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induction of controlled circulation by magnesium and remifentanil in spine surgery 被引量:3
1
作者 Mohammad R Ghodraty Mohammad M Homaee +4 位作者 Kourosh Farazmehr Ali R Nikzad-Jamnani Masoud Soleymani-Dodaran Ali R Pournajafian Nader D Nader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agnesium sulfate(MGS) in comparison with remifentanil for induction of relative hypotension in posterior fusion of spine(PSF).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40 patients w...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agnesium sulfate(MGS) in comparison with remifentanil for induction of relative hypotension in posterior fusion of spine(PSF).METHODS: In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40 patients with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Ⅰ and Ⅱ physical status undergoing lumbar PSF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remifentanil(REM) 0.15 μg/kg or MGS 50 mg/kg for controlled hypotension. The administering anesthesiologist was blinded to the medication. Continuous infusion was maintained at a fixed volume rate to deliver precalculated doses of either study drugs. All other aspects of anesthesia and surgery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The target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range used in this study was 60-70 mm Hg. In the course of surgery, the hemodynamic variables, volumeof blood loss, urine output, fluid intake and surgeon's satisfaction were recorded. Data was analyzed with SPSS version 13.0 and P values less than 0.05 were considered significant.RESULTS: Twenty patients in the MGS group and 19 patients in the REM group were studi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hemodynamic variables, blood loss, urine output, fluid requirement and surgeon's satisfaction for exposure. The target MAP was achieved in 75% of Mg and 58% of remifentanil groups. Although a higher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REM group required nitroglycerin(42.1%) to reach the target MAP than those in the MGS group(25%),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32).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umbar PSF surgery, remifentanil and MGS have a similar hypotensive effect and comparable amount of blood los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 HYPOTENSION MAGNESIUM SULFATE REMIFENTANIL SPINE surgery blood loss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血液丢失及骨水泥渗透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兴龙 刘家伟 +4 位作者 程建军 丁亚 蔡宁 于海洋 王宏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 比较控制性降压和止血带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液丢失情况及骨水泥渗透厚度。方法 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气静复合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8例。按照术中止血方式不... 目的 比较控制性降压和止血带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液丢失情况及骨水泥渗透厚度。方法 回顾性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气静复合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8例。按照术中止血方式不同,分为控制性降压组和止血带组,控制性降压组61例,其中男17例,女44例;年龄55~80岁,平均(67.26±5.56)岁。止血带组107例,其中男28例,女79例;年龄55~80岁,平均(67.70±5.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压积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液丢失方面数据、手术时长、胫骨假体周围骨水泥渗透厚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长、显性失血量、胫骨假体周围骨水泥渗透厚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下降量、红细胞压积下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中使用止血带相比,使用控制性降压可降低患者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且不增加手术时长,不影响胫骨假体周围骨水泥渗透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控制性降压 止血带 血液丢失 骨水泥渗透厚度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肝包虫病手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贾钰婕 袁红 吕志坚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2期181-184,共4页
肝包虫病又称为肝棘球蚴病,这是一种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累及于肝脏所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肝包虫病流行的严重区域,患者的生活因为该病而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医学的不... 肝包虫病又称为肝棘球蚴病,这是一种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累及于肝脏所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肝包虫病流行的严重区域,患者的生活因为该病而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外科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肝脏血供十分丰富,为了更加有效提高肝包虫病手术的安全性,临床通过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以减少手术创面的出血量。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CLCVP技术在肝脏手术中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探讨是否通过CLCVP技术以辅助外科手术从而有效控制肝包虫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出血量
下载PDF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骨科围术期失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钟远鸣 付小鹏 +3 位作者 许伟 赵庆瑞 黄勇 叶伟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930-2937,共8页
目的:尼卡地平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利弊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尼卡地平应用于骨科围术期能减少出血且不会增加血栓风险,但这些单个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有差异。文章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尼卡地平对骨科围术期失血和输血的影响。方... 目的:尼卡地平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利弊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尼卡地平应用于骨科围术期能减少出血且不会增加血栓风险,但这些单个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有差异。文章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尼卡地平对骨科围术期失血和输血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linical trials、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尼卡地平减少骨科围术期失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20-02-15,根据文献纳入标准进行选择,重点选择可以被提取及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即包含主要结局指标术中出血量;或次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清醒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术中输血量、红细胞压积中的一项或多项),在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研究中包含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包含了521例骨科手术病例,其中尼卡地平组病例275例,对照组246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Meta分析所包含的其他对照组相比,①尼卡地平可降低骨科围术期术中出血量(SMD=-1.430,95%CI:-2.570至-0.290,P<0.05);②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60,95%CI:0.130-1.020,P<0.05);可能会延长患者清醒时间(SMD=0.936,95%CI:0.220-1.653,P<0.001);③可能会延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SMD=1.889,95%CI:1.544-2.233,P<0.001);④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术中输血量和术后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使用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减少骨科围术期失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尼卡地平在进行骨科围术期的控制性降压时较为安全,但由于其可能会延长患者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故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此方法时应更加谨慎。但上述结论仍然需要通过更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尼卡地平 骨科 降压 输血 术中出血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出血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军 荆珏华 +1 位作者 史占军 周云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是否造成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安慰剂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4例,对照组44例。利伐沙班组男25...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是否造成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安慰剂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利伐沙班组44例,对照组44例。利伐沙班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48±15.19)岁;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11±13.54)岁。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均一致。利伐沙班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口服利伐沙班10 mg,连用14 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口服安慰剂。术前及术后第3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理论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利伐沙班组实际总失血量(1 509.56±325.23)ml,隐性失血量(581.47±215.01)m1,占总量的(37.88±10.42)%;对照组实际总失血量平均(1 262.30±397.95)ml,隐性失血量(395.59±197.33)m1,占总量的(30.62±10.2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实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利伐沙班组隐性失血量占实际总失血量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术后35 d内利伐沙班组发生出血事件4例,对照组发生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8,P=0.167)。结论 :利伐沙班增加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总体出血风险,尤其是隐性出血风险,临床应用时要注意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抗凝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显微镜下手术中出血控制的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文文 邓亚新 童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显微镜下手术中控制精神紧张性血压升高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对 82例 (14 4侧 )鼻和鼻窦显微手术患者作了出血量与 (精神紧张性 )血压升高的关系的研究 ,以及观察控制血压、... 目的 探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显微镜下手术中控制精神紧张性血压升高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对 82例 (14 4侧 )鼻和鼻窦显微手术患者作了出血量与 (精神紧张性 )血压升高的关系的研究 ,以及观察控制血压、减少手术时间的临床效果。III型 5 8侧 (40 % ) ,II型 71侧 (49% ,其中II期 5 6侧 ,III期 15侧 ) ,I型 15侧 (11% ,其中I期 4侧 ,II期 11侧 )。其中 6 0例进行了 2次 (双侧每次 1侧 )手术。全部行显微鼻内筛窦开放术 ,14 0侧做了鼻息肉切除术。 16例同时做鼻中隔矫正术 ;31侧同时做下鼻甲骨切除术。对 2 1例术中血压高于 14 0 /90mmHg者 ,静脉输入氟哌利嗪 5mg和度冷丁 5 0mg作为血压控制 ,与术中血压升高用药者 (5 7例 )未控制的出血量对比分析。改进手术方法 ,每次手术在 2 5~ 30min内完成。结果  99侧 (6 9% )出血量 10ml以内 ,2 0ml以内者 12 5侧 (87% )。并表明 ,术中血压高于 14 0 /90mmHg者 78侧 (5 4 % ) ,平均出血量 (18 7± 2 4 4 )ml。血压低于 14 0 /90mmHg者 6 6侧 (46 % ) ,平均出血量 (13 2± 16 8)ml。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血压控制组出血量为 (13 0± 6 7)ml,与血压增高者未用药控制组出血量为 (2 0 7± 2 4 4 )ml作对照 ,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内窥镜术 控制性低血压 手术失血 慢性鼻窦炎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围手术期中隐性失血现象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卢冰 刘攀 +2 位作者 王跃 袁加斌 魏丹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 :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被忽略的隐性失血现象,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的治疗方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的9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7例,女52例),其中围手术... 目的 :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被忽略的隐性失血现象,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的治疗方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的9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7例,女52例),其中围手术期采取输血支持47例(输血组),未输血患者52例(未输血组),根据Gross方程,用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压积(HCT)来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评估该类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结果:未输血组(男22例,女30例)手术时间为(62.13±4.01)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215 ml;术前Hb(103.22±9.01)g/L,术后(81.13±6.20)g/L;术前HCT(96.93±3.38)I/L,术后(308.00±11.81)I/L。输血组(男25例,女22例)手术时间为(60.12±3.27)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96 ml,平均输血量621 ml;术前Hb(92.15±5.46)g/L,术后(95.20±8.93)g/L;术前HCT(96.52±3.63)I/L,术后(392.70±14.03)I/L。按Gross方程计算,未输血组和输血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分别为(937.29±63.04)ml和(706.43±35.02)ml,其中隐性失血量占较大比例。术后1、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输血组优于未输血组,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因贫血导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失血 手术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隐性出血与生存质量关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杰 高迪 +3 位作者 贾斌 严炳成 张勇 杨泽晋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7期1135-1136,118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分析。运用Gross方程计算老年THA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数量,并按隐性失血量分为两组,高HBL组(A组),隐性失血量高于所有患者平均值;低HBL组(B组),隐...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分析。运用Gross方程计算老年THA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数量,并按隐性失血量分为两组,高HBL组(A组),隐性失血量高于所有患者平均值;低HBL组(B组),隐性失血量低于所有患者平均值。记录各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SH-36评测表,并记录患者Harris评分。结果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隐性出血总量平均为1523 mL,隐性失血为576 mL,占总量的37.82%。B组比A组末次随访时SH-36评分、Harri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性失血量多少对于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 隐性失血 生存质量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个体化的“分步”血流阻断法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窦磊 刘洪亮 +3 位作者 赵亚杰 吉冉 陈义发 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在复杂肝切除中,外科血管阻断控制出血与最小化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存在矛盾。为更好寻求解决方案,该研究介绍一种新的个性化“分步”血流阻断法。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拟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癌病人,按照“个性化阻断准... 目的在复杂肝切除中,外科血管阻断控制出血与最小化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存在矛盾。为更好寻求解决方案,该研究介绍一种新的个性化“分步”血流阻断法。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拟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癌病人,按照“个性化阻断准备”、“分步阻断实施”进行肝切除血流控制。统计病人术中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并与同类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54例病人中,依据术前评估分别对154、101、51例病人行第一肝门(PT),肝下下腔静脉(IIVC),肝上下腔静脉(SIVC)的个性化阻断准备。肝切除过程中,依据具体出血情况分别对116、73、21例病人实施PT,PT+IIVC,PT+IIVC+SIVC阻断。PT、IIVC、SIVC平均阻断时间分别为(10.8±3.4)min、(8.1±2.6)min、(4.0±0.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2.2±162.9)ml,14例(9.1%)接受输血治疗。无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与同类研究相比,该技术控制出血效果良好且缩短了肝脏热缺血时间。结论个体化的“分步”血流阻断法能够安全、有效地满足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血流控制 出血量 血管阻断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的控压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剑乔 张乐乐 +4 位作者 邵晓梅 董振华 莫雅娣 连林立 喻晓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的控压效应变化。方法:54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控压组动物均以异氟烷复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术,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经皮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的控压效应变化。方法:54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控压组动物均以异氟烷复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术,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干预处理。结果:在行控制性降压至基础MAP60%水平时,在血压回升阶段,实验组动物MAP的回升速度和幅度均高于同水平对照组,在回升30min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对照组仍显著低于其基础水平(P<0.05);与单纯全麻组相比,50%基础MAP对照组、40%基础MAP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增加(P<0.05);60%基础MAP、40%基础MAP实验组被动放血量明显减少(P<0.05),50%基础MAP、30%基础MAP实验组术中自然失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TEAS能加快机体MAP的恢复,并有效缩短了实验动物的苏醒时间;同时能不同程度的减少术中失血量,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控制性降压 控压效应 出血量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运兵 孙广运 蔡培强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减少全髋置换患者术中失血的效果。方法将68例全髋置换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全麻诱导后采用ANH和CH;对照组麻醉后常规输注复方乳酸钠。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减少全髋置换患者术中失血的效果。方法将68例全髋置换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全麻诱导后采用ANH和CH;对照组麻醉后常规输注复方乳酸钠。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尿量以及术前、术毕、术后第1、7天的Hb和Hct值。结果实验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不同时段Hb和Hct值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H联合CH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且对Hb和Hct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 血液稀释 控制降压 失血 输血
下载PDF
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玉芝 胡立萍 +1 位作者 付庆华 闫丽华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失血的效果。方法将42例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采用AHH和CH;对照组麻醉后常规输注复方乳酸钠。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 目的探讨急性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失血的效果。方法将42例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诱导后采用AHH和CH;对照组麻醉后常规输注复方乳酸钠。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尿量以及术前、术毕、术后第1、7天的Hb和Hct值。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不同时段Hb和Hct值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AHH联合CH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输血,且对Hb和Hct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血液稀释 控制降压 术中失血 输血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对脊柱手术围术期出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宗志军 潘道波 +2 位作者 曾因明 黄昌林 吴雪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545-548,共4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巴曲亭组和降压组,每组10例。3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联合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巴曲亭2kU,切皮后在瑞芬太尼-丙...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巴曲亭组和降压组,每组10例。3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联合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巴曲亭2kU,切皮后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下以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降压组只实施控制性降压而不给予巴曲亭;巴曲亭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巴曲亭2kU而不实施控制性降压。实施控制性降压时平均动脉压波动于60~70mmHg(1mmHg=0.133kPa)。观察3组血流动力学、血栓弹力图(TEG)参数(K、R、ANG、MA)、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输液量、尿量以及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的改变。结果3组间年龄、体重、性别比例、手术时间、手术类别、输液量及尿量无差别,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降压组与联合组均成功控制性降压;联合组出血量较降压组和巴曲亭组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联合组与巴曲亭组较降压组明显减少;围术期3组输血量和输血人数比例无差别,但联合组术后Hb水平较巴曲亭组和降压组高;3组间凝血功能参数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联用巴曲亭不仅能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而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巴曲亭 脊柱手术 血液保护 出血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陈小非 郭建荣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肝脏切除时的出血和大量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可减少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减少并发症,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肝脏手术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同时可节约医疗资... 肝脏切除时的出血和大量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可减少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减少并发症,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肝脏手术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同时可节约医疗资源,缩短住院时间,且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应用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中心静脉压 肝脏切除 出血量 控制性
下载PDF
后稳定型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疗效: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万大地 段祥瑞 +5 位作者 范鑫超 袁野 黄腾 潘迪康 刘静艳 李西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5897-5904,共8页
目的:临床上医生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常用到后稳定型(posterior stabilized,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taining,CR)膝关节假体,而哪一种假体更具有优势还不能完全确定。文章探讨CR假体与PS假体应用于全膝... 目的:临床上医生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常用到后稳定型(posterior stabilized,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taining,CR)膝关节假体,而哪一种假体更具有优势还不能完全确定。文章探讨CR假体与PS假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检索CR假体与PS假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参考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均为高质量文献,包括76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其中386例应用CR假体,379例应用PS假体。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假体相比较,(1)PS假体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更大(WMD=-0.94,95%CI:-1.69至-0.20,P=0.01),术后1年膝关节伸直角度更小(WMD=-0.33,95%CI:-0.61至-0.05,P=0.02),术后1年的屈曲角度更大(SMD=-0.62,95%CI:-1.20至-0.04,P=0.03);(2)CR假体在术后的总失血量较少(WMD=-126.86,95%CI:-231.03至-22.69,P=0.02),术后1年的WOMAC评分更低(SMD=-0.29,95%CI:-0.55至-0.04,P=0.02),手术时间更长(WMD=4.29,95%CI:2.13-6.46,P=0.0001);(3)两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术后1年AKS临床评分、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全膝关节置换时,PS假体在术后1年膝关节的活动度更好,手术时间更短;CR假体的术后总失血量更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两种假体各有其优势,术者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置换 CR假体 PS假体 总失血量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氨甲环酸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倪进荣 王立新 陈新军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均接受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静脉应用组(A组)和局部应用组(B组)。A组男19... 目的 :比较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均接受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静脉应用组(A组)和局部应用组(B组)。A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0±6.4)岁,血红蛋白(121.33±8.15)g/L,红细胞比容(0.470±0.039)L/L;B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0±7.5)岁,血红蛋白(125.28±9.37)g/L,红细胞比容(0.490±0.041)L/L。手术切口采用统一的后外侧入路并按照常规手术方式手术,假体选择生物型假体。通过不同途径给予氨甲环酸控制术中及术后出血。静脉应用组:于术前10 min给予10 mg/kg氨甲环酸溶于1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局部应用组(B组):将3 g氨甲环酸溶于120 ml的生理盐水中并分成3等份,用2块纱布浸入40 ml氨甲环酸溶液,分别填塞于在髋臼锉刨削好髋臼壁和股骨侧扩髓之后的髓腔内,持续5 min。剩余40 ml在切口关闭之前注射入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并将引流管夹闭3 h后开放。术后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血液学指标,计算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结果:术后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32.34±7.42)g/L,总失血量(833.6±81.4)ml,隐性失血量(276.3±57.9)ml,红细胞比容(10.1±1.4)L/L;B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28.2±6.1)g/L,总失血量(792.5±61.8)ml,隐性失血量(297.5±50.3)ml,红细胞比容(9.2±1.2)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PT(12.78±2.03)s,APTT(34.27±3.91)s,INR 32.34±7.42;B组PT(13.17±2.19)s,APTT(32.36±3.18)s,INR 28.24±6.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证实两组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组。结论:静脉应用氨甲环酸与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同样有效地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率,并没有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艳春 刘禄林 +3 位作者 肖建华 欧阳训彦 黄为民 刘午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584-4592,共9页
背景:氨甲环酸在关节置换中已有广泛使用,既能减少围术期出血,又不会增加血栓风险。有研究报道氨甲环酸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使用也有相似的效果,但这些单个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不一,尚存在争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外氨甲环酸减... 背景:氨甲环酸在关节置换中已有广泛使用,既能减少围术期出血,又不会增加血栓风险。有研究报道氨甲环酸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使用也有相似的效果,但这些单个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结果不一,尚存在争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外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7 个数据库中关于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10-05。由2 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 个研究,12 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 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 353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其中氨甲环酸组病例676 例,对照组677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可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MD=-228.92,95%CI:-300.93 至-156.91,P < 0.000 01)、术中出血量(MD=-23.74,95%CI:-40.91 至-6.56,P=0.007)及术后隐性失血量(MD=-153.36,95%CI:-179.21至-127.50,P < 0.000 01);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浓度(MD=6.9,95%CI:5.44-8.44,P < 0.000 01)及红细胞压积(MD=1.44,95%CI:0.86-2.03,P < 0.000 01),降低围术期输血率(OR=0.48,95%CI:0.36-0.63,P < 0.000 01),且并未增加血栓风险D 二聚体浓度(SMD=-0.13,95%CI:-0.58-0.32,P=0.57)及深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OR=1.41,95%CI:0.79-2.52,P=0.24),也未影响手术时间(MD=-0.16,95%CI:-1.31-1.00,P=0.79)及术后死亡率(OR=1.61,95%CI:0.78-1.33,P=0.2)。结果提示:使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随机对照试验 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失血量 术中出血量 输血 血栓 META分析
下载PDF
调控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
18
作者 林妙君 《天津护理》 2016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调控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应用闭式负压持续引流,干预组患者应用相同的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加用调控开关调节引流量,试验干预... 目的:探讨调控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应用闭式负压持续引流,干预组患者应用相同的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加用调控开关调节引流量,试验干预于术后10 h终止。术后两组患者均取膝关节伸直位放置引流24 h。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Hb)数值、术后输血量、5 d的膝关节活动度和7 d的髌上周径差。结果: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术后1 d血红蛋白含量,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膝关节活动度和7d的髌上周径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调控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调控引流 手术后出血
下载PDF
跟骨骨折手术中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帅 葛文龙 +3 位作者 李昌 韩世翀 王刚 任文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68-3274,共7页
背景:跟骨骨折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能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并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等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氨甲环酸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受样本量、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和较低的... 背景:跟骨骨折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能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并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等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氨甲环酸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受样本量、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和较低的可信度。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氨甲环酸静脉注射用于跟骨骨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CQVIP)和万方数据库(CECDB),收集采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在跟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高质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氨甲环酸组与生理盐水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切口并发症及血管不良事件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篇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共纳入469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氨甲环酸组234例,生理盐水组2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氨甲环酸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生理盐水组[MD=-14.54,95%CI(-25.08,-1.00),P=0.04;MD=-106.41,95%CI(-134.91,-77.91),P<0.00001];(2)氨甲环酸组术后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SMD=1.21,95%CI(0.38,2.24),P=0.004];(3)在术后凝血功能方面,两组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0,95%CI(-0.09,0.68),P=0.13;MD=1.08,95%CI(-0.17,2.33),P=0.09];(4)氨甲环酸组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生理盐水组[RR=0.26,95%CI(0.15,0.42),P <0.000 01],两组术后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39,3.83),P=0.74]。结果提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跟骨骨折的手术失血量,降低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且氨甲环酸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并未增加相关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在跟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研究 氨甲环酸 跟骨骨折 出血 切口并发症 血栓形成 术后引流量 深静脉血栓 急性冠脉综合征 META分析
下载PDF
养胃化疡汤联合西药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毓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养胃化疡汤联合西药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期间禁烟酒,辛辣食品。治疗组46例养胃化疡汤(黄芪50g,人参、地榆碳、白及... [目的]观察养胃化疡汤联合西药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期间禁烟酒,辛辣食品。治疗组46例养胃化疡汤(黄芪50g,人参、地榆碳、白及、炮姜碳、生藕节、艾叶炭、海螵各10g,生大黄9g,麦冬、枳实各15g,三七粉3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失血缓解、大便转黄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9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化疡汤联合西药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消化性溃疡 养胃化疡汤 大便转黄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