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ospecific and Regioselective Ethereal Methyl-Oxygen Bond Cleavage Behavior of Aroylated Dimethoxynaphthalenes by Combined Action of AlCl<sub>3</sub>and Aroyl Group
1
作者 Akiko Okamoto Ryosuke Mitsui +2 位作者 Shoji Watanabe Takahiro Tsubouchi Noriyuki Yonezaw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2年第3期194-201,共8页
AlCl3-mediated cleavage of ethereal methyl–oxygen bond in aroylated 2,7-dimethoxynaphthalene compounds proceeds chemospecifically and regioselectively. The ethereal bond at the β(2)-position of 1-monoaroylated 2,7-d... AlCl3-mediated cleavage of ethereal methyl–oxygen bond in aroylated 2,7-dimethoxynaphthalene compounds proceeds chemospecifically and regioselectively. The ethereal bond at the β(2)-position of 1-monoaroylated 2,7-dimethoxynaphthalene is cleaved readily and predominantly against the β(7)-position, whereas scission of β-ethereal bonds of 1,8-diaroylated 2,7-dimethoxynaphthalene hardly undergoes like the non-aroylated mother frame compound of 2,7-dimethoxynaphthal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ylated 2 7-Dialkoxynaphthalene Chemospecific and REGIOSELECTIVE Scission of ETHEREAL Alkyl–Oxygen bond Combined action of AlCl3 and AROYL GROUP Neighboring GROUP Effect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
2
作者 曾在平 王宇航 +1 位作者 王秀丽 任根立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4,共12页
在北方寒冷地区,钢管混凝土结构因冻融作用侵蚀而造成钢管开裂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冻融侵蚀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问题,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推出试件,考虑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 在北方寒冷地区,钢管混凝土结构因冻融作用侵蚀而造成钢管开裂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冻融侵蚀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问题,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推出试件,考虑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钢管径厚比等不同参数,进行冻融试验和推出试验,分析了界面黏结力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确定了界面平均黏结强度以及峰值黏结强度、残余黏结强度特征值。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界面平均黏结强度减小,极限荷载对应的滑移逐渐增大,而残余黏结强度呈线性减小,稳定段起点滑移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峰值黏结强度、残余黏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降低。分析外钢管密布应变计所测出的应变分布规律可知界面黏结应力呈指数分布,对比分析由荷载、滑移结合能量法理论推导所得的黏结应力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精度,为后期研究界面黏结性能提供了新思路。构建了冻融循环作用后界面黏结应力-滑移三段式本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特征值计算公式和本构模型,可为该类构件设计时考虑冻融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冻融作用 推出试验 界面黏结应力-滑移本构 黏结应力分布函数
下载PDF
基于激光表面微纳结构的胶接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喻琼 郑黔松 +1 位作者 杨奇彪 钟紫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4,共14页
胶接具有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界面结合强度不足而导致接头在服役过程中过早失效。激光表面处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胶接接头表面性能的方法,通过激光表面处理会使黏接材料表面形成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从而改... 胶接具有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界面结合强度不足而导致接头在服役过程中过早失效。激光表面处理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胶接接头表面性能的方法,通过激光表面处理会使黏接材料表面形成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从而改善接头的性能。首先介绍了激光表面处理原理及激光器分类,对比了不同激光器的优缺点及加工质量特性,分析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其次从激光加工不同表面微纳结构入手,阐述了不同表面微纳结构的加工方式,分析了不同表面微纳结构对不同材料接头强度的影响。此外,针对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其结构参数有所不同,导致接头表面化学成分和润湿性能也有所不同,使得接头强度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纳结构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及原因。同时,胶层间的作用机制与接头强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表明,不同的表面微纳结构对胶层的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同,归纳总结发现,经激光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微纳结构后接头表面粗糙度、化学性质、润湿性能及胶层间裂纹的扩展对接头强度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最后,对激光表面处理微纳结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胶接 微纳结构 接头强度 表面性能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高温锈蚀耦合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琼 臧健 《建材世界》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深入探究高温锈蚀耦合作用下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对48个中心拉拔试件进行高温下拉拔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粘结性能随着温度等级增大呈现减小趋势,随锈蚀率增大而逐渐降低。温度700℃且锈蚀率为6%时,试件粘结强度降低了53.8%。最后,... 为深入探究高温锈蚀耦合作用下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对48个中心拉拔试件进行高温下拉拔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粘结性能随着温度等级增大呈现减小趋势,随锈蚀率增大而逐渐降低。温度700℃且锈蚀率为6%时,试件粘结强度降低了53.8%。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高温-锈蚀耦合作用下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得到了服役结构遭受火灾时的粘结性能评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作用 钢筋锈蚀 粘结滑移 本构模型
下载PDF
Bonding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wedge bonding of copper wire on Au/Ni/Cu substrate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艳红 王春青 Y.Norman ZHOU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8年第1期132-137,共6页
The ultrasonic wedge bonding with d25 μm copper wire was achieved on Au/Ni plated Cu substr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Ultrasonic wedge bonding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M/EDX,pull test,shear test and micr... The ultrasonic wedge bonding with d25 μm copper wire was achieved on Au/Ni plated Cu substr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Ultrasonic wedge bonding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M/EDX,pull test,shear test and microhardness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nning of the Au layer occurs directly below the center of the bonding tool with the bonding power increasing.The interdiffusion between copper wire and Au metallization during the wedge bonding is assumed negligible,and the wedge bonding is achieved by wear action induced by ultrasonic vibration.The ultrasonic power contributes to enhance the deformation of copper wire due to ultrasonic softening effect which is then followed by the strain hardening of the copper wedge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导线 超声波焊接 金属学 磨损性能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界面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6
作者 路德春 高一鑫 +2 位作者 王国盛 宋志强 杜修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6,共14页
近场动力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开裂破坏研究,传统近场动力学方法的控制方程与参数是基于同种均质材料的能量方程确定,在处理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无法合理反映其界面的力学行为.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界面... 近场动力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开裂破坏研究,传统近场动力学方法的控制方程与参数是基于同种均质材料的能量方程确定,在处理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无法合理反映其界面的力学行为.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钢筋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机理,提出了近场动力学界面区材料点的相互作用模型,发展了考虑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的键基近场动力学方法.基于键基近场动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的能量密度等效方法,提出了界面微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钢筋肋间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界面材料点域半径与受限楔体半径的等效关系;利用界面黏结−滑移曲线峰值应力对应的滑移变形,给出了界面临界拉伸常数确定方法.通过与2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拉拔试验对比,验证了发展的界面近场动力学方法,并开展了不同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发展的近场动力方法能够合理反映钢筋直径、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以及肋间距对钢筋混凝土界面黏结行为的影响,体现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钢筋混凝土 材料界面 黏结作用 破坏分析
下载PDF
动水作用下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结层的水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黄明星 陈栩 +2 位作者 曹超飞 尚静 任东亚 《公路交通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1,共7页
为研究动水作用下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结层的水稳定性,采用水敏感性测试仪模拟动水作用,对比分析了AMP-100二阶反应型桥面防水黏结剂(二阶反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基纤维增强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沥青型)和SBS热沥青共3种常用防水黏... 为研究动水作用下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结层的水稳定性,采用水敏感性测试仪模拟动水作用,对比分析了AMP-100二阶反应型桥面防水黏结剂(二阶反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基纤维增强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沥青型)和SBS热沥青共3种常用防水黏结层材料分别在干燥、真空浸水(长期作用)、动水(短期作用)、动水+浸水(短期+长期作用)和冻融等水损害条件作用下,对桥面防水黏结层拉拔和剪切强度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短期+长期作用的水损害条件,对防水黏结层的力学性能削弱最大,对试件抗水损害要求最苛严,且其水作用方式最符合路面实际情况,故推荐该水损条件用于防水黏结层的水稳定性评价。对于二阶反应型,动水作用(第3.5 h)对力学强度的削弱约为真空浸泡作用的第45 h和第46 h;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动水对力学强度的削弱约为真空浸泡第36 h和第27 h;对于SBS热沥青,动水对拉拔强度的削弱约为真空浸泡第30 h,剪切强度的削弱大于真空浸水;二阶反应型在未受到水损害作用时,其力学性能好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型,然而在受到水损害条件作用后,其力学能力衰减较快,显著低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此外,SBS热沥青防水黏结层的力学性能差于二阶反应型和聚合物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水稳定性 拉拔和剪切试验 桥面防水黏结层 动水(短期)作用 浸水(长期)作用
下载PDF
n-HA/PA66复合材料中两相间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3 位作者 吕国玉 左奕 牟元华 吴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6-899,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酰胺66(PA66)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酰胺66之间主要通过氢键结合...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酰胺66(PA66)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酰胺66之间主要通过氢键结合,而氢键作用主要发生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羟基和聚酰胺的仲氨基之间。氢键的方向性,削弱了PA66的β结晶取向,复合材料中PA66的结晶形态主要是α晶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聚酰胺66之间的氢键作用,增加了成核点,起到了异相成核剂的作用,虽然加快了PA66的成核速率,但同时会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影响PA66的有序排列而导致PA66的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作用机理 氢键作用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硬段含量对其氢键相互作用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恒志 王焕 +2 位作者 鲍俊杰 黄毅萍 许戈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0-776,共7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红外光谱显示,自由的N—H伸缩振动峰强度减弱,氢键化N—H的振动峰强度增加;同时C O伸缩振动峰整体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 O伸缩振动峰峰形有明显的变化;DSC测试在50~125℃出现明显的氢键解离现象,吸热峰增强,证实了氢键作用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TG测试表明,水性聚氨酯硬段和软段分步解离,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硬段分解温度降低,水性聚氨酯耐热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段 氢键作用 热性能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与化学镀镍层结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丽波 安茂忠 武高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82-986,共5页
根据结构化学理论,用SEM,EDAX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表面、断面形貌及界面的结合状态,分析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Ni镀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有良好的结合,在复合材料表面的SiC-A... 根据结构化学理论,用SEM,EDAX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表面、断面形貌及界面的结合状态,分析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Ni镀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有良好的结合,在复合材料表面的SiC-Al界面,初期沉积物Ni按Al的晶格外延生长出现微晶层,然后吸附原子扩散迁移、碰撞结合并与界面上的SiC晶格匹配生长,在镍层中诱发了拉伸应力。镍晶格和基体粒子之间产生了键合作用,形成的键显示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机理研究 化学镀镍 层结 复合材料界面 化学理论 测试手段 EDAX 结合状态 断面形貌 结合机理 外延生长 材料表面 扩散迁移 吸附原子 晶格匹配 拉伸应力 键合作用 混合性质
下载PDF
稠油破乳作用机理的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大喜 赵玉玲 +2 位作者 潘月秋 张宏业 郭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70,共5页
采用半经验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方法,全优化计算了稠油中胶质模型化合物(SG)、双层结构胶质模型化合物(DG)和含磺酸基团的破乳剂分子插入双层胶质形成的超分子模型(DGHB)的结构,探讨了破乳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G模型化合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采用半经验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方法,全优化计算了稠油中胶质模型化合物(SG)、双层结构胶质模型化合物(DG)和含磺酸基团的破乳剂分子插入双层胶质形成的超分子模型(DGHB)的结构,探讨了破乳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G模型化合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其作用能为-22.8416kJ/mol;含磺酸基团的破乳剂插入胶质双层结构后,破坏了胶质分子间的氢键。计算结果预示,含有强亲水基团的磺酸盐和带支链烷基的破乳剂可破坏稠油中胶质分子间的氢键,起到稠油破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破乳机理 氢键作用 量子化学
下载PDF
油溶性降粘剂作用机理的密度泛函计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大喜 陈秋芬 +2 位作者 赵玉玲 刘然冰 高金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5,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的方法计算了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2-甲基丁酰胺和5-氨基萘酚3个模型化合物及其与H2O形成氢键的分子构型,5-氨基萘酚之间的氢键作用能及其插入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能;探索了稠油降粘作用机理。计算结... 采用密度泛函的方法计算了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2-甲基丁酰胺和5-氨基萘酚3个模型化合物及其与H2O形成氢键的分子构型,5-氨基萘酚之间的氢键作用能及其插入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能;探索了稠油降粘作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这3个模型化合物与3个H2O结合形成氢键,其氢键作用能分别为-221.8535、-109.4827和-92.6796 kJ/mol。同时还计算了二聚5-氨基萘酚的氢键作用能为-34.3939 kJ/mol,在其氢键上插入2-甲基丁基磺酸负离子后,二聚5-氨基萘酚分子间的氢键被打破,其作用能为-131.0117 kJ/mol。可以预测,在降粘剂分子中引入强亲水基团的磺酸盐可破坏胶质、沥青质分子间的氢键和解散胶质、沥青质聚集体,达到稠油降粘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粘剂 降粘机理 氢键作用 密度泛涵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吸附功能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乃库 肖长发 封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7-1683,共7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BMA/HEMA)二元共聚树脂,采用冻胶纺丝技术制备了低分子量有机液体吸附功能纤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3C核磁共振波谱(NMR)、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和...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BMA/HEMA)二元共聚树脂,采用冻胶纺丝技术制备了低分子量有机液体吸附功能纤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3C核磁共振波谱(NMR)、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和综合热分析仪以及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共聚物的交联结构、纤维的结晶性能以及纤维的表面形貌,同时研究了共聚合阶段HEMA与BMA投料比对纤维饱和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大分子间不存在化学交联结构,大分子内和大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有利于物理交联结构的形成;纤维结晶性能随着HEMA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弱,且HEMA质量分数对纤维表面形貌有较大影响;纤维对甲苯和三氯乙烯的饱和吸附量随着HEMA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HE-MA质量分数相同时所得纤维对三氯乙烯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对甲苯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冻胶纺丝 吸附功能纤维 核磁共振(NMR) 氢键作用
下载PDF
纳米驱油剂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机理 被引量:30
14
作者 雷群 罗健辉 +6 位作者 彭宝亮 王小聪 肖沛文 王平美 贺丽鹏 丁彬 耿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7-942,共6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岩心驱替实验测试iNanoW1.0纳米驱油剂扩大特低渗透岩心水驱波及体积的效果,并通过氧谱核磁共振(17O-NMR)和毛细作用分析实验分析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的机理。LF-NMR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iNanoW1.0纳米驱油剂...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岩心驱替实验测试iNanoW1.0纳米驱油剂扩大特低渗透岩心水驱波及体积的效果,并通过氧谱核磁共振(17O-NMR)和毛细作用分析实验分析其扩大水驱波及体积的机理。LF-NMR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iNanoW1.0纳米驱油剂能够在常规水驱的基础上增加10%~20%的波及体积,使水分子进入常规水驱不能波及的低渗小孔隙区域。17O-NMR实验和毛细作用分析证实iNanoW1.0纳米粒子能够减弱水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有效改变水分子网络结构,从而使普通水进入常规水驱不能波及的低渗小孔隙区域,增加波及体积;其减弱氢键缔合作用的能力随iNanoW1.0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且在达到0.1%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纳米驱油剂 水驱波及体积 水分子氢键缔合作用 毛细作用
下载PDF
若干手性药物的环糊精系统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林炳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0-234,共5页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机添加剂则通过上述内在原因对手性拆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包结 环糊精系统 手性药物 毛细管 电泳拆分
下载PDF
醇水缔合光谱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仝建波 刘淑玲 +2 位作者 芦飞 李美萍 张生万 《酿酒科技》 2004年第3期83-84,共2页
对乙醇-水缔合的光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游离态乙醇在91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缔合态乙醇、水在1015nm,975nm处各有一最大吸收峰,确定了吸收峰是由于υO-H的二级倍频所致,并揭示了醇水间氢键缔合程度与其峰位、吸收强度间的变... 对乙醇-水缔合的光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游离态乙醇在91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缔合态乙醇、水在1015nm,975nm处各有一最大吸收峰,确定了吸收峰是由于υO-H的二级倍频所致,并揭示了醇水间氢键缔合程度与其峰位、吸收强度间的变化规律.其结果为揭示乙醇、水氢键缔合作用机理、白酒的陈化过程等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并为乙醇含量测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缔合 光谱行为 乙醇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体系中萃取剂及金属离子光谱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凡政 石影 +1 位作者 马承刚 闫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5-1017,共3页
本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双水相体系中茜素S、孔雀绿和PAR的萃取行为,提出了萃取剂与聚乙二醇之间水作为中介的氢键作用。探讨了Zr(Ⅳ),Ti(Ⅳ),La(Ⅲ)几种稀有金属离子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茜素S体系中萃取条件,... 本文用光度分析法,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双水相体系中茜素S、孔雀绿和PAR的萃取行为,提出了萃取剂与聚乙二醇之间水作为中介的氢键作用。探讨了Zr(Ⅳ),Ti(Ⅳ),La(Ⅲ)几种稀有金属离子在聚乙二醇-硫酸钠-茜素S体系中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pH 1-3缓冲溶液中,Zr(Ⅳ)几乎完全可被PEG相萃取,La(Ⅲ)离子部分被萃取,而Ti(Ⅳ)离子则不被萃取,通过控制溶液酸度(pH2),实现了Ti(Ⅳ)与Zr(Ⅳ)的萃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硫酸钠-萃取剂体系 萃取剂 金属离子 光谱性能 氢键作用
下载PDF
多肽间非共价作用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玲 胡子峰 +2 位作者 李萌 朱佳奇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9,I0004,共10页
为了研究多肽间的非共价作用,将多肽按摩尔比1∶1混合,待平衡后用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多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中部分五肽相互作用未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也有部分五肽相互作用容易形成非共价复合物,通过改变五肽的氨基酸序列和加长... 为了研究多肽间的非共价作用,将多肽按摩尔比1∶1混合,待平衡后用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多肽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中部分五肽相互作用未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也有部分五肽相互作用容易形成非共价复合物,通过改变五肽的氨基酸序列和加长肽链后,用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多肽间作用的变化,研究巯基、氢键和疏水作用对多肽非共价作用的影响。五肽Ⅱ-5(Ile-Leu-Gly-Tyr-Ile)和IP-5(Ile-Phe-Thr-Thr-Pro)相互作用会得到较强的非共价复合物峰,用甘氨酸Gly替换IP-5中疏水支链氨基酸苯丙氨酸Phe形成五肽IP′-5(Ile-Gly-Thr-Thr-Pro),替换含羟基侧链苏氨酸Thr形成五肽IP″-5(Ile-Phe-Gly-Thr-Pro)后,五肽Ⅱ-5分别与IP′-5和IP″-5相互作用,质谱信号均减弱,表明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在多肽的相互作用中能增强多肽间的非共价结合。五肽AK-5(Ala-Val-Ile-Phe-Lys)和ED-5(Glu-Ile-Cys-Ala-Asp)相互作用无非共价复合物质谱信号,用不含巯基侧链的异亮氨酸Ile替换ED-5中含巯基侧链的半胖氨酸Cys,氨基酸序列变为ED′-5(Glu-Ile-Ile-Ala-Asp),AK-5与ED′-5混合作用,非共价作用增强。另外,增加肽链中羟基和疏水基团,研究肽链加长对多肽相互作用的影响,加长五肽ED-5为九肽ED-9(Ala-Lys-Glu-Ile-Cys-Ala-Asp-Pro-Lys),五肽AK-5为九肽AK-9(Lys-Glu-Ala-Val-Ile-Phe-Lys-Thr-Ile),AK-5与ED-9、AK-9与ED-5仍无非共价结合,表明含巯基的多肽分子间容易形成二硫键,阻碍多肽分子与其他多肽的非共价结合,增强多肽分子间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后,巯基的阻碍作用仍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ESI) 非共价作用 氢键 疏水作用 二硫键
下载PDF
冻融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娟 邹超英 +1 位作者 王文博 张新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方法测定在常态和经过了50、100、150、200次快速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劈裂强度以及粘结滑移曲线,分析了粘结应力与粘结劈裂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退化规律.... 目的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方法测定在常态和经过了50、100、150、200次快速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劈裂强度以及粘结滑移曲线,分析了粘结应力与粘结劈裂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退化规律.结果将试验结果与冻融作用后混凝土的劈拉强度衰减规律进行了对比,发现粘结劈裂强度表现出更显著的退化趋势,通过界面理论解释了钢筋与混凝土粘结过渡区的形成机理和显微结构特点,阐明了粘结性能对冻融作用的高敏感性,印证了宏观力学试验的测试结果.最后,建立了与相对动弹模损失率相关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及相关参数.结论冻融循环作用将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界面发生损伤,出现局部"脱粘"现象,增大了混凝土发生粘结劈裂破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混凝土结构 粘结性能 钢筋 退化
下载PDF
超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性能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传星 谢剑 杨建江 《低温建筑技术》 2009年第9期8-10,共3页
低温储罐的发展使混凝土可能要经受-16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这样对混凝土超低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对混凝土在超低温度下的性能做了定性分析。低温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会有所... 低温储罐的发展使混凝土可能要经受-160℃以下的超低温环境,这样对混凝土超低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对混凝土在超低温度下的性能做了定性分析。低温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会有所提高,而含水量对混凝土低温强度影响显著;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破坏很大,会使强度和弹性模量都会降低;而钢筋与混凝土在低温下的粘结强度还有一些问题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粘结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