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恶势力软暴力行为的侦查取证策略
1
作者 胡玉明 冒伟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渐完善,传统的“打”、“砸”、“抢”等硬暴力手段逐渐减弱,而黑恶势力利用软暴力手段进行为非作恶不断增强。司法机关也为此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明确了“软暴力”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等,为具体司法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渐完善,传统的“打”、“砸”、“抢”等硬暴力手段逐渐减弱,而黑恶势力利用软暴力手段进行为非作恶不断增强。司法机关也为此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明确了“软暴力”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等,为具体司法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尚存在“软暴力”行为认定标准模糊、证据收集困难和危害结果难以量化等难题。为了破除司法实践难题,结合司法工作实际情况,从软暴力行为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软暴力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针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侦查取证策略和措施,以服务于基层司法实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恶势力 软暴力 侦查取证 策略
下载PDF
种族山·性别山·艺术山——论尚吉诗剧《献给黑人女孩》中的男性暴力隐喻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卓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46,共15页
美国女诗人、戏剧家恩托扎克·尚吉的配舞诗剧《献给黑人女孩》融戏剧表演、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是公认的黑人女性戏剧的一次重大突破。除了形式之外,一直以来该剧还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黑人男性暴力形象,并出现了冰火两级的评... 美国女诗人、戏剧家恩托扎克·尚吉的配舞诗剧《献给黑人女孩》融戏剧表演、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是公认的黑人女性戏剧的一次重大突破。除了形式之外,一直以来该剧还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黑人男性暴力形象,并出现了冰火两级的评论。有必要把黑人男性形象和黑人两性关系放置到黑人历史,尤其是黑人解放运动和黑人艺术运动独特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品读。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尚吉的黑人男性暴力形象书写呈现出独特的多维含义。尚吉借用黑人男性的暴力形象思考的是和半个世纪前的兰斯顿·休斯同样的问题:"黑人艺术家"和"种族山"的问题。而作为黑人女性作家,尚吉显然更进一步,思考并反思了黑人女性和"性别山"、黑人女性和"艺术山"等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在这一视角审视下,黑人男性的暴力形象则成为一种文化隐喻,曲折表达的是尚吉对受害者/施暴者、种族陷阱、性别陷阱、"他"的黑人艺术运动/"她"的黑人艺术运动等问题辩证的、历史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托扎克·尚吉 《献给黑人女孩》 黑人男性暴力 种族山 性别山 艺术山
下载PDF
网络软暴力入罪的客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秀梅 李采薇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3-52,共10页
网络软暴力是传统软暴力网络异化的产物,可分为“胁迫”与“滋扰”两种表现形式。在个罪罪状中,前者可以被评价为“威胁”“恐吓”“胁迫”,后者对应“辱骂”“起哄闹事”“其他手段”。网络软暴力入罪的关键在于经过规范化判断,确定其... 网络软暴力是传统软暴力网络异化的产物,可分为“胁迫”与“滋扰”两种表现形式。在个罪罪状中,前者可以被评价为“威胁”“恐吓”“胁迫”,后者对应“辱骂”“起哄闹事”“其他手段”。网络软暴力入罪的关键在于经过规范化判断,确定其达到与传统暴力、传统软暴力等值的法益侵害程度,即“足以形成心理强制或造成现实危害”。具备刑事违法性的网络软暴力具有三个不同的刑法评价意义:网络软暴力符合黑恶组织的行为特征,对暴力保障条件的要求因具体行为类型而异;网络软暴力可以作为手段行为或实行行为,构成黑恶组织实施具体犯罪的客观行为要件;网络软暴力可以构成普通案件中具体犯罪的客观行为要件,但入罪门槛要高于黑恶势力犯罪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软暴力 “胁迫” “滋扰” 黑恶犯罪
下载PDF
黑恶势力软暴力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爱鹏 《行政与法》 2019年第12期99-106,共8页
黑恶势力软暴力包括侵犯公民各种权利的软暴力,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会秩序的软暴力和其他软暴力。依法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基础,摧毁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对黑恶势力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q... 黑恶势力软暴力包括侵犯公民各种权利的软暴力,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会秩序的软暴力和其他软暴力。依法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基础,摧毁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对黑恶势力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规制网络暴力,坚持综合治理与建立防控软暴力犯罪的长效机制是惩治黑恶势力软暴力犯罪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黑恶势力 软暴力犯罪 网络暴力
下载PDF
莫里森非裔文化观探微
5
作者 李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9-53,共5页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冷静地思考着她所属民族所携带的过度回归传统、黑人社区落后冷漠、黑人社会暴力频繁等"毒素"。她认为在保持黑人民族文化精髓和优良传统的同时,黑人同胞应积极解放自我,融入美...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冷静地思考着她所属民族所携带的过度回归传统、黑人社区落后冷漠、黑人社会暴力频繁等"毒素"。她认为在保持黑人民族文化精髓和优良传统的同时,黑人同胞应积极解放自我,融入美国社会。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的探讨,对黑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应,对黑人未来发展的思索,使她的小说更具有深刻性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文化观 黑人传统 黑人社区 黑人社会暴力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爱的变异之多维性
6
作者 宋银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2-14,共3页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创作中特别关注非裔美国人因为爱的变异引发的暴力导致的悲剧。她的小说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他们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同时又是施害者,他们把变异的爱转移到比他们更弱小的黑人女性身上;同时也剖析了黑人...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创作中特别关注非裔美国人因为爱的变异引发的暴力导致的悲剧。她的小说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他们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同时又是施害者,他们把变异的爱转移到比他们更弱小的黑人女性身上;同时也剖析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历史命运以及她们重重压迫下表现出来畸形的爱。本文力在指出莫里森创作文本中那些"令人恐惧的爱",及其表现形式的多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暴力 多维性
下载PDF
荒诞世界:从人性的异化走向人性的邪恶——论余华小说的荒诞主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原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余华擅长在极端化的情境下描述人的存在状态和心灵世界,试图在文明秩序的另一面呈现人性邪恶丑陋的一面。于是,一个个精心设置的荒诞离奇的故事就成了作者的叙事实验室。文章通过对余华作品重复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解述、暴力图景的解构... 余华擅长在极端化的情境下描述人的存在状态和心灵世界,试图在文明秩序的另一面呈现人性邪恶丑陋的一面。于是,一个个精心设置的荒诞离奇的故事就成了作者的叙事实验室。文章通过对余华作品重复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解述、暴力图景的解构、黑色幽默叙事风格的解说,从而直视并了解余华笔下所绘制的小说主题——荒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人性 非正常死亡 暴力 苦难 黑色幽默
下载PDF
美国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的起因及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祥玲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1,共3页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它是美国“第二次重建”以来规模最大、延缓时间最长、打击面最广的一次民权运动。它以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为起点 ,呈现出有效的组织性。
关键词 美国 蒙哥马利市 黑人 抵制公共汽车运动 非暴力性
下载PDF
日常书写中的黑人民主之路——试论格温朵琳·布鲁克斯的创作
9
作者 刘立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6-64,112,共20页
布鲁克斯的《布朗兹维尔的一条街》呈现了黑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和种族生存困境。为了改变黑人艰难的生活处境,获得民主与自由,布鲁克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莫德·玛莎》塑造了一位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她热爱阅读,追求精神自... 布鲁克斯的《布朗兹维尔的一条街》呈现了黑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和种族生存困境。为了改变黑人艰难的生活处境,获得民主与自由,布鲁克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莫德·玛莎》塑造了一位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她热爱阅读,追求精神自由,从未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寻。在《吃豆子的人》中,作者把眼光转向种族暴力事件,黑人群体诉诸暴力的行为模式体现了黑人对于社会公共权利的诉求,同时也催生了白人内部对于种族歧视的质疑。在《在麦加》中,作者通过帕皮塔之死谴责黑人内部的暴力,在寻找帕皮塔的过程中探索建立“黑人国度”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 生存困境 暴力 民主
下载PDF
从《野草在歌唱》中黑人的反抗解读莱辛的暴力观
10
作者 薛晗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内涵丰富,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西方殖民者对南部非洲土著黑人的压迫。通过后殖民理论探讨莱辛的暴力观,说明黑人的反抗是殖民者压迫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而暴力则是黑人反抗殖民者压...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内涵丰富,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西方殖民者对南部非洲土著黑人的压迫。通过后殖民理论探讨莱辛的暴力观,说明黑人的反抗是殖民者压迫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而暴力则是黑人反抗殖民者压迫的有力手段,表现了黑人的反抗意识和莱辛的暴力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黑人 反抗 暴力
下载PDF
浅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惯用特质——以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为例
11
作者 李陆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昆汀·塔伦蒂诺用他极具重口味的表现手法,诠释着他对电影的独特定义。这种独立电影通过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进入商业电影市场。以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人物定位、暴力情节、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创作,分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 昆汀·塔伦蒂诺用他极具重口味的表现手法,诠释着他对电影的独特定义。这种独立电影通过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进入商业电影市场。以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人物定位、暴力情节、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创作,分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汀·塔伦蒂诺 《被解救的姜戈》 暴力美学 黑色幽默
下载PDF
姜文电影的美学色彩——从《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到《邪不压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江欣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76-380,386,共6页
姜文是中国内地一位具有重量级和现象级的导演,他的六部作品都兼有高评价、多奖项的殊荣和许多观众无法看懂的回应,其原因正是作品的精神分析色彩所造成的深奥多义、朦胧难解。结合《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 姜文是中国内地一位具有重量级和现象级的导演,他的六部作品都兼有高评价、多奖项的殊荣和许多观众无法看懂的回应,其原因正是作品的精神分析色彩所造成的深奥多义、朦胧难解。结合《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这四部影片,从意象分析、风格分析、主题分析以及画面分析这四个美学角度,探讨其电影中的美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电影 精神分析 意象 暴力美学 黑色幽默
下载PDF
“黑人马克思主义”能够拯救“种族资本主义”吗?——论21世纪美国资本主义
13
作者 程恩慧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2年第4期233-247,共15页
近年来,国外左翼学界关于种族资本主义与黑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逐渐开始流行。那么,资本主义是否具有天生的种族特征,黑人马克思主义真的能够拯救种族资本主义吗?答案是否定的。资本主义从来都是“种族资本主义”,是种族主义与资本主义... 近年来,国外左翼学界关于种族资本主义与黑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逐渐开始流行。那么,资本主义是否具有天生的种族特征,黑人马克思主义真的能够拯救种族资本主义吗?答案是否定的。资本主义从来都是“种族资本主义”,是种族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合谋。21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同样表现为“种族资本主义”,对内通过释放个体暴力掩饰体系暴力,对外通过战争与军国主义实现种族剥削。“黑人马克思主义”试图用种族话语代替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和经济分析,既不能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更新,也拯救不了垂死的21世纪美国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资本主义 美国资本主义 双重暴力 黑人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恒久的种族话题——评塔纳西斯·科茨的《在世界与我之间》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莉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塔纳西斯·科茨的新作《在世界与我之间》以犀利的笔锋、杂糅的写作风格、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严峻现实,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斩获201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非虚构作品奖。作者从种族歧视对于黑人肉体(... 塔纳西斯·科茨的新作《在世界与我之间》以犀利的笔锋、杂糅的写作风格、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严峻现实,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斩获201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非虚构作品奖。作者从种族歧视对于黑人肉体(生命)的伤害入手,叙述了身为黑人的切身感受,强调美国种族歧视历史弥久、根深蒂固,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作品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使其在短短时间内成为美国种族话题的重磅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纳西斯·科茨《在世界与我之间》种族 黑人肉体 暴力
原文传递
《肤色》:撕裂的照片,对立的世界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9期128-130,共3页
第91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肤色》海报极似一张撕裂后拼合而成的黑白写真,将照片一分为二的裂纹对应短片中对立的白黑世界,裂纹纵向朝下的走向暗示种族暴力将向下一代传递。文章以短片剧情简介、海报与剧情结构对应性分析为切入点,横... 第91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肤色》海报极似一张撕裂后拼合而成的黑白写真,将照片一分为二的裂纹对应短片中对立的白黑世界,裂纹纵向朝下的走向暗示种族暴力将向下一代传递。文章以短片剧情简介、海报与剧情结构对应性分析为切入点,横向比较短片中并立的白黑世界(影片横轴),纵向梳理白人如何自食"种族暴力"之果,以及种族暴力如何代际传递(影片纵轴),并揭示影片的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色》 白黑对立 种族暴力 代际传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