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廖新爱
蔡丹妮
游若兰
黄慧芳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145)
高水平实验研究平台建设项目(闽201704)。
-
文摘
目的探讨可高效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骨片消化爬片法、全骨髓贴壁法、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等四种方法分离7~9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的mBMSCs;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mBMSCs形态;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BMSCs特征性免疫表型;采用多向分化诱导检测mBMSCs成骨分化能力与成脂分化能力。结果分离获得的原代细胞首次换液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片消化爬片法分离的细胞,仅见大量骨碎片和杂细胞,该法所分离细胞不再进行后续检测评估;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细胞,仅可见少量多角形贴壁细胞,夹杂大量杂细胞;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分离的细胞也可见较多长梭形、三角形贴壁细胞,但杂细胞较多;骨片消化研钵法分离的细胞,可见较多长梭形、多角形贴壁细胞,杂细胞少。分离细胞经培养传代到第3代(P3代)时,一方面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BMSCs特征性免疫表型,结果表明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分离的mBMSCs纯度均较高,全骨髓贴壁法不理想;另一方面,进行成骨分化诱导与成脂分化诱导,结果表明与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细胞相比,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所分离出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多向分化潜能。结论骨片消化液上清法和骨片消化研钵法分离获得的mBMSCs纯度较高、质量较好。
-
关键词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片消化爬片法
全骨髓贴壁法
骨片消化液上清法
骨片消化研钵法
-
Keywords
mouse 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one fragment digestion and crawl method
whole⁃bone⁃marrow adherent method
bone fragment digestive fluid supernatant method
bone fragment digestion and mortar method
-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改良原代大鼠骨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鉴定
- 2
-
-
作者
刘海琴
马华根
唐元瑜
-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2714)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0393010)。
-
文摘
目的改良原代大鼠骨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以获得纯度高、增殖活力强、分化潜能大的理想工程细胞。方法基于“仿原位生态培养”方法及原理,剪取大鼠前后肢股骨、胫骨,剔除附着的肌肉、筋膜组织,完全不用冲洗骨髓腔,直接将其剪碎成约1 mm^(3)骨块后,移入0.1%Ⅱ型胶原酶中消化90 min;经洗涤、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原代培养。当细胞融合度达80%~90%时,予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进行二次消化,按1:3比例进行传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细胞表面CD分子标志物,并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接种48 h后,少量长梭形细胞从骨块周围爬出;96 h后,细胞逐渐融合成片;传至第4代时,细胞形态均一,以“成纤维样”细长梭形为主,融合后呈“涡旋式”生长,具有一定方向性;传至第10代,细胞形态仍基本保持不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CD44、CD90和CD29表达阳性,CD34、CD11b/c和CD45呈阴性表达;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均为阳性。结论基于“仿原位生态培养”原理,采用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能够简单、高效分离培养出大鼠骨源间充质干细胞,值得推广。
-
关键词
骨
间充质干细胞
原代培养
仿原位生态培养
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
免疫表型
细胞分化
-
Keywords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imary culture
in-situ ecological imitation cultivation
bone fragments method combined with chemical enzyme digestion method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immunophenotypee
-
分类号
R-311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