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Bluetongue Virus 被引量:1
1
作者 Veerakyathappa Bhanuprakash Madhusudhan Hosamani +3 位作者 Vinayagamurthy Balamurugan Pradeep Narayan Gandhale Gnanavel Venkatesan Raj Kumar Singh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18,共11页
In the present study,a total of 24 MAbs were produced against bluetongue virus (BTV) by polyethyleneglycol (PEG) mediated fusion method using sensitized lymphocytes and myeloma cells. All these clones were characteriz... In the present study,a total of 24 MAbs were produced against bluetongue virus (BTV) by polyethyleneglycol (PEG) mediated fusion method using sensitized lymphocytes and myeloma cells. All these clone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reactivity to whole virus and recombinant BTV-VP7 protein,titres,isotypes and their reactivity with 24 BTV-serotype specific sera in cELISA. Out of 24 clones,a majority of them (n = 18) belong to various IgG subclasses and the remaining (n = 6) to the IgM class. A panel of eight clones reactive to both whole BTV and purified rVP7 protein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reactivity in iELISA. For competitive ELISA,the clone designated as 4A10 showed better inhibition to hyperimmune serum of BTV serotype 23. However,this clone showed a variable percent of inhibition ranging from16.6% with BTV 12 serotype to 78.9% with BTV16 serotype using 24 serotype specific sera of BTV originating from guinea pig at their lowest dilutions. From the available panel of clones,only 4A10 was found to have a possible diagnostic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北京电视台 蓝舌病病毒 表征 生产 ELISA法 骨髓瘤细胞 VP7蛋白
下载PDF
A Pair of Novel Primers for Universal Detection of the NS1 Gene from Various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s
2
作者 Hui-qiong YIN Gai-ping ZHANG +1 位作者 Hong ZHANG Jin-gang ZHA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Twenty five serotypes of Bluetongue virus (BTV) have been identified worldwide.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s of virus universal detection are essential for fighting against bluetongue (BT). We have therefore developed a... Twenty five serotypes of Bluetongue virus (BTV) have been identified worldwide. Rapid and reliable methods of virus universal detection are essential for fighting against bluetongue (BT). We have therefor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a pair of primers which can detect various serotypes of BTV by RT-PCR. Analysis of the viral protein 7 (VP7) and the non-structural protein (NS1) gene from different serotypes of BTV by DNAstar showed that the 5' end of the NS1 gene is the most conserved region. The primer pairs (P1 and P2)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of NS1. The novel primers were evaluated by detecting BTV serotypes 1, 3, 5, 8, 10, 11, 21 and 22. The specificity of the primers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o gene sequences of viruses published in GenBank, and further assessed by detecting BTV serotype 1-12 and 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EHDV) serotype 1-4. The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of PCR with the novel primers were evaluated by successfully detecting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GEM-T121 containing the diagnosed nucleotide seque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unique primers can be used in high throughout and universal detection of the NS1 gene from various BTV ser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1基因 蓝舌病病毒 血清型 检测 RT-PCR
下载PDF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筛选蓝舌病病毒NS4蛋白的互作蛋白
3
作者 马鲜平 陈玉娟 +8 位作者 罗世美 卓晓静 杨义彬 刘祎毅 蔡旭研 唐艺匀 陈畅昶 魏小蓉 易华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9-789,共11页
[目的]筛选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NS4蛋白颉颃干扰素(interferon, IFN)信号通路的内源性互作蛋白,以便进一步研究NS4抑制IFN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前期仙台病毒(Sendai virus, SeV)诱导IFN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研究基础... [目的]筛选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NS4蛋白颉颃干扰素(interferon, IFN)信号通路的内源性互作蛋白,以便进一步研究NS4抑制IFN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前期仙台病毒(Sendai virus, SeV)诱导IFN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研究基础上,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从转染NS4融合eGFP标签表达载体pcDNA3.1-NS4-eGFP和pcDNA3.1-eGFP空载体的HEK-293T细胞中钓取NS4互作蛋白,对免疫沉淀物进行SDS-PAGE分析,免疫共沉淀洗脱液进行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蛋白的编码基因表达特征。[结果]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质谱鉴定分析和数据库比对,共获得189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候选蛋白主要参与蛋白转录、翻译、病毒感染及免疫调控。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以及胞质-胞核,筛选出4个与BTV NS4蛋白存在互作的候选蛋白:多聚嘧啶束结合蛋白1(PTBP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9(CDK9)、N-端豆蔻酰化酶1(NMT1)和Y盒结合蛋白1(YBX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eV刺激72 h后,试验组PTBP1、NMT1、YBX1、CDK9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BTV NS4蛋白颉颃IFN信号通路与PTBP1、NMT1、YBX1、CDK9蛋白表达上调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TV NS4蛋白颉颃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提供靶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btv) 免疫共沉淀 质谱分析 NS4蛋白
下载PDF
中国2012—2022年羊群中蓝舌病毒流行的Meta分析
4
作者 高辉 方敏 +7 位作者 姜玲玲 马耀玉 刘强 张刚 牛小霞 王璞 李勇 张思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6-717,共12页
旨在系统评价和分析我国2012—2022年羊群中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感染状况,为我国羊群BT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检索2012—202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Direct 5个数据库中对中国羊群BTV流行情况研究... 旨在系统评价和分析我国2012—2022年羊群中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感染状况,为我国羊群BT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检索2012—202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Direct 5个数据库中对中国羊群BTV流行情况研究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检索并筛选后共纳入Meta分析的有28篇文献,涉及样本总数为38226头羊,其中9109头羊为BTV阳性。分析显示,我国羊群中BTV的整体流行率为23.8%(95%CI:23.4,24.3),其中绵羊流行率为29.4%(95%CI:14.7,44.1),山羊流行率为25.1%(95%CI:18.6,31.7)。我国各省/市间比较发现,重庆市流行率最高,为34.6%(95%CI:32.0,37.1),其次为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亚组分析发现,我国5大区域BTV流行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P=0.011),中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及中部地区流行率分别为6.1%(95%CI:4.3,7.9)、33.8%(95%CI:29.5,38.1)、21.7%(95%CI:17.1,26.2)、21.0%(95%CI:8.3,33.6)及26.6%(95%CI:24.3,28.8)。同时,检测方式和气候类型也是我国羊群中BTV流行的风险因子(P<0.05)。上述分析结果提示,我国羊群中BTV流行率较高并且分布广泛,有必要持续对我国BTV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蓝舌病 流行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FMDV、BTV、PPR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亚鹏 张琪 +3 位作者 徐丽美 庞文静 付明哲 许信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并鉴别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的多重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并鉴别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感染的多重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根据3种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和保守区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能够同时检测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敏感性强,对FMDV、BTV和PPRV的核酸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5.42、6.29、16.50ng/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简便等特点,可以用于临床上3种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蓝舌病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 多重RT-PCR
下载PDF
单一引物标记LUX荧光RT-PCR鉴别BTV和EHDV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彩虹 花群义 +7 位作者 阮周曦 杨俊兴 曾少灵 陶虹 陈兵 曹琛福 林庆燕 周晓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采用在线LUXTM专业软件,根据BTV-NS3基因序列和EHDV-NS3基因序列,通过特异性单一引物序列3′末端的荧光标记,分别设计出两对BTV和EHDV的LUX荧光PCR引物,并采用BLAST软件对各引物进行匹配性和特异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引物合成... 采用在线LUXTM专业软件,根据BTV-NS3基因序列和EHDV-NS3基因序列,通过特异性单一引物序列3′末端的荧光标记,分别设计出两对BTV和EHDV的LUX荧光PCR引物,并采用BLAST软件对各引物进行匹配性和特异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引物合成。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并对BTV、EHDV、VSV、PPRV、BVDV、AKV的BHK-21细胞培养物和临床样品检测,与常规RT-PCR进行对比检测,建立了能同时鉴别检测BTV和EHDV的二重LUXTM荧光PCR方法。该二重LUXTM荧光PCR的BTV和EHDV各自引物只对相应的病毒呈阳性反应,两者没有交叉反应现象,对健康牛、羊和猪基因组DNA、BKH-21细胞对照,以及其他几种相似疾病如VSV、PPRV、BVDV、AKV均呈阴性反应。该法对病毒的细胞培养液鉴别检测敏感性可达1TCID50C以上,比常规RT-PCR敏感性提高10倍以上,从样品核酸纯化到完成二重LUXTM荧光PCR反应和熔解曲线分析,仅需3h,在进出口动物检验检疫中快速鉴别BTV和EHDV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荧光RT-PCR 蓝舌病病毒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下载PDF
单次低剂量放疗联合BTV-HbC3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7
作者 王伟 张杰 +2 位作者 周晓光 程凯 许明伟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蓝舌病毒湖北株(BTV-HbC3)联合单次低剂量放疗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cell)杀伤作用,并探讨蓝舌病毒联合放疗能增强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实验过程中首先采用Vero细胞扩增BTV-HbC3病毒,而后用其感染RM1细胞,24h后... 本文主要研究蓝舌病毒湖北株(BTV-HbC3)联合单次低剂量放疗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cell)杀伤作用,并探讨蓝舌病毒联合放疗能增强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实验过程中首先采用Vero细胞扩增BTV-HbC3病毒,而后用其感染RM1细胞,24h后予以单次低剂量放疗后观察其细胞病变效应。并以CCK-8法研究放疗加病毒后致细胞病变率的特征。检测实验结果发现BTV加放疗组比单因素处理组出现更加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内出现大量病毒颗粒,细胞肿胀裂解。CCK-8法检测联合因素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BTV联合单次低剂量放疗能更加有效地杀死小鼠前列腺癌细胞,引起其编程性程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蓝舌病毒湖北株 联合放疗 前列腺癌 小鼠前列腺癌细胞
下载PDF
表达BTV-16 VP2蛋白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与筛选
8
作者 张克龙 郝鹏飞 +11 位作者 巫介棚 朱羿龙 许汪 韩继成 哈卓 杜寿文 花群义 曹琛福 郑敏 罗廷荣 金宁一 李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7,I0004,共5页
为了构建并筛选表达16型蓝舌病病毒(BTV-16)VP2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VP2,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痘苗病毒,以TK基因缺失和EGFP绿色荧光为筛选标记,通过噬斑纯化法在BHK-21细胞中纯化10次,并连续传代20次来验证重组痘苗病... 为了构建并筛选表达16型蓝舌病病毒(BTV-16)VP2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VP2,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痘苗病毒,以TK基因缺失和EGFP绿色荧光为筛选标记,通过噬斑纯化法在BHK-21细胞中纯化10次,并连续传代20次来验证重组痘苗病毒遗传稳定性。PCR鉴定结果显示,VP 2基因已整合到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且未扩增出TK基因。荧光显微镜镜下观察,噬斑处均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病变细胞。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BTV-16 VP2蛋白重组痘苗病毒rVTT-VP2,为后期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痘苗病毒 btv-16 VP2 EGFP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Detection of arboviruses in Culicoides(Diptera:Ceratopogonidae)collected from animal farms in the border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China
9
作者 DI Di LI Chen-xi +11 位作者 LI Zong-jie WANG Xin XIA Qi-qi Mona SHARMA LI Bei-bei LIU Ke SHAO Dong-hua QIU Ya-feng Soe-Soe WAI YANG Shi-biao WEI Jian-chao MA Zhi-y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491-2501,共11页
Biting midges of the genus Culicoides(order Diptera,family Ceratopogonidae)are potential biological vector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ertain arboviruses among humans,livestock,and wild animals.This study collected a to... Biting midges of the genus Culicoides(order Diptera,family Ceratopogonidae)are potential biological vector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ertain arboviruses among humans,livestock,and wild animals.This study collected a total of 405 Culicoides individuals from seven animal farms located in five coun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China,and examined the Culicoid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major arboviruses carried by the Culicoides species.The collected Culicoides were classified into seven species with variable abundances:Culicoides arakawae(5.43%,22/405),Culicoides homotomus(1.23%,5/405),Culicoides obsoletus(19.75%,80/405),Culicoides orientalis(17.28%,70/405),Culicoides oxystoma(29.38%,119/405),Culicoides peregrinus(5.68%,23/405),and Culicoides nipponensis(21.23%,86/405).Among the seven species,C.oxystoma and C.nipponensis were distributed in all the five counties with abundances of 13.33–44.87%and 10.00–46.83%,respectively,suggesting that these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Culicoides widespread on animal farms in the border areas.PCR was used to detect major arboviruses in the collected Culicoides specimens,including bluetongue virus(BTV),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Dengue virus,Zika virus,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nd 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mong the tested viruses,only BTV serotype 1 was tested positive in C.oxystoma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a buffalo farm.Culicoides oxystoma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on animal farms in the sampled areas,but it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documented as positive for BTV in China.The current results thus suggest that C.oxystoma could be an important vector for BTV transmission in these border areas,which,however,needs to be confirmed by further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Overall,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profile of Culicoides species on animal farms in the China,Vietnam,and Myanmar border areas,establishes the prevalence of arboviruses carried by these Culicoides species,and suggests the vector potential of C.oxystoma specie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B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ing midge CULICOIDES bluetongue virus ARBOvirus arthropod vector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NS4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世美 赵瑶 +2 位作者 马鲜平 张金阳 易华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23-2930,共8页
【目的】制备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NS4蛋白多克隆抗体,为BTV NS 4基因在病毒增殖及颉颃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Czn1-NS4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目的】制备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NS4蛋白多克隆抗体,为BTV NS 4基因在病毒增殖及颉颃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Czn1-NS4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使用His标签镍柱纯化NS4蛋白,并经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利用NS4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经SDS-PAGE和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纯度及效价,以制备的NS4蛋白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TV感染的BHK-21细胞内NS4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Czn1-NS4,在37℃、IPTG浓度为0.6 mmol/L时诱导8 h获得大量NS4重组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8 ku,可与兔His-tag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制备的NS4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512000以上。经SDS-PAGE和IFA鉴定,制备的BTV NS4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纯度,且在BTV感染的BHK-21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病毒表达的NS4蛋白。【结论】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NS4蛋白制备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将该多克隆抗体用于NS4蛋白免疫荧光试验研究,为BTV NS 4基因的功能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btv) NS4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一步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瑜菲 赵国辉 +4 位作者 徐青元 杨涛 孙恩成 李俊平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2-714,共3页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BTV)群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BTV S1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步RT-PCR检测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BTV1~24型均有特异...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BTV)群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BTV S10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步RT-PCR检测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BTV1~24型均有特异性反应,而对茨城病毒(IBAV)、中山病毒(CV)和赤羽病病毒(AKAV)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量为102 TCID50/mL.此外,该方法能有效的从羊的抗凝血样品中检测出BTV核酸.本研究所建立的一步RT-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BTV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分子诊断 bluetongue virus (btv)
下载PDF
口蹄疫等5种动物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素 花群义 +5 位作者 徐自忠 杨晶焰 谭德勇 董俊 杨云庆 赖建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9-482,i001,共5页
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 ,用芯片点样仪点样到包被过的玻璃片上 ,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 ,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 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蓝舌病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赤羽病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 ,用芯片点样仪点样到包被过的玻璃片上 ,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 ,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 ,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 ,可同时诊断上述 5种动物传染病 ,此方法不但快速、准确、敏感 ,而且可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动物病毒 基因芯片 分子克隆 水泡性口炎病毒 蓝舌病病毒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俊兴 花群义 +8 位作者 陈焕春 卢体康 吕建强 秦智峰 陶红 林庆燕 陈兵 徐聪 郭莹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用将纯化的蓝舌病病毒(BTV)免疫BALB/c小鼠,分离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得到了3株(1F5、4E5和6A1)可以稳定分泌抗BTV VP7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纯化的BTV免疫家兔,按常规方法制备BTV多抗。选用抗VP7单抗(... 用将纯化的蓝舌病病毒(BTV)免疫BALB/c小鼠,分离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得到了3株(1F5、4E5和6A1)可以稳定分泌抗BTV VP7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纯化的BTV免疫家兔,按常规方法制备BTV多抗。选用抗VP7单抗(1F5)包被ELISA板,用兔抗BTV多抗作为捕获抗体,建立了BTV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用该ELISA方法分别检测BTV、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赤羽病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阳性样品。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该ELISA和RT-PCR同时检测259份临床样品,ELIS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1%和85.7%,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7.7%。该方法的建立为BTV的检测及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双抗体夹心ELISA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7型毒株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敏娜 杨恒 +8 位作者 孙铭飞 李娟 林栩慧 张健騑 廖申权 戚南山 吴彩艳 李华春 陈琴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1287,共7页
为监测广东省蓝舌病流行状况,2014年从广东省某一奶牛场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虫媒病病原,对经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经鸡胚静脉接种后取肝,研磨后离心取上清转接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CPE,RT-PCR检... 为监测广东省蓝舌病流行状况,2014年从广东省某一奶牛场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虫媒病病原,对经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经鸡胚静脉接种后取肝,研磨后离心取上清转接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CPE,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的VP7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电镜观察病毒粒子,证实分离到蓝舌病病毒,命名为GD/ST2014。进一步扩增VP2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血清中和试验,表明此分离株为血清型7型。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牛源蓝舌病病毒血清型7型的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分离 鉴定 血清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多重荧光RT-LAMP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晴 谢芝勋 +8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黄娇玲 张艳芳 曾婷婷 王盛 罗思思 邓显文 刘加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多重荧光RT-LAMP方法用于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小反刍兽疫和蓝舌病临床样品的检测。比对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N基因和蓝舌病NS3基因保守区域,设计2套LAMP引物,在每条内引物FIP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干扰性,同时应用该方法检测168份临床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高度特异,与口蹄疫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牛瘟病毒、山羊痘病毒等其他反刍动物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200 copies/μL,干扰性小,可同时检测两个不同浓度的模板。对168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感染率为3.6%,蓝舌病病毒的感染率为13.1%,无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与荧光RT-PCR方法相比,此多重荧光RT-LAMP方法敏感性为91.7%~100%,特异性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荧光RT-LAMP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蓝舌病病毒 多重荧光RT-LAMP 检测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新型NS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爽 杨涛 +3 位作者 孙恩成 徐青元 张继凯 吴东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1~NS4),其中NS4是新发现的非结构蛋白。为深入探索该新型非结构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及可能的功能域,结果发现NS4蛋白的N端α-螺旋结构域...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1~NS4),其中NS4是新发现的非结构蛋白。为深入探索该新型非结构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及可能的功能域,结果发现NS4蛋白的N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富含碱性氨基酸的核定位信号(NLS),而C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输出信号(NES)。为进一步证实NS4的亚细胞定位,本试验构建了表达NS4全长及其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缺失NLS的NS4重组蛋白弥散在胞浆,而缺失NES后NS4重组蛋白只定位于细胞核,表明NS4蛋白亚细胞定位具有核—胞浆穿梭过程。最后结合3D同源建模发现NS4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据此推测NS4可能为转录调控蛋白,与DNA或其他转录因子存在相互作用。总之,本研究为NS4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线索和新思路,填补了BTV基础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NS4蛋白 亚细胞定位 同源建模
下载PDF
蓝舌病毒HbC株与不同种系细胞相互作用及群特异性抗原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省三 董长垣 +5 位作者 郭淑芳 陈晓 陈冬娥 桂亦瑞 芦莉莉 罗翔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BTV HbC株和蓝舌病毒标准株BTV 10分别接种在不同种系细胞如猴肾传代细胞 (Vero)、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等细胞株上 ,比较研究了BTV HbC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 ,BTV HbC与BTV 10在相同细胞上的复制增殖特... BTV HbC株和蓝舌病毒标准株BTV 10分别接种在不同种系细胞如猴肾传代细胞 (Vero)、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等细胞株上 ,比较研究了BTV HbC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 ,BTV HbC与BTV 10在相同细胞上的复制增殖特征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用免疫交叉反应研究了BTV HbC株与BTV 10型标准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本研究结合本室对BTV HbC株基因组图谱分析和蓝舌病毒群特异性抗原编码基因S7的RT PCR分析 ,进一步证实了B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HbC株 种系 细胞 相互作用 群特异性抗原特征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 血清学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师宗县蓝舌病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5
18
作者 肖雷 孟锦昕 +6 位作者 李楠 高林 何于雯 杨恒 胡骑 李华春 朱建波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师宗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2012年在师宗县五龙乡建立了10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黄牛的监控动物群。从2012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11-12月,每月采血1次,采用C-ELISA进行血清学监测。8月开始动物血清学检测结果转阳... 为了解近年来云南省师宗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2012年在师宗县五龙乡建立了10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黄牛的监控动物群。从2012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11-12月,每月采血1次,采用C-ELISA进行血清学监测。8月开始动物血清学检测结果转阳性,至11月,监控动物全部转为阳性。用转阳前1周、转阳本周、转阳后2-13周的经处理的红细胞静脉接种鸡胚,收获鸡胚肝脏,用PBS悬浮捣碎的鸡胚肝脏,上清接种于C6/36细胞一代、BHK-21三代后,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采用RT-PCR方法,针对蓝舌病较为保守的血清型群特异片段VP7设计了2对引物,扩增其相应片段。结果显示,共分离到86份疑似分离物,其中67份疑似分离物细胞培养液上清经RT-PCR扩增,均扩增出1156 bp片段,初步确认为蓝舌病病毒。采用国际24个蓝舌病标准毒及24个标准阳性血清对86份疑似分离物及其对应血清进行细胞微量中和试验,67份毒株为蓝舌病病毒,与RT-PCR结果一致。通过对2份经中和试验定型为BTV-1、BTV-16分离株的VP2基因测序分析发现,BTV-1株序列与同型Y863(登录号:KC879616)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2%,BTV-16株序列与登录号为AB686221的毒株同源性为99%。结果表明共分离到67株蓝舌病毒株,分离株主要为BTV-1、BTV-9、BTV-16三个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4种重要虫媒病的核酸液相芯片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9
作者 詹爱军 王新卫 +5 位作者 卢体康 陈书琨 孙洁 陈兵 曾少灵 花群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N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 为建立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阿卡斑病毒(AKV)、蓝舌病病毒(BT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BTV的VP7基因、EHDV的VP7基因、AKV的N基因和VSV的NP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设计针对这些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分别与不同编号的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再与这些病毒相应基因的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检测仪(Liquichip 200)检测荧光信号建立了以上4种虫媒病的快速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偶联特异性探针的微球只与相应的病毒基因的PCR产物反应,而不与其他虫媒病病毒反应;检测灵敏度达到50~100个TCID50。本研究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阿卡斑病毒、蓝舌病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为其他类似病毒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阿卡斑病毒 蓝舌病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液相芯片检测技术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VP7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红梅 杨涛 +5 位作者 马健男 王群 张维军 徐青元 杨增岐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5-928,共4页
为获得蓝舌病病毒(BTV)VP7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血清1型BTV的VP7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MAL-VP7。将重组质粒转化TB1感受态细胞,以0.5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 为获得蓝舌病病毒(BTV)VP7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血清1型BTV的VP7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MAL-VP7。将重组质粒转化TB1感受态细胞,以0.5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MBP-VP7以可溶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90ku。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BT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BTV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VP7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