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并发症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曹志杰 顾丽萍 +2 位作者 吴作志 宋小芹 李国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8例64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复合式组,28例32眼)和...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青光眼患者58例64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复合式组,28例32眼)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组(传统组,30例32眼)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式组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6%(2/32)显著低于传统组2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术后眼压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手术成功率88%(28/32)显著高于传统组44%(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1%(29/32)显著高于传统组69%(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32)显著低于传统组25%(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更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手术成功率 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
下载PDF
两种瓣式小梁切除术后辅助眼球按摩对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程 高翔 谭宣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比较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和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辅助眼球按摩治疗对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将51例61眼原发青光眼并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6例31眼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 目的:比较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和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辅助眼球按摩治疗对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将51例61眼原发青光眼并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6例31眼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B组25例30眼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眼压、滤泡、前房深度,并根据情况适时辅助眼球按摩治疗。全部患者术后观察6mo。结果:两种结膜瓣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均有显著降眼压效果(P<0.01);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早期眼球按摩促进滤泡形成中出现被动性滤泡渗漏B组多于A组。结论:两种结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都有相同良好的效果。眼球按摩可促进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角膜缘为基底球结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治疗不易出现被动性滤泡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外科手术 球结膜瓣 眼球按摩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复合式和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404-405,共2页
目的评价两种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116例(128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眼)与实验组(64眼),分别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两种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116例(128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眼)与实验组(64眼),分别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7.81%和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87.5%明显高与对照组的43.8%(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分别为90.63%和70.3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能性滤过泡形成和远期手术成功率方面疗效显著,且并发症低,值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针刺分离联合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
4
作者 周峻 《实用防盲技术》 2011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治疗效果。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3月内25眼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滤过泡周围纤维瘢痕,联合结膜下注射5-FU 5mg/次,隔日1次,最多5次,分析治疗后眼压和... 目的探讨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治疗效果。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3月内25眼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滤过泡周围纤维瘢痕,联合结膜下注射5-FU 5mg/次,隔日1次,最多5次,分析治疗后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 25眼中,21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18眼在15mmHg以下;滤过泡形态:有19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泡 青光眼 5-FU 功能不良
下载PDF
融合蛋白GST-hRI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海峰 刘芳君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李静敏 田余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4-1625,共2页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蛋白质(pI=4.7),分子量约为50 ku[1]。hRI含有32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至少30个半胱氨酸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青光眼 功能滤过泡 瘢痕形成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粒 李絮莹 魏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分析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疗效(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手术成功率)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发表时间不限。按照纳入与排除... 目的:分析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疗效(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手术成功率)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发表时间不限。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共1750例,1757眼,纳入文献中效应量与术后眼压(IOP)相关的文献共10篇,分别对术后2wk,1、3mo眼压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I2>50%,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术后2wk,1、3mo两组患者IOP均有差异[WMD=-0.96,95%CI(-1.83,-0.09),P<0.05;WMD=-2.68,95%CI(-3.81,-1.55),P<0.05;WMD=-3.98,95%CI(-5.00,-2.96),P<0.05]。纳入文献中效应量与手术成功率相关的文献共9篇,随访时间为3-12mo。对其进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97,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有差异[RR=1.41,95%CI(1.28,1.55),P<0.05]。纳入文献中效应量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相关的文献共14篇,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的可能性很小(P=0.98,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有差异义[RR=1.33,95%CI(1.23,1.44),P<0.05]。结论:眼球按摩有助于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更有效地控制眼压并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按摩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META分析 功能性滤过泡 眼压
下载PDF
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静 蒋莹 +2 位作者 文玉民 揭静 秦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19-82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选择2006-05/2011-09青光眼患者300例38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200眼与对照组140例184眼,分别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随访1a。结果:所有手术...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选择2006-05/2011-09青光眼患者300例38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200眼与对照组140例184眼,分别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随访1a。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wk观察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7.5%和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与对照组的65.2%(P<0.05);术后1a,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分别为86.0%和63.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和远期手术成功率方面疗效显著,且并发症低,适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32
8
作者 汤晓东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7期3260-3262,共3页
目的评价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116例(128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64眼)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组(64眼),患者分别行传统小梁切除术... 目的评价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诊治的青光眼患者116例(128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64眼)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组(64眼),患者分别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眼压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组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的浅前房发生率分别为7.81%和2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1,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及手术后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显著地低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t=4.638,6.731,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显著地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地少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组(χ2=9.412,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功能性滤泡形成和远期手术成功率方面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及其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岩 蒋爱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及其治疗。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青光眼滤过手术67例(8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14例14眼,其中渗漏性滤过泡1眼,滤过泡瘢痕4眼,包裹性滤过泡9眼。此14眼经及时进行...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及其治疗。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青光眼滤过手术67例(89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14例14眼,其中渗漏性滤过泡1眼,滤过泡瘢痕4眼,包裹性滤过泡9眼。此14眼经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眼球按摩及球结膜粘连分离等治疗均使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及时正确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滤过泡 功能障碍 治疗
下载PDF
无功能滤过泡丝裂霉素C注射及分离术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凤月 张有亭 +1 位作者 李秀阁 王霞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 观察分离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 2 9例 (2 9眼 ) ,在显微镜下用 5号针头潜行分离滤过泡 ,在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 0 1ml(0 .2mg/ml) ,观察眼... 目的 观察分离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 2 9例 (2 9眼 ) ,在显微镜下用 5号针头潜行分离滤过泡 ,在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 0 1ml(0 .2mg/ml) ,观察眼压及滤过泡情况 ,随访 4月。结果  2 9例成功 2 1例 (72 4% ) ,有效 5例 (17 2 % ) ,无效 3例 (10 3 % ) ;Ⅰ型滤过泡 18例 (62 1% ) ,Ⅱ型滤过泡 8例 (2 7 6% ) ,Ⅲ型滤过泡 3例 (10 3 % )。结论 分离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修复无功能滤过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术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无功能滤过泡 青光眼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无功能性滤过泡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晏黎 张有亭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 观察 2种方法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患者 10 5例 ,随机选择 5 5例 (A组 )在显微镜下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 ,去除包裹、纤维性囊壁组织 ,用含 0 .4 g·L-1MMC的... 目的 观察 2种方法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性滤过泡患者 10 5例 ,随机选择 5 5例 (A组 )在显微镜下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 ,去除包裹、纤维性囊壁组织 ,用含 0 .4 g·L-1MMC的棉片在结膜下放置 5min ;5 0例 (B组 )在显微镜下用 5号针头潜行分离滤过泡后 ,在滤过泡旁 3mm结膜下注射MMC 0 .1mL。随访 2a后 ,观察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中成功 4 3例 ,有效 6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89.0 9% ;I型滤过泡 32例 ,II型滤过泡 17例 ,III型滤过泡 6例。B组中成功 2 9例 ,有效 6例 ,无效 15例 ,总有效率为 70 .0 0 % ;I型滤过泡 19例 ,II型滤过泡 16例 ,III型滤过泡 15例。经统计学处理 ,2组之间成功率 (χ2 =4 .95 ,P <0 .0 5 )、总有效率 (χ2 =5 .97,P <0 .0 5 )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分离术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无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患者眼压及滤过泡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Jia Cherng Chong Swee Sew Teh +2 位作者 Haireen Kamaruddin Poh Yan Ong Tajunisah Iqbal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7-933,共7页
目的:观察使用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成功/合格史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压(IOP)控制及滤过泡功能。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01-01/2015-12-31期间接受小梁切除术并随后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数据。所有患者都曾成功/合格地进行过小... 目的:观察使用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成功/合格史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压(IOP)控制及滤过泡功能。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01-01/2015-12-31期间接受小梁切除术并随后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数据。所有患者都曾成功/合格地进行过小梁切除术。他们通过透明角膜切口进行了简单的超声乳化手术。用Goldmann眼压计进行术后眼压随访,复查滤过泡情况。观察术后IOP控制、视力改善、抗青光眼药物的数量以及从小梁切除术到超声乳化术的时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共13例15眼患者满足了研究标准,并且在小梁切除术后进行了简单的超声乳化术。其中2眼为继发性青光眼,13眼为原发性青光眼。所有的超声乳化术均在小梁切除术后至少6mo进行(平均14.7±4.3mo)。白内障术前仅1眼(6.7%)需要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超声乳化术1a后,增加到4眼(26.7%),超声乳化术2a后,进一步增加到8眼(53.3%)。术后2a所需抗青光眼药水的数量在2~4种之间。在15眼中,白内障术前(平均13.4±2.9 mmHg)与超声乳化术后1a(平均14.1±3.2 mmHg,P=0.357)和2a(平均15.1±3.3 mmHg,P=0.212)的IOP控制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术前平均LogMAR视力为1.52±1.00,术后平均视力为0.53±0.54,超声乳化术后的视力改善是显著的(P=0.000)。结论:结果显示,在不影响眼压控制的情况下,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然而,手术后,特别是白内障手术后2a,抗青光眼眼药水的使用数量增加,证明了术后滤过泡功能的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患者应该被告知重新开始服用抗青光眼药物的可能性。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的时机和顺序应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后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 滤过泡功能 眼压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眼压及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登阳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0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眼压及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注射雷珠单抗+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注射雷珠...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眼压及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注射雷珠单抗+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注射雷珠单抗前、注射3 d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患者眼压、视力变化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功能性滤泡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注射3 d后、术后1周,患者眼压较注射前呈下降趋势,视力呈升高趋势;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患者眼压较术后1周有回升,视力有降低,但眼压仍低于注射前,视力高于注射前。各时点眼压、视力行重复度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功能性滤泡分别为88.89%,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患者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可改善眼压、视力,术后滤过泡形成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眼压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联合虹膜激光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志军 赵和 袁晓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虹膜激光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7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虹膜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膜下注射用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虹膜激光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7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虹膜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膜下注射用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眼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虹膜激光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提高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虹膜激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功能性滤过泡
下载PDF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8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63眼)和观察组(60例,6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 目的分析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63眼)和观察组(60例,66眼)。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周,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浅前房的发生,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降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功能性滤泡 浅前房 眼压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泡针刺分离患者治疗前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研究
16
作者 周红薇 张金玲 +2 位作者 唐广贤 张恒丽 闫晓伟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54-1657,1662,共5页
目的评估滤过泡针刺分离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视觉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110例(110只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患者在门诊随访中行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记录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前后治疗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目的评估滤过泡针刺分离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视觉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110例(110只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患者在门诊随访中行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记录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前后治疗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双眼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应用青光眼药物情况;应用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25(NEI VFQ-25)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与治疗眼BCVA、双眼BCVA、治疗眼视野M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0例无功能性滤过泡患者行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后3个月,治疗眼眼压(15.54±2.68)mm Hg,较治疗前眼压(30.50±8.63)mm H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BCVA(0.40±0.31),较治疗前双眼BCVA(0.42±0.31)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眼视野MD(11.61±5.98)dB,较治疗前视野MD(11.77±6.06)d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I VFQ-25总得分平均值为(70.09±18.08),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9.67±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I VFQ-25总得分平均值与双眼BCVA(r=0.603,P<0.05)、治疗眼BCVA(r=0.420,P<0.05)呈正相关,与视野MD值(r=0.945,P<0.05)呈负相关。结论青光眼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可显著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可用于滤过泡针刺分离治疗后患者的病情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泡针刺分离 生存质量 视功能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正常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华锋 周希瑗 王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4-92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控制正常的机制。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正常的16名患者进行包括一般眼科检查、UBM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寻找可能的房水排除途径。结果所有16只眼为瘢痕型滤过泡,虹膜... 目的初步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控制正常的机制。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正常的16名患者进行包括一般眼科检查、UBM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寻找可能的房水排除途径。结果所有16只眼为瘢痕型滤过泡,虹膜周切孔通畅;UBM检查滤过泡区域未发现结膜瓣及巩膜瓣下潜在腔隙;前房角镜检查全部患者内滤过口阻塞、房角开放均>1/2周。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良好眼可能并不存在特殊的房水引流途径,其原因多是由于术前对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或手术适应症掌握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无功能滤过泡 前房角镜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文九 陈陶阳 戴追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23期64-65,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40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37例(37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前房深度。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40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37例(37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前房深度。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功能性滤过泡较对照组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不仅能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功能性滤过泡 前房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关系及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玉新 朱红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研究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持续时间长短对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98例(101眼)青光眼患者,分A、B两组,A组为术后3月持续行眼球按摩者,B组为术后眼球按摩不足2W者,术后6个月后对A、... 目的研究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持续时间长短对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98例(101眼)青光眼患者,分A、B两组,A组为术后3月持续行眼球按摩者,B组为术后眼球按摩不足2W者,术后6个月后对A、B两组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73眼术后6个月门诊随诊67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占91.78%,B组28眼术后6个月门诊随诊17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功能性滤过泡占60.7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持续正规的眼球按摩能显著提高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眼球按摩 功能性滤过泡
原文传递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立君 李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9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9例(35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31例(37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前房深度。结果改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9例(35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31例(37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前房深度。结果改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术后半年观察组的功能性滤过泡较对照组多。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不仅能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改良小梁切除术 功能性滤过泡 前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