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Photoluminescence from Novel Binuclear Europium Complex with Squaric Acid Ligand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Guo ZHU Xiao Qiang WEI +5 位作者 Mei Xiang ZHU Zhi Yun LU Bo LIANG Ming Gui XIE De Qiang ZHANG Yong Q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A novel binuclear europium P-diketone complex with squaric acid ligand was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IR, UV, and Elemental Analysis. Red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was fabricated ... A novel binuclear europium P-diketone complex with squaric acid ligand was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IR, UV, and Elemental Analysis. Red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wa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novel europium complex as an emitting layer, tris(8-quinolinolate) aluminum (III) (Alq(3)) as an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 N, N'-diphenyl-N, N'-(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TPD) as a hole-transporting layer. A cell structure of indium-tin-oxide/TPD/Eu-complex/Alq(3)/Mg: Ag was employed.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was observed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dc bias voltage of 2 V in this cell. 2 Red emission peaks at about 613 nm with maximum luminance of over 106 cd/m(2). Compared with the EL luminance from those europium complexes reported before, one from the Eu-complex is best in the sam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ropium chelate squaric acid electroluminescence (el) photoluminescence (pl)
下载PDF
The ultraviolet and blu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ZnO:Zn thin film 被引量:6
2
作者 Lixin Yi Zheng Xu +3 位作者 Yanbing Hou Xiqing Zhang Yongsheng Wang Xurong X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4期1223-1226,共4页
The ultraviolet (UV) and blue luminescence of Zn-rich zinc oxide thin film deposited by electron-beam evapor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RT). We observed that the UV and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 The ultraviolet (UV) and blue luminescence of Zn-rich zinc oxide thin film deposited by electron-beam evapor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RT). We observed that the UV and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EL) emission band centered around 480 nm which is blue shif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ZnO thin film prepared by low pressure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 MOCVD). The UV emission is much stronger than blue emission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The field-induced ionization of excited luminescent centers of ZnO:Zn thin film at high electric fiel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L and EL are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ZnO:Zn thin film provides a hopeful new mechanism to obtain UV and blue e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 thin film blue el UV pl.
原文传递
纳米ZnO光学性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斌 张强 +2 位作者 罗强 刘忠华 陈建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9,139,共8页
介绍了纳米ZnO常见发光谱的发光机制。在室温光致发光谱(PL)中,一般在380 nm处出现紫外发光,也有报道在357和377 nm处的紫外发光,列举了几种不同的发光解释。对于深能级发光,一般在400~550 nm出现连续的发光带,也有观察到深能级的声子... 介绍了纳米ZnO常见发光谱的发光机制。在室温光致发光谱(PL)中,一般在380 nm处出现紫外发光,也有报道在357和377 nm处的紫外发光,列举了几种不同的发光解释。对于深能级发光,一般在400~550 nm出现连续的发光带,也有观察到深能级的声子伴线和声子复制现象。在低温光致发光谱的紫外发射中,一般观察到由自由激子发射(FX)、中性施主束缚激子发射(D0X)、施主-受主对跃迁峰(DAP)、中性施主束缚激子对应的双电子卫星峰(TES)以及声子伴线。综述了纳米ZnO的喇曼光谱、透射光谱、电致发光谱(EL)的特征,最后展望了纳米ZnO的光学性能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光致发光(pl) 喇曼 透射 电致发光(el)
下载PDF
具有手性侧链的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骆开均 谢明贵 +1 位作者 蒋青 邹德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425-2430,共6页
通过在卟啉环上引入手性侧链的方法合成了两类 (4个 )卟啉液晶化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 ,UV vis,FT IR ,1HNMR ,MS ,DSC ,圆二色谱 (CD)和偏光显微镜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质 ,固体荧光和电致发光... 通过在卟啉环上引入手性侧链的方法合成了两类 (4个 )卟啉液晶化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 ,UV vis,FT IR ,1HNMR ,MS ,DSC ,圆二色谱 (CD)和偏光显微镜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质 ,固体荧光和电致发光性质 ,其中两个卟啉配体有较强的CD吸收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卟啉 液晶化合物 侧链 液晶性 元素分析 荧光 合成 并用 FT-IR
下载PDF
有机白光LED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爱玲 王晶 +1 位作者 郑荣儿 孟继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3,共6页
有机白光LED主要有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两类。电致发光的主要机理有 :量子阱发光、激基复合物发光和能量转移。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白光LED研究较多 ,不久将有产品问世 ;而对光致发光研究较少。与电致发光相比 ,光致发光造价更小 ,其荧光... 有机白光LED主要有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两类。电致发光的主要机理有 :量子阱发光、激基复合物发光和能量转移。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白光LED研究较多 ,不久将有产品问世 ;而对光致发光研究较少。与电致发光相比 ,光致发光造价更小 ,其荧光量子效率或许比电致发光更高。有机白光LED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小 ,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及潜在的市场。对发光显示技术 ,有机白光LED代表了一条“便宜”经济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白光LED 电致发光 光致发光 多量子阱 激基复合物 能量转移
下载PDF
新法制备高亮度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春玖 赵伟明 +4 位作者 刘祖刚 王林军 蒋雪菌 张志林 许少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研究了新法制备的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研究了新法制备的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和器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晶法制备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效率比直接法制备的器件要高得多,且ZnS的引入弥补了在SrS∶Ce薄膜S的不足,避免了直接用SrS∶Ce材料蒸发而采用的共S蒸发方法中S气氛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薄膜 硫化锶 电致发光器件 光致发光
下载PDF
蓝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LiBq_4 被引量:3
7
作者 汪东明 孙玲玲 +4 位作者 张步新 朱文清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7-390,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螫合物 LiBq4(Lithium tetra-(8-hydroxy-quinolinato) boron),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质.在以 LiBq4为发光层的三层结构器...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螫合物 LiBq4(Lithium tetra-(8-hydroxy-quinolinato) boron),并研究了其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质.在以 LiBq4为发光层的三层结构器件 ITO/TPP(50 nm)/LiBq4(50 nm)/AlQ(5nm)/Al中得到了蓝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发光 有机薄膜 电致发光 光致发光
下载PDF
蓝色发光材料——聚(2,5-二庚氧基对苯撑)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侨 刘艳林 +1 位作者 曾繁涤 黄德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9-211,共3页
以FeCl3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在一般有机溶剂中完全可溶的聚(2,5—二庚氧基对苯撑)(HO-PPP),其平均聚合度Pn=10。使用1H-NMR、IR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HO-PPP在UV-V1s谱图... 以FeCl3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在一般有机溶剂中完全可溶的聚(2,5—二庚氧基对苯撑)(HO-PPP),其平均聚合度Pn=10。使用1H-NMR、IR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HO-PPP在UV-V1s谱图上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42nm(E1吸收带)和335nm(E2吸收带)。E2吸收带相对于未取代的聚对苯撑(PPP)产生了较强的红移(约35nm),根据吸收边计算其π→π跃迁的禁带宽度(Eg)为3.3eV,比PPP约大0.3~0.6eV,其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的最大发射峰均位于405nm,并采用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性质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聚对苯撑
下载PDF
LED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的干法刻蚀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建哲 杨新鹏 +3 位作者 彭艳亮 曾建飞 潘安练 金良荣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6-541,共6页
近年来,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作为GaN基LED外延衬底材料被广泛应用。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技术对涂覆有光刻胶阵列图案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刻蚀。通过研究及优化不同ICP刻蚀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和选择比的影响,分别成功制备出蒙古包... 近年来,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作为GaN基LED外延衬底材料被广泛应用。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技术对涂覆有光刻胶阵列图案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刻蚀。通过研究及优化不同ICP刻蚀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和选择比的影响,分别成功制备出蒙古包形和圆锥形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片,并在其表面完成InGaN/GaN多量子阱外延及芯片工艺。借助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等手段测试其LED器件的光电学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圆锥形的图形化蓝宝石衬底拥有更强的光功率和更窄的半峰宽,说明这种形貌的衬底在GaN外延时有效减少了晶格失配造成的缺陷,提高了晶体质量,从而更有效地增加LED出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 干法刻蚀 刻蚀速率 刻蚀选择比 发光二极管(LED) GAN外延层 光致发光(pl) 电致发光(el)
下载PDF
混晶法制备高亮度蓝色SrS∶Ce薄膜
10
作者 唐春玖 刘祖刚 +4 位作者 赵伟明 王林军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71-175,共5页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研究了新制备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对比...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研究了新制备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对比.测量了它们的X射线衍射谱、PL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电致发光器件的EL光谱,结果表明混晶法制备的薄膜比直接法好,ZnS的引入弥补了在SrS∶Ce薄膜中S的不足,且避免了在直接用SrS∶Ce材料蒸发过程中S气氛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薄膜 光致发光(pl) 电致发光(el)
下载PDF
刻划的富硅二氧化硅/p-Si结构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永科 崔晓明 +3 位作者 张伯蕊 秦国刚 马振昌 宗婉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9,共7页
以磁控溅射方法于 p- Si上淀积富硅二氧化硅 ,形成富硅二氧化硅 /p- Si结构 ,用金刚刀在其正面刻划出方形网格后在 N2 气氛中退火 ,其光致发光 (PL)谱与未刻划的经同样条件退火的对比样品的 PL 谱有很大不同 .未刻划样品的 PL 谱只有一... 以磁控溅射方法于 p- Si上淀积富硅二氧化硅 ,形成富硅二氧化硅 /p- Si结构 ,用金刚刀在其正面刻划出方形网格后在 N2 气氛中退火 ,其光致发光 (PL)谱与未刻划的经同样条件退火的对比样品的 PL 谱有很大不同 .未刻划样品的 PL 谱只有一个峰 ,位于 840 nm (1.48e V) ,而刻划样品的 PL 谱是双峰结构 ,峰位分别位于 6 30 nm(1.97e V)和 840 nm.80 0℃退火的刻划富硅二氧化硅 /p- Si样品在背面蒸铝制成欧姆接触和正面蒸上半透明金电极后在正向偏压 10 V下的电致发光 (EL)强度约为同样制备的未经刻划样品在同样测试条件下的 EL 强度的 6倍 .EL 谱形状也有明显不同 ,表现在 :未经刻划样品的 EL 谱可以分解为两个高斯峰 ,峰位分别位于 1.83e V和2 .2 3e V;而在刻划样品 EL 谱中 1.83e V发光峰大幅度增强 ,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能量为 3.0 e V的发光峰 .认为刻划造成的高密度缺陷区为氧化硅提供了新的发光中心并对其中某些杂质起了吸除作用 ,导致 PL 和 EL 光谱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富硅二氧化硅 刻划 P-Si结构
下载PDF
多孔硅发光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祖平 《光电子技术》 CAS 1995年第3期176-182,共7页
扼要叙述多孔硅发光的原理、工艺与应用,并指出应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多孔硅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下载PDF
New luminescent 10-oxybenzoquinolate complexes of rare earth metals 被引量:1
13
作者 Tatyana V.Balashova Svetlana K.Polyakova +7 位作者 Vasily A.Ilichev Andrey A.Kukinov Roman V.Rumyantcev Georgy K.Fukin Ivan D.Grishin Artem N.Yablonskiy Alexander F.Shestakov Mikhail N.Bochkarev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135-1143,I0001,共10页
A series of Sc,Y,Ce,Pr,Nd,Sm,Eu,Gd,Tb,Ho,Er,Tm and Yb complexes with oxybenzoquinoline ligands(BQ)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s of 10-hydroxybenzo[h]quinoline with cyclopentadienides or tris(trimethylsilyl)amides ... A series of Sc,Y,Ce,Pr,Nd,Sm,Eu,Gd,Tb,Ho,Er,Tm and Yb complexes with oxybenzoquinoline ligands(BQ)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s of 10-hydroxybenzo[h]quinoline with cyclopentadienides or tris(trimethylsilyl)amides of rare earth metals.The structure,as well as the photo-and electroluminescent(PL,EL) properties of these complexes in solutions and solid state were studied.In solutions,complexes of sodium and lanthanides exhibit double peaked ligand-centered PL of enol and keto forms of BQ with a quantum yield of 1%-8%.In the solid state the complexes of Sm,Eu,Ho,Nd,Er,and Yb along with the ligand-centered PL also exhibit a moderate-intensity metal-centered PL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rresponding Ln^(3+) ions.Sc(BQ)_(3) complex shows bright green EL which has intensity comparable to the best results observed for scandium complexes with other organic lig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IDES photoluminescence(pl) electroluminescence(el) 10-hydroxybenzo[h]quinoline X-ray structur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
原文传递
纳米折叠InGaN/GaNLED材料生长及器件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贵锋 谭小动 +7 位作者 万尾甜 沈俊 郝秋艳 唐成春 朱建军 刘宗顺 赵德刚 张书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8-511,共4页
在以自组织Ni纳米岛为掩膜制作的n-GaN纳米柱上,利用MOCVD方法外延生长了具有折叠InGaN/GaN多量子阱(MQW)的LED结构外延片,进而制作了LED器件.外延片上中下游的光致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外延片具有很好的均匀性.用该外延片制作的LED的电致... 在以自组织Ni纳米岛为掩膜制作的n-GaN纳米柱上,利用MOCVD方法外延生长了具有折叠InGaN/GaN多量子阱(MQW)的LED结构外延片,进而制作了LED器件.外延片上中下游的光致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外延片具有很好的均匀性.用该外延片制作的LED的电致发光谱,随注入电流增加没有明显蓝移,这表明纳米结构能更好地释放应力,纳米柱上外延生长的多量子阱,具有较低的压电极化电场.正向工作电流20mA时,LED器件的工作电压为4.6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柱LED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掺Al对ZnO薄膜发光性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自强 邓宏 +1 位作者 谢娟 李燕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上制备了不同掺Al浓度的ZnO薄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c轴择优取向,随着掺Al浓度的增加,(002)峰向低角移动,峰强逐渐减弱。探讨了掺Al对ZnO薄膜发光性能的调控作用,薄膜的透射谱表明:通过改...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上制备了不同掺Al浓度的ZnO薄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c轴择优取向,随着掺Al浓度的增加,(002)峰向低角移动,峰强逐渐减弱。探讨了掺Al对ZnO薄膜发光性能的调控作用,薄膜的透射谱表明:通过改变掺Al浓度,可以提高ZnO薄膜的紫外光透过率,使其吸收边向短波长方向的移动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薄膜禁带宽度连续可调;薄膜的光致发光(PL)谱显示:纯ZnO薄膜的PL谱是由紫外激子发光和深能级缺陷发光组成,通过掺Al有助于减少薄膜的缺陷,减弱深能级的缺陷发光,同时紫外带边发射的峰位向高能侧蓝移,与吸收边缘移动的结果相吻合,由紫外发光峰位获得的光禁带与通过透射谱拟合得到的光禁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L掺杂 ZNO薄膜 光致发光(pl) 蓝移
原文传递
蓝色显示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伟明 唐春玖 +4 位作者 王林军 刘祖刚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3,共6页
用H2和CS2还原法制备CeSrS发光材料,分析了两种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及发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最高亮度为950cd/m2(1000Hz)的CeSrS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用高温固相法得到CeSrGa2S4荧光... 用H2和CS2还原法制备CeSrS发光材料,分析了两种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及发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最高亮度为950cd/m2(1000Hz)的CeSrS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用高温固相法得到CeSrGa2S4荧光粉,用射频溅射沉积的CeSrGa2S4薄膜在600℃以上、H2S气氛下快速热处理可以改善薄膜结晶性能,提高杂质激发峰强度,得到好的光致发光(PL)发光性能,以陶瓷片作为基片同时作为绝缘层制得的CeSrGa2S4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有微弱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 显示材料 CeiSrS 电致发光 光致发光 器件
原文传递
有机无机复合膜发光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学骏 谭海曙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8-921,929,共5页
针对聚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缺乏可用的电子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现状,采用无机电子型半导体材料ZnO:Zn与空穴型聚合物材料poly(2,5-bis(dodecyloxy)-phenylenevinylene)(PDDOPV)成功制备了结构为ITO/PDDOPV/ZnO:Zn/Al的有机/无机复合... 针对聚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缺乏可用的电子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现状,采用无机电子型半导体材料ZnO:Zn与空穴型聚合物材料poly(2,5-bis(dodecyloxy)-phenylenevinylene)(PDDOPV)成功制备了结构为ITO/PDDOPV/ZnO:Zn/Al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双层器件。复合膜器件的发光效率与亮度比单层器件提高了1个数量级以上,而复合膜的电流是单层器件的0.5倍。而且,聚合物/无机物复合膜器件的发光颜色随电压的增加而蓝移,其光致发光(PL)光谱也随激发波长的改变而改变,有可能形成了新的发光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el) 复合膜 光谱蓝移 有机薄膜 发光二极管(LED)
原文传递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发光及其器件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璟 何志群 +7 位作者 唐蓉 穆林平 王俊玲 庄启昕 吴平平 韩哲文 李秀娟 荆西平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采用光谱技术,研究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溶液的光致发光特性,并用相对法估算出溶液发光效率在50%范围。结合光谱技术、半导体电学和电化学等研究手段,具体研究了以PBO为发光层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研究结果显示,电致发光与薄膜的光... 采用光谱技术,研究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溶液的光致发光特性,并用相对法估算出溶液发光效率在50%范围。结合光谱技术、半导体电学和电化学等研究手段,具体研究了以PBO为发光层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研究结果显示,电致发光与薄膜的光致发光有具有相同的发光中心,峰值位于510 nm左右。同时发现,由于在制备过程中不同处理条件使得不同厚度薄膜残留的掺杂物质浓度不同,从而引起薄膜的导电性的不同,使得器件的阈值场强随PBO厚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一种利用发光光谱估计LED正向电压的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跃东 文静 +3 位作者 文玉梅 李平 庄伟 赵学梅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3-1868,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发光光谱估计发光二极管(LED)正向电压的方法。推导了LED正向电压与结温的关系,探讨了利用发光光谱估计结温的方法,从而建立了发光光谱和正向电压的联系。本文方法不需要直接测量结温和理想因子等参数,只由发光光谱就可... 提出了一种通过发光光谱估计发光二极管(LED)正向电压的方法。推导了LED正向电压与结温的关系,探讨了利用发光光谱估计结温的方法,从而建立了发光光谱和正向电压的联系。本文方法不需要直接测量结温和理想因子等参数,只由发光光谱就可得到较为准确的LED正向电压值。实验结果表明,正向电压的光谱估计值和实际测量值能够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光谱 光致发光(pl) 电致发光(el) 正向电压
原文传递
Direct band gap luminescence from Ge on Si pin diodes 被引量:1
20
作者 E. KASPER M. OEHME +2 位作者 J. WERNER T. AGUIROV M. KITTLER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201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Germanium (Ge) pin photodiodes show clear direct band gap emis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s grown on bulk silicon in both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electro- luminescence (EL). PL stems from the top contact layer... Germanium (Ge) pin photodiodes show clear direct band gap emis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s grown on bulk silicon in both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electro- luminescence (EL). PL stems from the top contact layer with highly doped Ge because of strong absorption of visible laser light excitation (532 nm). EL stems from the recombination of injected carriers in the undoped intrinsic layer. The difference in peak positions for PL (0.73 eV) and EL (0.80 eV) is explained by band gap narrowing from high doping in n+-top layer. A superlinear increase of EL with current density is explained by a rising ratio of direct/ indirect electron densities when quasi Fermi energy level rises into the conduction band.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direct/indirect electron density ratio is given using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luminescence pl electroluminescenceel germanium (Ge) direct band ga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