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舒单抗联合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露 马厚勋 李宝善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8期3070-3074,共5页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联合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地舒单抗治疗的PMOP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地舒单抗联合运动组(45例),对照组为单用地舒单抗组(4... 目的研究地舒单抗联合运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地舒单抗治疗的PMOP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地舒单抗联合运动组(45例),对照组为单用地舒单抗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M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及β-特殊胶原系列(β-CROSSL)变化,以及试验组变化幅度是否优于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后6、12个月TPINP、β-CROSS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两组治疗后12个月腰椎BMD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腰椎BMD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舒单抗联合运动不仅能改善PMOP患者腰椎BMD,还能显著降低TPINP、β-CROSS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地舒单抗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从血瘀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血瘀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8
2
作者 何升华 任之强 +4 位作者 王建 王业广 孙志涛 冯华龙 黄飞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96,共6页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74岁;C组:75~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r=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248,P<0.05;r=-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r=-0.199、-0.221;P<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r=-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r=-0.184)。结论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率减慢,骨重建失衡,形成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血瘀是女性PO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瘀 微循环 血细胞参数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对免疫性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晓红 卢文 +1 位作者 钱浩 杨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 观察应用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对免疫性肾病患者初次接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初次接受GC治疗的30例免疫性肾病患者随机均等分为两组,A组应用阿法骨化醇0.25μg/d和维D钙每片含碳酸钙0.75g(相当于... 目的 观察应用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对免疫性肾病患者初次接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后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初次接受GC治疗的30例免疫性肾病患者随机均等分为两组,A组应用阿法骨化醇0.25μg/d和维D钙每片含碳酸钙0.75g(相当于元素钙300mg)和维生素D100IU,每日两次;B组单独应用维D钙每日两次。用药前及用药后3~4个月、6~7个月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腰椎L1-L4、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用ELISA法测定骨转换指标(血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的浓度,同时测定血钙、磷、血清白蛋白等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1用药3~4个月时,B组腰椎骨密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A、B两组血PINP浓度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CTX-I浓度无明显变化;2用药6~7个月,A、B两组各部位骨密度、血PINP浓度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P〈0.05),A组血CTX-I浓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免疫性肾病患者初次接受GC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法骨化醇0.25μg/d联合口服钙剂,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维持骨密度。联合测定患者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可以更好地监测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阿法骨化醇
下载PDF
63例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改变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砚萍 朱汉民 +3 位作者 徐怀玉 李向阳 甘洁民 陈小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变化 ,探讨 COPD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吸收测定仪 ( DEXA)对 63例老年男性 COPD患者进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 ( BMD)测定 ,酶联免疫法 ( ELISA)测定血骨钙...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变化 ,探讨 COPD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吸收测定仪 ( DEXA)对 63例老年男性 COPD患者进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 ( BMD)测定 ,酶联免疫法 ( ELISA)测定血骨钙素 ( BG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酸 ( TRAP)、I型前胶原 C端肽 ( PICP)、尿胶原吡啶并酚 ( Py D)、脱氧吡啶并酚 ( D- Py D) ,并与 30例老年男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老年 COPD组的 B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 P<0 .0 1) ,TRAP、Py D、D- Py D显著升高( P<0 .0 1) ,有慢性呼衰患者的股骨近端 BMD较无慢性呼衰患者为低 ( P<0 .0 5 ) ,BGP也降低 ( P<0 .0 1)。吸入激素治疗患者与未吸入激素患者相比 ,BMD值无显著变化 ,但 BGP降低 ( P<0 .0 5 )、TRAP升高 ( P<0 .0 5 )。结论  COPD患者对骨代谢的影响为骨吸入增高 ,导致骨量丢失 ,引起骨质疏松。原因可能与 COPD患者缺氧、免疫、吸烟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阻塞性肺病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维生素D及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真 王欢 +6 位作者 卢玉 王翠英 黄蔚 苗也 刘彦 郭红 马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3期1954-195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各生化指标、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及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胶...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各生化指标、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及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胶原C端交联物(CTX)水平,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尿白蛋白、25(OH)D水平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PTH水平随增龄有升高趋势。OC及CTX水平随增龄而降低(P<0.05)。随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受试者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或微量尿白蛋白组相比,大量尿白蛋白组患者OC及CTX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大量尿白蛋白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BMD明显低于正常尿白蛋白组(P<0.05)。25(OH)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随25(OH)D水平降低,OC及CTX亦呈下降趋势,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OC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1),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及腰椎BMD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并与尿白蛋白水平具有负相关性。骨代谢状态以低转换型为主,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与尿白蛋白及25(OH)D水平具有一定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肾病 维生素D 骨转换标志物
下载PDF
钙剂、活性维生素D_3对十堰地区低骨量人群的干预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霞平 王俊华 +4 位作者 王刚 万超 骆小娟 尹晶 朱小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3对低骨量人群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BMD、BGP、DPD及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骨量减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乐力(2g/d),治疗组服用乐力(2g/d)和阿法迪三(0.5μg/d),连... 目的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3对低骨量人群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BMD、BGP、DPD及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骨量减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乐力(2g/d),治疗组服用乐力(2g/d)和阿法迪三(0.5μg/d),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6月和12月检测BMD、BGP、DPD。结果两组经治疗后BMD、BGP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DPD下降(P<0.05),以治疗组差异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量减少应早期干预治疗,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及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阿法骨化醇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丹 孙文艳 +1 位作者 李晶 桂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7期500-50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和69例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患者进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和69例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患者进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尿液中吡啶啉(PYD),Ⅰ型胶原C端肽(CTX)的活性测定。结果:骨折组与对照组B-ALP,BGP,PINP,TRACP5b,PYD,CT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B-ALP,BGP,PINP,TRACP5b,PYD,CTX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发生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具有负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减少骨折复发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折 骨代谢标志物 相关性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红 卢文 +1 位作者 钱浩 杨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83-3586,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应用GC治疗的9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的骨密度,用ELISA法测定骨转换指标(血I型原胶原... 目的:观察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应用GC治疗的9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的骨密度,用ELISA法测定骨转换指标(血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的浓度。结果:(1)所有患者各部位骨密度、PINP浓度均较对照组减低,CTX-I较对照组增加(P均<0.05);(2)随着应用GC时间的延长及累积剂量的增加,腰椎、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及血清PINP浓度呈递减趋势,而血清CTX-I浓度则呈递增趋势(P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椎、大粗隆骨密度与激素累积使用时间呈负相关(回归系数=-0.470^-0.387,P均<0.01),PINP、CTX-I浓度与激素累积剂量相关(r=-0.310 vs.0.221,P均<0.05);(4)规律服用维生素D加钙剂的患者,骨质异常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导致骨质异常,联合测定骨密度与骨转换指标有利于早期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宋安洋 宋利红 张万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伴有疼痛症状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5例,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伴有疼痛症状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5例,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半年骨密度;抽血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半年的生化指标和骨代谢标志物;评估治疗前及半年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半年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骨密度变化极显著差异(P<0.01);②治疗组治疗半年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钙水平及B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治疗前后1,25(OH)2D3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1,25(OH)2D3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两组TRACP5b水平极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两组IL-1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0.05)。④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善智 王明霞 +2 位作者 丁菱 王敏 邹婵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6期2539-2541,共3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BMD值,参照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109例绝经后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量减少组(OP1)组和骨...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BMD值,参照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109例绝经后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量减少组(OP1)组和骨质疏松(OP2)组,测定各组受试者BMD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包括血清骨钙素(OC)、I型原胶原N端肽(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25羟维生素D(VitD—T)和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结果随着OP程度的加重,BMD值逐渐降低,而年龄逐渐增大;然而不同骨量组患者的OC、PINP、β-CTX和PTH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未提示与骨密度存在联系;血清OC、PINP、β-CTX和PTH只反映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的高低,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绝经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骨量减少人群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对FRAX~评估骨折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福斌 陈剑明 王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评价低骨量人群不同水平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下FRAX~系统对10年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 目的评价低骨量人群不同水平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下FRAX~系统对10年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骨量减少的女性患者,根据β-CTx水平分为>472. 97 pg/m L组和<472. 97 pg/m L组,借助FRAX~评估系统,测算每例患者10年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β-CTx>472. 97 pg/m L组10年发生髋部骨折概率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分别为(5. 64±3. 18)%和(1. 79±1. 58)%,β-CTx<472. 97 pg/m L组分别为(4. 37±2. 94)%和(1. 21±1. 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13,P <0. 05; t=2. 03,P <0. 05)。结论高β-CTx组患者未来10年骨折风险可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骨代谢标志物 FRAX系统 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江卫 马波 +2 位作者 杜耿 贾爱华 王荣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PMOP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PMOP性椎体骨折患者(观察组)和40例无骨折的PMOP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PMOP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PMOP性椎体骨折患者(观察组)和40例无骨折的PMOP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1NP、β-CTX、bALP、TRAP-5b及IGF-1。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采用Losgistic回归模型判定PMOP性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BMI、血清25(OH)D、IGF-1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1NP、β-CTX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sgistic回归分析BMI、25(OH)D与PMOP性椎体骨折呈负相关,是PMOP性椎体骨折的保护因素。而P1NP、β-CTX与PMOP性椎体骨折呈正相关,是PMOP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MOP性椎体骨折发生风险与年龄、绝经年限无关,与BMD、bALP、TRAP-5b、IGF-1、血钙、血磷等生化指标之间亦无关联。结论P1NP、β-CTX、25(OH)D及BMI是PMOP患者预测骨折风险的理想指标,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能预防PMOP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与骨代谢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晓艳 金国玺 +2 位作者 丁波 李冬梅 汪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2018年3—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A 1c 的水平把患者分为四组,A...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2018年3—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A 1c 的水平把患者分为四组,A组:HbA 1c ≤7%,B组:7%<HbA 1c ≤9%,C组:9%<HbA 1c ≤11%,D组:HbA 1c >11%。分别比较各组患者BMI、HbA 1c 、TC、TG、LDL-C、HDL-C、FPG、FINS、FCP、Glu、2hINS、2hCP、2hGlu、OC、P1NP、β-CTX、25(OH)VD、HOMA-IR、HOMA-β的水平,并分析HbA 1c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四组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随着血糖的升高逐渐升高,D组大于A组( P <0.05),OC、PINP、25(OH)VD逐渐降低,D组均小于A组( P <0.05),而且C组25(OH)VD也小于A组( P <0.05);而β-CTX逐渐升高,D组高于A组( P <0.05)。HbAlc与FPG、HOMA-IR、Glu、2hGlu、β-CTX成正相关( P <0.05),而与FINS、2hINS、FC-P、2hC-P、HOMA-β、OC、PINP、25(OH)VD则呈负相关( P <0.05),与BMI、TC、TG、LDL、HDL无明显相关性( P >0.05)。 结论 初发T2DM患者存在胰高血糖素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异常,积极检测其水平,及时了解体内糖代谢与骨代谢异常的状况,可以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慧霞 李海铭 +3 位作者 崔欣洁 董冰子 胡建霞 付正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2-1639,共8页
目的旨在从已报道的2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来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19年11月的他... 目的旨在从已报道的2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来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19年11月的他汀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RCTs。应用RevMan5.3和Stata15.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RCTs文献共24篇,纳入病例治疗组852例,对照组798例。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血清骨钙素(OC)水平(SMD=0.22,95%CI:0.06~0.37,I2=0%,P=0.006)、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SMD=0.32,95%CI:0.15~0.49,I2=35%,P=0.0002)、血清骨保护素水平(SMD=0.80,95%CI:0.14~1.45,I2=62%,P=0.02)。可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SMD=0.35,95%CI:0.14~0.56,I2=59%,P=0.001)、股骨颈骨密度(SMD=0.32,95%CI:0.03~0.61,I2=75%,P=0.03)、股骨粗隆骨密度(SMD=0.46,95%CI:0.13~0.78,I2=59%,P=0.006)、股骨Ward’s三角区骨密度(SMD=0.36,95%CI:0.01~0.71,I2=77%,P=0.04),而对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及全髋骨密度无明显影响。结论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改善血清骨钙素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增加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他汀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具有巨大的潜力。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少、样本量小,仍需更多大样本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为该结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骨质疏松 骨代谢标志物 骨密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5
作者 阙文君 冯正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5-579,共5页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较骨密度更早反映出骨量变化,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状态、骨代谢疾病的鉴别诊断、抗骨质疏松疗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较骨密度更早反映出骨量变化,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状态、骨代谢疾病的鉴别诊断、抗骨质疏松疗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BALP、P1NP、TRAP、CTX作为相对研究较广泛的骨转化标志物已被应用于临床,一些较新的骨转换标志物(如OPG、LP、Cat K等)是否能作为预测骨折风险、监测治疗疗效的指标仍需临床医师进一步研究,以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本文对骨形成生化标志物、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 骨吸收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补肾中成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詹魁骏 安艳军 牟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目的探索补肾中成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CBM数据库,收集补肾中成药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 目的探索补肾中成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CBM数据库,收集补肾中成药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按PRISMA声明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采用RevMan 5.3和R3.4.3完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共有患者1 388例。定性分析表明中成药能下调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1NP)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beta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上调骨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上调或下调骨钙素。定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肾中成药对P1NP无显著影响[WMD=-4.10,95%CI(-9.18,0.98),P=0.11],下调β-CTX[WMD=-66.85,95%CI(-125.83,-7.87),P=0.03],上调BALP[WMD=10.12,95%CI(7.35,12.90),P<0.01],上调骨钙素[WMD=2.70,95%CI(0.46,4.94),P=0.02]。针对骨钙素进行亚组分析,非升高亚组补肾中成药能下调骨钙素[WMD=-2.76,95%CI(-3.99,-1.53),P<0.01],上升亚组补肾中成药能上调骨钙素[WMD=4.22,95%CI(1.80,6.63),P=0.0006]。结论补肾中成药能够抑制PMOP的骨吸收,对骨形成的影响尚不确定。补肾中成药对骨形成的影响可能与具体使用的药物相关,淫羊藿、刺五加能促进骨形成,其他药物的影响不明显。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仍需要更严谨的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中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骨吸收 骨形成 META分析
下载PDF
N-MID、β-CTx与肿瘤骨转移骨显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迟戈 魏海峰 张延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骨转移核素骨显像与骨代谢标志物N-MID、β-CTx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骨显像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和骨转移组,采用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分析N-MID、β-CTx的变化情况。结果:骨转移组β-CTx约...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骨转移核素骨显像与骨代谢标志物N-MID、β-CTx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骨显像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和骨转移组,采用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分析N-MID、β-CTx的变化情况。结果:骨转移组β-CTx约为0.4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27 ng/ml(P<0.01);各级骨转移组β-CTx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24±0.17 ng/ml,1级骨转移组0.31±0.11 ng/ml,2级骨转移组0.56±0.19 ng/ml,3级骨转移组0.81±0.13 ng/ml,4级骨转移组1.10±0.22 ng/ml,β-CTx随骨转移级别增加逐渐升高,仅对照组和1级骨转移组、1级和2级骨转移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转移组N-MID水平约18.70 ng/ml,高于对照组14.31ng/ml,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骨转移级别增加,N-MID水平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β-CTx可以应用于骨转移的辅助诊断和2级以上骨转移程度监测,N-MID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和骨转移程度的监测价值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骨代谢标志物 核素治疗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彭农建 钟鹏程 赵新红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_3及阿伦磷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_3及阿伦磷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骨密度、I型胶原羟基端肽β-胶原序列(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及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值、N-MID及25-(OH)D_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标志物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骨转换指标与骨量分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婧婷 赵文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骨转换指标与骨量相关性。方法根据糖尿病肾病(DN)分期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一科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DM组25例、ALB升高组22例、...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骨转换指标与骨量相关性。方法根据糖尿病肾病(DN)分期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一科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DM组25例、ALB升高组22例、肾功能不全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简称BMI)、血清钙磷、糖化血红蛋白(以下简称Hb A1c)、骨转换指标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甲状腺功能、骨钙素(BGP)、维生素D、骨密度(BMD)等。结果随着肾功能进一步发展BGP、PINP、25-OH-D3呈下降趋势,PTH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密度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肾功能不全组的骨密度与PTH负相关,与25-OH-D3、BGP、PINP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可以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骨转换指标、血生化指标可以直接的反映骨质量的变化及骨丢失的情况,可以预测骨质疏松的风险,并可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肾病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中老年人骨转换标志物联合测定的指标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程娟 苏冬梅 +1 位作者 陈和勇 曾耀景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存在骨质疏松等骨病患者血清骨标志物的测定,结合X线影像分析,探讨骨标志物在骨质疏松性疾病诊断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骨病患者400例,骨质疏松组200例,骨折事件组200例,分... 目的:通过对存在骨质疏松等骨病患者血清骨标志物的测定,结合X线影像分析,探讨骨标志物在骨质疏松性疾病诊断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骨病患者400例,骨质疏松组200例,骨折事件组200例,分别于早上7:00~9:00进行静脉采血和X线摄影,血液样本同时测定骨转换标志物组合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N 端骨钙素(N-MID)、甲状旁腺素(PTH),收集骨标志物结果和X线影像结果,对照X线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合X线摄影结果判断,2组 X线影片结果均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退行性改变或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性骨折表现。400例患者骨标志物组合显示,单独检测β-crosslaps阳性率占72.7%,N-MID阳性率占13.0%,PTH阳性率占7.5%。联合检测阳性率占75.5%。结论作为骨标志物,β-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独立风险预测指标,联合测定或结合X线影像结果分析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 生物学标记 骨质疏松症 骨折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