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宝林 孟超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黄燕 顾宁 庞家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测、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2组:勺形组40例及非勺形组30例,并对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左室肥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测、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2组:勺形组40例及非勺形组30例,并对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左室肥厚(LVH)及动态血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CAS及LVH检出率非勺形组均高于勺形组(P<0.01);2组间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舒张压(24hDBP)、24h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hSBPL、24hDB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勺形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dSBPL、dDBPL)高于非勺形组(P<0.05)。勺形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nSBPL、nDBPL)明显低于非勺形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的消失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同时还需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申源生 施丽芳 陈妙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2 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 5 7例CHF患者按心功能的受损程度 (NYHA分级 )分为A组 (17例 ,心功能Ⅱ级 )、B组 (19例、心功能Ⅲ级 )和C组 (2 1例 ,心功能Ⅳ级 ) ;根据病因的不同 ,分为D...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2 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 5 7例CHF患者按心功能的受损程度 (NYHA分级 )分为A组 (17例 ,心功能Ⅱ级 )、B组 (19例、心功能Ⅲ级 )和C组 (2 1例 ,心功能Ⅳ级 ) ;根据病因的不同 ,分为D组 (16例 ,扩张型心肌病 )和E组 (41例 ,非扩张型心肌病 ) ;全部患者行 2 4h动态血压 (2 4hABP)检查 ,比较A ,B ,C三组及D、C两组之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率 (nsBPR)及 2 4h平均收缩压变异率 (2 4hsBPV)的差异。结果 C组的平均收缩压较A组和B组略低 ,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D组的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E组(P <0 0 5 )。A ,B ,C 3组的nsBPR减弱或消失 ,分别占 5 8 8% ,88 3 %和 95 2 % ,A组与B ,C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0 0 1)。A ,B ,C 3组的 2 4hsBPV分别为 9 7,8 8和 8 7,A组与B ,C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HF患者的平均收缩压降低 ,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血压变异率减小 ,这些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幸 岳瑞华 +2 位作者 沈钧乐 史若飞 黄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探讨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确定为杓型组(42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为非杓型...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探讨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确定为杓型组(42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为非杓型组(61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DTI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舒张早期和晚期的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计算上述四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表示,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MPWD)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A峰及E/A比值以作比较。结果高血压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间E、E/A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非杓型组Em、Em/Am比值明显低于杓型组(P<0.05)。结论DTI技术能简便、准确定量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从而准确判断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其作用优于传统的MPWD。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提示存在更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 舒张功能 左室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雅琴 冯晨曦 +4 位作者 黄震华 杨菊贤 陈祥华 陈元美 吴秀好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 ]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 [方法 ]  2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靶器官损害组 (TOD组 )和无靶器官损害组 (NTOD组 )。对两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 TOD组夜间血压下降率SB... [目的 ]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因素。 [方法 ]  2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靶器官损害组 (TOD组 )和无靶器官损害组 (NTOD组 )。对两组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 TOD组夜间血压下降率SBP和DBP分别为 4.0 %和 5 .6% ,明显低于NTOD组的 10 .9%和 11.2 % (P <0 .0 1) ,TOD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者为 69.7% ,明显高于NTOD组的 3 9.2 % (P <0 .0 1) ,夜间SBP负荷值增高TOD组 68.3 %高于NTOD组 5 3 .6% (P <0 .0 5 )。 [结论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负荷值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知学 李鸥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4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34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24h动态血压参数,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4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34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24h动态血压参数,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性。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67.6%和35.3%,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争取平稳有效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美艳 黄伟 蒙应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6期2434-2435,共2页
目的:研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10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7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7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6%昼夜节律消失(P&l... 目的:研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10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和72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7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6%昼夜节律消失(P<0.05),高血压伴冠心病组88%出现晨峰,而单纯高血压病组70%出现晨峰(P<0.05)。结论:动态血压的变异性与高血压病伴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明显增加,昼夜节律消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24小时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元芳 李媛 刘菁 《大医生》 2020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段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段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式获取血压指标,对比检测结果。结果A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常率为50.00%(10/20),B组异常率为75.00%(15/20),C组异常率为95.00%(19/20),三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白天 晚上 节律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皓颋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11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形组(n=37)、非杓形组(n=45)和反杓形组(n=30),并测定及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结果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11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形组(n=37)、非杓形组(n=45)和反杓形组(n=30),并测定及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结果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病程和全天及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AAS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原发性 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10
作者 邢俊武 周陵 +4 位作者 史爱武 苏晓叶 鞠娟 钱春发 吴定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0期3320-3322,共3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压参数,探讨MS患者的血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日本TM2420/T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监测50例MS患者、50例单纯的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24 h动态血压,比较3组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压参数,探讨MS患者的血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日本TM2420/T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监测50例MS患者、50例单纯的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24 h动态血压,比较3组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结果健康人平均血压、血压负荷正常,血压变化曲线呈杓形,血压晨峰正常;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水平升高,血压负荷增加,但血压波动曲线与健康人相似,血压晨峰异常患者增加;MS患者平均血压水平及血压负荷增高,特别是夜间升高明显,昼夜节律消失,呈非杓形,血压晨峰异常比例较高血压患者增加。结论 MS患者较单纯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更大,MS患者的降压治疗应优先考虑能使患者血压更符合正常波动曲线的长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态血压监测 平均血压 血压负荷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晨峰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的关系
11
作者 李忠业 彭利 张群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1年第4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 (EH )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 ;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血压节律消失组与血压节律正常组 ,观察两组血液粘度。结果两...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 (EH )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 ;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血压节律消失组与血压节律正常组 ,观察两组血液粘度。结果两组间血液粘度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收缩压变异性、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与血液粘度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及血压变异性增高者血液粘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血液粘度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率变异及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伟 徐伯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率变异、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科2005~2006年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用动态血压观察血压昼夜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与白天平均收缩压(dMSP)比值]分组,nMSP/d...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率变异、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科2005~2006年老年高血压患者56例,用动态血压观察血压昼夜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与白天平均收缩压(dMSP)比值]分组,nMSP/dMSP≥100%为反杓型组,nMSP/dMSP≤90%为杓型组,90%<nMSP/dMSP<100%为非杓型组。用动态心电图测定时域值和频域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血流受阻情况。结果心率变异频域指标低频和高频比率(LF/HF)随着nMSP/dMSP升高而下降,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部动脉阻力指数(RI)随nMSP/dMSP比值升高有增加趋势,其中右侧颈总动脉RI在杓型组与反杓型组以及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侧椎动脉RI在杓型组与反杓型组以及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椎动脉RI在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同自主神经功能及颈动脉弹性功能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心率变异 颈动脉弹性 老年人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康凯 曹珍菊 +1 位作者 赵旭明 王红梅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915-916,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70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 1 0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5 8%消失 (P <...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70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 1 0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5 8%消失 (P <0 .0 1 )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组 85 %出现晨峰 ,而单纯高血压病组 5 5 %出现晨峰 (P <0 .0 1 )。结论 :血压的昼夜变化和晨峰与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密切相关。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晨峰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梗死 动态血压 晨峰 昼夜节律
下载PDF
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的降压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锦贤 余静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4期5-7,共3页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珍菊降压片早晨2片,中午1片;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每天3次。治...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珍菊降压片早、中二次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口服珍菊降压片早晨2片,中午1片;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每天3次。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ABPM。结果2组24hABPM参数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降压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对照组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夜间血压最低值均出现在对照组。结论珍菊降压片降压效果良好。早、中2次投药,可防止夜间靶器官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珍菊降压片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晓明 庞振瑶 +1 位作者 梁凌 陈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78例患者每日晨 8时顿服波依定 5~ 10mg/d ,服药前及治疗 8周后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E峰、A峰及A/E比值。结果  7...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对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78例患者每日晨 8时顿服波依定 5~ 10mg/d ,服药前及治疗 8周后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测E峰、A峰及A/E比值。结果  78例完成治疗的病人中 ,5 8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逆转 ,同时左室舒张功能 (E、A及A/E)改善 ,而 2 0例血压昼夜节律无逆转 ,左室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经非络地平缓释片治疗后 ,74 %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高血压病 血压昼夜节律 左室舒张功能 超声心电图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家声 徐新 于秋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住院患者98例,测量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并分为勺型和非勺型两组。所有患者测量踝/臂血压指数。结果非勺型组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率明显高于勺型组(P<0.0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住院患者98例,测量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并分为勺型和非勺型两组。所有患者测量踝/臂血压指数。结果非勺型组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率明显高于勺型组(P<0.05)。结论非勺型血压对血管损害更严重,控制血压有必要恢复其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压昼夜节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晨蛋白尿的关系
17
作者 朱汉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晨蛋白尿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8例EH缓进型Ⅱ期患者进行测定 2 4h血压昼夜节律 ,同时测定晨尿蛋白。结果 :所有EH患者蛋白尿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低于非蛋白尿组 (P <0 0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晨蛋白尿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8例EH缓进型Ⅱ期患者进行测定 2 4h血压昼夜节律 ,同时测定晨尿蛋白。结果 :所有EH患者蛋白尿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低于非蛋白尿组 (P <0 0 1)。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应作为EH所致良性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病变的评价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昼夜节律 原发性高血压 蛋白尿 肾小球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