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优化及速溶红茶产品品质分析
1
作者 付静 沈小萌 +3 位作者 杨晨曦 刘宁宁 赵锦 李新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13-121,共9页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考察不同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对茶黄素总量及其单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速溶红茶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指标...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考察不同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对茶黄素总量及其单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速溶红茶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 min、超声功率360 W、微波时间9 min、微波温度52℃、微波功率203 W。在该工艺条件下,速溶红茶的汤色红亮,香气醇厚,感官审评总分为91.73,其中香气90.00、汤色91.80、组织形态92.40、滋味94.20;茶黄素总含量高达3.74%,茶多酚含量为2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 茶黄素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中的挥发性物质
2
作者 方海仙 赵玉欢 +2 位作者 李昕昀 刘兴勇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144-155,共12页
目的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目的以云南唯一小叶种茶宝洪茶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宝洪红茶、白茶和绿茶挥发性物质。方法同时采用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萃取(headspace,HS)两种方法提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从宝洪红茶、宝洪白茶、宝洪绿茶中分别提取鉴定挥发性物质65种、44种和49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酚类、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SDE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醇,宝洪白茶为棕榈酸和香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醇,宝洪绿茶为植醇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HS干法提取得到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咖啡因,相对含量宝洪红茶55.300%,宝洪白茶58.800%,宝洪绿茶84.350%,HS湿法提取主要挥发性物质宝洪红茶为己醛和甲酸芳樟醇,宝洪白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己醛,宝红绿茶为甲酸芳樟醇和对氨基间甲酚。结论不同工艺生产的宝洪茶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2种提取方法互补性大于重叠性,结合分析可获得不同宝洪茶更全面、更完整挥发性物质信息。该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宝洪茶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洪红茶 宝洪白茶 宝洪绿茶 挥发性物质 萃取方式
下载PDF
基于单宁酶处理原料制备的高茶黄素速溶红茶品质分析
3
作者 杨丽娟 王伟伟 +3 位作者 叶水心 张梦雪 许勇泉 江和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61-268,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单宁酶发酵加工的红茶原料,制备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方法以速溶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红茶原叶和红茶粉碎叶进行两种提取溶剂处理,分析制备得到速溶红茶的感官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研究发现,用... 目的研究基于单宁酶发酵加工的红茶原料,制备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方法以速溶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红茶原叶和红茶粉碎叶进行两种提取溶剂处理,分析制备得到速溶红茶的感官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研究发现,用60%乙醇提取红茶粉碎叶制备得到的速溶红茶中,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水提取工艺,速溶红茶茶黄素含量达到2.3%,是传统红茶原料中茶黄素的3倍,并且速溶红茶得率达到了38%,其感官品质以水提取工艺较佳。结论以高茶黄素茶叶为原料,将其磨成粉,用60%乙醇为提取剂制备的速溶红茶,富含茶黄素。研究结果为速溶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红茶 速溶红茶 茶黄素 浸提工艺
下载PDF
乳提技术对红茶产品风味物质的影响及工艺放大可行性
4
作者 徐军 马真 +3 位作者 徐海军 邬娟 何剑 敬璞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4-132,136,共10页
本文以斯里兰卡红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以稀奶油为介质提取红茶香气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脂肪体系(稀奶油、脱脂奶、全脂奶、黄油、椰子油)与传统水提介质对红茶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影响,进一步分... 本文以斯里兰卡红茶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以稀奶油为介质提取红茶香气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脂肪体系(稀奶油、脱脂奶、全脂奶、黄油、椰子油)与传统水提介质对红茶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中试生产的红茶冻干粉产品品质。结果表明:以稀奶油为提取介质提取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脂肪含量3.8%、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相较于传统水提技术,采用稀奶油和全脂奶为提取介质的乳提技术更有利于红茶中香气物质的提取,如体现斯里兰卡红茶特征冬青味的水杨酸甲酯,其含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72%。稀奶油提取的红茶水溶性滋味成分含量与水提方式相近,而全脂奶和脱脂奶提取的红茶总单宁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动植物油脂来源的油脂体系影响红茶提取液香气物质含量,采用稀奶油提取红茶的香气物质含量高于黄油和椰子油,均质乳化能显著提升3种油脂体系对红茶香气物质的提取率。按照最佳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中试生产,发现以稀奶油为提取介质的乳提红茶冻干粉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水提红茶冻干粉。综合以上结果认为,采用稀奶油为提取介质的乳提技术相较于传统水提能更有效地提升红茶产品的风味,同时中试生产证明乳提技术的工艺放大具有可行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制备具有独特风味和较高营养价值的含乳茶饮品提供实际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稀奶油 乳提技术 香气物质 滋味成分 工艺放大
下载PDF
微波辅助下红茶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梅 张东东 +3 位作者 刘霞 赵蝴蝶 洪国英 易帆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探讨微波辅助下乙醇水溶液中红茶色素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和微波功率及固液比对红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软件对红茶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红茶色素提取工艺为: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67%... 为探讨微波辅助下乙醇水溶液中红茶色素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和微波功率及固液比对红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软件对红茶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红茶色素提取工艺为: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67%、微波作用时间62 s、微波功率490 W、固液比1∶23,此条件下测得红茶色素提取率为36.5%;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固液比。该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色素的提取率,节约色素提取成本,提取的色素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着色和延长保质期等领域,有助于减少化学有害染料和颜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色素 提取工艺 微波辅助 提取率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霍山石斛茶饮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科 林启焰 +3 位作者 杨迎 侯婷婷 韩邦兴 刘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3-220,共8页
为了探究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DH)与祁门红茶(Keemun black tea,KBT)协同预防免疫力降低的效果,以石斛多糖提取率和红茶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霍山石斛和祁门红茶的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因素... 为了探究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DH)与祁门红茶(Keemun black tea,KBT)协同预防免疫力降低的效果,以石斛多糖提取率和红茶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霍山石斛和祁门红茶的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因素进行研究,分别优化霍山石斛与祁门红茶的提取工艺,再通过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试验和吞噬活力试验确定红茶与石斛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石斛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0(g/m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次数4次;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0(g/mL),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次数5次。通过观察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对巨噬细胞的影响,确定红茶与石斛的配比。体外试验结果表明,75%红茶和25%石斛配比的祁门红茶和霍山石斛提取混合物(Keemun black tea and Dendrobium huoshanense,KTDH)具有最佳的免疫增强效果。体内试验结果表明KTDH高剂量组对小鼠由于免疫抑制而显著上调作用的细胞因子IL-2和IL-6水平有显著回调作用(P<0.01)。综上所述,霍山石斛与祁门红茶可协同增强免疫力并预防免疫力下降,可为霍山石斛和祁门红茶的开发应用途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祁门红茶 提取工艺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宁红茶多糖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兰心 张静 +2 位作者 刘洋 姜青 滕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2,共7页
以宁红茶为试验原料,探究其茶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复合酶用量和料液比为试验因子,以宁红茶多糖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构建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宁红茶多糖提取的... 以宁红茶为试验原料,探究其茶多糖最优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复合酶用量和料液比为试验因子,以宁红茶多糖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构建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宁红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时间3.2 h,复合酶用量0.93%(以底物质量计),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宁红茶多糖提取量为31.67 mg/g,与模型预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红茶 酶法 茶多糖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SBSE-GC-MS分析不同等级宁红茶的差异香气成分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雅芳 滕杰 +3 位作者 刘洋 王敏 陈勤操 刘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4-264,共11页
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为探究宁红茶的香气品质成分特征,本研究收集了不同等级(贡品、特级、一级)的宁红茶,采用国标法进行感官评价;再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统计分析筛... 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为探究宁红茶的香气品质成分特征,本研究收集了不同等级(贡品、特级、一级)的宁红茶,采用国标法进行感官评价;再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统计分析筛选出差异香气成分;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LS-RA)明确对不同等级宁红茶香气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的差异香气成分。感官结果表明,宁红茶等级越高,整体品质更好。三个等级宁红茶中共鉴定出142种香气成分,分为9个类别,其中酯类(41.29%)和醇类(30.03%)的相对含量较高;水杨酸甲酯(217.44‰)、芳樟醇(88.52‰)、香叶醇(65.54‰)、β-紫罗兰酮(56.07‰)、叶绿醇(52.72‰)和苯乙醛(41.04‰)等是相对含量较高的单个香气成分。Tukey s-b(K)方差分析得到69个极显著差异挥发性成分(P<0.01),其中α-荜澄茄油烯、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Ⅳ、月桂烯、橙花醇、橙花醛和反-β-罗勒烯等香气成分在贡品中相对含量较高,β-环柠檬醛、茶香螺烷、己酸苄酯和己酸香叶酯等在特级茶中相对含量较高,而叶绿醇、水杨酸苄酯、己酸反-2-己烯酯、癸酸乙酯和萘等在一级宁红茶中相对含量较高。PLS-RA结果进一步表明,月桂烯、别罗勒烯、赫伦醇、α-荜澄茄油烯、橙花醇和橙花醛等呈愉悦香味的香气成分与宁红茶香气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反式油酸甲酯、二苯并呋喃、新植二烯、叶绿醇、水杨酸苄酯和萘等呈不良香味的成分与宁红茶香气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本文结果将深化宁红茶香气品质化学认知,为在加工实践中提高宁红茶的香气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红茶 香气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 感官品质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超声辅助浸提制备速溶红茶工艺研究
9
作者 吴冲 余天资 +5 位作者 郭琼 常娜 齐玉岗 李冬花 祁蒙 纪昌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8-133,共6页
以秋季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速溶红茶的最优浸提工艺,分析超声波浸提功率、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速溶红茶品质及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浸提功率300 W、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 以秋季茶鲜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速溶红茶的最优浸提工艺,分析超声波浸提功率、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速溶红茶品质及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浸提功率300 W、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速溶红茶汤色橙红明亮、无沉淀物、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纯正,能够快速溶解且溶解均匀,其茶多酚含量为19.06%,咖啡碱含量为9.4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55%,可溶性糖含量为5.59%,茶黄素含量为1.64%。该方法优化的速溶红茶超声波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重复性高,所制得的速溶红茶品质较优,可为夏秋茶资源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红茶水浸出物含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瑞 尹玲玲 +3 位作者 王天乐 余陶 葛绍林 任广鑫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1期57-62,共6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的红茶水浸出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采集红茶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信息,应用回归系数法对采集的原始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的选择。以原始光谱和... 文章提出了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算法的红茶水浸出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采集红茶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信息,应用回归系数法对采集的原始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的选择。以原始光谱和回归系数法优化的光谱为特征,建立红茶中水浸出物含量的PLS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利用回归系数法优化出9个波长为特征光谱,建立的PLS模型的性能最佳。在预测集中的相关系数为0.9668,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9278。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波长结合PLS算法可以为红茶中水浸出物含量快速检测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水浸出物 紫外可见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回归系数法
下载PDF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提取物对2,4-二氯苯氧乙酸诱导的斑马鱼胚胎形态发育毒害的影响
11
作者 黄勖宏 谢芊雨 +2 位作者 刘尧 朱佳仪 王维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08-316,共9页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GTE)、乌龙茶提取物(Oolong tea extract,OTE)和红茶提取物(black tea extract,BTE)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害的影响。方法用50 mg/L 2...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GTE)、乌龙茶提取物(Oolong tea extract,OTE)和红茶提取物(black tea extract,BTE)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害的影响。方法用50 mg/L 2,4-D分别联合6.25、12.50和25.00 mg/L GTE,6.25、12.50和25.00 mg/L OTE以及50、100和150 mg/L BTE处理斑马鱼胚胎至96 hpf,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并统计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测定斑马鱼心跳次数、体长、卵黄和心包面积。结果各处理组斑马鱼胚胎孵化正常。除2,4-D+BTE处理组随BTE浓度提高死亡率升高,其他处理组没有发生显著死亡。GTE降低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畸变率,提高2,4-D导致的心跳下降和体长缩短,缩小2,4-D导致的卵黄和心包面积;相反,BTE加重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形态发育毒害;而OTE对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害无明显影响。结论GTE、OTE和BTE对2,4-D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害分别具有拮抗作用、无作用和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酸 绿茶提取物 乌龙茶提取物 红茶提取物 斑马鱼 发育毒害
下载PDF
红茶烟用香精的制备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衍杨 苏海建 +2 位作者 陈帅伟 赵传成 史先鑫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提高红茶提取物香气丰富性及改善其在卷烟应用中口腔舒适性问题,以高粱酒为溶剂,利用低温浸提、单宁酶酶解技术制备红茶烟用香料,同时评价了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以高粱酒为溶剂,可赋予红茶提取物发酵香、酸香特征香韵,... 为提高红茶提取物香气丰富性及改善其在卷烟应用中口腔舒适性问题,以高粱酒为溶剂,利用低温浸提、单宁酶酶解技术制备红茶烟用香料,同时评价了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以高粱酒为溶剂,可赋予红茶提取物发酵香、酸香特征香韵,同时可增强清甜茶香特征香韵,且较乙醇水溶液提取物口腔涩感明显降低,烟气柔和、细腻。②单宁酶添加量0.1%时,可明显改善红茶提取物口腔涩感及稳定性。③所得红茶烟用香料清甜茶香、焦香特征突出,应用于卷烟中,添加量为0.05%~1.00%时,可赋予卷烟茶香特征香气,丰富烟香,提高卷烟香气,细腻柔和烟气,口感甜润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高粱酒 低温浸提 单宁酶 卷烟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酶法提取滇红茶多糖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咪娜 王迪 +1 位作者 张静 滕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75,共8页
以云南滇红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生物酶法探讨其茶多糖提取工艺。在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种类、复合酶比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各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优化法优化... 以云南滇红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生物酶法探讨其茶多糖提取工艺。在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种类、复合酶比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各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优化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选取提取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料液比构建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滇红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酶种类为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质量比2∶1),复合酶添加量为0.90%(以底物质量计算),提取时间为3.0 h,提取温度45℃,料液比为1∶20(g/mL)。该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为4.22%±0.17%,与模型预测相符,可用于复合酶法提取滇红茶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红茶 酶法 茶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红茶特征香气成分的鉴定及感知交互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牛云蔚 马一玮 +3 位作者 肖作兵 洪鎏 赵伟 蔡昊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2-300,共9页
对红茶的特征香气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之后对红茶的香气轮廓进行深入剖析,继而对重要特征化合物进行香气感知交互作用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矢量模型以及Steven定律在此体系上的应用。以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溶剂辅助蒸发萃取结合气... 对红茶的特征香气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之后对红茶的香气轮廓进行深入剖析,继而对重要特征化合物进行香气感知交互作用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矢量模型以及Steven定律在此体系上的应用。以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溶剂辅助蒸发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化合物的香气进行评估,得到了51种较为特征的香气化合物,红茶最主要的香气物质是醇类和醛类,其中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以及香气强度记录结果显示了芳樟醇、苯乙醇、(Z)-3-己烯醇、香叶醇以及水杨酸甲酯等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香气贡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关联化合物与香气特征,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将电子鼻传感器与香气轮廓进行匹配,以达到全面剖析红茶香气的目的,继而利用Feller加和模型进行香气感知交互作用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修正矢量模型以及Steven定律在此体系上的应用,10组二元化合物中有8组表现了掩盖作用,2组表现为协同作用。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达到为红茶重要风味物质研究提供参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 香气感知交互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种人工合成色素
15
作者 曹莹莹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8期43-47,共5页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5—2016)的基础上,改进样品前处理提取方式,使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洗脱液蒸干定容后经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90~800 nm全波长扫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 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5—2016)的基础上,改进样品前处理提取方式,使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洗脱液蒸干定容后经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90~800 nm全波长扫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种人工合成色素,利用日落黄的特征光谱图和最大吸收波长483 nm有效排除假阳性干扰峰。结果表明,在2.0~80.0μg·mL-1各标准物质的浓度与峰面积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检出限为0.02~0.09 mg·kg^(-1),样品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9.0%~99.6%,相对标准偏差为0.8%~3.2%(n=6)。该方法新颖简便,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色素
下载PDF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慧 张明珠 《饮料工业》 2023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液液萃取净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红茶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方法:试样经60%乙腈超声提取,液液萃取净化,以甲醇~0.5%乙酸梯度洗脱,C18短柱分离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赭曲霉毒素A在10.00μg/L~50.00μ... 目的:建立一种液液萃取净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红茶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方法:试样经60%乙腈超声提取,液液萃取净化,以甲醇~0.5%乙酸梯度洗脱,C18短柱分离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赭曲霉毒素A在10.00μg/L~50.00μg/L浓度范围,相关系数为1.00000,加标回收率为83%~98%,RSD为1.11%~2.47%,检出限为0.0052mg/kg。结论:仪器20min完成一个样品测定,方法检测速度快,同时具有净化效果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赭曲霉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 液液萃取
下载PDF
基于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的香气组分
17
作者 陈林海 《茶叶学报》 2023年第6期51-63,共13页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香气组分,为了解品种与香气间的相关性、提升红茶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金牡丹’‘茗科1号(金观音)’‘坦洋菜茶’‘福安大白茶’‘梅占’等不同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按照传统型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加工红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其香气组分,分析不同红茶样的香气组成,并进行感官审评与相关性分析等。【结果】经SDE-GC-MS检测,5个红茶样中各类香气组分共计109种,其中金牡丹香气组分最多,高达52种;香气种类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其次为酯类、醛类等;金观音中香叶醇相对含量为最高,达48.13%;梅占中芳樟醇及壬醛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97%、12.82%;坦洋菜茶中松油醇相对含量最高,为1.78%;3,7-二甲基-1,5,7-辛烯-3-醇在福安大白茶相对含量最高,为11.66%;参试品种均含有香叶醇或其异构体、芳樟醇等重要的香气成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呈现良好的香气,其中金牡丹香气和滋味中花果香最明显,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金牡丹与坦洋菜茶、梅占与福安大白茶香气成分最为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香气、滋味得分与香气组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优质坦洋工夫红茶,其香气组分含量与茶树品种、加工工艺有一定关联性。品种间香气组分含量及比例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品种原料坦洋工夫红茶香气呈现不同特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坦洋工夫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组分
下载PDF
绿茶和红茶提取物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蕊 刘仲华 +3 位作者 黄建安 林勇 陈金华 钟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为比较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预处理6 h,以60 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比较细胞生存率和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 为比较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预处理6 h,以60 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比较细胞生存率和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并对绿茶、红茶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辐射模型组的HaCaT细胞活性下降了21.61%,细胞损伤严重;与UVB辐射模型组相比,绿茶、红茶提取物可提高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GSH–Px活性(P<0.01),降低LDH活性、MDA含量和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P<0.01),降低由UVB辐射导致的细胞凋亡率(P<0.01),使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了6.94%和3.68%;绿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红茶,绿茶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优于红茶提取物。综合分析以上结果,认为绿茶、红茶提取物可以减少由UVB辐射导致的HaCaT细胞损伤和凋亡,具有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增强和氧自由基的加速清除有关,且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比红茶提取物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红茶提取物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氧化损伤 凋亡
下载PDF
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的新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建安 刘仲华 +2 位作者 施兆鹏 付冬和 陆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4-47,61,共5页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 ,研究了浸提次数、冷却过滤温度对速溶红茶主要滋味成分含量、茶汤色差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 1次浸提固形物的得率是第 2次浸提的 4~ 5倍 ,第 1次浸提产品的茶汤色泽、感官品质、溶解性均明显优于第 2次...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 ,研究了浸提次数、冷却过滤温度对速溶红茶主要滋味成分含量、茶汤色差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 1次浸提固形物的得率是第 2次浸提的 4~ 5倍 ,第 1次浸提产品的茶汤色泽、感官品质、溶解性均明显优于第 2次浸提的。 10℃冷却产品的溶解性比 2 5℃的明显提高。 1次浸提技术结合适度低温冷却过滤的方法是在不影响风味的前提下增进产品溶解性、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浸提次数 冷却温度 滋味成分 溶解性 感官品质
下载PDF
红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创 刘增辉 +2 位作者 赵永青 邰玲玲 徐燕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研究红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将36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别嘌呤醇组。空白组和给茶组连续1周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红茶提取物,给茶组第7天造模后1 h给茶;模型组在第7天腹腔... 研究红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将36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别嘌呤醇组。空白组和给茶组连续1周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和红茶提取物,给茶组第7天造模后1 h给茶;模型组在第7天腹腔注射氧嗪酸钾并灌胃酵母膏造模。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茶组血尿酸(UA)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给茶组血尿素氮(BUN)水平均降低,其中、高剂量给茶组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给茶组血肌酐(Cr)值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01)。高剂量组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红茶提取物对氧嗪酸钾和酵母膏导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提取物 高尿酸血症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