲肝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口眼免疫恒河猴及昆明种小鼠,用EIA法对HAV-IgM、HAV-IgG、HAV-IgA等抗体进行检测,以筛选一种方便易行的免疫途径。结果表明;恒河猴抗体应答于第3周出现,高峰期在5~6周,达1261mIU/mL,随后逐渐下降,口服加强免疫后,抗体回升,野毒株攻击后,抗体再度回升达1244mIU/mL。初次免疫HAV-IgM滴度为1:4000,加强免疫后滴度为1:1000,野毒株攻击后下降为1:100。对照组仪在野毒株攻击后测到HAV-IgM。小鼠免疫2周后有HAV-IgG抗体产生,4周达高峰,S-IgA抗体1周开始测到,4周达高峰并持续两周后开始下降。微粒包裹疫苗免疫灵长类动物后所诱导产生的抗体应答,对野毒株攻击的保护效果明显。小鼠免疫结果与报道相似,但抗体反应出现的时间较免疫恒河猴的时间有所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免疫 PLAG微球 甲肝减毒活疫苗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现状及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青 姚宁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7-9,共3页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倡议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已减少了99%以上。如今,全球已进入了后脊灰时代。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灭脊髓灰质炎最后阶段战略计划(2013-2018)》,以彻底消灭脊...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倡议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已减少了99%以上。如今,全球已进入了后脊灰时代。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消灭脊髓灰质炎最后阶段战略计划(2013-2018)》,以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由于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的人群中有可能会出现罕见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和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相关病例。因此,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途径是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能避免OPV使用过程中出现的VAPP和VDPV循环(cVDPVs)事件的发生,适用人群较广泛。然而,不同国家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种类和使用程序不尽相同,本文对脊髓灰质炎流行现状及疫苗免疫策略进展情况进行简述,以期为终结脊髓灰质炎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下载PDF
HCV/HBV复合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应答研究
10
作者 黄建生 许谆 +3 位作者 SaidA.SALEH 解咏梅 张明徽 任大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1-884,共4页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Z-PCXS可被抗-HBs 及抗-HCV 抗体所特异识别.GZ-PCXS抗原皮下注射免疫ICR小鼠后,诱发了较高水平的抗-GZ-PCXSIgG反应.构建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pWR/PCXS)口服免疫小鼠后,诱发了高水平的CD8+ T细胞增殖反应及抗GZ-PCXSIgG反应.所有免疫小鼠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该研究揭示,HCV/HBV 复合抗原可诱发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而活菌苗口服可能是理想的免疫途径,为HCV/HBV 双价疫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口服法 双价疫苗 HCV HBV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儿童LLR株轮状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潮 姜毅 +2 位作者 宋显相 林海碧 管敏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LLR株轮状病毒(RV)口服减毒活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浙江温州鹿城区双屿街道黄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点已建立健康记录的2个月至3岁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招募100例接受RV... 目的探讨儿童LLR株轮状病毒(RV)口服减毒活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浙江温州鹿城区双屿街道黄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点已建立健康记录的2个月至3岁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招募100例接受RV减毒株(LLR株)口服者为疫苗组,100例拒绝接种疫苗者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调查两组RV感染情况,研究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疫苗组粪便RV抗原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4,P<0.01);疫苗组外周血RV-IgA水平、RV-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14、15.68,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剂接种时间越早、疫苗接种次数越多、母乳喂养者,疫苗接种效果越好(χ^(2)值分别为30.76、7.71、33.63,P<0.01);而性别和肠道疾病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母乳喂养,牛乳喂养是影响RV接种效果的危险因素(OR=0.097,P<0.05);相比首剂接种时间在0~6月龄,首剂接种在7~12月龄是影响RV接种效果的危险因素(OR=0.074,P<0.05);相比接种1次,接种3次是影响RV接种效果的保护因素(OR=4.725,P<0.05)。结论LLR株可减少RV性肠炎发生率,外周血RV-IgA和RV-IgG水平对接种效果有一定预测价值,要提高RV疫苗接种效果,应及早接种,且提倡母乳喂养,从而不断改善RV疫苗接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IgA抗体 轮状病毒IgG抗体 接种效果
下载PDF
甘肃省2003~2005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效价锥形抽样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为 史婧 何国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质量(效价)变化情况。方法按省、市、县、乡四级逐级抽样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脊灰减毒活疫苗,用脊灰效价微量细胞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5年OPV检测除200... 目的了解甘肃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质量(效价)变化情况。方法按省、市、县、乡四级逐级抽样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脊灰减毒活疫苗,用脊灰效价微量细胞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5年OPV检测除2004年古浪县疾控中心外,其余均达到≥3.50Log CCID50/ml人群免疫有效标准。结论脊灰疫苗效价检测是有效免疫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效价 检测
下载PDF
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安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学慧 安大华 +4 位作者 李鲁宁 吕健 王育尧 刘森 张汉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4,72,共3页
目的 探讨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CTN- 22 毒株)的安全性。方法 依照WHO专家会议关于犬和野生食肉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现场试验要求和标准的报告;以及美国动物与动物制品法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进行本疫苗的安全... 目的 探讨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CTN- 22 毒株)的安全性。方法 依照WHO专家会议关于犬和野生食肉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现场试验要求和标准的报告;以及美国动物与动物制品法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进行本疫苗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口服免疫的5 只猫和口服、注射免疫的各5 只黄毛鼠,观察21天,无任何症状发生,均健康存活;用本疫苗10个现场使用量的1m l,各对5 只家犬肌肉和大隐神经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注射后,观察3~35 天,无狂犬病症状,并按方法中所规定时间淘汰犬,剖取颈淋巴结、脑、唾液腺等组织分离病毒,均为阴性;3 月龄10 只犬以10 个现场剂量口服免疫后,1、2、3 天连续3 次取唾液进行病毒分离亦均阴性,免疫后观察6个月未显示狂犬病任何征象,均健康存活。结论 证实C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口服 减毒活疫苗 安全性
下载PDF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拼 高小霞 杨柳燕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5期3341-3343,共3页
[目的]研究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某院≥2月龄的婴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 [目的]研究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某院≥2月龄的婴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两组均接受sIPV与bOPV序贯接种,其中液体剂型组使用液体剂型bOPV,糖丸剂型组则使用糖丸剂型bOPV。均严格根据0 d、28 d、56 d的免疫程序,前后共进行3剂接种。分别比较两组在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完成全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者在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免疫后阳转人数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完成全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者在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免疫后阳转人数占比方面比较,前者较低(P<0.05)。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在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完成全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者免疫后抗体GMT水平方面比较,前者较低(P<0.05);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在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完成全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者免疫后抗体GMT水平方面比较,前者较高(P<0.05)。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完成全程免疫者接种后30 min、接种后14 d内、接种后28 d内、接种28 d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PV与不同剂型bOPV序贯接种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安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学慧 安大华 +4 位作者 李鲁宁 吕健 王育尧 刘森 张汉民 《医学动物防制》 1999年第9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CTN-22毒株)的安全性。方法:依照WHO 专家会议关于犬和野生食肉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现场试验要求和标准的报告,以及美国动物与动物制品法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进行本疫苗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口... 目的:探讨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CTN-22毒株)的安全性。方法:依照WHO 专家会议关于犬和野生食肉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现场试验要求和标准的报告,以及美国动物与动物制品法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进行本疫苗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口服免疫的5只猫和口服、注射免疫的各5只黄毛鼠,观察21d,无任何症状发生,均健康存活;用本疫苗10个现场使用量的1ml,各对5只家犬肌肉和大隐神经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注射后,观察3~35d,无狂犬病症状,并按方法中所规定时间淘汰犬,剖取颈淋巴结、脑、唾液腺等组织分离病毒,均为阴性;3月龄10只犬以10个现场剂量口服免疫后,1、2、3d连续3次取唾液进行病毒分离亦均阴性,免疫后观察6个月未显示狂犬病任何征象,均健康存活。结论:证实CTN-22毒株制备的犬用口服狂犬病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N-22毒株 减毒活疫苗 犬用 安全实验 狂犬病
下载PDF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发生肠套叠1例分析
16
作者 包华叶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0期158-160,共3页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严重胃肠炎、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手段,但需考虑肠套叠发生风险。该文作者收治1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发生肠套叠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进行... 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严重胃肠炎、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手段,但需考虑肠套叠发生风险。该文作者收治1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发生肠套叠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分析发生肠套叠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肠套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国产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安全性的真实世界Meta分析
17
作者 苏峰 时云志 +6 位作者 徐敏 黎慕 陈军 霍怡菲 陈毅锋 赵杰 苏锦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40,共10页
目的评价国产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简称轮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Embase,筛选2020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 目的评价国产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简称轮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Embase,筛选2020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研究,从中抽取有关国产轮状病毒疫苗AEFI监测数据。采用R语言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的AEFI报告发生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涉及样本2533.2万剂。国产轮状病毒疫苗AEFI发生率为19/10万剂(95%CI:15/10万剂~24/10万剂);北方和南方地区AEFI发生率分别为26/10万剂(95%CI:17/10万剂~39/10万剂)和16/10万剂(95%CI:11/10万剂~23/10万剂);2017年前为24/10万剂[95%CI:12/10万剂~45/10万剂],2017年后为27/10万剂[95%CI:18/10万剂~39/10万剂]。结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AEFI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真实世界应用中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疑似接种异常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市昌平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及加强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丽文 许颖 +3 位作者 邢海鹰 王海红 苑新海 朱宗龙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ed polio vaccine,IPV)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及加强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逸2月龄婴儿,分为4组: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组);2剂IPV和1...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ed polio vaccine,IPV)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的基础及加强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逸2月龄婴儿,分为4组: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组);2剂IPV和1剂OPV序贯(I-I-O组);3剂IPV(I-I-I组);3剂OPV(O-O-O组),以O-O-O组为对照组,分别于2、3、4月龄各接种1剂,IPV每剂悬液0.5 ml,经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OPV每剂口服1 g糖丸。均采集免疫前、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满18月龄后及I-O-O组接种第1剂IPV后1个月、I-I-O组接种第2剂IPV后1个月、I-I-I组加强免疫1剂IPV后1个月受试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由北京市CDC脊髓灰质炎实验室采用WHO推荐的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计算各组抗体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各组研究对象的体重、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免疫前各组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水平均低于1:8,其中以Ⅲ型最低。完成3剂基础免疫后,I-O-O和I-I-O组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在889.20-1 193.99之间,I-I-I和O-O-O组在243.22-831.76之间;O-O-O组的Ⅰ型和Ⅲ型抗体保护率均为96.67%,I-O-O组的Ⅲ型为97.18%,其余均为100%。I-O-O组接种第1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1.73、39.63和26.49,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8.10%、97.62%和84.52%;I-I-O组接种第2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34.96、247.74和416.87,抗体保护率均为100%。基础免疫后1年,I-O-O、I-I-O和O-O-O组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均高于I-I-I组(P约0.05),抗体保护率均为100%;I-I-I组加强1剂IPV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GMT均为1 819.70,抗体保护率均为100%。结论 序贯接种组抗体较单独接种IPV或OPV组高。基础免疫1年后抗体保护率仍较高,但I-I-I组需1年后加强1剂,以保持较高水平的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免疫活性 序贯程序
原文传递
北京市1989~2002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监测 被引量:55
19
作者 刘大卫 孙美平 +9 位作者 陈丽娟 邱五七 曾阳 刘爱华 范晨阳 刘东磊 张合润 王玉梅 杨洁 王凌云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1989~ 2 0 0 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VAPP) 2 0例 ,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 ,接触服苗VAPP 2例。所有病例均 <2岁 ,<6月龄病例占 85 %。男女发病之比为 9∶1。每年V...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1989~ 2 0 0 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VAPP) 2 0例 ,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 ,接触服苗VAPP 2例。所有病例均 <2岁 ,<6月龄病例占 85 %。男女发病之比为 9∶1。每年VAPP发生率无明显季节性高峰和地区差异。VAPP总发生率为 1 2 0 / 10 0万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投放量或 1 5 9/ 10 0万剂OPV接种量 ,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 13 18/ 10 0万剂首次服苗量 ,接触服苗VAPP发生率为 0 16 / 10 0万剂OPV接种量。监测结果表明 ,北京市VAPP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中国其它省份和其它许多国家与地区 ;免疫缺陷和 /或肛门周围脓肿可能是VAPP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当前尚未改变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情况下 ,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 ,必须加强接种前儿童病史询问和体检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同时要加强对VAPP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疫苗 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病例 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的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32
20
作者 温宁 苏琪茹 +5 位作者 安志杰 杨宏 樊春祥 郝利新 马超 尹遵栋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3,共5页
脊髓灰质炎(脊灰)曾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脊灰疫苗是消灭脊灰最有效的手段。脊灰有两种疫苗—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两种... 脊髓灰质炎(脊灰)曾在中国广泛流行,接种脊灰疫苗是消灭脊灰最有效的手段。脊灰有两种疫苗—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两种疫苗的接种均可实现消灭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的目标。目前全球WPV病例数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Type 2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2)病例数远超过WPV病例数。为了最终实现消灭所有脊灰病例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最终将停止接种OPV,使用IPV的建议。本文根据全球消灭脊灰形势的变化,结合中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和需要,提出中国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即在保证国产IPV供应基础上,由目前的1剂IPV加3剂二价OPV(Bivalent oral polio vaccine,bOPV)的常规免疫程序,过渡到2剂IPV加2剂bOPV的免疫程序,直至全球消灭脊灰证实后,在常规免疫接种中停用bOPV,全程接种I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