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diacaran-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and the Origin of Selenium in the Guangning Area,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TIAN Xinglei LUO Kunli Andrew V.ZUZ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978-1991,共14页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are widespread across the South China Craton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However, the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are widespread across the South China Craton (Yangtze and Cathaysia blocks). However, the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in the Cathaysia Block are still unclear. In this study, thirty- four black shale samples in the Lechangxia Group (Ediacaran) and thirteen black shale samples in the lower Bacun Group (early Cambrian) from Guangning area,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were analyzed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to the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the Ediacaran black shales exhibit strongly enriched Se, Ga, and As with enrichment factor values (EF) higher than 10, significantly enrichedBi and Rb (10〉EF〉5), weakly enriched Mo, Ba, Cs, V, In, Be, TI, and Th (5〉EF〉2), normal U, Cr, Cd, Sc, Pb, Cu, and Li (2〉EF〉0.5), and depleted Ni, Zn, Sr, and Co.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display strongly enriched Se, Ga, and As, significantly enriched Ba, Bi, and Rb, weakly enriched Mo, Cs, Cd, V, U, Be, In, and TI, normal Sc, Th, Cr, Li, Cu, Ni, and Pb and depleted Co, Zn, and Sr. Moreover, Se is the most enriched trace element in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concentrations vary from 0.25 to 30.09 ppm and 0.54 to 5.01 ppm, and averaging 4.84 and 1.72 ppm, with average EF values of 96.87 and 34.32, for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shale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Se in the Ediacaran black shales is 2.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Se contents in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exhibit significant variation (P = 0.03). Proven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Se contents of both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were without detrital provenance and volcanoclastic sources, hut of hydrothermal origin. The deep sources of Se and the presence of pyrite may explain the higher Se contents in the Ediacaran black shales. Similar with the Se-ri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mporaneous black shales in the south Qingling Mountain and Yangtze block, the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black shales in Guangning area, Cathaysia, are also enriched in Se, which may provide a clue for looking for the selenium-rich resources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shale SELENIUM Ediacaran and early Cambrian Guangning area Cathaysia block
下载PDF
湖南桑植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孔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张成龙 钱战宏 +5 位作者 张建东 邹海燕 许姗姗 蒋文博 付雷 金晓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桑植地区多口探井发现良好的页岩气显示,表明了龙马溪组海相地层具备勘探开发的价值,但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孔缝类型划分标准不统一、孔缝影响因素需要系统归纳。为了开展桑植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缝的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在文献调研... 桑植地区多口探井发现良好的页岩气显示,表明了龙马溪组海相地层具备勘探开发的价值,但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孔缝类型划分标准不统一、孔缝影响因素需要系统归纳。为了开展桑植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缝的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勘、页岩露头、岩心观察、利用薄片及X-衍射、电镜扫描下天然裂缝特征参数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对页岩孔缝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内部发育多种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类型划分为2大类7小类、裂缝类型划分为3大类6小类;页岩孔缝发育和分布受内外因共同影响和控制,构造因素是页岩裂缝发育的控制外因,脆性矿物的含量、有机碳含量、岩石力学性质等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内因;其中多幕次挤压构造活动决定了研究区裂缝的性质与整体发育特征;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则与裂缝发育程度呈正相关;由于页岩的力学性质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在构造活动下,呈现了与“S”形构造体系相关的NE―SW向方位期次配套裂缝。研究成果为桑植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评价与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桑植地区 黑色页岩 龙马溪组 储层 孔缝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浅水超覆沉积模式
3
作者 陈雷 谭秀成 +5 位作者 郑健 陈鑫 杨扬 熊敏 王高翔 计玉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4-627,共14页
细粒沉积作用决定着页岩储集层的物质基础,对优质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露头、薄片、地震资料等分析,对该套黑色页岩的沉积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马溪组黑... 细粒沉积作用决定着页岩储集层的物质基础,对优质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以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露头、薄片、地震资料等分析,对该套黑色页岩的沉积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段发育粉砂岩与页岩互层,见生物扰动、交错纹层、波状纹层、粒序纹层、泥砾定向排列、底部侵蚀面等沉积构造,具明显的浅水沉积特征;(2)黑色页岩内部发育多期受波浪作用影响而形成的页岩—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反粒序沉积旋回,显示出波浪作用对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风暴作用对于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在不规则侵蚀面之上形成粉砂岩—黑色页岩正粒序沉积旋回;(4)从地震剖面以及连井剖面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页岩总体上具有向古隆起边缘不断超覆迁移的特征。推测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于水体较浅且受限的沉积环境,易受波浪以及风暴作用的影响,具有随着海平面上升而不断超覆迁移的特征。研究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浅水超覆模式对于上扬子地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浅水沉积 超覆 龙马溪组 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铜陵地区老鸦岭层状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喻钢 陈江峰 +4 位作者 钱卉 陈树榆 杨刚 闫峻 张成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2-430,共9页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20.80,207Pb/204Pb15.65~15.76,208Pb/204Pb38.84~39.22。对137Ma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黑色页岩和不含矿黑色页岩均与燕山晚期火成岩无关,老鸦岭含矿黑色页岩可能具沉积成因。对沉积(约250Ma)以来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自上地壳,而含矿黑色页岩的Pb(因而推测其他成矿金属)可能源于上地壳物质(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相似)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 黑色页岩 老鸦岭矿床 铜陵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地区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铂族元素矿床找矿前景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占起 沈存利 王守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63-667,共5页
铂族元素(PGE)为中国急缺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国外(如俄罗斯)在黑色岩系内发现了非传统类型的PGE矿床,中国南方也发现了与黑色岩系有关的PGE矿化。黑色岩系将成为PGE和稀有金属的一种新来源。内蒙古中西部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属中元古代... 铂族元素(PGE)为中国急缺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国外(如俄罗斯)在黑色岩系内发现了非传统类型的PGE矿床,中国南方也发现了与黑色岩系有关的PGE矿化。黑色岩系将成为PGE和稀有金属的一种新来源。内蒙古中西部狼山—渣尔泰山地区属中元古代裂谷系,具有类似的区域成矿构造背景,黑色岩系极为发育,并在黑色岩系分布区发现有砂铂矿床、PGE重砂异常及一系列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铜多金属矿床等良好的找矿线索,具有寻找与黑色岩系有关的PGE矿床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铂族元素矿床 狼山-渣尔泰山地区 内蒙古 矿产资源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上震旦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微孔隙特征 被引量:30
6
作者 叶玥豪 刘树根 +5 位作者 孙玮 冉波 杨迪 王世玉 罗超 万洪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5-582,共8页
微孔隙(或微裂缝)作为页岩气的储集空间,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挑选了上震旦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发育的上扬子地区10条剖面(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6条、下寒武统水井沱组2条、上震旦统陡山沱组2条),共20个样... 微孔隙(或微裂缝)作为页岩气的储集空间,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挑选了上震旦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发育的上扬子地区10条剖面(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6条、下寒武统水井沱组2条、上震旦统陡山沱组2条),共20个样品进行场发射扫描电镜的精细扫描分析,初步识别出上震旦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中的6种微孔隙(或裂缝)类型及其形成机制:格架孔主要是由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颗粒和片状矿物堆砌、叠置而成;溶蚀孔主要与方解石、白云石和长石伴生,受到成岩晚期及埋藏过程中流体的溶蚀而成;生物体腔孔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紧密相关,主要由硅藻内部排列规则的孔集合而成;有机质孔的孔隙度与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相关;白云石化孔主要是与方解石的白云石化作用密切相关,但极其少见。裂缝主要分为3种:(1)黏土矿物的脱水作用形成的微裂缝;(2)大片状的矿物与颗粒之间的微裂缝;(3)晶粒之间和颗粒内受到外力作用形成的微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 古生界 黑色页岩 页岩气 微孔隙 微裂缝
下载PDF
安徽石台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7
作者 徐晓春 王文俊 +3 位作者 熊亚平 褚平利 房海波 赵丽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安徽石台地区发育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岩石地层单元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和黄柏岭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稀土总量不富集,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δEu=0.81~2.32,平均1.1;δCe=0.52~0.97,平均0.77。剖面自下而上... 安徽石台地区发育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岩石地层单元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和黄柏岭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稀土总量不富集,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δEu=0.81~2.32,平均1.1;δCe=0.52~0.97,平均0.77。剖面自下而上δCe值和δEu值规律变化,δCe值由大渐小再增大,但总体逐渐增大,δEu值总体变化则与之相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区早寒武世曾发生过一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黑色岩系为正常海水与热水混合沉积的产物,形成于缺氧还原状态过渡到半还原-弱氧化状态的过程中,沉积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相对较深的浅海斜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安徽石台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黑色页岩分布特点及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8
8
作者 任珠琳 李婉君 +1 位作者 杨超 陈永昌 《录井工程》 2013年第1期73-76,89-90,共4页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气资源,现已引起广泛关注,其自生自储的特点使得大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成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对渝东南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地层的对比研究,讨论了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黑色页岩的...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气资源,现已引起广泛关注,其自生自储的特点使得大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成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对渝东南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地层的对比研究,讨论了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黑色页岩的分布特点,认为其有利层位主要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牛蹄塘组页岩主要分布于东部及东南部,北薄南厚,西北部埋藏较深,东南部有一定程度剥蚀;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厚度极大且分布较稳定,北部埋藏较深,东南部剥蚀程度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渝东南地区 黑色页岩 分布特点
下载PDF
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页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兰 钟宏 +1 位作者 胡瑞忠 肖加飞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扬子地台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页岩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变化进行野外地质观察与室内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灯影组白云岩主要为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主要为陆棚沉积环境,湖南地区有可能水体更深,过渡到斜坡相沉积区。通过... 对扬子地台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页岩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变化进行野外地质观察与室内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灯影组白云岩主要为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主要为陆棚沉积环境,湖南地区有可能水体更深,过渡到斜坡相沉积区。通过分析,湘黔地区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TOC)为0.05%~12.31%,平均为4.97%。有机碳同位素(1δ3Corg)组成的变化幅度很大,从-29.49‰^-34.41‰(PDB),平均为-31.78‰,最大偏移量为4.3‰。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的1δ3Corg和TOC含量变化也很大,具有明显的3个升降旋回,代表海平面具有海进海退变化特征。而下伏地层灯影组白云岩1δ3Corg值相对比较高,代表海平面下降。研究区两个典型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反映了该期海平面变化,海洋原始生产率以及上涌洋流的变化情况,揭示湘黔地区早寒武世的古海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黑色页岩 有机碳同住素 古海洋 湘黔地区
下载PDF
渝南—黔北奥陶系五峰组的同生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明胜 王约 +2 位作者 陈洪德 尹海鉴 侯明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重庆綦江奥陶系五峰组中—下部的黑色页岩中发育有一系列主要由阶梯状断层和其间的小型褶皱构成的同生变形构造(contemporaneous deformed structures),并可大致分为3个构造层段。沉积后—固结成岩前所形成的同生变形构造层之上为正常... 重庆綦江奥陶系五峰组中—下部的黑色页岩中发育有一系列主要由阶梯状断层和其间的小型褶皱构成的同生变形构造(contemporaneous deformed structures),并可大致分为3个构造层段。沉积后—固结成岩前所形成的同生变形构造层之上为正常沉积的黑色页岩层。另外,在贵州桐梓五峰组距底部2.3m左右的黑色页岩中也发育有与綦江地区相似的、以小型褶皱为主的同生变形构造层,且此同生变形构造层上下为斑脱岩层。同生变形构造的发现,表明渝南—黔北地区奥陶纪晚期(五峰期)的沉积盆地为非平坦的古地貌,且曾发生过多期可能与火山运动相关的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变形构造 黑色页岩 五峰组 奥陶系 渝黔地区
下载PDF
渝东南及周边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瞻 谢渊 +4 位作者 刘建清 李嵘 丘东洲 林家善 任静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5,共7页
针对渝东南及周边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属中国南方震旦纪之后大规模海侵产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涉及牛蹄塘组、明心寺—金顶山组及清虚洞组;其特征显示:K2O,Al2O3含量相对较高,MnO含量相对较低;B... 针对渝东南及周边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属中国南方震旦纪之后大规模海侵产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涉及牛蹄塘组、明心寺—金顶山组及清虚洞组;其特征显示:K2O,Al2O3含量相对较高,MnO含量相对较低;B含量中等,分异性不强;Ba较为富集;Co,Ni,Zn亏损较大,由底至顶三者含量均有增加趋势;稀土总量不富集,轻稀土相对富集;由底至顶δEu表现为不明显的负异常,到明显的正异常,再到负异常;δCe绝大多数表现为不明显的负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及相关图解表明,区内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形成于由缺氧还原状态逐步过渡至弱氧化状态条件下,浅海中水体稍深的外陆架环境,为正常海水与热水沉积作用的混合产物,热水主要来自于循环的热的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及周边 早寒武世 黑色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川南马边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黑色页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利 宋春彦 +1 位作者 刘建清 何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6-44,共9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资料、X衍射、主量及铂族元素测试分析,研究川南马边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学、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铂族元素组成特征。川南马边长河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2.47%;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和黏土...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资料、X衍射、主量及铂族元素测试分析,研究川南马边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学、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铂族元素组成特征。川南马边长河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TOC平均含量为2.47%;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两大类构成,石英平均含量37.95%,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40.2%;页岩SiO2平均含量为52.90%,Al2O3平均含量为11.47%;铂族元素总量在1.5~11.9 ng/g之间,平均值为5.16 ng/g。川南马边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铂族元素均以Pt与Pd含量高为特征,其中Pd平均含量为3.15 ng/g,Pt平均含量为1.48 ng/g。铂族元素碳质球粒陨石配分模式为Pt-Pd型,Pd含量约为Pt含量的2.12倍。剖面中富有机质页岩比贫有机质页岩更加富集铂族元素,铂族元素的富集可能与生物活动有关;黏土矿物含量与铂族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铂族元素并未呈吸附态吸附在颗粒表面,黏土矿物的增加反而稀释了铂族元素含量。川南马边长河碥五峰-龙马溪组铂族元素并非来源于地外物质,可能来自地幔,且发生了明显分异,其富集程度在正常海洋沉积物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龙马溪组 铂族元素 黑色页岩 化学特征 马边地区
下载PDF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意义 被引量:37
13
作者 梁超 姜在兴 +1 位作者 郭岭 杨镱婷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野外实测剖面分析、地化元素分析、薄片观察等为手段,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方法,对黔北地区沉积特征进行分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环境为浅海沉积,主要...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为理论基础,以野外实测剖面分析、地化元素分析、薄片观察等为手段,采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方法,对黔北地区沉积特征进行分析。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环境为浅海沉积,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有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古地貌整体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物源区主要来自研究区西北部,少量来自西南部。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普遍发育,厚度在工区东南部最大,可达200 m。宏观上的黑色页岩广泛发育、厚度大、颜色深,微观上富含有机质且硅质质量分数较高。结合宏观、微观2方面,认为工区东南部为页岩气勘探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泥岩:沉积特征 页岩气 牛蹄塘组 黔北地区
下载PDF
云南德泽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Ni-Mo-V-PGE多金属矿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夏庆霖 赵鹏大 +2 位作者 陈永清 成秋明 周云满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云南省德泽地区筇竹寺组黑色岩系位于扬子陆块南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分布带的西端,不同于该带中段湘黔地区的牛蹄塘组,它发育有两个多金属富集层位,其中,石岩头段黑色碳质粉砂岩底部富集V、U、Ag和Pd,玉案山段黑色页岩底部富集Mo、Ni、Pt... 云南省德泽地区筇竹寺组黑色岩系位于扬子陆块南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分布带的西端,不同于该带中段湘黔地区的牛蹄塘组,它发育有两个多金属富集层位,其中,石岩头段黑色碳质粉砂岩底部富集V、U、Ag和Pd,玉案山段黑色页岩底部富集Mo、Ni、Pt和Pd.筇竹寺组黑色岩系整体上富集V-Ni-Mo-U-Ag-Pt-Pd,而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则富Ni-Zn-Co-Pt-Pd-Ag-Pb,但它们都经历了相似的缺氧环境,且具有相同的PGE和Ni、Mo富集机制,是一种重要的非传统矿产资源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下寒武统 多金属矿化 云南德泽.
下载PDF
鄂西地区寒武系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页岩气远景预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海 刘安 +1 位作者 危凯 李继涛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6年第2期117-125,共9页
通过对野外地表露头、钻井岩心及典型剖面等基础资料的分析,从烃源岩品质、生烃演化阶段、储层特征和保存条件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鄂西地区寒武系黑色页岩的地质特征,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预测了页岩气资源远景区。结果表明:寒武系牛蹄塘... 通过对野外地表露头、钻井岩心及典型剖面等基础资料的分析,从烃源岩品质、生烃演化阶段、储层特征和保存条件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鄂西地区寒武系黑色页岩的地质特征,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预测了页岩气资源远景区。结果表明: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碳含量(TOC)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在宣恩—鹤峰和宜昌—宜都一带,受构造活动改造弱,黑色页岩埋深适中,盖层分布连续,断裂不发育,流体封闭性强,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黑色页岩 地质条件 页岩气远景 鄂西地区
下载PDF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0
16
作者 闫斌 朱祥坤 +1 位作者 张飞飞 唐索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03-1615,共13页
通过分析宜昌峡东地区九龙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组成,对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黑色页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系数以及U/Th、V/(V+Ni)、V/Cr值等在陡山沱期存在着明显的演化趋势... 通过分析宜昌峡东地区九龙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组成,对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黑色页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系数以及U/Th、V/(V+Ni)、V/Cr值等在陡山沱期存在着明显的演化趋势。这些趋势显示陡山沱组二段下部水体处于氧化的状态,陡山沱组二段上部水体处于还原状态,陡山沱组四段黑色页岩发育在氧化环境中。同时,陡山沱组二段下部黑色页岩富集重的Fe同位素,表明黑色页岩来自于海水的铁主要是以Fe3+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进一步说明这个时期的水体处于氧化状态。综合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信息,显示在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早期海水经历了先氧化后还原的过程,陡山沱晚期海水变得氧化了。这种特征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生物群的出现和演化相对应,说明海洋的氧化为埃迪卡拉纪生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东地区 黑色页岩 微量元素 铁同位素 氧化还原环境
下载PDF
三峡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亚 陈孝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1,共11页
通过对三峡地区秭归滚石坳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PC-C)剖面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的分析,对这一特殊转换时期的古海洋演化特征展开了研究,并就岩家河组硅质岩成因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岩家河组Ⅰ、Ⅱ、... 通过对三峡地区秭归滚石坳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PC-C)剖面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的分析,对这一特殊转换时期的古海洋演化特征展开了研究,并就岩家河组硅质岩成因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岩家河组Ⅰ、Ⅱ、Ⅲ层样品具不同程度的LREE亏损,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水井沱组样品呈轻微LREE亏损,Ce未见明显异常,Eu具轻微正异常。整个剖面样品稀土元素总量∑REE明显低于PAAS中的含量,其中硅质岩样品的∑REE含量更低,表明硅质对稀土元素含量有稀释作用。样品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系数及V/(V+Ni)、U/Th比值演化趋势显示岩家河组沉积早期(埃迪卡拉纪晚期),海水呈现强烈分层的还原硫化环境,随后到早寒武世Nemakit-Daldynian期水体的还原程度及分层状态有逐渐减弱的趋势;水井沱组沉积早期(早寒武世Tommotian早期),广泛的海侵使得水体环境又恢复到分层不强的缺氧甚至硫化环境,到早寒武世Tommotian晚期至Atdabanian期,水体含氧量又逐渐上升,过渡到弱还原-弱氧化或贫氧状态,暗示了这一特殊时期古海水物理化学特征的不稳定性。岩家河组全岩样品Ce负异常可能与海水分层和氧化还原界面波动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有关,而水井沱组全岩样品由前者的Ce负异常迅速上升变为Ce异常不明显,则可能与这一时期陆源碎屑物质对该地区水井沱组细粒沉积物Ce异常起正反馈作用有关。三峡地区PC-C界线附近岩家河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期硅质岩具明显热液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岩家河组 水井沱组 地球化学 三峡地区
下载PDF
下扬子皖南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红生 何希鹏 汪凯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中国南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发育,具有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等有利条件,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有望成为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以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气首口参数井-XY1井为研究对象,利用... 中国南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发育,具有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等有利条件,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有望成为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以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气首口参数井-XY1井为研究对象,利用岩芯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探讨了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SiO_(2)、K_(2)O相对富集,其他元素均不同程度地相对亏损;微量元素Sr、Rb亏损,Ni、Co、Ba元素明显富集。荷塘组黑色页岩属大陆边缘沉积,硅质主要来源于硅质生物,为生物成因,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为咸水-高盐水体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形成,沉积期具有较高的古生产力,水体环境以贫氧-厌氧为主,有利于有机质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组 黑色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下扬子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泥页岩层序演化及其对气源潜力的控制:以杨树岭剖面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占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2,115,共9页
下寒武统荷塘组(黄柏岭组)是下扬子地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之一,主要为一套沉积于斜坡-陆棚-盆地相的灰黑色泥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及硅质岩。以杨树岭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剖面实测及室内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对下扬... 下寒武统荷塘组(黄柏岭组)是下扬子地区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之一,主要为一套沉积于斜坡-陆棚-盆地相的灰黑色泥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及硅质岩。以杨树岭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剖面实测及室内样品测试分析工作,对下扬子地区的这套泥页岩开展了系统的综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对其体系域构成和沉积演化进行了精细划分,并将其划分结果与泥页岩的气源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层序格架中,层序演化的不同阶段对泥页岩的气源潜力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尤其在层序演化凝缩段沉积的泥页岩具有最优的页岩气气源潜力,反映了开展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对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下寒武统 泥页岩 层序格架 气源潜力
下载PDF
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秀平 牟传龙 +4 位作者 肖朝晖 李红英 陈尧 郑斌嵩 王启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2,共12页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6条露头剖面和HD1井薄片的详细观测,并借助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有机碳含量(TOC)分析,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湖北鹤峰地区二叠系大隆组黑色岩系的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具备发育页岩气的基本地质条件:岩石类型以富有机质的泥页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和薄层状硅质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后期成岩流体的改造和页岩气开发阶段的水力压裂改造;有机质含量多大于2%,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为2.38%),且为利于生成油裂解气的Ⅰ型干酪根,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沉积厚度较大(介于30.3~38.0 m),具有较高的生烃能力;储集性能在纵向上变化不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特征,有机质孔隙和矿物基质孔中的微孔和中孔是页岩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它们构成了气体吸附的主要场所。HD1井大隆组埋藏较浅,断裂复杂且较发育,这可能是造成大隆组生烃条件优异而含气量相对较少的原因。因此,保存条件应是控制鹤峰地区大隆组页岩气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保存条件较好的鹤峰向斜发育区应为页岩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储层评价 页岩气 大隆组 二叠纪 鹤峰地区 湖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