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源CD103 +DC分离培养及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艳华 张凯 +6 位作者 王磊 孙静 王旭荣 张康 王学智 李建喜 张景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22-1131,共10页
旨在建立C57BL/6小鼠骨髓源CD103^+树突状细胞(CD103^+dendritic cell,CD103^+DC)分离培养方法,阐述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并用重组GM-CSF和FLT3L对其进行体外联合诱导培养;利用光镜、扫... 旨在建立C57BL/6小鼠骨髓源CD103^+树突状细胞(CD103^+dendritic cell,CD103^+DC)分离培养方法,阐述LPS对其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并用重组GM-CSF和FLT3L对其进行体外联合诱导培养;利用光镜、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对LPS作用前后细胞形态、表型及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培养至第3天有零星集落出现,第13天后集落开始分散,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第15天后可得到大量的CD103^+DC,加LPS刺激培养24 h后细胞表面树突样结构更加明显;分离培养的骨髓细胞能够表达表面分子CD103,其表达率达90%以上。RPMI-1640组(LPS未刺激组)可吞噬VOA的CD103^+DC比例为25.70%,能够表达MHC-Ⅱ和CD83阳性细胞分别为41.31%和13.79%;LPS刺激组可吞噬VOA的CD103^+DC比例为10.33%,能够表达MHC-Ⅱ和CD83的阳性细胞分别为68.10%和24.7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经LPS处理的CD103^+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综上所述,分离于C57BL/6小鼠的骨髓细胞,可在体外经FLT3L和GM-CSF共同诱导培养出CD103^+DC,LPS可促进CD103^+DC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骨髓源cd103 +dc 分离培养 LPS 功能特征
下载PDF
猪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与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和功能鉴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博 张珍珍 +4 位作者 袁厅 张磊 王海燕 甘源 冯志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2,共6页
为比较来源于猪骨髓来源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两种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分别从猪骨髓和外周血中分离前体细胞,经重组猪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猪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分化为猪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和猪单核... 为比较来源于猪骨髓来源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两种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分别从猪骨髓和外周血中分离前体细胞,经重组猪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猪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分化为猪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和猪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MoDC),对这两种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表型鉴定以及功能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MDC和MoDC均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基本功能;BMDC和MoDC的分子表型为CD172a^(+)MHC II^(+),经LPS刺激后表达升高;BMDC和Mo DC均具有吞噬功能,BMDC吞噬能力较强;在TranswellTM迁移实验中,Mo DC具有更好的迁移能力;BMDC和MoDC均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BM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率高于MoDC。本研究可为不同体外模型中DCs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树突状细胞 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 功能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