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许鸿涛 刘亚峰 李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三角、腰椎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水平高于对照组,ALP、P、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JOA评分和BI评分,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低频脉冲电磁场 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 骨密度 骨代谢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在骨增量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秦川岚 米方林 +2 位作者 王冰 章雨秋 曹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55-159,共5页
牙列缺损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种植技术是修复牙列缺损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种植位点骨量不足会导致植入种植体时出现植体暴露、初期稳定性不足等后果,进而影响种植修复疗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利用屏障膜... 牙列缺损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种植技术是修复牙列缺损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种植位点骨量不足会导致植入种植体时出现植体暴露、初期稳定性不足等后果,进而影响种植修复疗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利用屏障膜进行骨增量的一种修复技术。其良好的屏蔽作用,可快速诱导骨形成,有效促进骨再生,扩大种植修复的适应范围。屏障膜是GBR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理想的屏障膜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机械强度(以维持空间及增加可操作性)、优良的细胞封闭功能(以防止上皮细胞迁入)、可生物降解且无严重免疫反应,并能进行主动诱导等特性。迄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屏障膜能够持续提供完美的骨再生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膜的改性、复合膜的应用、功能梯度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致力于理想屏障膜的研发。本文将从屏障膜的分类、在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理想的屏障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屏障膜 骨增量 膜的改性 复合膜 功能梯度膜
下载PDF
“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牛双杰 王晓飞 王兴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复,经组织学研究表明其成骨速度快,骨质良好。“三明治”截骨术适合颊舌侧牙槽骨高度缺损量少于种植体长度50%,或单侧缺损量超过种植体长度50%的患者。“三明治”截骨术操作时,手术切口应设计为颊侧牙槽嵴顶下10~12 mm的水平切口;截骨线设计应保证截骨块的高度、不损伤下颌管,且契合骨缺损形态;不同类型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截骨块通过钛板钛钉、植体等进行刚性固定,最后术区减张缝合。与其他骨增量技术进行综合对比,“三明治”截骨术用于中度垂直骨缺损的骨增量效果更好。但该技术敏感性较高,术后短暂性感觉丧失多见。随着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技术和超声骨刀的应用,“三明治”截骨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数字化截骨将推动“三明治”截骨术趋于成熟,成为一项可临床推广应用的牙槽骨增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垂直骨增量 “三明治”截骨术 截骨块 舌侧黏骨膜 骨移植材料 数字化技术 超声骨刀
下载PDF
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PTX3、Nrg4水平与种植体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王秋林 杨艳飞 +4 位作者 刘进 刘蓉 杨晓平 陈圆圆 严梦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正五聚蛋白3(PTX3)、神经调节素-4(Nrg4)水平与种植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收治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92例为研究组,根据种植后1... 目的分析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正五聚蛋白3(PTX3)、神经调节素-4(Nrg4)水平与种植体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收治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92例为研究组,根据种植后1个月复诊时X线检查结果分为预后不良亚组56例,预后良好亚组36例;同期在医院体检牙周健康志愿者9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龈沟液PTX3、Nrg4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PTX3、Nrg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种植牙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RP、TNF-α及龈沟液PTX3表达水平升高(t/P=30.695/<0.001、18.994/<0.001、8.383/<0.001),Nrg4表达水平降低(t/P=10.988/<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PTX3、CRP、TNF-α水平升高(t/P=4.706/<0.001、17.480/<0.001、9.410/<0.001),Nrg4表达水平降低(t/P=9.033/<0.001)。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PTX3和Nrg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P=-0.349/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高、Nrg4低、CRP高是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种植体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3.542(1.742~7.201)、2.524(1.121~5.682)、4.767(2.056~11.051)]。结论PTX3在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患者龈沟液中呈高表达,Nrg4呈低表达,二者与种植体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骨增量种植修复 正五聚蛋白3 神经调节素-4 预后
下载PDF
2mm矮愈合基台在前牙美学区早期种植骨增量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晶 梅东梅 +5 位作者 姜雅萍 徐昊 王文雪 姚晨阳 李亚男 赵保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价高度为2 mm的矮愈合基台在前牙美学区早期种植中对唇侧骨增量保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行前牙区早期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GBR)埋入式愈合的患者50例,实验组24例采用2 mm... 目的:评价高度为2 mm的矮愈合基台在前牙美学区早期种植中对唇侧骨增量保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行前牙区早期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GBR)埋入式愈合的患者50例,实验组24例采用2 mm矮愈合基台,对照组26例使用封闭螺丝,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18个月2组前牙区唇侧距种植体肩台0、3、6 mm水平骨量变化,术后18个月2组种植体存留率,粉色美学评分(PES),改良龈沟探诊出血指数(mSBI)。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18个月,实验组种植体唇侧肩台水平骨量变化较对照组低,在肩台处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点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8个月2组种植体留存率均为100%,实验组PE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mSB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矮愈合基台对前牙美学区唇侧水平骨量保存、软组织形态维持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种植 愈合基台 水平骨增量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骨胶在胶粘剂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仲谨 张莎 +1 位作者 余丽丽 朱雷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骨胶的改性、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和作为脲醛树脂(UF)增量剂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骨胶在胶粘剂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骨胶 胶粘剂 甲醛 吸附剂 脲醛树脂 增量剂 改性
下载PDF
超声内提升骨刀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萍 张树标 +2 位作者 范长斌 方颖 欧阳可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提升骨刀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技术优势。方法:16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 mm,采用超声内提升骨刀行上颌窦底黏膜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0枚,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8个月。结果:术中无... 目的:评价超声内提升骨刀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技术优势。方法:16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骨量为4~7 mm,采用超声内提升骨刀行上颌窦底黏膜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0枚,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18个月。结果:术中无1例上颌窦黏膜破裂,术中、术后患者均无头晕、头痛等不适,术后鼻腔无出血,也无骨粉等异物排出;术后种植体稳固,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无一脱落,咀嚼功能恢复满意。数字曲面断层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未见低密度影,无上颌窦炎症影像;术后18个月种植体末端骨高度(2.1±1.5)mm,窦底提升(3.6±1.8)mm,种植体边缘骨吸收(1.27±0.56)mm。结论:采用超声内提升骨刀代替骨凿技术行上颌窦底黏膜内提升术,具有高效、快速、患者不适感轻、不损伤窦底黏膜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超声内提升骨刀 牙种植 牙槽骨增量
下载PDF
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方涛 闫巧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6-458,510,共4页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文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行车运...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文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行车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功率自行车(日本COMBI功率自行车)上分别采用3 min递增法、1 min递增法和线性递增法进行运动负荷递增运动,40 min/d,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L_(1-4)的BMD为(1.23±0.03)g/cm^2,左侧股骨颈的BMD为(1.01±0.02)g/cm^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3±0.01)g/cm^2、(0.94±0.01)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髋部的BMD为(0.70±0.17)g/cm^2,腰椎正位的BMD为(0.95±0.28)g/cm^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62±0.12)g/cm^2、(0.84±0.10)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对于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促进骨吸收,对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和预防骨折具有良好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功率 自行车运动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骨增量技术种植修复对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士合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73-875,共3页
目的应用不同种植方法对前牙缺失患者进行修复,探讨临床治疗效果,以寻求更为完善的修复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种植修复... 目的应用不同种植方法对前牙缺失患者进行修复,探讨临床治疗效果,以寻求更为完善的修复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前牙缺失种植修复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种植修复,观察组采用骨增量技术进行种植修复,跟踪观察所有患者二次修复后3、6、12、24个月及5年后的愈合恢复情况。结果修复完成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均较满意,随着时间推移,对照组患者的修复良好率逐步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修复良好率下降不明显(P>0.05),1年后趋于稳定,修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满意。结论骨增量技术种植修复用于治疗上颌前牙缺失疗效明显,有效弥补种植体周围的骨缺失,使种植体得到良好固位,能有效的恢复牙齿功能及美观效果,同时不损害基牙,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增量技术 种植修复 上颌前牙缺失
下载PDF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世元 王小红 +1 位作者 张可名 王月琦 《癌症进展》 2015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究增强CT扫描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入组20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和非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分别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两组病变的增强后CT值及CT值增加值。结果骨巨细胞瘤组增强... 目的探究增强CT扫描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入组20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依据病变情况分为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和非骨巨细胞瘤组(100例),分别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两组病变的增强后CT值及CT值增加值。结果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为(128.13±26.13),CT值增加值为(83.11±22.91);非骨巨细胞瘤组增强后CT值为(89.62±33.86),CT值增加值为(47.83±30.19);CT值和CT值增加值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增强CT扫描后的CT值及CT值增加值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增强CT值 CT值增加值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修复手术在上颌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琴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手术在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上颌前牙缺失患者72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骨增量技术中的种植方法进行修复手术,B组采用隐形义齿的方法进行修复手术,C组则采用烤瓷冠桥技...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手术在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上颌前牙缺失患者72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骨增量技术中的种植方法进行修复手术,B组采用隐形义齿的方法进行修复手术,C组则采用烤瓷冠桥技术进行前牙缺失修复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对比植体植入上颌后3-6个月的二次修复前以及修复后9个月的情况进行X片检查,观察植体和周围的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A组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愈合良好的有22例,愈合优良率91.67%;B组愈合良好的有14例,愈合优良率58.33%;c组愈合良好的有15例,愈合优良率62.50%,A组患者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增量技术中种植修复对于上颌前牙缺失的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修复过后骨组织和植体之间也获得了良好的覆盖,保证了修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增量技术 牙种植 上颌前牙缺失 疗效
下载PDF
CG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骨增量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柳锋 张行涛 +1 位作者 徐勇刚 郭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2例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的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2例前牙美学区骨量不足的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珊瑚骨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GF。记录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愈合情况、窦底高度变化、骨厚度及骨密度。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92.16%)高于对照组(76.47%),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底高度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骨厚度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骨厚度及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G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骨增量中发挥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美学区 骨增量 浓缩生长因子 珊瑚骨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骨髓和胸腺趋化因子CCR9、CCL25的应答性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 目的:研究对骨髓和胸腺细胞具有归巢作用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应答性特征,探讨长期运动影响T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5周,每周6次,每天30 min。第1周运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末,利用ELISA技术测定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骨髓和胸腺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果:骨髓和胸腺中的CCR9、CCL25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结论:随着递增负荷运动的进程,骨髓中的趋化因子受体CCR9和配体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高,且越来越难以恢复,表明骨髓归巢因子信号需求越来越强;而胸腺CCR9、CCL25总体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难恢复,表明胸腺微环境紊乱程度越来越高。这应是受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影响,T细胞归巢及发育受阻且功能逐步下降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增负荷运动 运动性免疫抑制 趋化因子 骨髓 胸腺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一种牙周加速成骨正畸的改良术式和改良悬吊缝合法的设计、应用及初步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栋 华先明 +3 位作者 李寒月 董维理 张晨 曹正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1-845,共5页
目的:对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术式及悬吊缝合方法分别进行改良,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针对传统PAOO术式及缝合方法,分别进行改良。对6例前牙牙槽骨颊侧局部缺损的患者... 目的:对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术式及悬吊缝合方法分别进行改良,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针对传统PAOO术式及缝合方法,分别进行改良。对6例前牙牙槽骨颊侧局部缺损的患者采用新的术式和缝合方法进行治疗。自下前牙龈缘顶之下3mm或4mm处向下分离2mm的半厚瓣,在此半厚瓣之下切开骨膜达骨面并向下分离全厚瓣。全厚瓣达根尖之下2~3mm处。在术区植骨粉,复位龈瓣,将缝合针线穿过龈瓣、半厚瓣,自牙龈乳头底部从舌侧龈沟穿出,越过舌侧牙体至另一侧,使用同样的方法,再次返回最初缝线处,打结,形成改良悬吊缝合法。患者于术前、术后3个月拍摄锥形束断层扫描片(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下前牙根面牙槽骨的骨增量,采用Graphpad软件包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CBCT显示根中1/3颊侧牙槽骨厚度由(0.98±0.33)mm增加至(3.64±0.89)mm,根尖1/3由(1.28±0.57)mm增加至(3.97±1.04)mm,根中和根尖颊侧的骨厚度明显增加。结论:采用PAOO改良术式及改良悬吊缝合法,能够有效保持骨植入物形态,有效增加了根中1/3和根尖1/3处颊侧牙槽骨厚度。该改良术及改良悬吊缝合法克服了传统PAOO术式的一些缺点,临床效果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骨开窗 骨开裂 改良悬吊缝合 骨增量
下载PDF
国产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及种植骨增量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佳越 王文雪 +6 位作者 金杭颖 李金龙 姜帅 张丽 纪翔 国浩 赵保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7期56-59,64,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骨填充材料(牛煅烧骨)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及种植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种植中心就诊患者40例,前牙或前磨牙需拔除。采取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骨填充材料)和对照组(Bio-Oss骨填充材料)。患... 目的评价国产骨填充材料(牛煅烧骨)用于拔牙窝位点保存及种植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种植中心就诊患者40例,前牙或前磨牙需拔除。采取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骨填充材料)和对照组(Bio-Oss骨填充材料)。患者行牙拔除术并在拔牙窝植入对应骨粉,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均拍CT,计算牙槽嵴垂直向和颊舌向骨吸收量,评价2种植骨材料骨增量的临床效果评价。结果两种材料均显示出了较好的结果,无感染及排斥反应。CT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成骨效果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骨填充材料(牛煅烧骨)牙槽嵴保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牛煅烧骨 骨增量 骨填充材料
下载PDF
应用三维预成型钛网在上颌前牙区骨增量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乐柯 董衡 +5 位作者 陈力 杨光雯 陈琳 刘晖 周娜 牟永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分析三维预成型钛网在上颌前牙区水平骨增量并同期种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6~2018年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的35名患者,根据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三维预成型钛网组和传统引导骨再生(GBR)组,共植入45枚种植体。在不同阶段利... 目的:分析三维预成型钛网在上颌前牙区水平骨增量并同期种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6~2018年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的35名患者,根据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三维预成型钛网组和传统引导骨再生(GBR)组,共植入45枚种植体。在不同阶段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植骨术区牙槽骨量进行测量,同时评估牙龈组织美学和种植体周健康指数等。结果:比较2组间植骨术后(T1)至种植修复完成半年(T3)的牙槽骨吸收量(L3),三维预成型钛网组的L3(0.98±0.08)mm少于传统GBR组(1.51±0.14)mm。同时,三维预成型钛网组的红色美学评分为(10.50±0.27),高于传统GBR组得分(9.45±0.19)。两组种植体T3期的探诊深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三维预成型钛网辅助上颌前牙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中,可获得稳定的水平骨增量和更好的红色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预成型钛网 引导骨再生 水平骨增量 前牙种植修复
下载PDF
分析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17
作者 彭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3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口腔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骨增量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骨增量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口腔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骨增量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建议采用骨增量技术联合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口腔种植,安全性高,疗效突出,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常规治疗 骨增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不同种植系统及劈开器械对同期骨劈开水平骨增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雅 刘入梦 李明哲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骨劈开术中应用的器械类型、植入的不同品牌种植体对水平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新鲜离体猪下颌骨制备实验标本,制成50 mm×10 mm×80 mm的长方体骨块(30块),部分固定在石膏内,按种植体不同分为BICON组(直径4.5... 目的探讨同期骨劈开术中应用的器械类型、植入的不同品牌种植体对水平骨增量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新鲜离体猪下颌骨制备实验标本,制成50 mm×10 mm×80 mm的长方体骨块(30块),部分固定在石膏内,按种植体不同分为BICON组(直径4.5 mm,长11 mm)16例和DENTIUM组(直径4.5 mm,长10 mm)14例,按器械类型分为超声骨刀+骨凿组15例和MCT骨劈开工具组15例,比较不同种植体系统和不同骨劈开方法对骨增量的影响。均采用金属基底卡尺测量劈开前及植入后拟植入位点的骨宽度。结果在同期骨劈开术中,BICON和DENTIUM种植体组,以及超声骨刀和MCT劈开工具组,各组间的水平骨增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期骨劈开术中,采用超声骨刀及MCT劈开,植入BICON或DENTIUM种植体,对劈开后骨宽度增加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劈开 种植系统 器械类型 水平骨增量 超声骨刀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在上颌磨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践英 周国庆 周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在上颌磨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上颌磨牙区骨增量的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17颗)。对照组在改良上颌窦底...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在上颌磨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上颌磨牙区骨增量的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17颗)。对照组在改良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应用Bio-Oss骨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浓缩生长因子(CGF)。比较两组的留存率、伤口愈合时间、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及不同时间的水平骨宽度、水平骨宽度变化、骨厚度、骨密度及角化龈宽度。结果:观察组的留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水平骨宽度、水平骨宽度变化、骨厚度、骨密度及角化龈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应用Bio-Oss骨粉及CGF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颌窦底提升术 BIO-OSS骨粉 浓缩生长因子 上颌磨牙区 骨增量
下载PDF
右下后牙缺牙区改良骨劈开同期种植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蓝熙 王永 +1 位作者 张琪 杨小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评价后牙区行骨劈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右下后牙区45、46牙位牙列缺损患者,患者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尚可(≥12mm),水平宽度不足,约为3-4mm。行改良骨劈开术,采取减张设计及器械撑开结合,顺利劈开12mm长... 目的:评价后牙区行骨劈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右下后牙区45、46牙位牙列缺损患者,患者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尚可(≥12mm),水平宽度不足,约为3-4mm。行改良骨劈开术,采取减张设计及器械撑开结合,顺利劈开12mm长,扩张约4mm后同期植入Strauman种植体两枚,间隙植入骨粉;骨愈合后上端采用固定修复方式。结果:术中未出现骨壁折断游离状况,种植体窝洞预备情况良好,患者疼痛,肿胀反应轻微,观察6个月后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理想,未出现明显骨壁吸收情况,上部结构修复后功能和美观效果俱佳。结论:下颌后牙区在把握好适应症,做好术前评估的前提下,采用改良骨劈开术能有效增加水平骨宽度,为种植体同期植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条件,修复获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劈开 下颌后牙区 骨增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