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汉霖 吴继德 +5 位作者 张潇 拓一帆 马达 罗迪 顾文博 袁海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 目的观察及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28例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规范化口服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术前X线、CT及MRI检查,判定病灶节段病椎椎弓根和椎体骨质破坏情况和炎性浸润范围,术后复查X线、CT、MRI,观察椎体稳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转阴率、SAT滴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8例患者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脊柱炎性症状和中毒症状均消失。VAS由术前(6.39±1.17)分恢复至术后1个月(2.75±0.57)分,末次随访为(1.68±0.55)分(Z/F值256.33,P<0.05);ESR由术前36.35 mm/h恢复至术后1个月10.00 mm/h,末次随访为4.0 mm/h(Z/F值42.98,P<0.05);CRP由术前45.17 mg/L恢复至术后1个月3.75 mg/L,末次随访为1.06 mg/L(Z/F值41.29,P<0.05)。结论严格规范化的抗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病椎间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术式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后路病灶清除 椎间植骨 病椎固定
下载PDF
原发性化脓性椎间隙感染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董彦 刘英杰 +3 位作者 刘尚礼 杨伟光 黄永杰 余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983-984,共2页
目的 :探讨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1例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板间植骨术并结合大剂量抗生素运用、卧床、制动等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 11例患者获得 1~ 2年的随访 ,感染无 1例复发 ... 目的 :探讨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1例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患者采取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板间植骨术并结合大剂量抗生素运用、卧床、制动等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 11例患者获得 1~ 2年的随访 ,感染无 1例复发 ,脊柱无后凸畸形 ,植入骨块融合。结论 :前路手术清除病灶、后路椎板间植骨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植骨 手术
下载PDF
不同椎间植骨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雅辉 刘正蓬 +6 位作者 褚立 明颖 张义龙 孙志杰 王建华 李哲 孙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19-2623,共5页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行单节段LSS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其中接受后路...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科行单节段LSS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其中接受后路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患者66例(对照组),接受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患者58例(观察组)。术后随访15~27个月,平均20.6月,比较两种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和治疗费用。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椎间隙、椎间孔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并计算记录丢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术后7 d,术后1、3、6、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30 316.6±826.8)元,对照组医疗费用(35 356.5±916.2)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 d、末次随访椎间隙、椎间孔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椎间隙、椎间孔高度丢失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自体骨+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在治疗单节段LSS方面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方式在降低治疗费用,节约医疗成本方面更具优势,但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方式能有效减少远期椎间隙、椎间孔高度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隙高度 椎间孔高度 腰椎前凸角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手术对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志华 舒钧 +3 位作者 任莉荣 向东 魏炜 吕佳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不同入路手术对老年胸椎结核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68例,包括前入路组37例和后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 目的探讨前后不同入路手术对老年胸椎结核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68例,包括前入路组37例和后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观察Cobb角度、ASIA分级变化及结核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末期随访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Cobb角显著低于前入路组(P<0.05),术后3个月Cobb角矫正率高于前入路组,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率低于前入路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结核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或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后入路在后凸畸形矫正及维持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脊柱后凸 病灶清除 前入路 后入路 椎间隙植骨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棚菲 张杰 +2 位作者 徐强 霍玉龙 张民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前后联合...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脊柱结核患者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以单双号分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观察组的CRP水平、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恢复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脊柱结核 腰骶角 椎间隙高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3
6
作者 强晓军 薛勇 +4 位作者 陈志学 张国亮 郑德鹏 郭宁国 蔡启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观察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结果。方法  1993年 11月以来 ,对 7例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行彻底病灶清除 ,同一切口内切取带血管蒂肋骨瓣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 7例获 1... 目的 观察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结果。方法  1993年 11月以来 ,对 7例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行彻底病灶清除 ,同一切口内切取带血管蒂肋骨瓣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 7例获 10个月~ 5年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4个月 ,椎体间骨愈合时间 3个月 5例 ,4个月 2例 ,无一例病灶复发及脊柱后凸畸形。结论 经骶棘肌腰方肌间隙病灶清除彻底 ,采用带血管蒂肋骨瓣椎体间植骨手术操作简便 ,缩短了骨愈合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化脓性椎间隙感染 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 融合 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融合器与自体髂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7
作者 姬林松 王艳萍 +2 位作者 陆廷盛 贾祎佳 罗春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17-2822,共6页
背景: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最常用的植骨材料是自体髂骨,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3D打印融合器因为具有接触面积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弹性模量近似于椎体等优点,已成为颈前路手术较理想的植骨材料。目的:比较3D打印多孔... 背景: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最常用的植骨材料是自体髂骨,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3D打印融合器因为具有接触面积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弹性模量近似于椎体等优点,已成为颈前路手术较理想的植骨材料。目的:比较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融合器和自体髂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贵州省骨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其中28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融合器置入与钛合金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37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入与钛合金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及融合节段Cobb角评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出现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症状分别为3,2例,未出现钢板断裂、融合器退出及沉降等内固定并发症,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植骨块沉降;②65例患者术后6-9个月内完成骨性融合,术后相同时间点下,两组间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颈前路椎间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采用3D打印融合器及自体髂骨植骨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钛合金骨小梁 自体髂骨 植骨融合 颈前路减压融合 椎间隙高度 颈椎曲度
下载PDF
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病灶清除经病椎固定融合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耀 张强 +3 位作者 赵昌松 陈佳敏 赵汝岗 马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行病灶清除,病椎置钉,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2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21例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 [目的]探讨后路行病灶清除,病椎置钉,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12月,采用上述术式治疗21例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8.8±3.4)个月,随时间推移,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21例患者术后病理HE染色均可见病变区有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符合布鲁氏菌病改变,Gimesa染色均发现短球状布鲁氏菌。与术前相比,术后ESR、CRP和局部后凸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而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后路病灶清除,病椎置钉椎间融合内固定可安全有效治疗腰椎单节段布氏杆菌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布氏杆菌脊柱炎 单节段 病椎置钉 病椎间植骨
原文传递
三种椎间植骨方法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许杰 时超 +1 位作者 李朝顶 杨六中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隙单纯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及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3种椎间隙植骨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椎间融合疗效的差异。方法 36例46个椎间隙接受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10例共14个椎间隙实施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内... 目的探讨椎间隙单纯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及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3种椎间隙植骨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椎间融合疗效的差异。方法 36例46个椎间隙接受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10例共14个椎间隙实施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内固定术,12例16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器置入术,14例16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摄X线片测量施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随访18~24个月,单纯植骨组术后3个月时椎间隙高度丢失率达13.7%;椎间融合器组术后12~18个月高度丢失率较高,占总丢失量的50.0%。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椎间隙植骨结合了单纯椎间植骨及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两者的优点。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无明显高峰期,18个月丢失率为7.53%。结论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进行椎间融合治疗中,在维持椎间隙高度、利于椎间骨性愈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植骨 椎间融合器 椎间隙高度
原文传递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8
10
作者 邓必权 胡华 +4 位作者 滕宇 黄杰 江红辉 张卫国 蒋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 目的分析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DLS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无失访。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腰椎椎间融合优良率(90.32%)高于对照组(67.74%,P<0.05)。术后研究组VAS、JOA评分及ODI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DLSS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失血量,缓解患者疼痛感及功能障碍情况,改善机体功能与腰椎椎间融合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单侧椎板入路 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
原文传递
后路双侧开窗减压PLIF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11
作者 李立新 赵鹏飞 +7 位作者 周英杰 史相钦 赵刚 郑怀亮 周晓峰 王少純 崔宏勋 丁娟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开窗减压、黄韧带切除、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方法89例临床患者、男41例、女48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病变部位L2-3间隙2例,L3-4间隙36例,L4-... 目的探讨双侧开窗减压、黄韧带切除、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方法89例临床患者、男41例、女48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病变部位L2-3间隙2例,L3-4间隙36例,L4-5间隙68例,L5-S1间隙5例,两节段椎间融合26例,三节段椎间融合10例,四节段椎间融合3例;伴椎体I滑脱28例,伴有大于15度侧凸的4例。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经腰椎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减压、自体骨及CAGE(PEEK材料)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中行撑开提拉,将减压的自体椎板骨质修整,颗粒状碎骨填充于CAGE内,块状较大的骨块植入椎间隙,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术后拍片复查,随访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椎体复位无丢失,螺钉无折断和松动。手术前、后椎体滑移距离和ODI指数两项参数的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彻底减压、自体骨混合CAGE(PEEK材料)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减压 椎体间植骨融合 腰椎不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