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model for BOF oxygen blowing time prediction based on oxygen balance mechanism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Xin Shao Qing Liu +3 位作者 Zicheng Xin Jiangshan Zhang Tao Zhou Shaoshuai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The amount of oxygen blown into the converter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nverter blowing process,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ap-to-tap time of converter. In this study, a hybrid model based ... The amount of oxygen blown into the converter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nverter blowing process,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ap-to-tap time of converter. In this study, a hybrid model based on oxygen balance mechanism (OBM)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DNN) was established for predicting oxygen blowing time in converter. A three-step method was utilized in the hybrid model. First, the oxygen consumption volume was predicted by the OBM model and DNN model, respectively. Second, a more accurate oxygen consumption volume was obtained by integrating the OBM model and DNN model. Finally, the converter oxygen blowing time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oxygen consumption volume and the oxygen supply intensity of each heat. The proposed hybrid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the actual data collected from an integrated steel plant in China, and compared wit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BM model,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 including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and DNN.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brid model with a network structure of 3 hidden layer layers, 32-16-8 neurons per hidden layer, and 0.1 learning rate has the best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strong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 The predicted hit ratio of oxygen consumption volume within the error±300 m^(3)is 96.67%;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are0.6984 and 150.03 m^(3), respectively. The oxygen blow time prediction hit ratio within the error±0.6 min is 89.50%;R2and RMSE are0.9486 and 0.3592 min,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oxygen consumption volume and oxygen blowing time in the conver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oxygen furnace oxygen consumption oxygen blowing time oxygen balance mechanism deep neural network hybrid model
下载PDF
Slag Splashing in a Basic Oxygen Furnace under Different Blowing Condi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Miguel A. Barron Isaias Hilerio Dulce Y. Medina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5年第12期819-825,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fferent blowing conditions on the slag splashing process in a basic oxygen furnace for steelmaking is analyzed here using two-dimensional transi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Fo... 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fferent blowing conditions on the slag splashing process in a basic oxygen furnace for steelmaking is analyzed here using two-dimensional transi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Four blowing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computer runs: top blowing, combined blowing using just a bottom centered nozzle, combined blowing using two bottom lateral nozzles, and full combined blowing using the three top and the three bottom nozzles.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full combined blowing provides greater slag splashing than conventional top blow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oxygen FURNACE Bottom blowING Combined blow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xygen STEELMAKING Refractory LINING Slag SPLASHING Top blowING
下载PDF
Metallurgical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for the Combined Blowing Process of Top-Bottom Blown Oxygen and Bottom Blown Natural Gas
3
作者 颜广庭 唐萍 张淑筠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0-54,共5页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combined blowing converter.The natural gas was supplied as the cooling medium for the bottom lance.The blow- ing practice of medium P hot metal (0.30-0.85% [P]) indicated that with ...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combined blowing converter.The natural gas was supplied as the cooling medium for the bottom lance.The blow- ing practice of medium P hot metal (0.30-0.85% [P]) indicated that with better stir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verter and lower P_(CO),this steelmgking process was favorable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C] and [O] and increase the (P_2O_5)/[P]. The maximum rate of dephospborization might be high up to 0.0a5%/min and the P content in steel could be reduced to lower than 0.03% by single slag-forming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blowing process metallurgical reaction oxygen blowing
下载PDF
异常生产状态下钢包顶吹工艺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潘军 赵滨 +1 位作者 刘威 沈思宝 《四川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54-57,74,共5页
针对马钢65 t转炉出钢后到站钢水钢包透气砖气量小或无底吹,无法保证钢水成分和温度均匀性,以及出钢后到站钢水温度低于工艺要求目标范围下限,无法满足铸机正常浇注对钢水温度要求的问题,通过向钢包顶吹氩气搅拌,实现均匀钢水成分和温... 针对马钢65 t转炉出钢后到站钢水钢包透气砖气量小或无底吹,无法保证钢水成分和温度均匀性,以及出钢后到站钢水温度低于工艺要求目标范围下限,无法满足铸机正常浇注对钢水温度要求的问题,通过向钢包顶吹氩气搅拌,实现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的目的,通过向钢包顶吹氧气,同时加入SiFe和SiMn合金,利用氧气与发热元素Si和Mn反应放热,实现低温钢水在线快速提升温度的目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硅铁合金(含硅72.5%)和硅锰合金(含硅18.64%、含锰66.6%)作为发热剂,氧气压力为1.2 MPa,流量为1200 Nm^(3)/h,吹氧时间为5 min时,平均升温速率为3.55℃/min,钢中发热元素Si和Mn的平均烧损率分别为0.014%/min和0.022%/min。钢包顶吹工艺为转炉平稳高效冶炼提供重要保障,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 顶吹氩 顶吹氧 化学升温
下载PDF
120 t转炉热态渣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5
作者 栾文林 刘志远 +5 位作者 王重君 么敬文 郭文斌 刘涛 张俊海 张云鹏 《宽厚板》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为提高转炉热态渣的利用率,对转炉冶炼过程炉渣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探索热态渣循环利用的途径。试验全留渣双渣法,即第一炉按原单渣法冶炼出钢和不倒渣溅渣护炉,根据铁水硅含量将数据固化在模型中,保证终点二元碱度...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为提高转炉热态渣的利用率,对转炉冶炼过程炉渣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探索热态渣循环利用的途径。试验全留渣双渣法,即第一炉按原单渣法冶炼出钢和不倒渣溅渣护炉,根据铁水硅含量将数据固化在模型中,保证终点二元碱度控制在3.5~3.8,第二炉加入废钢和铁水进行双渣冶炼,出钢后倒出40%~50%炉渣再溅渣护炉,完成一组正常的冶炼。同时,通过优化副枪自动炼钢模型、增强转炉底吹强度、改造双渣氧枪等措施,保证第一炉碱度控制在3.0以上,实现循环渣造渣方法的自动控制。实施热态渣循环利用后,渣中FeO含量降低2.1%,钢铁料消耗降低4.355 kg/t,稳定了低P高端品种钢的生产工艺,提高命中率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循环渣 氧枪 底吹强度 炉渣碱度 溅渣护炉
下载PDF
铜冶炼过程碳排放及自热熔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晏滔 余小吕 +3 位作者 杨应宝 周世伟 李博 魏永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炼过程的低碳可持续化高效生产。通过计算铜冶炼厂底吹熔炼体系各类热量的收入和支出行为,解析无碳质燃料投入工况下的热量收支平衡关系,继而提出无碳自热熔炼的优化改进方案。因此,从原料适配、操作制度、设备优化等多方式调控以实现富氧底吹无碳自热熔炼。从碳源上减少或避免煤粉的加入,从而降低过程碳排放,以期为铜冶炼的清洁生产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熔炼 自热熔炼 热量平衡 碳排放 优化方案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危险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继道 周俊 +1 位作者 付红 张彩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100个样品进行元素种类和腐蚀性、毒性特性测试,得出该冶炼炉渣不具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的危险特性,可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结论。该结论有助于冶炼炉渣的危险特性判断和环境监管,也为冶炼炉渣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鉴别 电子废弃物 资源化回收 富氧侧吹冶炼
下载PDF
纳秒脉冲激光制备黑硅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王可 王梓霖 +7 位作者 周晓雨 黄伟其 张铁民 彭鸿雁 王安琛 张茜 黄忠梅 刘世荣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21,共9页
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器在常温常压室内环境下扫描刻蚀单晶硅片,通过改变扫描方式和扫描的线间距制备了各种不同结构的黑硅样品,重点研究了扫描方式、扫描间隔、高温吹氧退火时间等对黑硅光致发光(PL)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参量制备的硅表面... 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器在常温常压室内环境下扫描刻蚀单晶硅片,通过改变扫描方式和扫描的线间距制备了各种不同结构的黑硅样品,重点研究了扫描方式、扫描间隔、高温吹氧退火时间等对黑硅光致发光(PL)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参量制备的硅表面微结构对光吸收率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拉曼和荧光光谱仪、吸收光谱仪等对制备的黑硅样品形貌、光吸收和PL发光特性进行了检测与表征,获得了吸收率高于90%且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黑硅结构样品。研究发现,采用线性扫描方式制备的黑硅样品的PL光谱主要分布在红光波段,而采用正交扫描方式制备的黑硅样品的PL光谱中在近红外900 nm附近有稳定的发光峰;此外,在黑硅样品中还观察到630 nm附近的电子局域态发光,并通过建立对应的物理模型解释了其发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黑硅 吹氧退火 光致发光谱 反射谱 局域态发光
下载PDF
砷在富氧底吹炼铜过程中的走向及物相结构
9
作者 王保仁 杨洪英 +2 位作者 金哲男 佟琳琳 马志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8-922,共15页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中,少部分存在于返渣的冰铜相和细烟尘中;冰铜中砷主要以含砷锑冰铜形式存在,平均砷含量为4.75%(质量分数);粗铜中砷主要与铜、锑、铅等形成固溶体,平均砷含量为7.78%;底吹炉渣中砷主要分布于渣相所含的含砷锑冰铜(26.38%)中,少部分存在于玻璃相基底(1.73%)和铁橄榄石相(2.08%)中;磁选前渣中砷主要存在于渣中的复杂含砷冰铜相中,大部分被渣包裹,平均砷含量为3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炼铜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下载PDF
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结渣的矿物学分析
10
作者 张敏 匡彪 +3 位作者 李东波 胡建杭 杨贵 杨鹏 《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438-447,共10页
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烟尘结渣严重,阻塞烟道,是制约熔炼炉长周期高负荷高作业率生产的关键因素。分别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研究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结渣烟尘... 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烟尘结渣严重,阻塞烟道,是制约熔炼炉长周期高负荷高作业率生产的关键因素。分别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研究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结渣烟尘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上升烟道烟尘的主要元素为Fe、Cu、Pb、Zn和O,主要物相是(Cu, Zn, Fe)Fe_(2)O_(4)和Fe_(3)O_(4),表面微观形貌呈致密无孔洞。结合生产过程工况条件,对烟道结渣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生产过程中,富氧空气通过喷嘴鼓入炉内,强烈搅动熔体,熔体中的气泡破裂逸出,喷溅形成的小颗粒熔渣与冰铜被热气流带入上升烟道,熔渣与冰铜被氧化为高熔点的(Cu, Zn, Fe)Fe_(2)O_(4)和Fe_(3)O_(4),在烟道壁面遇冷凝结形成结渣;同时,熔炼炉负压运行,入炉原料水分低,铜精矿等未反应的粉料被烟气带入到上升烟道高温段,在氧化气氛下反应生成黏结结渣;此外,原料中Pb、Zn、As等易挥发性物质进入烟道,被氧化为低熔点化合物后与高熔点的(Cu, Zn, Fe)Fe_(2)O_(4)和Fe_(3)O_(4)黏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结渣烟尘。因此,在冶炼生产中,建议通过控制入炉原料水分和杂质含量,减少粉料入炉;控制渣型和熔炼温度,减少熔体喷溅;使用喷嘴燃烧重油,烧熔结渣烟尘,保证生产正常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烟道结渣 烟尘 工艺矿物学 富氧 双侧吹 熔池熔炼
下载PDF
200 t转炉底吹长效化技术
11
作者 刘敏 危尚好 +2 位作者 王东 王星 胡显堂 《河北冶金》 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
结合某公司200 t转炉的生产实践,研究了转炉底吹元件、底吹布置、底吹流量等因素对底吹效果及寿命的影响。通过对比底吹效果,将底吹元件由集束式改为双环缝式;底吹布置方式从单圈布置改为双直径双圈布置;同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熔池搅... 结合某公司200 t转炉的生产实践,研究了转炉底吹元件、底吹布置、底吹流量等因素对底吹效果及寿命的影响。通过对比底吹效果,将底吹元件由集束式改为双环缝式;底吹布置方式从单圈布置改为双直径双圈布置;同时通过数值模拟,优化了熔池搅拌混匀时间和底吹强度控制,底吹效果及寿命取得大幅提高。优化后,当转炉炉龄8848炉时,底吹寿命与炉龄能够保持同步,炉龄末期底吹眼目视可见,碳氧积、终点氧、脱磷率等指标均取得明显进步。全炉役碳氧积平均0.0016,较优化前降低0.0005;月均全炉次终点氧从457×10^(-6)降低至378×10^(-6),降低79×10^(-6);转炉铁水脱磷率从平均86.9%提高到88.7%,且在低磷钢冶炼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转炉终点达到了痕迹磷的极限脱磷效果,在同样双渣操作模式下,低磷钢转炉终点磷稳定控制到20×10^(-6)以下,平均11×10^(-6),最低达到4×10^(-6),较优化前平均降低30×10^(-6),脱磷率达到99%以上,为冶炼极低磷洁净钢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品种生产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底吹 长效化 碳氧积 低磷钢 极限脱磷
下载PDF
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玲玲 林宝英 邹榕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尿布皮炎进行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患儿皮炎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10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差异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 目的分析新生儿尿布皮炎进行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患儿皮炎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10月福建省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差异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吹氧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皮炎程度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皮炎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臀、湿疹与肛周皮肤破损等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相关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吹氧联合蒙脱石散在新生儿尿布皮炎治疗期间可以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且临床使用安全性高,可以将皮炎程度进一步改善,进而促使新生儿经临床治疗后能够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尿布皮炎 吹氧 蒙脱石散 治疗有效率 皮炎程度 相关临床指标
下载PDF
侧吹熔池熔炼炼铜生产实践
13
作者 刘京超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富氧侧吹炉是一种综合物料干燥、物料焙烧以及物料熔炼的炼铜生产工艺。基于富氧侧吹炼铜工艺反应机理,对比侧吹炼铜工艺与传统炼铜工艺的特点,结合江铜国兴富氧侧吹炉的生产实践,分析异常炉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通过提... 富氧侧吹炉是一种综合物料干燥、物料焙烧以及物料熔炼的炼铜生产工艺。基于富氧侧吹炼铜工艺反应机理,对比侧吹炼铜工艺与传统炼铜工艺的特点,结合江铜国兴富氧侧吹炉的生产实践,分析异常炉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通过提高富氧浓度,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燃料,而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炉 高浓度富氧 工艺控制 工艺实践
下载PDF
再生铅富氧侧吹熔炼SNCR干法脱硝工艺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松成 《蓄电池》 CAS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再生铅富氧侧吹熔炼在再生铅领域占有突出地位。由于国家环境政策趋严,要求富氧侧吹熔炼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工艺主要有氧化法、SCR法及SNCR法。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再生铅富氧侧吹熔炼炉脱硝工艺,重点介绍了氧化法脱硝工艺和SNCR高温干法... 再生铅富氧侧吹熔炼在再生铅领域占有突出地位。由于国家环境政策趋严,要求富氧侧吹熔炼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工艺主要有氧化法、SCR法及SNCR法。本文中,笔者介绍了再生铅富氧侧吹熔炼炉脱硝工艺,重点介绍了氧化法脱硝工艺和SNCR高温干法脱硝工艺,分析了这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并且,详细讨论了SNCR高温干法脱硝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铅 富氧侧吹 熔炼炉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臭氧氧化还原 脱硝 脱氮激活剂
下载PDF
超低碳钢RH高效脱碳工艺优化
15
作者 刘泳 李素芳 +3 位作者 王鑫 张彩东 黄玉鹏 张庆宇 《河北冶金》 2024年第7期72-75,80,共5页
针对IF钢过程中RH精炼周期较长的问题,研究了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对冶炼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氧时机提前至碳氧反应剧烈阶段,吹氧开始时间由真空循环260 s提前至180 s,脱碳时间从943 s降至860 s,提高了脱碳速率,缩短了脱... 针对IF钢过程中RH精炼周期较长的问题,研究了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对冶炼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氧时机提前至碳氧反应剧烈阶段,吹氧开始时间由真空循环260 s提前至180 s,脱碳时间从943 s降至860 s,提高了脱碳速率,缩短了脱碳周期。脱碳终点处,CO+CO_(2)含量在0.8%~2.0%之间时,RH精炼废气中CO+CO_(2)含量与钢水中碳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碳含量随CO+CO_(2)含量的降低而减小。在保证终点碳含量小于15 ppm的内控条件下,CO+CO_(2)含量由0.8%~0.9%增至1.35%~1.40%时,脱碳周期由860 s降至803 s。通过优化强制脱碳吹氧时机及脱碳终点时机,RH循环脱碳时长由943 s降至803 s,缩短140 s。经过编程移植,开发的脱碳时间智能化模型与RH炉自身所带的激光废气分析仪相结合使用,有效缓解了RH脱碳过剩,提高了脱碳效率,同时为实现自动控制脱碳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吹氧 脱碳 CO+CO_(2) 精炼周期
下载PDF
120 t转炉顶底复吹过程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罗康 辛同泽 +3 位作者 魏代春 王栋 王峥 王敏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7,共9页
以120 t五孔氧枪顶底复吹转炉为原型,基于Fluent数值模拟,对多组不同氧枪枪位与底吹气体流量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了五孔喷头顶吹超音速射流行为,以及不同方案下熔池冲击面积及冲击深度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前人实测结果吻合,证明了... 以120 t五孔氧枪顶底复吹转炉为原型,基于Fluent数值模拟,对多组不同氧枪枪位与底吹气体流量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了五孔喷头顶吹超音速射流行为,以及不同方案下熔池冲击面积及冲击深度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前人实测结果吻合,证明了模拟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顶底复吹作用,速度集中在钢液面附近,顶吹和底吹气流周围的区域钢液流速变慢;随着氧枪高度不断升高,冲击深度逐渐减小,冲击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氧枪高度1.8 m时熔池冲击面积最大,单孔底吹流量为60 m^(3)/h,底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孔氧枪 顶底复吹 数值模拟 冲击面积 冲击深度
下载PDF
转炉炼钢中氧气吹炼技术研究
17
作者 赵为鹏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氧气吹炼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冶炼业的高效快速发展,提高了钢材质量、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为实现氧气吹炼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入研究了氧气吹炼技术在转炉炼钢中的作用、理论基础、关键参数与控制策略、工业应用及效果分析,并探讨了该技术... 氧气吹炼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冶炼业的高效快速发展,提高了钢材质量、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为实现氧气吹炼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入研究了氧气吹炼技术在转炉炼钢中的作用、理论基础、关键参数与控制策略、工业应用及效果分析,并探讨了该技术对钢铁工业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氧气吹炼技术 工艺流程 反应动力学 环保效益
下载PDF
富氧顶吹炼铅炉耐火材料损耗分析及改进措施
18
作者 赵红梅 马雁鸿 何勇毅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本文结合富氧顶吹炼铅炉的生产实际,对耐火材料损耗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延长富氧顶吹炼铅炉耐火材料使用寿命,提升生产效率。
关键词 氧顶吹炼铅炉 耐火材料 炉寿提升
下载PDF
150 t转炉底吹工艺布置研究
19
作者 谷莹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介绍了某钢厂150转炉的底吹特点。根据水模试验,本文分析不同布置下底吹强度、不同布置下顶吹强度、不同布置下枪位对混匀时间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底吹工艺布置,为双环不对称布置(内环≈0.45 D,外环≈0.55D)。
关键词 氧气转炉 转炉底吹 水模试验
下载PDF
水钢1350 m^(3)高炉长期休风复风铁口预埋氧枪操作实践
20
作者 吕春龙 曾水根 +3 位作者 何会新 陈向国 李先祥 彭勇 《水钢科技》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高炉长期休风复风或停炉开炉时对铁口预埋氧枪是为了快速加热炉缸,烧开铁口上方“隔断层”,使渣铁受热后快速流出,加快高炉恢复进程。本文对水钢3号高炉长期休风开炉铁口预埋氧枪操作进行了总结,主要从氧枪的制作、安装及使用过程总结... 高炉长期休风复风或停炉开炉时对铁口预埋氧枪是为了快速加热炉缸,烧开铁口上方“隔断层”,使渣铁受热后快速流出,加快高炉恢复进程。本文对水钢3号高炉长期休风开炉铁口预埋氧枪操作进行了总结,主要从氧枪的制作、安装及使用过程总结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开炉 铁口 氧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