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殖季节同域分布的红腹角雉和血雉的觅食生境选择 被引量:32
1
作者 崔鹏 康明江 邓文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雉类,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雉类的生态学特征的了解并不多。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运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对红腹角雉和血...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雉类,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雉类的生态学特征的了解并不多。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运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对红腹角雉和血雉在繁殖季节的觅食生境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雉在海拔分布和觅食生境上都存在重叠,红腹角雉主要分布在较低海拔(1,950?3,450m),血雉分布在相对较高海拔(2,760?3,800m)。它们对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都表现出正选择性,而对箭竹林表现出负选择性。微生境尺度上,两种雉觅食生境的乔木和草本盖度均较大,草本高度高;两种雉的活动区内针叶林面积较大,距林区公路较近;红腹角雉对坡向没有选择性,血雉偏好西南坡向的生境。与对照样方相比,红腹角雉的觅食生境的箭竹高度和盖度小,血雉觅食生境的箭竹高度和盖度与对照样方无显著差异。红腹角雉活动区内的箭竹林面积比例显著小于血雉活动区,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显著大于血雉活动区。表明两种雉类在需要某些共同资源的情况下,对觅食生境的利用产生了分异,这是两种雉类能够同域分布的基础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gopantemminckii ithaginis cruentus 同域分布 海拔 觅食生境选择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血雉的社群组织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陈喜 郑光美 +1 位作者 周小平 张和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5-142,共8页
1994年11月至1995年9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的社群组织进行了研究。血雉冬季集群活动,相邻群体相遇,有驱逐行为发生。分群配对时,雌鸟长距离迁移。血雉为单配偶制,配偶关系... 1994年11月至1995年9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的社群组织进行了研究。血雉冬季集群活动,相邻群体相遇,有驱逐行为发生。分群配对时,雌鸟长距离迁移。血雉为单配偶制,配偶关系联结紧密,可维持整个繁殖季节。孵卵由雌鸟承担,取食时由雄鸟相伴,雌雄鸟共同育雏。繁殖季节不参加繁殖的亚成体雄鸟、参加繁殖的成体雄鸟或配偶对往往也有集群活动的倾向。在繁殖季节,驱逐行为视个体间是否为同一冬季群体而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社群组织 繁殖特性
下载PDF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血雉的日活动节律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联军 刘鸣章 +4 位作者 罗春平 卜红亮 马东源 尚晓彤 李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至喜马拉雅山脉的珍稀濒危雉类物种。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技术,于2014—2018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个标准公里网格内布设调查位点283个,其中249个有效位点上总有效工作量为26 ...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至喜马拉雅山脉的珍稀濒危雉类物种。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技术,于2014—2018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个标准公里网格内布设调查位点283个,其中249个有效位点上总有效工作量为26 123相机日,共拍摄到血雉照片与视频合计8 907份(占鸡形目Galliformes总数的71.46%),独立探测922次(占鸡形目总数的70.11%),相对多度指数35.29。基于核密度函数绘制了血雉的日活动节律曲线,结果显示,血雉为严格的日行型动物,所有记录均发生在05∶50—19∶50;日活动曲线整体呈现单峰模式:活动强度在日出后快速增加,在09∶00—11∶00达到最高,之后强度逐渐降低,在18∶00后快速下降。在不同季节,血雉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存在差异,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差别较为明显。本研究基于可靠的调查手段和充足的数据量,分析了血雉的日活动模式,表明红外相机技术是动物行为研究的有效工具,为血雉及其他森林雉类行为生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森林雉类 血雉 活动模式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血雉育雏期家族活动和暖雏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贾陈喜 郑光美 +1 位作者 周小平 张和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1994年 11月至 1995年 9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 ,对血雉育雏期家族群的活动和暖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双亲共同育雏组成家族群活动。雌鸟每次暖雏持续时间7 87± 0 45 (90 )min ,与雏... 1994年 11月至 1995年 9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 ,对血雉育雏期家族群的活动和暖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双亲共同育雏组成家族群活动。雌鸟每次暖雏持续时间7 87± 0 45 (90 )min ,与雏鸟的日龄无关 (r =0 0 6 3 ,P =0 5 40 ) ;相邻两次暖雏的间隔时间为 13 6 0± 1 15min。随着雏鸟日龄的增长 ,暖雏次数趋势于减少 (r =- 0 878,P <0 0 0 1) ,而在多云、降雨等较冷的天气暖雏次数增多。雏鸟 40日龄后未再观察到暖雏行为。以家族群每日平均移动率计算活动性并探讨与雏鸟日龄的关系时发现 ,两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6 80 ,P <0 0 0 1) ,育雏期第二个月家族群活动区面积 (0 17km2 )比第一个月的 (0 15km2 )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育雏期 暖雏行为 睢鸟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高山血雉繁殖初期的集群和生境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鲁庆彬 王小明 王正寰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2004年4月,在四川省石渠县西南部,对高山血雉(Ithaginiscruentu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处的高山血雉仅分布于海拔3400—3700m的范围内。从观察到的36群381只高山血雉来看,平均每群(10·67±5·17)只,最大集群19只,最经常的... 2004年4月,在四川省石渠县西南部,对高山血雉(Ithaginiscruentus)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处的高山血雉仅分布于海拔3400—3700m的范围内。从观察到的36群381只高山血雉来看,平均每群(10·67±5·17)只,最大集群19只,最经常的集群形式是每群8—16只。影响高山血雉生境需求的主要因子,按重要性大小排列依次为坡位、离水源距离、离公路距离、植被郁闭度、植被高度和坡向。高山血雉的生境偏好性表现在下坡位、离水源较远(>100m)、稀灌(15%—30%)、低灌(1·50—2·50m)和半阴半阳坡。其中,集群大小与坡位和离水源距离相关,即在繁殖初期,高山血雉的集群大小变化趋势是随着坡位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离水源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在不同生境类型中食物资源的可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集群 生境需求 繁殖初期 石渠
下载PDF
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新然 周用武 罗旭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著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著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著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著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梢虹雉 血雉 卵壳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血雉地理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建初 王廷正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54-57,共4页
研究了血雉目前的分布范围以及分布现状.由于血雉的分布受海拔、气侯、植被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血雉呈现出断续的相对集中的种群分布状态.所以,目前的分布范围相比60年代和70年代要小,这种分布区的相应缩小与人类经济活动... 研究了血雉目前的分布范围以及分布现状.由于血雉的分布受海拔、气侯、植被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血雉呈现出断续的相对集中的种群分布状态.所以,目前的分布范围相比60年代和70年代要小,这种分布区的相应缩小与人类经济活动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难 地理分布 数量 生境
下载PDF
血雉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及集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段利娟 张玉波 +2 位作者 康东伟 王小蓉 李俊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2013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研究了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和集群行为。结果表明,血雉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活动规律,繁殖初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4:00(n=42,P=84.00%),育雏期的活动高... 2013年4—7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研究了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的日活动模式和集群行为。结果表明,血雉具有明显的昼行性活动规律,繁殖初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4:00(n=42,P=84.00%),育雏期的活动高峰为6:00—12:00(n=111,P=60.33%),次高峰为12:00—18:00(n=63,P=34.24%)。繁殖初期记录了50群76只血雉,雌雄性比为1∶2.41,集群大小为(1.52±0.68)只/群,以孤雄(n=23,P=46.00%)和混合群(n=29,P=30.00%)为主。育雏期记录了184群321只血雉,雌雄性比为1∶1.81,集群大小为(1.74±1.21)只/群,以孤雄(n=75,P=40.76%)和家庭群(n=51,P=27.72%)为主。在繁殖初期和育雏期,不同集群类型出现的频率差异均极显著(繁殖初期:χ2=17.680,df=3,P<0.01;育雏期:χ2=79.478,df=4,P<0.01)。血雉的集群性较强,即使在以家庭生活为主的育雏期也常集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红外相机 日活动模式 集群行为 繁殖期
下载PDF
小相岭山系血雉与红腹角雉的时空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芃 周恩华 +3 位作者 张勘 王大勇 李艳红 胡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6-424,共9页
生态位分化是同域分布近缘物种实现长期稳定共存的基础。2018-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小相岭山系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内的2种近缘物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进行了野外... 生态位分化是同域分布近缘物种实现长期稳定共存的基础。2018-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小相岭山系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内的2种近缘物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计86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日19 982 d。获得血雉独立事件386次、红腹角雉180次。基于核密度函数绘制了2种雉类全年及季节日活动节律曲线,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对海拔和植被利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血雉与红腹角雉均为小相岭山系优势雉类;(2)二者均为典型的日行性雉类,血雉年活动曲线为单峰型,活动高峰在08∶00-10∶00,红腹角雉的则为双峰型:08∶00-10∶00和18∶00-19∶00;(3)繁殖季和非繁殖季血雉的分布海拔均显著高于红腹角雉;(4)血雉在繁殖季对高山灌丛利用较多,非繁殖季则多活动于针阔混交林,红腹角雉在这2个季节的植被类型利用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探索血雉和红腹角雉的同域共存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红腹角雉 红外相机技术 小相岭山系 生态位分化
下载PDF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鸡与血雉的时空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东 杨旭 +5 位作者 贾国清 王宇 郑笑傲 蒋勇 杨彪 李生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47-55,共9页
开展同域分布物种生态位分化研究对于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区内同域分布的白马鸡和血雉开展持续监测,利用红外相机数据来比较二者在分布海... 开展同域分布物种生态位分化研究对于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红外相机对区内同域分布的白马鸡和血雉开展持续监测,利用红外相机数据来比较二者在分布海拔与植被类型以及日活动节律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53个)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49个)分布相机位点数相近,相同位点数达24个,均仅在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丛3种植被类型中活动;2)血雉(2981~3930 m)和白马鸡(3067~3930 m)分布的海拔范围相近,但白马鸡的平均分布海拔显著更高(3600.44 m±227.97 m vs.3412.67 m±313.32 m;Z=-7.022,P<0.01);3)白马鸡和血雉均对针阔混交林表现出明显偏好,其次是针叶林,而灌丛的利用率均较低,但二者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利用率有差异;4)白马鸡的日活动节律表现出3个活动高峰,与血雉仅有的1个活动高峰明显不同(Δ=0.85,P=0.002);5)不同季节比较时,白马鸡和血雉的日活动节律在雨季无显著差异(Δ=0.84,P=0.07),而在旱季存在显著差异(Δ=0.86,P=0.04)。本研究为研究同域分布雉类物种生态位分化积累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可为进一步探究同域分布下近缘物种的共存机制和针对性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血雉 同域分布 生态位分化 日活动节律
下载PDF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对栖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麻应太 蔺俊武 +3 位作者 解振锋 段文东 邵建斌 吴逊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0-975,共6页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栖息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sinensis David栖息分布于秦岭主脊以南海拔2000~2500m中山地带、乔木高度较矮(5~10m)、郁闭度较低(0.3~0.5)...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栖息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sinensis David栖息分布于秦岭主脊以南海拔2000~2500m中山地带、乔木高度较矮(5~10m)、郁闭度较低(0.3~0.5)、林下灌木稀疏(≤0.2)的针阔混交林中。从地形情况来看,则多活动于山坡的上坡位或梁脊处、坡度相对较为平缓(≤25°)地带的半阴半阳坡。距离水源较远(150m),对人为干扰的敏感性相对较弱。从对各生态因子的偏好性来看,血雉比较偏好坡度相对较陡(25°~40°)、乔木高度低矮(≤5m)、郁闭度低(≤0.2)的针叶林,以及盖度在0.3~0.6的竹林、隐蔽性较高(≤5m)、距离水源较近(50~100m)的环境,而对其他因子的选择性和偏好性则无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血雉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3种:干扰因子(依次为坡向、植被类型、坡位、乔木高度与人为干扰距离)、隐蔽因子(灌木盖度、竹林盖度、隐蔽性、坡度、乔木郁闭度和水源距离)和食物因子(灌木盖度)。人为活动干扰是影响血雉对栖息地各生态因子选择的最根本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生态因子 主成分分析 栖息地选择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红腹角雉和血雉的染色体组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合勋 陈服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报导了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的染色体组型,实验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作法制备体细胞染色体标本。两种雉鸡的染色体组型中,都有7对形态较为清晰的大型染色体,而且染色体类型相同,其余是微小染色体。
关键词 红腹角雉 血雉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
13
作者 麻应太 蔺俊武 +3 位作者 吴逊涛 邵建斌 解振锋 段文东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血雉仅分布于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海拔1 725~2 615m的地带,而以光头山、小甘沟、牛背梁与花门楼...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路线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血雉仅分布于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海拔1 725~2 615m的地带,而以光头山、小甘沟、牛背梁与花门楼地区海拔2 115~2 387m的分布最为集中。血雉在区内的分布面积为41.7km2。根据调查数据计算,牛背梁保护区境内血雉的间接数量为1 902只,在整个保护区内的平均分布密度为11.288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雉 种群数量 分布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秦岭
下载PDF
血雉喜食苔藓的生理生态及环境适应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玲 刘方庆 +1 位作者 时磊 文陇英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0-1405,共6页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及其胚胎具有超强的抗寒能力.为探究血雉取食苔藓与其抗寒性是否有关,采用基于OTU(可操作分类单位)的微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鉴别川西高原巴塘血雉粪便中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显示血雉最喜...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及其胚胎具有超强的抗寒能力.为探究血雉取食苔藓与其抗寒性是否有关,采用基于OTU(可操作分类单位)的微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鉴别川西高原巴塘血雉粪便中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显示血雉最喜食的苔藓是羽藓属(Thuidium),偶尔取食三洋藓属(Sanionia).结合生境,选择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三洋藓(Sanionia uncinata)(分别代表最喜食和偶尔取食的苔藓)为研究对象,以未被取食的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和疣肋曲柄藓(Campylopus schwarzii)作为对照,然后采用气相色谱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苔藓、血雉肌肉及对照物种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肌肉中各项抗寒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血雉的花生四烯酸、Ca2+-ATPase、CaM和PAL均高于雉鸡,前列腺素E(PGE)和前列腺素F2a(PGF2a)低于雉鸡;大羽藓的花生四烯酸(P<0.01)和Ca2+-ATPase(P<0.01)最高,PGE(P<0.01)和PGF2a(P<0.01)最低;不取食苔藓的花生四烯酸(P<0.01)含量最低,PGE(P<0.01)和PGF2a(P<0.01)最高.综上所述,多项抗寒性生理指标在血雉与大羽藓中的含量变化一致,表明血雉抗寒性与其所食苔藓有关,食物中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结果对揭示血雉胚胎超强耐寒能力的机理和进一步研究其他动物耐寒机理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血雉 花生四烯酸 抗寒性 生物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