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movement of hazel grouse(Bonasa bonasia) in a temperate forest
1
作者 任信在 李宇新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1-134,164,共4页
TThhiiss ssttuuddyy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Forest (37 48?10?N, 127 48?50?E) of Gangwon Forest Development Institute, Gamjeong-ri, Chuncheon, Gangwon-do Province, Korea from Dec. 1999 to Jul. 2002. Eight... TThhiiss ssttuuddyy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Forest (37 48?10?N, 127 48?50?E) of Gangwon Forest Development Institute, Gamjeong-ri, Chuncheon, Gangwon-do Province, Korea from Dec. 1999 to Jul. 2002. Eight individuals (three males and five females) of hazel grouse were captured and they were marked with a 14-g necklace-type transmitter. The surveying results showed that females were more active than males throughout the year, but males were more mobile than females in spring. The degree of movement for females and males was similar from summer to winter. The overlap degree of habitat was very large from spring to autumn. Hazel grouse had greater shifts in area use in winter. They used similar area from spring to autumn, made a shift in their habitat use in winter, and then shifted back to the previous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ITY Hazel grouse bonasa bonasia Korea MOVEMENT
下载PDF
Research on Feed for Captive Bonasa bonasia
2
作者 Liu Hao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Abstract The feed formula for Bonasa bonasia at different biological periods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reeding of B. bonasia.
关键词 bonasa bonasia FEED HABIT COMPOSITION
下载PDF
Key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Incubation and Brooding of Bonasa bonasia
3
作者 Liu Hao Huang Huiwe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9年第5期157-160,共4页
The key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incubation and brooding of Bonasa bonasia dur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was summed up in the paper.Electric incubation and dielectric incubation,electric brooding and dielectric... The key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 incubation and brooding of Bonasa bonasia during breed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was summed up in the paper.Electric incubation and dielectric incubation,electric brooding and dielectric brooding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dielectric inoculation was poor,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lectric brooding and dielectric br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asa bonasia Artificial incubation BROODING
下载PDF
Artificial Incubation of Bonasa bonasia Eggs
4
作者 Liu Hao Huang Huiwe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20年第2期43-44,共2页
Bonasa bonasia eggs were artificially incub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37.5-38℃(slightly lower temperature in the late stage),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55%-60%in the middle stage and 60%-70%in the ... Bonasa bonasia eggs were artificially incub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37.5-38℃(slightly lower temperature in the late stage),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55%-60%in the middle stage and 60%-70%in the late stage were the most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incu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asa bonasia EGG Artificial incubation
下载PDF
A Brief Study on Feed for Caged Bonasa bonasia
5
作者 Liu Hao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9年第3期122-124,共3页
Based on the digest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feeding habits of Bonasa bonasia,as well as th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food,different feed formulations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B.b... Based on the digest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feeding habits of Bonasa bonasia,as well as th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food,different feed formulations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B.bonasia in different periods,so as 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bonasia and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f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asa bonasia HABIT NUTRITIONAL LEVEL FEED COMPOSITION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花尾榛鸡的行为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蕴 高玮 +2 位作者 相桂权 曹月坤 王日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1-38,共8页
雌雄榛鸡在各月间都是以取食、行走、静息、理羽为主要行为。取食行为雌雄榛鸡都是在12 月份占比率最高;行走行为雌雄榛鸡分别在4、9月份占比率最高;静息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1月 份占比率最高,理羽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8、9、4... 雌雄榛鸡在各月间都是以取食、行走、静息、理羽为主要行为。取食行为雌雄榛鸡都是在12 月份占比率最高;行走行为雌雄榛鸡分别在4、9月份占比率最高;静息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1月 份占比率最高,理羽行为雌雄两性都是在8、9、4、5月份出现;求偶、攻击行为仅在繁殖期(4、 5月份)出现。榛鸡在4、5、8、9、10月间日活动呈现早、中、晚3个高峰期.而在11月~翌年 3月间日活动仅呈现2个(早、晚)高峰期。榛鸡日取食节律在1、2、12月份呈现2个高峰,而 在其他月份呈现3个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日节律 行为 笼养
下载PDF
雌雄花尾榛鸡羽毛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侯森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鸟羽显微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种间特异性,利用鸟羽显微结构特征,可快速、准确地进行鸟类物种的鉴定。使用扫描电镜分别对雌、雄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的飞羽、尾羽和绒羽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鸟羽显微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种间特异性,利用鸟羽显微结构特征,可快速、准确地进行鸟类物种的鉴定。使用扫描电镜分别对雌、雄花尾榛鸡(Bonasa bonasia)的飞羽、尾羽和绒羽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尾榛鸡的飞羽和尾羽均由有钩羽小枝和无钩羽小枝组成,绒羽由节状羽小枝组成,对雌雄飞羽和尾羽的羽小钩数、纤毛数、腹齿数以及绒羽的节直径、节间距和节基长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仅绒羽的节基长在性别间差异显著,其他各指标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利用飞羽和尾羽的显微结构来鉴定花尾榛鸡时无需考虑性别因素,而利用绒羽鉴定时要稍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飞羽 尾羽 绒羽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花尾榛鸡冬季食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玲霞 吴伟 +2 位作者 马社刚 马静 程鲲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食物是联系动物与环境的纽带,食性分析是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与管理的核心内容。2015年1月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花尾榛鸡的粪便样本,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花尾榛鸡冬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花尾榛鸡取食11科23种植... 食物是联系动物与环境的纽带,食性分析是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与管理的核心内容。2015年1月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花尾榛鸡的粪便样本,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花尾榛鸡冬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花尾榛鸡取食11科23种植物,主要采食桦木科(35.36%)、杨柳科(28.05%)、榆科(9.82%)及椴树科(8.12%)的植物。山杨为凉水自然保护区冬季花尾榛鸡的大宗食物。花尾榛鸡主要选择山杨、硕桦、毛榛、白桦、裂叶榆、糠椴和辽东桤木的枝和芽作为食物,其中对芽的取食比例明显高于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粪便显微分析 食性
下载PDF
花尾榛鸡日粮中添加核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伯 乔海云 马辉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9期56-59,共4页
试验通过在种鸡和雏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核黄素,研究了核黄素对花尾榛鸡的营养作用。将16笼种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8笼,Ⅰ组种鸡日粮中添加6.8mg/kg核黄素,Ⅱ组添加13.6mg/kg核黄素。结果表明:Ⅱ组的种蛋合格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比... 试验通过在种鸡和雏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核黄素,研究了核黄素对花尾榛鸡的营养作用。将16笼种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8笼,Ⅰ组种鸡日粮中添加6.8mg/kg核黄素,Ⅱ组添加13.6mg/kg核黄素。结果表明:Ⅱ组的种蛋合格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比Ⅰ组提高了24.05%、8.2%和17.4%,差异极显著(P<0.01)。在雏鸡试验中,将80羽体重相近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第Ⅳ组为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相同的基础上,其它3组分别喂以含核黄素3.6、7.2、14.4mg/kg的日粮,饲喂40d后观察各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各组试验雏榛鸡的生产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其中Ⅱ、Ⅲ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花尾榛鸡 种蛋品质 孵化率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山地次生林花尾榛鸡的繁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国栋 郝锡联 +1 位作者 孙宝宇 赵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7-48,51,共3页
作者在2002年和2003年2个繁殖期对吉林省左家次生林中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尾榛鸡营巢期在5月上旬,巢简陋但隐蔽,多处于倒木或倾斜度很大的树木之下,也有筑于灌丛中的.产卵多在5月上、中旬,窝卵数多... 作者在2002年和2003年2个繁殖期对吉林省左家次生林中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尾榛鸡营巢期在5月上旬,巢简陋但隐蔽,多处于倒木或倾斜度很大的树木之下,也有筑于灌丛中的.产卵多在5月上、中旬,窝卵数多为8~12枚,平均卵重15.65g±1.84(n=30),卵径38.4×28.02(n=30),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2.5±1.28天(n=5),孵化率为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次生林 花尾榛鸡 繁殖 营巢期
下载PDF
人工饲养下花尾榛鸡的能量代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红 高玮 +2 位作者 田蕴 相桂权 王日昕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花尾榛鸡 能量代谢 静止代谢率 代谢能 环境温度
下载PDF
笼养条件下花尾榛鸡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万年 钟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笼养花尾榛鸡的遗传分化。[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e Bank收录的其他松鸡科同源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只花尾榛鸡样本Cyt 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 [目的]探讨笼养花尾榛鸡的遗传分化。[方法]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e Bank收录的其他松鸡科同源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只花尾榛鸡样本Cyt 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2个,具有6种单倍型,笼养吉林花尾榛鸡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吉林花尾榛鸡与松鸡科榛鸡属亲缘关系最近,与北美榛鸡属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花尾榛鸡属于松鸡科榛鸡属,不应并入北美榛鸡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花尾榛鸡的非对称性比和成体存活率(英文)
13
作者 Marc MONTADERT Patrick LEONARD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5-662,共8页
1999至2002年,在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通过无线电追踪方法研究了花尾榛鸡的性比问题。首先,我们通过直接观测无线电标记雄性的配对比例,在消除可能的捕捉误差后,发现繁殖种群性比为1.26(即未配对的雄性占21%)。然后,我们估计了标记... 1999至2002年,在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通过无线电追踪方法研究了花尾榛鸡的性比问题。首先,我们通过直接观测无线电标记雄性的配对比例,在消除可能的捕捉误差后,发现繁殖种群性比为1.26(即未配对的雄性占21%)。然后,我们估计了标记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在假设窝扩散时幼体的性比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两性和两个年龄组(幼体,<10月龄的个体;成体>10月龄的个体)的确定性统计模型,得到的理论性比为1.22(即未配对的雄性占18%),这一结果与实际观测的性比十分接近。我们认为,雌性死亡率高导致的两性存活率差异可以解释雄性性比偏高现象。我们进而讨论了花尾榛鸡整个分布区内居间强度的非对称性比的适应意义,以及在衰退的花尾榛鸡种群中雌性数量极端不足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无线电追踪 性比 存活
下载PDF
珍禽花尾榛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匠 易国栋 +1 位作者 郝锡联 周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0-61,共2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花尾榛鸡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阐明了当前研究的特点,涉及的内容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花尾榛鸡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下载PDF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尾榛鸡冬季卧栖地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玲霞 许林 +1 位作者 王广鑫 宗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49-2454,共6页
动物对生境的利用与选择是动物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式之一,而对冬季卧栖地的选择是进行反捕食、储存能量及抵御恶劣气候的一种重要策略。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花尾榛鸡的卧栖地点34处,确定了20个对花尾... 动物对生境的利用与选择是动物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式之一,而对冬季卧栖地的选择是进行反捕食、储存能量及抵御恶劣气候的一种重要策略。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花尾榛鸡的卧栖地点34处,确定了20个对花尾榛鸡卧栖选择可能产生影响的生态因子。利用生态因子分布频次法、主成分分析法及Bailey判别分析法对花尾榛鸡冬季卧栖地生境选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花尾榛鸡喜欢在针阔叶混交林中乔木密度较小、灌木密度较大、地势平缓(<10°)的阳坡卧栖。影响花尾榛鸡卧栖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距道路距离、乔木密度和灌木密度。花尾榛鸡倾向于在距离道路0~10 m的距离内栖息(活动),对于距离道路10~50 m的生境随机选择,主动回避距离道路50 m以上的生境;倾向于在300~400株·hm^(-2)的乔木密度范围内栖息(活动),对>400株·hm^(-2)的生境随机选择;倾向于在>2500株·hm^(-2)的灌木密度范围内栖息,对<2500株·hm^(-2)的生境随机选择。本研究对花尾榛鸡冬季存活和生境管理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卧栖地选择 主成分分析 越冬生境 凉水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