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缸管内表面不规则缺陷产生原因分析方法
1
作者 解德刚 王善宝 +2 位作者 赵波 袁琴 王熙翔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在钢管冷拔及后续的精整过程中,钢管内表面时常出现离散分布的凹坑、豁口、裂纹等缺陷,使材料报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发现的各类油缸管内表面缺陷进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原料管... 在钢管冷拔及后续的精整过程中,钢管内表面时常出现离散分布的凹坑、豁口、裂纹等缺陷,使材料报废,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发现的各类油缸管内表面缺陷进行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对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原料管的制造工艺方面查找可能产生上述不规则缺陷的工艺。结果表明:凹坑缺陷属于异物压入型缺陷,由与钢管内壁接触的硬物脱落造成;豁口缺陷由原料管的小内折引起;裂纹缺陷与芯棒、顶头表面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缸管 表面缺陷 非金属夹杂物 裂纹 凹坑 豁口缺陷
下载PDF
闸板防喷器壳体疲劳寿命及裂纹扩展分析
2
作者 王仕强 于佩航 +2 位作者 何莎 俞嘉敏 徐强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0期1089-1096,共8页
为研究闸板防喷器壳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凹坑与裂纹对其安全使用的影响,采用ABAQUS仿真模拟与实验分析了防喷器壳体在工作压力(70MPa)与静水压测试压力(105MPa)下的应力变化,研究了凹坑缺陷对闸板防喷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了防喷器壳体... 为研究闸板防喷器壳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凹坑与裂纹对其安全使用的影响,采用ABAQUS仿真模拟与实验分析了防喷器壳体在工作压力(70MPa)与静水压测试压力(105MPa)下的应力变化,研究了凹坑缺陷对闸板防喷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了防喷器壳体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表明:当壳体通径存在ϕ170mm的凹坑时,最大应力达到520MPa,其位于凹坑边缘表面,而其他区域应力远小于材料屈服强度;当壳体腔室与通径高应力处存在腐蚀凹坑(直径<40 mm)时,最高应力幅分别为520MPa和344MPa;闸板防喷器疲劳裂纹随着不断扩展,逐渐呈现对称的半椭圆裂纹。通过对防喷器壳体在腔室与通径高应力区腐蚀凹坑的深入分析,发现腐蚀凹坑对防喷器的安全使用影响较小。同时,分析了防喷器缺陷大小与使用频次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防喷器不以统一使用年限作为判废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板防喷器 壳体 腐蚀凹坑 寿命分析 裂纹扩展 仿真模拟
下载PDF
不同治理模式下沙质草原区风蚀破口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尔查 王晓江 +2 位作者 张文军 刘永宏 苏楞高娃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质草原风蚀破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人工林和林下草本层、土壤进行调查,研究了采取不同治理措施9年后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不同治理措施下,造林树种生长状况良好,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在不同模式下,林下草...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质草原风蚀破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人工林和林下草本层、土壤进行调查,研究了采取不同治理措施9年后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不同治理措施下,造林树种生长状况良好,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在不同模式下,林下草本层发育和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樟子松+山杏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模式下,林下草本植物丰富度和盖度较高。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下草本种类少,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较低。杨树+沙棘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草本群落中赖草、冰草占优势。沙棘和杨柴林下草本层以沙蓬、黄蒿、雾冰藜等1、2年生沙生植物为主;杨树+沙棘混交林和沙棘纯林林下枯落物较多,其次为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和杨柴人工林,其他模式下还没有积累枯落物;樟子松+山杏、杨树+沙棘混交林、樟子松林0~40 cm土壤含水率维持在4%~8%之间。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柠条锦鸡儿和沙棘人工林下土壤含水率均低于3%,而且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草原 风蚀破口 人工植被 恢复效果
下载PDF
天然樟子松林内沙地风蚀区直播生物沙障治沙效果
4
作者 张宝珠 曲娜 +1 位作者 高石利 闫德仁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境内天然樟子松林内风蚀区,采用雨季直播杨柴生物复合沙障固沙,2年后植被取得良好恢复,并促进了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风蚀坑内杨柴高度达到46.3 cm,植被盖度为27%;平缓流动沙地杨柴高度达到62.7 cm,植... 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境内天然樟子松林内风蚀区,采用雨季直播杨柴生物复合沙障固沙,2年后植被取得良好恢复,并促进了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风蚀坑内杨柴高度达到46.3 cm,植被盖度为27%;平缓流动沙地杨柴高度达到62.7 cm,植被盖度为37%。另外,在风蚀坑内,不论是杨柴还是天然草本植物,都是坡中部的密度最大,长势最好;风蚀坑阳坡植被恢复好于阴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坑 生物沙障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