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bone remodeling in regard to the age of scaphoid non-unions
1
作者 Susanne Rein Uwe Hanisch +3 位作者 Hans-Eberhard Schaller Hans Zwipp Stefan Rammelt Stefan Weindel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7期418-425,共8页
AIM: To analyse bone remodeling in regard to the age of scaphoid non-unions(SNU)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NU underwent surgery with resection of the pseudarthrosis. The ... AIM: To analyse bone remodeling in regard to the age of scaphoid non-unions(SNU)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NU underwent surgery with resection of the pseudarthrosis. The resected material was evaluated histologically after staining with hematoxylin-eosin(HE),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 CD 68, osteocalcin(OC) and osteopontin(OP).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a blinded fashion.RESULTS: The number of multinuclear osteoclasts in the TRAP-staining correlated with the age of the SNU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younger SNU(P = 0.034; r = 0.75). A higher number of OP-immunoreactive osteoblast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 higher number of OC-immunoreactive osteoblasts(P = 0.001; r = 0.55). Furthermore, a greater number of OP-immunoreactive osteoblast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a higher number of OP-immunoreactive multinuclear osteoclasts(P = 0.008; r = 0.43). SNU older than 6 mo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fibroblasts(P = 0.04). Smoking and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had no influence on bone remodeling in SNU.CONCLUSION: Multinuclear osteoclas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relation to the age of SNU. However, most of the immunhistochemical findings of bone remodeling do not correlate with the age of the SNU. This indicates a permanent imbalance of bone formation and resorption as indicated by a concurrent increase in both osteoblast and osteoclast numbers. A clear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to phases of bone remodeling in SNU is not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remodeling HISTOLOGY Immunohistological staining Scaphoid non-union SCAPHOID wrist joint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支架治疗晚期腕关节结核疗效观察
2
作者 胡艺彬 费骏 +2 位作者 胡德新 陈根君 胡金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腕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固定术治疗25例晚期腕关节结核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40~74 (60.72±8.45)岁;病程5~24 (11.52±7.... 目的:观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腕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固定术治疗25例晚期腕关节结核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40~74 (60.72±8.45)岁;病程5~24 (11.52±7.61)个月;左腕结核11例,右腕结核14例,合并窦道形成者5例。术后继续规律抗结核,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炎症指标、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上肢功能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19.7±6.3)个月,末次随访患者切口愈合可,均无结核、感染复发。术前1周与术后3个月VAS分别为(5.16±1.14)、(1.68±0.80)分,红细胞沉降率(en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分别为(44.20±20.56)、(14.44±1.14) mm·h^(-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12.37±7.95)、(4.30±3.37) mg·L^(-1),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1周与术后1年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21.32±3.44)、(14.96±1.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SH由术前1周的(70.52±7.95)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28.84±2.30)分(P<0.01)。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结核病无复发。结论: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外固定术治疗腕关节结核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结核 外固定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文霖 魏忠训 吴迪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7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4年3月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4年3月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腕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Cooney腕关节评分(91.03±4.68)分高于对照组的(81.52±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5,P均<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尺偏角与掌倾角均大于术前,桡骨缩短高度小于术前;观察组尺偏角与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桡骨缩短高度小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能更有效地增强腕关节功能,并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锁定接骨板 桡骨远端骨折 疼痛指标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生 王向红 +3 位作者 王开峰 史娟 张建和 袁丽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对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对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腕关节功能改良加特兰德-韦利评分(Gartland-Werley,GW)及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14)。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背伸度、掌屈度、旋后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背伸度、掌屈度、旋后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GW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GW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腕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法 筋伤膏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斌 张立岩 +2 位作者 王济纬 魏尧森 金掌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腕舟状骨骨折在腕骨骨折中较常见,保守治疗方法如石膏固定等坏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骨折移位、腕关节不稳和舟月骨分离。因此,对腕舟骨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自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18例,其中13例给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损伤 骨折固定术 舟状骨 腕关节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叶曙明 徐春归 +3 位作者 张积森 许新忠 徐又佳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321-5325,共5页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比较常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比较常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3-67岁,均接受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复查X射线片判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尺骨茎突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20)和未愈合组(n=19),依据X射线片比较两组间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与健侧进行对比;检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和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愈合组术后腕关节尺侧疼痛1例,未愈合组尺侧疼痛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桡骨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均小于健侧(P<0.05),桡骨高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腕关节背伸、屈曲活动范围均小于健侧(P<0.0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两组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故临床中尺骨茎突骨折可仅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尺骨茎突 骨折 内固定 腕关节 钢板
下载PDF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头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并肘关节脱位1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和波 魏玲丽 +1 位作者 周常保 黄云兰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6期535-537,共3页
患者,女,27岁,工人,2013年9月12日因车祸致左肘、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约半小时入院。患者半小时前不慎发生车祸,当即感觉左肘部、左腕部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无明显指端麻木、血运正常,指端各手指活动正常,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 患者,女,27岁,工人,2013年9月12日因车祸致左肘、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约半小时入院。患者半小时前不慎发生车祸,当即感觉左肘部、左腕部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无明显指端麻木、血运正常,指端各手指活动正常,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由救护车送入我院。入院症见:左肘、左腕部疼痛肿胀、肘腕部可见明显畸形,活动障畸。入院查体:头颅五官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手法 桡骨骨折 腕关节 肘关节 脱位
下载PDF
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一民 徐开明 +3 位作者 黄醒中 黄爱军 李中檀 马树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96-703,共8页
背景:肱骨骨折的治疗到目前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统一的治疗模式,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等一直存在分歧。目的:分析肱骨骨折的病理解剖、愈合过程及损伤分型,探讨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 背景:肱骨骨折的治疗到目前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统一的治疗模式,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等一直存在分歧。目的:分析肱骨骨折的病理解剖、愈合过程及损伤分型,探讨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方法:治疗复杂肱骨骨折的目的是恢复必要的功能或解剖位,达到稳定置入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收集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为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肱骨骨折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严格评估骨折类型、骨质质量及选择适合的髓内钉对于肱骨骨折治疗预后很重要。了解髓内钉的类型和置入固定方式,认识不同种类髓内钉置入治疗肱骨骨折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在治疗肱骨骨折时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植入物学术探讨 肱骨骨折 髓内钉 假体置换 骨折置入固定 锁定钢板 骨折分型 解剖学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手舟骨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汤锦波 侍德 徐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观察手舟骨与月骨间的舟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结构和分布特点 ,探讨其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2只成人尸体标本 ,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舟月骨间韧带的大体形态、长度变化、与腕囊内韧带的关系和在舟月骨上的附着点... 目的 :观察手舟骨与月骨间的舟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结构和分布特点 ,探讨其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2只成人尸体标本 ,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舟月骨间韧带的大体形态、长度变化、与腕囊内韧带的关系和在舟月骨上的附着点的位置及宽度。结果 :舟月骨间韧带分成掌侧部、近侧部和背侧部 ,其掌背侧部以致密纤维结构为主 ,但近侧部显示有纤维软骨样成份。此韧带和桡舟头韧带、桡舟月韧带及腕背侧横韧带有联系 ,舟月骨间韧带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起作用 ,以掌背侧部的稳定作用为主。结论 :舟月骨间韧带结构特殊 ,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解剖学 手舟骨 手月骨
下载PDF
内侧楔骨与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春光 俞光荣 +3 位作者 李兵 余宵 陈大伟 夏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测量内侧楔骨至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新鲜成人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背侧韧带、Lisfranc韧带和跖侧韧带的长、宽,并观测Lisfranc韧带的走行方向和其在内侧楔骨的起点位置。结果... 目的测量内侧楔骨至第2跖骨底间韧带的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Lisfranc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例新鲜成人足部标本,解剖测量背侧韧带、Lisfranc韧带和跖侧韧带的长、宽,并观测Lisfranc韧带的走行方向和其在内侧楔骨的起点位置。结果背侧韧带长为(5.44±0.83)mm,宽为(4.20±0.64)mm;跖侧韧带长为(7.07±1.05)mm,宽为(5.23±1.10)mm;Lisfranc韧带长为(9.33±1.34)mm,宽为(8.00±1.23)mm,其与第2跖骨干中轴近端夹角为(61.45±5.03)°,其在内侧楔骨外侧面起点距关节面背侧(10.89±0.84)mm,跖侧(8.31±0.92)mm,远端(5.35±0.60)mm,近端(12.04±0.85)mm。结论 Lisfranc韧带最为粗大,跖侧韧带次之,背侧韧带最为薄弱。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可参照Lisfranc韧带起点位置和走行方向的解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跖骨 跖跗关节 Lisfranc韧带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骨髓水肿与软骨损伤的MR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圣源 于晓坤 +2 位作者 马春忠 高宗辉 张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腕骨骨髓水肿和软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先后两年进行腕关节磁共振检查,对腕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及骨侵蚀、滑膜炎进行评分并探讨其统计学...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腕骨骨髓水肿和软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先后两年进行腕关节磁共振检查,对腕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及骨侵蚀、滑膜炎进行评分并探讨其统计学意义。结果 RA与对照组之间两年MRI软骨评分在评分者1中P值为0.048,评分者2中P值为0.038,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个时间点MRI软骨评分在RA中MRI软骨分数明显增加(评分者1和2分别P=0.046、P=0.033)并具有统计学意义。RA损伤各种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MRI软骨评分(R^2=0.67)优于MRI骨侵蚀评分(R^2=0.47)。两年间分别出现在桡骨、月骨及舟状骨的骨髓水肿与相邻软骨的MRI软骨分数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0.0012)。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出现骨髓水肿和滑膜炎之前已经出现软骨损伤,因此软骨损伤可作为导致关节畸形的独立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骨髓水肿 滑膜炎 软骨损伤 关节腔狭窄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女性静息及最大用力下盆底结构改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远远 李勇 +3 位作者 钟镜联 潘恒 王东烨 史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47-652,共6页
背景:MRI 因其具有无放射性、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及多层面多轴向扫描成像等特点,可对盆底的整体结构进行精确的评估。目的:利用 MRI 观察无症状女性静息状态及最大盆腔用力时盆底解剖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建立正常... 背景:MRI 因其具有无放射性、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及多层面多轴向扫描成像等特点,可对盆底的整体结构进行精确的评估。目的:利用 MRI 观察无症状女性静息状态及最大盆腔用力时盆底解剖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建立正常标准。方法:对 23 例无盆底功能障碍及其他盆腔疾患的女性行动态、静态盆腔 MRI 检查,常规观察盆腔器官及盆底结构,在正中矢状位上分别测量不同状态下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与耻尾线的距离及 HMO分度系统中分别测量肛直肠连接到耻尾线的距离(M 线)、肛直肠连接与耻骨联合下缘连线(H 线);经肛管中部的冠状位上测量肛提肌板的角度的变化,在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位图像上测量盆隔裂孔的面积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盆腔用力时膀胱颈、子宫颈及肛直肠连接较静息状态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盆腔用力时肛提肌板的角度及盆膈裂孔面积轻度增大;盆腔用力时 H 线及 M 线均有轻度的增大;与静息状态比较,动态时膀胱颈、子宫颈、肛直肠连接的下降、肛提肌板角度的增大及盆膈裂孔面积的增大、H 线及 M 线的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无症状女性静息时及盆腔用力时盆腔器官的位置会有所改变,在耻尾线系统测量和 HMO 系统上测量,盆腔器官的下降程度均未超过正常范围。盆腔用力时肛提肌板的角度及盆膈裂孔面积均可见轻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图像与影像 MRI 盆底 耻尾线 盆腔用力 解剖 其他基金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的磁共振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海燕 刘鹏程 +3 位作者 王成林 罗莉丽 戚玉龙 冯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1-984,共4页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表现及临床指标对照研究,探讨两者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手腕部MRI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在1周内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的入选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表现及临床指标对照研究,探讨两者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手腕部MRI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在1周内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的入选为研究对象。采用OMERACT的RA评分系统为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评分标准,对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及评分。分别按性别、年龄、病程、晨僵、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予以分组,使用Mann-Whitney方法分析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结果:符合RA诊断标准的共54例,共发现238处骨质侵蚀,最多的1例累及13处骨质。腕部骨侵蚀最常累及三角骨(36/54),其次为头状骨(31/54);手部最常累及第三掌骨头(7/54),其次为第二掌骨头(6/54)。早期/中晚期RA组、CRP阳/阴性组、ESR阳/阴性组间骨侵蚀评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阳/阴性组间的骨侵蚀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晨僵、RF、ASO的组间骨侵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为骨侵蚀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最直观的依据,抗CCP抗体、CRP、ESR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骨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腕关节 骨侵蚀
下载PDF
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严松鹤 胡钢 +1 位作者 蔡建平 刘新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与塑性铅丝纸质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局部解剖结构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塑性铅丝纸质夹板治疗组、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组,...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与塑性铅丝纸质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局部解剖结构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塑性铅丝纸质夹板治疗组、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组,每组各20例,在闭合手法整复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塑性铝丝纸质夹板、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经统计学分析,2组在恢复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及维持掌倾角、尺偏角方面无差异(P>0.05),但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组在桡骨高度维持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塑性铅丝纸质夹板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解剖结构,避免桡骨短缩畸形,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 塑性铅丝纸质夹板 解剖结构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不同保肢手术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阎作勤 谈绎文 +1 位作者 陈峥嵘 张光健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膝关节恶性骨肿瘤不同保肢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 ,比较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自1990年 1月 - 2 0 0 2年 3月行保肢手术的膝关节恶性骨肿瘤 6 3例 ,其中瘤段灭活再植 2 8例、异体骨移植 2 2例、人工假体置换 13例 ,按照En... 目的 回顾性总结膝关节恶性骨肿瘤不同保肢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 ,比较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自1990年 1月 - 2 0 0 2年 3月行保肢手术的膝关节恶性骨肿瘤 6 3例 ,其中瘤段灭活再植 2 8例、异体骨移植 2 2例、人工假体置换 13例 ,按照Enneking方法分期 ,其中IB期 3例、IIA期 2例、IIB期 5 8例 ,比较 3种保肢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MSTS评分。结果 局部复发率 :瘤段灭活再植的局部复发率为 2 1.4 % ,异体骨移植为 18.2 % ,假体置换为 15 .4 % ,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人工假体置换的并发症明显小于其他两组。根据MSTS评分 ,人工假体置换组为 86 % ,瘤段灭活再植与异体骨移植分别为 6 5 %和 70 % ,差异显著性。结论假体置换具有并发症少 ,恢复快 ,功能好的优点 ,但对于青少年膝关节恶性骨肿瘤患者 ,尤其是骨骺没有愈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恶性骨肿瘤 保肢手术 比较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骨肽注射液对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恢复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俞泳 张蕾 +1 位作者 王立生 何成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2期2433-2436,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骨肽注射液对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恢复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94例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骨肽注射液对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恢复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94例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固定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骨肽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未配合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恢复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红细胞相关指标和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背伸度、掌屈度、桡角度、旋前度以及旋后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上述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瘀斑消失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22. 51±6. 24) d vs.(18. 46±5. 40) d,(15. 44±3. 62) d vs.(12. 96±2. 34) d,(81. 39±6. 39) d vs.(62. 45±4. 21) d,(116. 62±7. 25) d vs.(99. 54±3. 49) d); 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红细胞电泳指数(EEI)水平均明显下降(P <0. 05),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和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则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同时联合应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可明显缩短恢复时间,促进腕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 骨肽注射液 早期康复训练 恢复时间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晓明 马华松 +2 位作者 王蒙 谭荣 杨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39-5544,共6页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类型和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大多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临床上,仍有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症状复发。目的:探讨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因素及其干预处理措施。方法:回... 背景: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类型和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大多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临床上,仍有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症状复发。目的:探讨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因素及其干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骨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治疗后症状复发的52例患者,男28例,女24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43.2岁。初次内固定治疗至症状复发时间为3-192个月,平均38个月。患者有腰部及双侧/单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症状。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前后正侧位片、过伸过屈侧位X射线片,以评价腰椎的稳定性,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腰椎内固定治疗节段间盘情况以及合并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其中22例由于初次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导致同节段间盘组织突出复发;4例因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椎间盘炎引起症状;5例出现植入物内固定治疗部位瘢痕粘连压迫神经;10例出现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侧隐窝或神经根管狭窄出现症状;11例因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后腰椎失稳导致症状复发。分析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后症状复发的具体原因,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脊柱植入物 内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相关因素 椎弓根螺钉固定 骨性融合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 游离 病理解剖学 生物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正常舟月韧带厚度超声与MRI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清平 韩卉 +2 位作者 罗福成 潘仲林 胡勤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 提供舟月韧带厚度 (SLLT)超声测量正常值 ,评价超声测量舟月韧带厚度的准确性。方法 用超声高频探头探查 2 0 0只正常手腕 ,与MRI测量其中的 3 0人 60只手腕比较。记录超声和MRI图像上SLLT测值。结果 舟月韧带在背侧部正中位声... 目的 提供舟月韧带厚度 (SLLT)超声测量正常值 ,评价超声测量舟月韧带厚度的准确性。方法 用超声高频探头探查 2 0 0只正常手腕 ,与MRI测量其中的 3 0人 60只手腕比较。记录超声和MRI图像上SLLT测值。结果 舟月韧带在背侧部正中位声像图最清晰。男、女性舟月韧带背侧部厚度 (SLLTd)分别为 ( 2 .18± 0 .3 5 )mm和 ( 1.99± 0 .2 3 )mm。超声与MRI在测量SLLT相关性比较呈直线相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解剖学 腕关节 磁共振成像 韧带
下载PDF
桡骨开口截骨植骨术与闭口式截骨术对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疗效及腕关节功能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虎 黄成校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开口截骨植骨术与闭口式截骨术对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疗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手术方法分为开口组25例和闭口... 目的探讨桡骨开口截骨植骨术与闭口式截骨术对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疗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手术方法分为开口组25例和闭口组21例,开口组行开口式桡骨远端截骨术,闭口组行闭口式桡骨截骨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手术前、术后测量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尺骨变异程度,并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法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开口组和闭口组患者手术时间[(129.4±13.2)min vs.(135.2±14.8)min]、截骨愈合时间[(2.1±0.4)个月vs.(2.2±0.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口组并发症发生率16.0%(4/25),闭合组为14.3%(3/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掌倾角显著降低,尺偏角显著增加,尺骨变异显著缩短,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闭口组尺偏角显著小于开口组[(19.3±2.5)°vs.(24.6±3.7)°],尺骨变异显著低于开口组[(0.4±0.1)mm vs.(2.8±0.4)mm,P<0.05]。术后两组患者屈伸活动、旋转活动均显著提高,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口组屈伸活动度显著大于开口组[(143.8±17.6)°vs.(114.3±14.7)°,P<0.05],两组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4±17.1)°vs.(153.7±16.5)°,P>0.05]。闭口组优良率为95.2%,开口组优良率为72.0%,闭口组腕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开口组(P<0.05)。结论闭口式截骨术在改善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患者尺骨变异、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开口式矫形截骨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腕关节功能 截骨术 植骨术 腕关节 畸形愈合
下载PDF
腓肠豆骨的形态特点及病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琳 侯卫坤 许鹏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1期1074-1076,共3页
腓肠豆骨是人常见的籽骨,其在人体膝关节中的解剖位置、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对于稳定膝关节的重要性以及与它相关的疾病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得临床医师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腓肠豆骨的解剖、分布,以及腓肠豆骨与膝关节相关疾病的关系作一综... 腓肠豆骨是人常见的籽骨,其在人体膝关节中的解剖位置、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对于稳定膝关节的重要性以及与它相关的疾病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得临床医师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腓肠豆骨的解剖、分布,以及腓肠豆骨与膝关节相关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在诊治膝关节疾病时加强对腓肠豆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豆骨 解剖学 局部 膝关节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