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wept-Curved Blade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桂杰 陈浮 +1 位作者 宋彦萍 王仲奇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6-141,共6页
Compared with a straight blade, a unique compressor blade integratedforward-swept and positive-curved stacking line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the two cascades are measured by a five-hole prob... Compared with a straight blade, a unique compressor blade integratedforward-swept and positive-curved stacking line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the two cascades are measured by a five-hole prob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ink trace flowvisualization is conducted on blade surfac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wept-curved cascade haslower endwall loss and higher midspan loss as compared with the straight cascade. However, lowerloss is accompanied with lower diffusion factor. Opposite 'C' shape 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established on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swept-curved blade, which is helpful for avoiding theaccumulation of low energy fluid in the endwall corner region. Anyhow the studies support theconclusion that the swept-curved blade conduces to not only the reduction of overall loss but alsothe improvement of stable operation in the endwall corner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OR experimental study swept blade curved blade stacking lines
下载PDF
基于协同仿真的后掠型风力机气弹响应分析
2
作者 黎浩 夏鸿建 +1 位作者 李德源 吴俊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7-455,共9页
由于后掠叶片具有积叠线弯曲的结构特点,导致叶片的弹性轴和扭转轴分离,增强了叶片弯扭耦合效应,致使叶片出现强烈的结构非线性变形,同时,沿叶片展向具有明显的三维流动现象。为高精度模拟后掠型风力机的结构振动、变形和气动载荷,通过... 由于后掠叶片具有积叠线弯曲的结构特点,导致叶片的弹性轴和扭转轴分离,增强了叶片弯扭耦合效应,致使叶片出现强烈的结构非线性变形,同时,沿叶片展向具有明显的三维流动现象。为高精度模拟后掠型风力机的结构振动、变形和气动载荷,通过超级单元法对风力机叶片和塔架结构进行离散,建立了整机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到后掠叶片形状、振动和变形致使空气沿叶片展向三维流动现象显著,采用螺旋尾涡升力线模型分析气动载荷。为高效精确建立包含机械和流体等多学科耦合的风力机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机械模型,通过Matlab实现叶片气动载荷计算,基于Simulink协同仿真功能实现整机气弹耦合建模。以某后掠型风力机为对象,仿真分析了整机的气弹响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模型和建模方法能有效模拟后掠型风力机的非线性变形和气弹耦合特性,能为新型降载增效机组的气动性能和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后掠叶片 气弹耦合 协同仿真 升力线 稳态响应
下载PDF
三叶后掠-HEDT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的模拟及实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勇军 袁名岳 +2 位作者 徐昊鹏 何华 孙建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99-4607,共9页
对应用于聚乙烯聚合反应中的三叶后掠-HEDT组合桨的搅拌釜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组合桨的离底距C1、桨间距C2以及转速N的变化对搅拌釜内流场的影响,利用PIV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将该组合桨与三叶后掠-六直叶圆盘涡轮组合桨进... 对应用于聚乙烯聚合反应中的三叶后掠-HEDT组合桨的搅拌釜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组合桨的离底距C1、桨间距C2以及转速N的变化对搅拌釜内流场的影响,利用PIV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将该组合桨与三叶后掠-六直叶圆盘涡轮组合桨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桨间距与釜内径的比为0.35时,釜内桨叶间的流体流动效果最好,该条件下能够改善搅拌釜上层流体的速度分布;当离底距与釜内径的比值为0.29时,组合桨下方出现了整体的环流,有利于釜底流体的混合;桨叶转速N=90 r/min时釜内流体速度分布均匀,同时上层HEDT桨叶产生的射流方向趋于水平。两种组合桨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流型相近,但前者搅拌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三叶后掠-HEDT组合桨在聚乙烯聚合反应釜中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后掠-HEDT组合桨 搅拌容器 PIV CFD
下载PDF
后掠式叶片轴流泵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施卫东 邢津 +2 位作者 张德胜 陈刻强 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6-82,F0003,共8页
针对轴流叶轮在污水固液两相流介质中的磨损问题,该文设计了不同后掠式叶轮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对后掠角度为40°、65°、90°的后掠叶片和原型叶片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后掠方案叶轮内固... 针对轴流叶轮在污水固液两相流介质中的磨损问题,该文设计了不同后掠式叶轮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分别对后掠角度为40°、65°、90°的后掠叶片和原型叶片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后掠方案叶轮内固体颗粒的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后掠角度的增加,叶片压力面固相体积分数会逐渐减少,而叶片吸力面上固相体积分数会先增加后减小,叶轮内固相的径向流动越明显并且叶片后掠角度越大,固相就越难与叶片压力面接触,而越易与叶片吸力面接触;颗粒直径越大,后掠叶片压力面上固相体积分数越大,而叶片吸力面进口边靠近轮毂处的固相体积分数增加;颗粒浓度越大,后掠叶片压力面上固相体积分数减少,叶片吸力面上固相体积分数增加。当优化后的后掠叶片角为90°时,该叶片结构优化了固体颗粒的分布,可大幅降低叶片轮缘处的磨损,提高了轴流叶轮在污水介质中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方法 优化 固液两相流 后掠叶片
下载PDF
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固液两相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成 施卫东 +2 位作者 张德胜 曹卫东 邢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基于Particle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多重参考坐标系法对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固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液相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固体颗粒采用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分析了固相颗粒体积浓度分别为5%,10%,15%,20%,颗粒粒径分别为0.2,0... 基于Particle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多重参考坐标系法对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固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液相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固体颗粒采用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分析了固相颗粒体积浓度分别为5%,10%,15%,20%,颗粒粒径分别为0.2,0.4,0.6,0.8,1.0 mm时,固相颗粒在泵内的分布情况及其滑移速度的大小,从而进一步研究泵内过流部件的磨损情况,并探讨了颗粒浓度及大小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直径一定时,随固相体积浓度的增大,颗粒运动轨迹偏向叶片吸力面;叶片压力面及吸力面尾部的后盖板处固体颗粒滑移速度增加明显,该处壁面产生磨损,因此设计时后盖板处应加厚;固体颗粒的粒径及固相体积浓度对泵水力外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粒径增加,泵扬程、效率均下降;固相体积浓度增加,泵扬程增加、效率下降.样机试验表明:额定工况下效率为80%,扬程为11 m,设计合理,达到国内污水泵设计的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式双叶片 污水泵 固液两相流 流动规律 磨损
下载PDF
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卫东 程成 +2 位作者 张德胜 邢津 陈刻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85-92,共8页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用排污泵叶轮易堵塞和磨损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叶轮结构。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按照L9(34)正交表,选取了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轮进口直径Dj、叶片出口宽度b2以及叶轮出口直径D2等因素,设计出了9...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用排污泵叶轮易堵塞和磨损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后掠式双叶片污水泵叶轮结构。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按照L9(34)正交表,选取了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轮进口直径Dj、叶片出口宽度b2以及叶轮出口直径D2等因素,设计出了9组方案,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4个几何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得出叶轮出口直径D2是影响效率和扬程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基于k-ε湍流模型及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对污水泵进行了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样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双叶片、大包角、叶片前缘后掠的设计方法,可使颗粒杂质向外输送至叶片外周边,保证了固体颗粒或纤维的顺利通过,大幅降低了叶片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效率。通过样机试验得到优化设计方案在额定流量点的效率为80%,扬程为11 m,效率高于国家标准2.5%,该水力设计方法对污水泵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泵 叶轮 两相流 后掠式双叶片 水力设计 通过性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不同叶片后掠角度下轴流泵叶顶区空化流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晓琰 王朋 +3 位作者 张德胜 沈熙 赵旭涛 孟庆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4-201,共8页
为研究轴流泵叶片后掠对叶顶区空化流场及性能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TJ04-ZL-02编号叶轮缩放模型为原型叶轮,将叶片重心积迭线圆周后掠得到后掠20°和后掠40°叶轮。基于ANSYS CFX软件对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原型叶轮与... 为研究轴流泵叶片后掠对叶顶区空化流场及性能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TJ04-ZL-02编号叶轮缩放模型为原型叶轮,将叶片重心积迭线圆周后掠得到后掠20°和后掠40°叶轮。基于ANSYS CFX软件对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原型叶轮与后掠叶轮流道内压力、空泡、流线分布的变化,并对不同空化条件下叶片后掠对叶顶区漩涡强度、涡量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后掠叶轮临界空化余量降低,后掠叶片吸力面空化面积及空泡体积分数均低于原型叶片。在空化工况下,叶片后掠减小吸力面侧低压区域,有效抑制叶顶区三角形空化云的发展。由于叶片后掠减小叶顶区压差,导致叶顶泄漏量减小,TLV核心区漩涡强度和涡量随后掠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空化程度加剧,TLV漩涡强度和涡量均变大,叶顶区流场更加复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片后掠 叶顶区空化流场 空化性能
下载PDF
后掠式轴流泵内部流场的二维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郎涛 施卫东 +2 位作者 陈刻强 李伟 邢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共5页
以一后掠角为60°的后掠式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采用PIV技术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0.8Qopt,1.0Qopt,1.2Qopt3个工况下叶轮在一个流道周期的12个拍摄截面上的速度场。发现在0.8Qopt工况下,经过后掠叶片的流体具有明显的径向流动趋... 以一后掠角为60°的后掠式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采用PIV技术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0.8Qopt,1.0Qopt,1.2Qopt3个工况下叶轮在一个流道周期的12个拍摄截面上的速度场。发现在0.8Qopt工况下,经过后掠叶片的流体具有明显的径向流动趋势,流量越小径向流动趋势越明显。叶轮内流体在后掠叶片进口边和转轮端壁区容易出现低速区域,并且流量越小低速区域越大;在靠近轮缘附近,叶片进口边压力面上的流体会向吸力面流动,流量越小该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对掌握不同型式叶片的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式叶片 轴流泵 内部流场 PIV
下载PDF
相同外特性的后掠式轴流泵固液两相分布与缠绕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郎涛 施卫东 +2 位作者 邢津 陈刻强 李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2-50,共9页
针对轴流泵在输送污水介质中的磨损和缠绕问题,设计了外特性相同但后掠角分别为40°和60°后掠叶片,并采用Particle颗粒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发现设计流量工况下60°后掠叶片固相分布情况要优于40°后掠叶片,60&... 针对轴流泵在输送污水介质中的磨损和缠绕问题,设计了外特性相同但后掠角分别为40°和60°后掠叶片,并采用Particle颗粒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发现设计流量工况下60°后掠叶片固相分布情况要优于40°后掠叶片,60°后掠叶片压力面上的固相体积分数平均比40°后掠叶片上的固相体积分数小0.1,60°后掠叶片吸力面上的固相体积分数平均比40°后掠叶片小0.2。进一步对60°后掠叶片进行研究,发现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叶片上的固相体积分数随之增加,且固相集中的区域都很相似;随着初始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60°后掠叶片上的固相体积分数也随之增加,但初始颗粒体积分数越大,对后掠叶片压力面上固相体积分数的影响越小。为检验后掠叶片的抗缠绕能力,对60°后掠叶片进行缠绕试验,发现单独的后掠叶片形式的轴流叶轮不易发生缠绕,但当叶轮与套筒配合后,若面对大量棉线,容易在进口边轮缘处发生堆积。该研究为输送污水介质轴流泵的抗磨损和抗缠绕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模型 轴流泵 固液两相流 后掠叶片 缠绕试验
下载PDF
基于涡旋升力线模型的风机后掠叶片性能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德源 刘佳宇 +1 位作者 夏鸿建 张海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90,共7页
为精确模拟后掠叶片的气弹特性,基于升力线理论建立后掠叶片非线性气弹耦合模型,并通过计算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5 MW直叶片和后掠叶片的稳态响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运行变桨角为设计变量,年发电量为目标函数,以额定功... 为精确模拟后掠叶片的气弹特性,基于升力线理论建立后掠叶片非线性气弹耦合模型,并通过计算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5 MW直叶片和后掠叶片的稳态响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运行变桨角为设计变量,年发电量为目标函数,以额定功率、叶尖挥舞位移和轴向推力作为约束条件,选择5 MW后掠叶片为原型,寻找5~25 m/s风速范围内各风速对应的最优变桨角,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变桨角优化的后掠叶片,相比于原型叶片以及直叶片,年发电量分别提高8.58%、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叶片 气弹耦合模型 稳态响应 变桨角 年发电量 额定功率 叶尖挥舞位移 涡旋升力线模型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后掠结构模态与颤振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俊东 夏鸿建 +1 位作者 李德源 郭坤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279,共7页
采用特征值方法对后掠叶片的结构特性和颤振特性进行研究。针对大型后掠叶片的结构特点和气动特性,结合"超级单元"法与升力线理论建立叶片的气弹模型,并基于多体系统递归建模方法和变分原理,对叶片的气弹模型作线性化处理,构... 采用特征值方法对后掠叶片的结构特性和颤振特性进行研究。针对大型后掠叶片的结构特点和气动特性,结合"超级单元"法与升力线理论建立叶片的气弹模型,并基于多体系统递归建模方法和变分原理,对叶片的气弹模型作线性化处理,构建叶片的气弹状态方程。为准确描述叶片的气动参数,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引入B-L动态失速模型。以某5 MW风力机直叶片为原型,设计2种后掠量的后掠叶片。计算叶片在各工况下的稳态变形,揭示叶片后掠对其弯扭耦合变形的影响;分析叶片刚性转动和稳态变形对其结构频率的影响;结合线性化的气动模型,计算后掠叶片的气弹频率和气弹阻尼比,分析叶片后掠对其颤振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后掠会减小叶片在极端风况下的弯曲变形,同时降低叶片发生气弹失稳的临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后掠叶片 刚柔耦合 气弹阻尼分析 颤振
下载PDF
叶片后掠对风轮结构与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占飞 夏鸿建 +1 位作者 李德源 冯云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5-292,共8页
针对风力机叶片后掠对其弯扭耦合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某5 MW风力机直叶片为原型,以叶片积叠线为二次曲线,设计2种叶尖后掠量不同的后掠型叶片。运用"超级单元"方法,建立叶片动力学模型。通过叶片动力特性数值仿... 针对风力机叶片后掠对其弯扭耦合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某5 MW风力机直叶片为原型,以叶片积叠线为二次曲线,设计2种叶尖后掠量不同的后掠型叶片。运用"超级单元"方法,建立叶片动力学模型。通过叶片动力特性数值仿真,对比分析直叶片和后掠叶片固有频率和振型随后掠量的变化情况;通过静载数值实验,测量叶片各截面的弯曲和扭转角度,分析弯扭耦合系数沿积叠线分布规律及其与后掠量的关系;通过叶片气弹耦合数值分析,比较后掠叶片在各风速下的风轮功率特性和推力特性,以研究叶片后掠对风轮气动特性和载荷特性影响。分析表明:风力机后掠叶片具有明显的挥舞弯曲与扭转变形耦合特性,在输出功率、叶根力矩、扭矩、推力等风力机性能参数上也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后掠叶片 气弹耦合 弯扭耦合 气弹响应
下载PDF
不同前缘后掠角的双叶片污水泵性能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刻强 施卫东 +2 位作者 张德胜 郎涛 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8-54,F0003,共8页
为了研究前缘后掠角对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大幅提高泵效率,基于某一款典型的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WQ800-40-132),设计了4个不同的叶轮模型,其前缘后掠角分别为60°、100°、140°、180°。利用ICEM C... 为了研究前缘后掠角对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大幅提高泵效率,基于某一款典型的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WQ800-40-132),设计了4个不同的叶轮模型,其前缘后掠角分别为60°、100°、140°、180°。利用ICEM CFD 14.5软件对计算模型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采用Ansys CFX 14.5软件对网格模型进行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可缩放壁面函数的全流场数值模拟,分别从泵的外特性及内流场分析了前缘后掠角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前缘后掠角的增加,扬程流量曲线趋于平坦,轴功率则不断增大,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工况方向偏移;在大流量工况下(1.2Qn,Qn为设计流量),前缘后掠角的增大会导致进口前缘外周边的叶片工作面处出现回流,并在前缘上方形成旋涡,造成较大的水力损失。通过对数值模拟与样机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模拟值与试验值有较小的差别,但整体趋势基本相同。该文的研究结果对双叶片污水泵的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方法 叶轮 前缘后掠角 双叶片污水泵 水力设计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风力机后掠式叶片的弯扭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云凌 夏鸿建 +1 位作者 李德源 王占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227,共8页
针对积叠线后掠的风力机叶片弯扭耦合特性进行研究。以5 MW NREL叶片为原型,根据玻璃钢复合材料叶片的结构特性,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建立复合材料直叶片和不同后掠量叶片的3维壳单元模型。首先研究后掠叶片的动... 针对积叠线后掠的风力机叶片弯扭耦合特性进行研究。以5 MW NREL叶片为原型,根据玻璃钢复合材料叶片的结构特性,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APDL参数化语言建立复合材料直叶片和不同后掠量叶片的3维壳单元模型。首先研究后掠叶片的动力特性,分别对直叶片和2种后掠叶片进行数值模态分析,对比考察了直叶片与后掠式叶片弯扭各阶振型的变化规律;利用由节点位移法推导出的弯扭耦合系数来描述叶片的弯扭耦合特性,通过在叶尖处施加一个挥舞方向的集中力,数值计算出各分析截面节点的位移,利用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出各截面的弯扭耦合系数,定量研究后掠叶片的弯扭耦合特性以及后掠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 后掠式叶片 弯扭耦合特性
下载PDF
后掠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媛 康顺 +2 位作者 樊小莉 王建录 赵萍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97-1500,共4页
采用商用软件FINE^(TM)/Turbo,以2.5MW风力机DF90风轮叶片为原型,在确认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将中叶展以上做后掠变型,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后掠叶型对叶片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定义后掠叶片静压系数的方法。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后掠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亚音速离心叶轮分流叶片前缘掠形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世平 刘俊 +2 位作者 杨家礼 张锦纶 周韧峰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在保证叶轮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7种不同分流叶片前缘掠角,分别为-15°、-10°、-5°、0°、5°、10°、15°,利用ANSYS CFX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来分析分流叶片前缘掠... 在保证叶轮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7种不同分流叶片前缘掠角,分别为-15°、-10°、-5°、0°、5°、10°、15°,利用ANSYS CFX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来分析分流叶片前缘掠对亚音速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不掠而言,分流叶片前缘后掠使效率、压比降低,失速裕度和稳定工作裕度增加,分流叶片前缘前掠使效率、压比增加,失速裕度和稳定工作裕度减小;后掠增大堵塞流量,加大其叶片上载荷,而前掠减小堵塞流量和其叶片上载荷,并随角度的改变而相应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音速离心压气机 分流叶片 堵塞流量 叶片载荷 前掠 后掠
原文传递
后掠风力机叶片非定常气弹耦合模型与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坤翔 夏鸿建 +1 位作者 李德源 黄俊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182,共9页
后掠叶片外展段后掠,弹性轴与扭转轴分离,致使叶片非线性变形显著,气流沿叶片展向流动和气弹耦合特性增强。为精确分析后掠叶片的结构与气动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螺旋尾涡升力线模型结合修正的B-L动态失速模型,并计及积叠线瞬时变形对诱... 后掠叶片外展段后掠,弹性轴与扭转轴分离,致使叶片非线性变形显著,气流沿叶片展向流动和气弹耦合特性增强。为精确分析后掠叶片的结构与气动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螺旋尾涡升力线模型结合修正的B-L动态失速模型,并计及积叠线瞬时变形对诱导速度的影响,计算非定常气动载荷;叶片结构部分通过超级单元将后掠叶片离散成多体系统,借鉴成熟的多体递归建模技术,实现转动叶片的高效组装与数值求解。通过模拟NREL 5 MW直叶片的稳态响应,验证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与精度;然后分析5 MW后掠叶片,在变桨距和不变桨距情况下的非定常气动响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后掠叶片非线性变形和非定常气动特性,能为新型降载增效后掠叶片的气动性能、疲劳载荷谱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效数值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后掠叶片 升力线 B-L模型 气弹耦合
原文传递
Rotating Stall and Stall-Controlled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Stage Subsonic Axial Compressor 被引量:3
18
作者 Eisuke OUT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Activities by various authors on aerodynamics and control dynamics of rotating stall in axial compressor are first traced. Then, a process of stall cell evolution in a subsonic stage is discussed based on a 2-D CFD. A... Activities by various authors on aerodynamics and control dynamics of rotating stall in axial compressor are first traced. Then, a process of stall cell evolution in a subsonic stage is discussed based on a 2-D CFD. A few numbers of vortices grow ahead of the rotor accumulating vorticity ejected from lightly stalled blades, and eventually organize a cell of circumferentially aligned huge vortices, which merge and recess repeatedly during the rotation. Such stall disturbance is intensified on trailing side of a circumferential inlet distortion and decays on the leading side. Considering these features, a new algorithm for stall warning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correlation between pressure waveforms at each passing of a fixed blade. A remarkable change in the correlation level at near-stall provides a warning signal prior to the stall onset with sufficiently large time margin. This scheme is applied to achieve rotating stall prevention by actuating flaps installed on the hub. The last issue 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forward swept blade which has much increased throttle margin with decreased tip loss. A 3-D computation shows that a secondary vortex generated in suction surface mid span interacts to reduce the tip leakage vortex that initiates the st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ng stall stall warning sensing stall control forward swept blade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CFD stall cell structure tip leakage flo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