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工艺研究进展及方向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欣泽 袁亮 +7 位作者 张超 王梓丞 邢晓凯 熊小琴 陈晓玲 尚妍 张文辉 陈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长距离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的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相关模型和方法亟需工业规模示范工程的验证及修正。以成就型综述法,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过程中停输、水击、泄漏和放空工况下形成的CO_(2)瞬态流加以描述、成果比较和综合评价... 长距离超临界CO_(2)管道瞬态输送的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相关模型和方法亟需工业规模示范工程的验证及修正。以成就型综述法,对超临界CO_(2)管道输送过程中停输、水击、泄漏和放空工况下形成的CO_(2)瞬态流加以描述、成果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瞬态流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压力、相态变化、协同作用;超临界CO_(2)管道安全停输时间可定义为从停输开始至管内任一点流体即将进入气液共存区的时间;CO_(2)发生相变首先造成流速突变,进而是压力的突变,产生水击现象,引起新的瞬变流动;站场放空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放空过程不出现冰堵、材料冷脆、噪声污染、放空系统激振等问题的前提下,放空时间尽量短;埋地管道泄漏规律涉及到土壤渗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等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结果可为超临界CO_(2)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管输 瞬变特性 停输再启动 水击 放空 泄漏 相变
下载PDF
锅炉取样水回用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岳林宏 李鹏飞 +3 位作者 韩琼 张永涛 宋伟 汤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净化装置内有数个锅炉。原设计为将取样水经地下管网汇总至生产污水池,作为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单元。本文讨论了更改锅炉取样水流程,不排放至污水处理单元而是进行回收的优缺点,并进行试验,收集相关数据,以验证将取... 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净化装置内有数个锅炉。原设计为将取样水经地下管网汇总至生产污水池,作为污水排至污水处理单元。本文讨论了更改锅炉取样水流程,不排放至污水处理单元而是进行回收的优缺点,并进行试验,收集相关数据,以验证将取样水回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水回收装置 节能 经济性 锅炉排污水
下载PDF
某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达标排放方案设计与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倪斌 薛庆堂 +3 位作者 李洪峰 韩松 聂新辉 诸慧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针对某电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治理难题,提出了采用纳滤技术降低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中含盐浓度和硫酸根浓度以满足地方环保标准实现达标排放的方案,并与采用反渗透技术的循环水旁路除盐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比选。在方案比选中充... 针对某电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治理难题,提出了采用纳滤技术降低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中含盐浓度和硫酸根浓度以满足地方环保标准实现达标排放的方案,并与采用反渗透技术的循环水旁路除盐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比选。在方案比选中充分考量了2种方案对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影响,得出的结果表明经纳滤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方案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 达标排放 纳滤 反渗透
下载PDF
安钢2号高炉长期休风后恢复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4
作者 郑旭 张磊 《河南冶金》 2024年第4期16-19,共4页
安钢2号高炉6月25日检修60 h后复风难度大。对原料和燃料质量、炉缸状态、风口处理、料仓仓位等进行分析,发现入炉烧结矿质量、焦炭结构和质量的波动是造成恢复困难的主要原因,而炉缸工况差和休风时间长是炉况恢复缓慢的直接原因。通过... 安钢2号高炉6月25日检修60 h后复风难度大。对原料和燃料质量、炉缸状态、风口处理、料仓仓位等进行分析,发现入炉烧结矿质量、焦炭结构和质量的波动是造成恢复困难的主要原因,而炉缸工况差和休风时间长是炉况恢复缓慢的直接原因。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休风处理灌渣风口,临时堵部分风口以适当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并提高煤气流分布均匀性等,使高炉炉况逐步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状态 休风 炉况恢复
下载PDF
含有Hénon项的非线性椭圆系统稳定解的Liouville定理
5
作者 黄宇鑫 甘怡清 胡良根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4年第2期86-95,共10页
本文主要研究含有Hénon项的k-耦合椭圆系统-Δu_(i)=Σ_(j-1)^(k)β_(ij)|χ|^(α)|u_(i)|^(q-1)ui|uj|^(q+1),x∈R^(N)其中k是一个固定的正整数,i=1,2,…,k,q≥1,N≥3,B=(β_(ij))_(i,j=1)^(k)为实对称矩阵.首先使用Pohozaev恒等... 本文主要研究含有Hénon项的k-耦合椭圆系统-Δu_(i)=Σ_(j-1)^(k)β_(ij)|χ|^(α)|u_(i)|^(q-1)ui|uj|^(q+1),x∈R^(N)其中k是一个固定的正整数,i=1,2,…,k,q≥1,N≥3,B=(β_(ij))_(i,j=1)^(k)为实对称矩阵.首先使用Pohozaev恒等式构造单调公式,并发现其等价关系.当矩阵B严格余正时,联合使用Pohozaev恒等式、单调公式和爆缩序列方法证明了(无论是正的还是变号的)稳定解的Liouville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OUVILLE定理 稳定解 POHOZAEV恒等式 单调公式 爆缩序列
下载PDF
高炉长期休风快速达产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张晓晨 《云南冶金》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针对120 t炼钢转炉更换炉衬、煤气公共管道检修,会导致系统全停、影响产能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休风前1#、2#高炉调节,包括渣、铁及产量调节;休风期焦炭、炉温、炉渣二元碱度及上休风料调节;复风前准备,1#、2#高炉复风及恢复炉况等操... 针对120 t炼钢转炉更换炉衬、煤气公共管道检修,会导致系统全停、影响产能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休风前1#、2#高炉调节,包括渣、铁及产量调节;休风期焦炭、炉温、炉渣二元碱度及上休风料调节;复风前准备,1#、2#高炉复风及恢复炉况等操作。采取措施释放产能后3 d内恢复至检修前水平,实现炉况稳定及快速达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风 复风 铁水物理热 炉况恢复 慢风操作
下载PDF
Blown Film Extrusion Process for Polybags: Technical Overview and Applications
7
作者 Sunil Badgujar Sudeep Asthana +6 位作者 Ravindra Kanawade Krunal Suthar Ankit Solanki Karuppiah Nagaraj Mahaveer Singh Bilkhu Harekrushna Sutar Swapna Rekha Panda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AS 2024年第4期188-201,共14页
The choice of extrusion process is a decisive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for polybag manufacturing.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The choice of extrusion process is a decisive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for polybag manufacturing.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extrusion technique. Two popular procedures that vary in the kind of dye used and the final product’s texture are cast film and blown film. In the horizontal extrusion moulding method known as “cast film”, heated resin is injected into a flat dye and allowed to cool on chill rolls. The film produced is clear, lightweight, and appropriate for lamination;its thickness varies based on the winding speed and the film is slower to crystallize and has less clarity but more durability because the resin molecules have reoriented, facing limitation of high wastage generation. This study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preparation of polybag film using the blown film extrusion process, utilizing high-quality polymer resins such as polyester polyethylene (PP) and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to minimize waste generation. The novelty of the process was reflected in minimising the waste generation. The control parameter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are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air intake volume.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ritical 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s on the gauge thickness, opt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polybag film produced through blown film extrusion. Additionally, we replicated the blown film process using simulation software developed at Pennsylvania College of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ed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polybag film produced through the blown film extrus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Melt Flow Index Blow-Up Ratio Lay-Flat Width Draw-Down Ratio
下载PDF
孔隙压力变化对岩石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向君 申剑坤 +2 位作者 梁利喜 韩林 刘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457-3463,共7页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注采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孔隙压力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通过三轴抗压实验研究不同孔隙压力下的岩石强度特性及周期性孔隙压力作用下的岩石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围压恒定,随孔隙压力下降,岩石的三轴抗...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注采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孔隙压力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通过三轴抗压实验研究不同孔隙压力下的岩石强度特性及周期性孔隙压力作用下的岩石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围压恒定,随孔隙压力下降,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都呈现增大趋势,泊松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对采用降压方式开发的油气藏,随着孔隙压力降低,岩石体积模量增大,体积压缩系数减小,岩石的可压缩性逐渐减弱。孔隙压力周期性加、卸载过程中岩石的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都将随循环周期逐渐累积,在加、卸载初期变化较大,随循环次数增加逐渐趋于稳定。岩石强度及变形规律随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表明,油气藏开发初期的压力降落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和损害大,在储层开发前期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地层压力,到储层开发后期,再通过注入流体来改变地层的渗透率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而且岩石变形的累计还可能诱发、诱导地层破坏甚至灾害性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孔隙压力 强度特性 降压开采 周期性孔隙压力 径向应变 轴向应变 体积应变
下载PDF
刷式密封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军 李志刚 +2 位作者 张元桥 王凌峰 刘璐园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4,共11页
刷式密封技术凭借其优良的封严性能而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中应用。简要回顾了典型刷式密封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摩擦传热特性、力学行为、闭合和迟滞效应以及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TU箍制... 刷式密封技术凭借其优良的封严性能而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中应用。简要回顾了典型刷式密封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综述了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摩擦传热特性、力学行为、闭合和迟滞效应以及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MTU箍制刷式密封技术及其在湿蒸汽环境下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非金属丝刷式密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总结了刷式密封技术流热固耦合特性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刷式密封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真实运行工况下运行寿命和性能可靠性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为刷式密封技术在透平行业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泄漏特性 摩擦传热 闭合和迟滞效应 试验测量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暂冲式短周期试验台涡轮性能及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党慧 唐菲 +2 位作者 赵晓路 秦立森 徐建中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分析了暂冲式短周期涡轮试验台的工作特点和运行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类试验台的涡轮性能测试方法,并对该测试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通用的各类传感器和测试仪表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预估了该测试方法可能达到的性能测... 分析了暂冲式短周期涡轮试验台的工作特点和运行特性,提出了适合该类试验台的涡轮性能测试方法,并对该测试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通用的各类传感器和测试仪表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预估了该测试方法可能达到的性能测试的不确定度指标.指出:短周期涡轮试验在功率、转速、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在总的涡轮性能测试指标上短周期涡轮试验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连续式涡轮试验的精度;在短周期涡轮试验中,需特别注意各测量参数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冲式 短周期 涡轮 试验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梯形和矩形通道内短扰流柱排流动与换热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丽 刘松龄 刘高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为了得到逐渐收缩的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流动换热的规律,对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端壁换热和压力损失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矩形通道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1)梯形通道与矩形通道的端壁总平均换热系数相差不大,但是梯形通道内每排扰流柱... 为了得到逐渐收缩的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流动换热的规律,对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端壁换热和压力损失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矩形通道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1)梯形通道与矩形通道的端壁总平均换热系数相差不大,但是梯形通道内每排扰流柱的Nu数相差较大。(2)相同来流Re数条件下,梯形通道的压力损失系数远大于矩形通道。所以,在实际计算逐渐收缩的梯形通道内扰流柱排的平均换热时,可近似采用矩形通道内扰流柱的实验关联式,并且将每排扰流柱分别计算。在计算压力损失时,不能将梯形通道近似成矩形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短扰流柱排 传热 落压比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高温高盐低渗油层表面活性剂增注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缪云 周长林 +1 位作者 王斌 李华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3,117,共3页
为解决高温高盐低渗油层提高采收率问题,在宝浪油层条件下,筛选得到了表面活性剂S-096/S-912比为1:1.5的体系。该体系在有效浓度为0.03%的超低值以及在注入水和产出水矿化度范围内,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到10-3mN/m数量级的增注体系。结果表... 为解决高温高盐低渗油层提高采收率问题,在宝浪油层条件下,筛选得到了表面活性剂S-096/S-912比为1:1.5的体系。该体系在有效浓度为0.03%的超低值以及在注入水和产出水矿化度范围内,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到10-3mN/m数量级的增注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毛管阻力,还可以有效降低油层岩石的润湿性,使油相接触角降低到25°。岩心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存在着严重的速敏效应。注入表面活性剂体系后,注入压力可以降低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渗透油田 界面张力 改变接触角 降压增注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闫飞 刘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在绝对渗透率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下,通过改变油、水及岩石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改善油、水渗流性,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低渗透油层注入压力,并在一些低渗透油田开展了低浓度活性剂降压增注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岩... 在绝对渗透率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下,通过改变油、水及岩石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改善油、水渗流性,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低渗透油层注入压力,并在一些低渗透油田开展了低浓度活性剂降压增注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岩心中注入表面活性剂体系,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注入压力,最好情况可以达到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降压 增注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锅炉排污水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冬 徐文忠 +1 位作者 陈元芝 王家鹏 《节能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针对目前工业锅炉的排污现状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 ,提出了排污水的几种合理的利用途径 :一是用于烟气净化 。
关键词 锅炉 排污水 综合利用 烟气净化 热能回收
下载PDF
直流式低速风洞收缩段收缩曲线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帅 刘小康 陆龙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风洞收缩段的收缩曲线设计是直流式低速风洞设计至关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试验段核心区域的气流品质。使用Matlab绘制了现行的维氏曲线、双三次曲线、五次方曲线及6种五次方曲线的改进形式,比较它们在轮廓上的差别,并初步预测它们对风洞... 风洞收缩段的收缩曲线设计是直流式低速风洞设计至关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试验段核心区域的气流品质。使用Matlab绘制了现行的维氏曲线、双三次曲线、五次方曲线及6种五次方曲线的改进形式,比较它们在轮廓上的差别,并初步预测它们对风洞气流品质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比分析不同收缩曲线的直流式低速风洞模型的收缩段和试验段风速轮廓,综合比较了不同风洞模型试验段核心区域气流的动压系数、速度不均匀度和轴向静压梯度特性。结果表明:双三次曲线风洞模型综合性能最优,五次方曲线改进形f(ε)=x/L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式低速风洞 收缩曲线 气流品质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江涛 董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127,共4页
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对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的3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处理工艺、效果及技术特点等,并对循环排污水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循环排污水 超滤(UF) 反渗透(RO) 石灰软化 微滤(MF)
下载PDF
水质变化对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回用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岽 郦和生 闫岩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9-53,共5页
针对循环水系统调整运行工艺后水质变化对排污水回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水中Ca2+浓度的增加和总碱的降低是导致排污水回用装置出水硬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加入直接成垢因子的方法来去除水中的硬度。对三种软化方法的考察结... 针对循环水系统调整运行工艺后水质变化对排污水回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水中Ca2+浓度的增加和总碱的降低是导致排污水回用装置出水硬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加入直接成垢因子的方法来去除水中的硬度。对三种软化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对于永硬较高的循环水系统排污水,纯碱烧碱法的软化效果优于纯碱法和纯碱石灰法。在排污水中分别加入与其Ca2+和Mg2+浓度相同当量的纯碱和烧碱,可以使处理出水的Ca2+浓度和总硬度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反应时间对絮体的形成和沉降效果有一定影响,加药后的反应时间宜控制在30min以内。对于稳定运行的循环水系统,以固定的适当加药量进行投加,可获得良好的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水回用 水质变化 纯碱-烧碱法 反应时间 投药方式
下载PDF
考虑闭合效应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元桥 闫嘉超 李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采用基于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实验测量的零间隙和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在不同压比和转速下的泄漏特性,提出针对刷式密封闭合效应的间隙修正公式。考虑闭合效应后具有间... 采用基于非线性Darcian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实验测量的零间隙和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在不同压比和转速下的泄漏特性,提出针对刷式密封闭合效应的间隙修正公式。考虑闭合效应后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泄漏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所建立刷式密封闭合效应修正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刷丝束顶部与转轴间的间隙导致刷丝束内部压力降低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径向压差,径向压差的存在导致刷丝束产生闭合效应,进而减小了刷式密封的有效密封间隙;闭合效应使得刷式密封有效间隙随着压比升高而减小,数值计算刷式密封泄漏特性时考虑闭合效应可以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在相同压比和转速下,具有间隙的刷式密封的泄漏量明显大于零间隙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着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所研究的转速范围内转速对刷式密封的泄漏特性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密封 泄漏特性 闭合效应
下载PDF
美国Nucla电站4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传热及污染物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皓 黄琳 +1 位作者 刘德昌 林志杰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美国Nucla电站的4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世界是投运最早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之一,该电站经长期运行,在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系统地进行了燃烧效率、锅炉热损失分配、吸热量分配、传热、脱硫及气体污染物排放等试验,并对... 美国Nucla电站的4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世界是投运最早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之一,该电站经长期运行,在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系统地进行了燃烧效率、锅炉热损失分配、吸热量分配、传热、脱硫及气体污染物排放等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了相关的半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传热 燃烧 污染 美国 锅炉 电站
下载PDF
安钢6号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卫军 张玲 王瑞玲 《南方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51-53,60,共4页
对安钢6号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是:停炉前做好准备工作,合理调炉况;尽量使用大风量、高富氧,控制好风压、风量和炉顶打水,使顶温在350—500℃范围内.本次停炉,降料面操作思路新颖,计划周密,残铁口位置判... 对安钢6号高炉空料线停炉操作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是:停炉前做好准备工作,合理调炉况;尽量使用大风量、高富氧,控制好风压、风量和炉顶打水,使顶温在350—500℃范围内.本次停炉,降料面操作思路新颖,计划周密,残铁口位置判断正确,残铁放得干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空料线 停炉 放残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