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Moxibustion on Abdominal Distension Symptoms in Heart Failure (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
1
作者 Tingcui Y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6期142-147,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abdominal distension symptoms in heart failure(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Metho...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abdominal distension symptoms in heart failure(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Methods:62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3 to Febr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31)and the control group(n=31)by using the random numerical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ursing program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addition of moxibus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The nursing effectiveness,quality of life scores,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nurs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moxibus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abdominal distension,improv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and increase nursing satisfaction,which has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Heart failure 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blocking collaterals syndrome Abdominal disten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下载PDF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compound of warming yang, 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2
作者 Li-Bei Zhan Xiao-Dong Xiong Kai Zhao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21期26-31,共6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ound of owarming yang,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Meth...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ound of owarming yang,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Methods:Seventy-six patients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irty-eight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compound of owarming yang,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orall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ourse of treatment covered for one month.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e observed the sco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indicators of renal function[serum creatinine(Scr),blood urea nitrogen(BUN),microalbuminuria(MALB)],indica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indicators of hemorheology[plasma viscosity(PV),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fibrinogen(FIB)],Cystatin-C(Cys-C),C-reactive protein(CRP)i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indicators of renal function(Scr、BUN、UAER),indica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FPG、2hPG、HbAlc),indicators of hemorheology(PV、PAR、FIB),Cys-C and CRP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he decr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mpound of warming yang,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has remarkable efficacy in treating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by alleviating clinical symptoms,glucose metabolism,renal function and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and the mechanism related to alleviation of microinflam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of warming yang Descending turbidity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Yin-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下载PDF
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3
作者 铁一夫 赵钢 于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504-2508,2513,共6页
目的观察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1—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8例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 目的观察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1—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8例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裁顾步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塞脉片口服,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皮肤色泽、疼痛感、间歇性跛行距离、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评分、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血白细胞计数(WBC)变化,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FIB水平、D-dimer水平、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FIB水平、D-dimer水平、WBC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20/24)vs 66.7%(16/24)](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裁顾步汤治疗脉络瘀热证FontaineⅡ~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通塞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顾步汤 脉络瘀热证
下载PDF
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怡 陈韶兰 +2 位作者 王美玲 黄海闻 高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三七、赤芍、牛膝、鸡血藤、丹参、地龙等中药组成)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目的】观察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三七、赤芍、牛膝、鸡血藤、丹参、地龙等中药组成)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气虚血瘀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条温和灸神阙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含量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A、IgG水平以及观察组血清IgM、CO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IgA、IgM、IgG及COR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中医气络学说,以正虚络阻为CFS核心病机,运用补虚通络法,采用芪归通络口服液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CFS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水平,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络学说 慢性疲劳综合征 气虚血瘀型:芪归通络口服液 艾灸 神阙穴 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
下载PDF
江泳教授病证结合分人分型分期辨治带状疱疹
5
作者 蒋萃 田茸 +3 位作者 袁世清 彭杨芷 叶莹 江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结合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病机进行分型论治。江教授以“柔肝泻火,解毒除湿,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创制“泻毒通络”方为基础验方,分人分型分期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她认为病证结合辨治带状疱疹,可以最大化地优化临床疗效,更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病证结合 共性核心病机 热毒湿浊瘀滞肝络 “泻毒通络”方
下载PDF
范伏元教授从“络脉不和”论治肺结节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峰 李妲 +1 位作者 欧慧萍 范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范伏元教授基于络脉沟通内外、渗灌气血、联系脏腑的生理特点,从肺痹、肺积认识肺结节,以络脉不和为肺结节根本病机,从伏邪凝痰痹络、胃络不和痰瘀结为窠囊进行阐发,以“通络开痹,和荣散结”“和胃逐瘀,安神化浊”为核心治法,分别以疏... 范伏元教授基于络脉沟通内外、渗灌气血、联系脏腑的生理特点,从肺痹、肺积认识肺结节,以络脉不和为肺结节根本病机,从伏邪凝痰痹络、胃络不和痰瘀结为窠囊进行阐发,以“通络开痹,和荣散结”“和胃逐瘀,安神化浊”为核心治法,分别以疏风宣肺汤、加味温胆汤处方辨治,将宏观脏腑辨证调和诸脏与微观络脉辨证调和络脉营卫气血津液沟通渗灌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络脉不和 肺痹 肺积 窠囊 通络开痹 和胃逐瘀 范伏元
下载PDF
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7
作者 邓楚珺 孟胜喜 +4 位作者 徐卿 陈慧泽 王兵 谈世进 付剑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天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F、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NSE、MB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F、BDNF及N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对照组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天口服液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病人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神经因子NTF、BDNF及NGF水平,降低血清神经因子NSE、MBP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1β、IL-6、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通天口服液 瘀血阻络挟风证 神经细胞因子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刘凤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病机探索与辨治思路
8
作者 江晓涛 李培武 +4 位作者 杨泽虹 安金琪 黄远程 文艺 刘凤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880-1885,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属于胃癌前病变。刘凤斌教授及其团队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脾虚为本,气血湿为标,瘀毒为变”是CAG“炎-癌”转化的病机演变特点。脾胃虚弱为CAG发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胃病,属于胃癌前病变。刘凤斌教授及其团队历经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脾虚为本,气血湿为标,瘀毒为变”是CAG“炎-癌”转化的病机演变特点。脾胃虚弱为CAG发病的始动因素,贯穿疾病始终;气滞、血瘀、湿阻为CAG“炎-癌”转化的触发和加重因素;瘀毒的形成是CAG进展和转变的关键。辨治应遵循“证镜结合,分期论治”的原则,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和微观辨证相补充;健脾扶正需贯穿始终。CAG早期阶段(胃黏膜以轻中度萎缩伴或不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其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伴有气滞、湿阻、血瘀病理因素,治疗以健脾清热、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CAG晚期阶段(胃黏膜重度萎缩伴或不伴中重度肠上皮和/或轻中度上皮内瘤变),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痰瘀互结、胃络瘀毒,治疗以扶正散结、通络解毒为基本治法,从而构筑中医药阻断胃“炎-癌”转化的整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癌”转化 中医病机 脾胃虚弱 气滞 血瘀 湿阻 辨治思路 刘凤斌
下载PDF
活络效灵丹方剂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疗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乐 陈琳 +1 位作者 蒋美玲 刘芳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方剂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方剂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络效灵丹方剂,2组均治疗2周。评价2组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分、Ashworth评分(ASS)]、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ηp)、全血黏度(ηb)、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电泳时间(EEP)]、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最终纳入194例患者,每组97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CSS和A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则高于治疗前(P<0.05);ηp、ηb、Fib和EE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C、LDL-C和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IL-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1β、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方剂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瘀血阻络证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评分,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进展,减轻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络效灵丹方剂 银杏内酯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 瘀血阻络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证型研究
10
作者 毕亦飞 王桂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8-1116,共9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型分布规律;再根据证型进行分组,运用OCTA技术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各证型的OCTA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63例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和患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季节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聚类分析方面:经Ward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最契合临床实际,分别对应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和心脾俱虚型等4种证型。(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63例患者中,气滞血瘀型占比最高,为42.86%(27/63),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阻络型[31.75%(20/63)]、阴虚阳亢型[14.29%(9/63)]、心脾俱虚型[11.10%(7/63)]。(4)各证型的OCTA特征方面:与健侧眼比较,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患眼与健侧眼的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眼间比较,视网膜血流密度方面,气滞血瘀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较其他证型降低(P<0.05),痰瘀阻络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降低(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方面,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厚度均较其他证型增加(P<0.05),气滞血瘀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增加(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RVO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周长(PERIM)、血流(FLOW)及非圆度指数(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血流密度均降低,但气滞血瘀型的血流密度降低更明显;痰瘀阻络型与气滞血瘀型的视网膜厚度均增加,但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厚度增加更明显;其余证型无明显特异性特征,各证型患者的FAZ、PERIM、FLOW及AI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气滞血瘀型 痰瘀阻络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疗效观察
11
作者 许长敏 刘宏伟 +4 位作者 周媛 张小健 张媛 柳淑青 刘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结合通督益脑化痰法及针刺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test score,WST)变化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feeding scale,FOIS)评分变化、吞咽困难评价量表(dysphagia evaluation scale,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SA)评分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脑化痰法 痰瘀阻络证 针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 咽部肌肉电刺激 疗效 吞咽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思中 刘嘉琪 +1 位作者 李韵然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219-2224,共6页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PLGC具有一定的优势。PLGC主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种证型。胃镜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胃病微观辨证的发展,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结合为PLGC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PLGC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气机不畅,兼有湿热、瘀毒、痰湿等病理因素蕴结,日久胃阴亏耗。中药治疗PLGC的临床研究开展较多,治疗主要采用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活血、化湿消瘀、化瘀解毒、养阴益胃,从而防止PLGC向胃癌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开展较少。今后需开展更多严格且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以期为中医辨治PLGC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观辨证 益气健脾 疏肝活血 化湿消瘀 化瘀解毒 养阴益胃 针灸
下载PDF
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李华丽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胃络瘀阻型Hp阳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胃络瘀阻型Hp阳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摩罗丹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7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p转阴率为93.75%,对照组Hp转阴率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4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6)。治疗后,2组血清GAS、S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MT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血清GAS、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PGⅠ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G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PGⅠ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G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胃络瘀阻型Hp阳性CAG临床疗效水平,增强Hp清除效果,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水平,且不增加药物安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胃络瘀阻证 摩罗丹 四联疗法
下载PDF
经筋刺法与中药膏摩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14
作者 王瑛 张小罗 +1 位作者 姜仙君 江巧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163-169,共7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经筋刺法与中药膏摩法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血瘀阻络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加予经筋...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经筋刺法与中药膏摩法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血瘀阻络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加予经筋刺法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量患侧手部的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静脉血流速度,评估患肢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肢的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MA-U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肢的手部肿胀程度较对照组减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侧肩关节外展、内旋、前屈、后伸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联合组患侧肩关节外展、内旋、前屈、后伸的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肢的肘正中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联合组患肢的肘正中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经筋刺法与中药膏摩法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更好地减轻患肢疼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和肩关节活动度,原因可能与改善肢体的静脉血流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血瘀阻络证 经筋刺法 中药膏摩法 上肢运动功能 上肢静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建立与验证中风痰瘀滞络证诊断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琦 舒适 +2 位作者 鲁婵婵 李鹏帆 范春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个中风痰瘀滞络证的临床预测诊断模型,可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等现代大环境。[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中医科收治的新发脑卒中有偏瘫后遗症的患者305例进行病史采集,给予中医证型诊断。将病例...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个中风痰瘀滞络证的临床预测诊断模型,可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等现代大环境。[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中医科收治的新发脑卒中有偏瘫后遗症的患者305例进行病史采集,给予中医证型诊断。将病例以7:3的比例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运用R语言进行LASSO回归筛选疾病研究因子,以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并予区分度、校准度验证,以列线图形式展示模型。[结果]30个研究因子经过筛选后留下9个因子建立模型,模型区分度: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42,95%可信区间(0.906,0.979);验证集AUC 0.951,95%可信区间(0.895,1.000)。校准度:Hosmer-Lemeshow指数(H-L)训练集P=0.47,验证集P=0.39。模型以列线图进行可视化展示。[结论]该诊断模型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在多种无法进行望诊、切诊的情况下给予辨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分型 痰瘀滞络证 LASSO回归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互联网医疗
下载PDF
从伏邪学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志华 聂课朝 +5 位作者 潘静琳 刘鹏 黄远程 文艺 刘凤斌 李培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胃癌前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缠绵、容易迁延恶化等特点。广东省名中医刘凤斌教授多年诊疗CAG,认为CAG的病因、病程特性与伏邪致病过程密切相关,从伏邪学说论治CAG,遵循透邪外出、补益脾胃、祛瘀通络与清热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胃癌前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缠绵、容易迁延恶化等特点。广东省名中医刘凤斌教授多年诊疗CAG,认为CAG的病因、病程特性与伏邪致病过程密切相关,从伏邪学说论治CAG,遵循透邪外出、补益脾胃、祛瘀通络与清热养阴治疗原则,随证用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慢性萎缩性胃炎 透邪外出 补益脾胃 祛瘀通络 清热养阴 @刘凤斌
下载PDF
浮针联合常规针刺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百韬 孙晓伟 +4 位作者 阮野 金弘 秦瑞琦 苗悦 孙艳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112例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112例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功能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21%(55/56),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和功能评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和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量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行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症状和功能,同时还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常规针刺 痰瘀阻络证 颈性眩晕 症状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剑良 戈焰 +3 位作者 蔡伟才 张松杰 吴庆湘 梁满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瘀-毒” 白莲治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补脾活血 解毒除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现代中医药文献中血瘀型糖尿病足的组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春晓 黄雪云 赵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551-1558,共8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文献中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1~2021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内服中药方...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文献中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1~2021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有关内服中药方剂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文献。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分析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方剂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挖掘其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文献128篇,获得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的有效病例的方剂128首,涉及中药152味。用药频次≥20次的有17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牛膝、桃仁、地龙、丹参、甘草、桂枝、鸡血藤、金银花、玄参、生地黄、白芍、水蛭。药性以温、寒为主,平性药次之;药味以甘、苦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经以归肝、心、脾经为主。基于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个、新方组合10个。【结论】治疗血瘀型糖尿病足的用药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类药物为主,常温寒并用,治疗多从肝、心、脾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瘀型 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 温寒并用 黄芪 当归 川芎 地龙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梦颖 胡建新 《海峡药学》 2023年第5期76-80,共5页
疏血通注射液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有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有较好疗效,还可缩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 疏血通注射液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有研究表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有较好疗效,还可缩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再入院率,节约医疗成本。本文梳理了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S相关理论及临床研究,对其治疗ACS的本草依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治疗机制以及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为疏血通在治疗ACS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拓宽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化瘀通络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药理作用 治疗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