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唐丽 李莉明 +2 位作者 蒋耀军 刘宏建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下载PDF
定量CT参数联合血生化指标对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的评估
2
作者 杨行 廖凯 +3 位作者 夏春潮 刘江山 窦青瑜 李真林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参数联合血生化指标与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参加西南自然队列研究的受试者439例,将受试者按性别和年龄段(每隔10岁为1组)分4组,比较每组腰椎BMD,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两组的一般资... 目的探讨定量CT(QCT)参数联合血生化指标与中老年人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参加西南自然队列研究的受试者439例,将受试者按性别和年龄段(每隔10岁为1组)分4组,比较每组腰椎BMD,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两组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和QCT参数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各项参数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腰椎BMD与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腰椎BMD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腰椎BMD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男性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骨量正常组,甘油三酯(TG)和皮下脂肪(SFA)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女性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腹内脂肪(VFA)和总脂肪(TFA)都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男性腰椎BMD与年龄、HDL-C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BMI)、TG、SFA呈正相关(P<0.05),女性腰椎BMD与年龄、HDL-C、VFA、TFA均呈负相关(P<0.05)。年龄和HDL-C是男性腰椎BMD异常的危险因素,BMI是其保护因素,年龄和VFA是女性腰椎BMD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腹部脂肪堆积和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中老年人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腹部脂肪 血脂
下载PDF
基于QCT探究腰椎骨密度、肝脏脂肪含量及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3
作者 赵敏 党计锋 +4 位作者 王国华 杨雅晴 郝天琦 黄小铭 曲雪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153-156,共4页
目的基于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对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肝脏脂肪含量以及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 目的基于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对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肝脏脂肪含量以及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行中上腹部扫描的住院中老年患者233例,年龄41-80岁,其中男性119人,女性114人;对以上纳入研究人群的年龄、体重、身高、SUA等项目数据进行收集及整理,并计算出对应的体质指数(BMI);采用GE 256排Revolution CT扫描仪,并应用QCT测量软件测量腰椎骨密度、肝脏脂肪含量、VFA。结果腰椎BMD与SUA呈正相关,与肝脏脂肪含量、年龄、VFA呈负相关,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肝脏脂肪含量与年龄、BMI、VFA、SUA呈正相关,P<0.05,其统计学差异均具有意义;SUA与VFA、BMI呈正相关,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脂肪含量及年龄是影响腰椎BMD的危险性因素,SUA可能是影响骨代谢的保护性因素。随着SUA水平的升高,肝脏脂肪含量也随之增加,可能SUA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肝脏脂肪含量 血尿酸 腹内脂肪面积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价值
4
作者 高艳 潘小文 +1 位作者 董晚亭 肖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病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显示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中134例存在225处BME征象,以膝关节外伤患者中多见。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号强度主要为3级,占比97.78%(220/225),MRI常规序列显示主要为2级,占比43.11%(97/225),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不同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5.919,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清晰程度、空间分辨力、图像变形及诊断信心评分[(4.09±0.45)分、(3.65±0.42)分、(3.25±0.37)分、(4.21±0.38)分]均高于常规序列[(3.88±0.39)分、(3.41±0.36)分、(3.14±0.35)分、(3.97±0.34)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9,t=5.314,t=2.645,t=5.765;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噪比及周围组织对比噪声比[(2.07±0.23)、(5.52±0.64)]均大于常规序列[(2.01±0.22)、(5.17±0.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t=4.925;P<0.05)。结论:较MRI常规序列而言,磁共振PDWI-FS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效果,可为骨关节外伤性BME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 骨关节外伤 骨髓水肿 信号强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探讨定量CT及生物电阻抗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骨密度的关系
5
作者 张丽华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丁素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8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131例体检者行QCT和BIA测定的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线性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Bland-Altman评估两者测定VFA的一致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CT和BIA测定的VFA与BMD呈负相关(r=-0.197和r=-0.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BI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5~1.015);VFA(QCT)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1~1.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CT和BIA测量VF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VF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测定VFA的QCT和BI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采用BIA测定的VFA评估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内脏脂肪面积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定量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不同品种乌鸡肌肉品质与仿生感官评价研究
6
作者 马博闻 杨欣婷 +4 位作者 余雅男 张军民 贾亚雄 赵金山 秦玉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17-224,共8页
本文旨在比较五种乌鸡胸大肌(泰和乌鸡、盐津乌鸡、沐川乌鸡、旧院黑鸡、略阳乌鸡)肌内脂肪含量、黑色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及电子感官仿生评价的差异,为地方乌鸡品质感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五种乌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 本文旨在比较五种乌鸡胸大肌(泰和乌鸡、盐津乌鸡、沐川乌鸡、旧院黑鸡、略阳乌鸡)肌内脂肪含量、黑色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及电子感官仿生评价的差异,为地方乌鸡品质感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五种乌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黑色素含量存在组间的差异,呈现不同的梯度差距;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14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存在组间差异,其中略阳乌鸡与沐川乌鸡的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电子舌分析发现乌鸡滋味主要是鲜味、鲜味回味与苦味,其中鲜味回味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泰和乌鸡与盐津乌鸡具有一定的涩味回味;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乌鸡气味轮廓间存在有较大差异,盐津乌鸡与其他四种乌鸡间气味轮廓差距最大,在传感器响应上最小。综上,略阳乌鸡胸肌肉具有更好的品质,其具有更高的肌内脂肪、黑色素含量与氨基酸比例,并且电子感官仿生评价响应值都相对较高。同时,不同品种乌鸡都有其较突出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也为消费者选购乌鸡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肉 肌内脂肪 黑色素 氨基酸 电子感官仿生评价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评估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7
作者 关丽荣 徐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80-182,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骨矿化成分之外,骨微结构及微环境的变化对骨的完整性同样重要。常规MRI测得的信号强度比可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筛查,使用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评估骨孔隙度、胶原基质、骨的矿化... 骨质疏松症是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骨矿化成分之外,骨微结构及微环境的变化对骨的完整性同样重要。常规MRI测得的信号强度比可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筛查,使用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评估骨孔隙度、胶原基质、骨的矿化成分等,利用水脂分离技术能测量骨髓脂肪含量、组成以及T2^(*)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反映骨髓灌注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如纹理分析及深度学习进一步发展了MRI技术,本文总结了近期使用磁共振方法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MRI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骨髓脂肪 信号强度 骨密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及意义
8
作者 胡婕 练夏夷 +1 位作者 白莉 王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9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16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16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和骨钙素(OC)水平。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内脏脂肪面积、β-CTX和TPⅠNP分别为(110.12±16.65)cm2、(389.94±55.51)ng/mL和(55.78±9.9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值和OC分别为(-2.10±0.55)和(20.15±4.4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9.08±1.13)%,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内脏脂肪面积、β-CTX和TPⅠNP分别为(126.65±17.89)cm2、(410.03±48.87)ng/mL和(61.18±9.15)mg/L,明显高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患者(P<0.05),而OC为(15.53±2.68)ng/mL,明显低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患者(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β-CTX和TPⅠNP分别为(415.12±49.50)ng/mL和(60.79±9.50)mg/L,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而T值和OC分别为(-2.34±0.48)和(18.73±2.30)ng/mL,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观察组年龄≥72岁患者β-CTX和TPⅠNP分别为(408.47±50.02)ng/mL和(60.81±9.11)mg/L,明显高于年龄<72岁患者(P<0.05),而T值和OC分别为(-2.28±0.32)和(19.02±2.09)ng/mL,明显低于年龄<72岁患者(P<0.05);观察组体质指数≥22 kg/m2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为(125.61±18.60)cm2,明显高于体质指数<22 kg/m2患者(P<0.05)。内脏脂肪面积与T值、OC呈负相关(P<0.05),而与β-CTX和TPⅠNP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有一定关系,内脏脂肪面积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内脏脂肪面积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因果关联: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9
作者 宋继东 刘暾 +2 位作者 张心毅 赵家鑫 王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数据,暴露因素为全身脂肪量、全身水分量和去脂体质量,结局变量为跟骨骨密度。采用IVW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进...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人体成分与跟骨骨密度的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数据,暴露因素为全身脂肪量、全身水分量和去脂体质量,结局变量为跟骨骨密度。采用IVW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并行异质性、敏感性、多效性分析以检验结果可靠性。结果IVW法显示全身脂肪量与跟骨骨密度存在正向因果关系(β=1.10,95%CI 1.05~1.15,P<0.001),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与IVW法结果一致,敏感性分析显示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IVW法显示全身水分量与跟骨骨密度因果关系无统计学意义(β=0.96,95%CI 0.91~1.02,P>0.05);IVW法显示去脂体质量与跟骨骨密度之间因果关系无统计学意义(β=0.97,95%CI 0.91~1.03,P>0.05)。结论人体全身脂肪量与跟骨骨密度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 骨质疏松 全身脂肪量 跟骨骨密度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小鼠骨髓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钟家帅 冯玉梅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和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定向分化能力。方法从C57BL/6J小鼠股骨骨髓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中分别分离和培养BM-MSCs和AD-MSCs,分别使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两种...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和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定向分化能力。方法从C57BL/6J小鼠股骨骨髓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中分别分离和培养BM-MSCs和AD-MSCs,分别使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两种细胞定向分化。采用茜素红、阿利新蓝和油红O染色检测成骨、成软骨和成脂分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鉴定MSCs并检测定向分化相关基因Runx2、Sp7(成骨),Sox9、Col2a1(成软骨),Pparg和Cebpa(成脂)表达水平,确定细胞的定向分化能力。基于GEO数据库中GSE43804和GSE122778数据集的小鼠和人类BM-MSCs和AD-MSCs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分离培养得到的BM-MSCs和AD-MSCs细胞形态不同,AD-MSCs梭形形态更明显;两种细胞均表达CD29、CD44和CD90,不表达CD34和CD45。定向诱导后AD-MSCs的成骨和成脂分化程度高于BM-MSCs,而成软骨分化程度低于BM-MSCs(P<0.05);定向诱导后AD-MSCs中Runx2、Pparg和Cebpa mRNA表达水平高于BM-MSCs,Sox9 mRNA表达水平低于BM-MSCs(P<0.05)。小鼠和人的AD-MSCs高表达的基因富集于PPAR和WNT信号通路,BM-MSCs高表达的基因富集于软骨和骨发育信号通路。结论小鼠AD-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强于BM-MSCs,而成软骨分化能力弱于BM-MSCs,PPAR、WNT、软骨和骨发育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在决定BM-MSCs和AD-MSCs不同定向分化潜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 脂肪类 PPARγ Wnt信号通路 成骨分化 成软骨分化 成脂分化
下载PDF
骨髓脂肪对骨转移的影响及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
11
作者 谢青霖 张晓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背景:早期骨转移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活检是骨转移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且标本尺寸小等缺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 背景:早期骨转移的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活检是骨转移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且标本尺寸小等缺点,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定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等被广泛应用于骨转移的诊断,衍生的标志物包括表信号脂肪分数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均能反映骨髓脂肪含量。目前,对于骨髓脂肪在骨转移瘤发生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新焦点。目的:现就骨髓脂肪对骨转移的影响及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比较不同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骨转移的优劣势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etastases,bone marrow adipocyte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quantitative MRI,fat fracti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chemical shift encoding-based water–fat imaging”,中文检索词为“骨转移,骨髓脂肪,磁共振成像,定量磁共振成像,脂肪分数,磁共振波谱成像,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相关文献67篇。结果与结论:(1)骨髓脂肪细胞能通过分泌多种相关激素及细胞因子、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等多种途径协助骨转移的发生;(2)磁共振定量技术能够精确地定量脂肪组织,测量骨髓中脂肪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骨转移的诊断;(3)磁共振波谱成像能够通过不同质子的进动频率反映不同的代谢产物,因此可用于脂肪定量,是目前用于评估转移性骨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4)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可以使水和脂肪信号得以在正相位和反相位相分离,从而测量脂肪组织的信号,在鉴别椎体良恶性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骨髓脂肪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基于化学移位编码的水脂肪成像 综述
下载PDF
定量测量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对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王洋洋 周云烽 +1 位作者 沈天赐 刘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建立新发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PPAT)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纳入160例患者(骨转移组、非骨转移组各80例),在MRI图像上定量测量耻骨联合层面腹部皮下脂肪厚度(NFSP)、耻骨联合至椎... 目的:建立新发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PPAT)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纳入160例患者(骨转移组、非骨转移组各80例),在MRI图像上定量测量耻骨联合层面腹部皮下脂肪厚度(NFSP)、耻骨联合至椎体前缘的最短直线距离(FNPF)、耻骨联合层面后背部皮下脂肪厚度(BSF)、耻骨联合至前皮下最大距离(PSSF)、耻骨联合至前列腺的最大垂直距离(MDSP)、耻骨联合上缘切线至椎体前缘的距离(PSPF)、前列腺面积(PA)、前列腺周围脂肪面积(PPFA),分析其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筛选特征属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脂肪定量测量回归预测模型,并测试集进行验证。结果:MDSP、PSPF、FNPF、PPFA/PA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测试MDSP、PSPF、FNPF、PPFA/PA及包含上述4种特征的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在训练集AUC分别为0.90、0.78、0.72、0.80、0.92,在测试集AUC为0.87、0.86、0.68、0.79、0.98。结论:基于脂肪定量测量的列线图可很好地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骨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内脏脂肪 列线图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棕色脂肪变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刘晨洋 王瑾 +4 位作者 张文婷 王丽清 尹晓晓 赵俊楠 焦向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59-4867,共9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脂肪细胞的来源之一,且表达所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但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组织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究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对血管紧张素Ⅱ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野生型SD大鼠及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敲除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其培养至第3代,随机分为4组:野生组,基因敲除组,野生+血管紧张素Ⅱ组,基因敲除+血管紧张素Ⅱ组,在棕色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14 d,后2组在每次更换分化培养基的同时加入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棕色脂肪诱导分化、脂肪分解、β氧化和线粒体生物发生等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敲除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基因能够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β氧化、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增强线粒体功能来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这些发现为肥胖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治疗靶点,揭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脂肪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治疗目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棕色脂肪变 线粒体 β氧化 血管紧张素Ⅱ1a受体
下载PDF
血清BMP及PPARγ水平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骶髂关节脂肪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张宪萌 谭敏 +3 位作者 李文花 张瑞 毛婧 沈海丽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水平与脂肪化生的相关性,进而评估脂肪化生严重程度并预测早期结构进展。方法纳入30名axSpA病例和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水平与脂肪化生的相关性,进而评估脂肪化生严重程度并预测早期结构进展。方法纳入30名axSpA病例和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期临床、影像资料及血清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血清BMP4,BMP9和PPARγ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xSpA患者的脂肪化生程度与血清BMP4(r=0.581,P<0.001)和PPARγ(r=0.507,P=0.004)均具呈正相关关系。重度脂肪化生组的血清BMP4(17.290±7.880 pg/mL)高于无、轻度脂肪化生组(9.131±4.08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PARγ在重度脂肪化生组(104.561±49.764 pg/mL)亦高于无、轻度脂肪化生组(64.392±27.00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BMP4水平的升高可能是axSpA患者重度脂肪化生的危险因素(OR=1.367,95%CI:[1.026,1.822],P=0.033)。结论血清BMP4和PPARγ水平有助于评估axSpA患者的脂肪化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脂肪化生 骶髂关节 骨形态发生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下载PDF
母鼠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乳脂肪球膜对其子代骨骼生长和骨骼健康的影响
15
作者 韩立华 毛学英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探究了母鼠补充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对其子代骨骼生长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对SD母鼠灌胃MFGM(400 mg/kg),子代出生后21 d时断奶,然后饲喂高脂饲料直至14周龄(成年子代),测定出生时(0 d)、出生后... 探究了母鼠补充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对其子代骨骼生长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对SD母鼠灌胃MFGM(400 mg/kg),子代出生后21 d时断奶,然后饲喂高脂饲料直至14周龄(成年子代),测定出生时(0 d)、出生后第10天和第21天断奶前子代骨骼纵向生长情况和成年子代(14周龄)的肥胖和骨健康情况。研究发现,母鼠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MFGM后,与对照组相比,断奶前子代的体质量、身长、尾长、股骨长度和胫骨长度均无显著变化,生长板增殖软骨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的高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增殖软骨细胞特异性蛋白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 2α,COL2α)和肥大软骨细胞特异性蛋白X型胶原(collagen type X,COLX)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但是,母鼠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MFGM后,与对照组相比,成年子代由高脂饮食导致的体质量变化和白色脂肪组织积累均显著降低,骨髓腔脂肪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Runx2和OPG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RANKL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在母鼠妊娠期和哺乳期补充MFGM对断奶前子代的骨骼纵向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有效缓解成年子代由高脂饮食导致的骨髓腔脂肪细胞积累,改善骨代谢进程。研究表明:母鼠补充MFGM可对成年子代的骨骼健康发挥长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膜 生命早期 母亲营养 骨骼生长 骨骼健康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血清PTH、趋化素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16
作者 任晓静 程远 李园园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10-2914,共5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VFA)、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趋化素(Chemerin)水平,并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患者,根据BMD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n=36)...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VFA)、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趋化素(Chemerin)水平,并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患者,根据BMD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n=36)、骨量减少组(n=33)和骨质疏松组(n=32),选取同期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35)。比较四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血清指标和不同部位骨骼的BMD,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VFA、PTH、Chemerin与糖尿病患者L1~4BMD、股骨颈BMD、Wards三角BMD、全髋BMD的相关性。结果四组受检者在腰围、腰臀比、VF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TH、Chemerin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受检者在L1~4BMD、股骨颈BMD、Wards三角BMD、全髋BMD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结果显示,VFA、PTH、Chemerin与糖尿病患者L1~4BMD、股骨颈BMD、Wards三角BMD、全髋BMD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VFA明显增加,血清PTH、Chemerin水平明显上升,且VFA增加及血清PTH、Chemerin水平上升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脏脂肪面积 甲状旁腺激素 趋化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相关性
下载PDF
MRI评价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微循环变化研究
17
作者 耿加宏 周超 伍晗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价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NFH)患者的微循环变化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76例疑似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记录成像特征与微循环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价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NFH)患者的微循环变化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76例疑似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MRI检查,记录成像特征与微循环变化情况,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7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26例(股骨头坏死组)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骨关节炎组).股骨头坏死组的MRI的骨小梁模糊、骨髓水肿、局部囊变、线样征等占比分别为80.8%、84.6%、92.3%、80.8%,均高于骨关节炎组的12.0%、16.0%、50.0%、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组的核磁共振微循环脂肪分数、灌注分数均高于骨关节炎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判断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25例,MRI鉴别诊断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2%、1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RI鉴别诊断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77.结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在MRI上多表现为骨小梁模糊、骨髓水肿、局部囊变、线样征,伴随有微循环脂肪分数、灌注分数增加,MRI诊断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MRI 骨髓水肿 微循环 脂肪分数 灌注分数
下载PDF
MRI脂肪抑制技术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
18
作者 王国庆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35-273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技术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技术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T2加权脂肪抑制(FS-T2WI)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记录各序列扫描的异常信号,并对比两种脂肪抑制序列骶髂关节左右两侧影像均匀性、两侧臀部肌肉的SNR及CNR、骨髓水肿患者的SNR与CNR、两种脂肪抑制序列图像质量相关评分。结果:经MRI检测,60例AS患者中发现信号异常患者:T1WI 51例(85.00%),T2WI 48例(80.00%),脂肪抑制(FS-T2WI及STIR)59例(98.33%);60例患者中,FS序列右侧图像均匀性较左侧高,FS序列右侧SNR较左侧高,CNR较左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047、19.022、21.410,P<0.05);32例骨髓水肿患者STIR序列SNR及CNR均较FS序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7、6.330,P<0.05);STIR序列脂肪抑制均匀性、病变明显性、伪影、整体质量较FS序列高,解剖结构评分较FS序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74、73.891、34.326、25.544、20.440,P<0.05)。结论:采用MRI脂肪抑制技术能够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且脂肪抑制序列中的STIR序列图像质量更好,尤其对于骨髓水肿患者显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髓水肿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去分化脂肪细胞及其在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沈荧怡 曹希萌 胥春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再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脂肪干细胞在组织与器官修复和再生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研究,近年来,去分化脂肪细胞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也显露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去分化脂肪细胞表达干细胞相关标志,... 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再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脂肪干细胞在组织与器官修复和再生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研究,近年来,去分化脂肪细胞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也显露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去分化脂肪细胞表达干细胞相关标志,且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多向分化的潜能,此外,去分化脂肪细胞还具有获取方式微创、增殖能力强、同质性高等优势。目前,去分化脂肪细胞在基于支架及无支架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结果均能证实其促进骨再生的有效性,但其细胞学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细胞培养纯度尚不够高、表型特性不完全明确和去分化机制不明晰等。相信随着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定向诱导其成骨分化的方法不断发展完善,去分化脂肪细胞有望在未来成为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优异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学 去分化脂肪细胞 细胞去分化 骨再生 颌面修复术 脂肪干细胞 脂肪细胞
下载PDF
腰椎脂肪分数联合R2^(*)值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刘鹏飞 连振刚 李逵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脂肪分数(FF)和R2^(*)值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及双能X线(DXA)检查。分析FF、R2^(*)和骨密度(BMD)的相... 目的探讨腰椎脂肪分数(FF)和R2^(*)值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完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及双能X线(DXA)检查。分析FF、R2^(*)和骨密度(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F和R2^(*)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按照T值的不同分为三组,包括骨质正常组30例、骨质降低组41例、骨质疏松症组49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D、FF、R2^(*)无明显差异(P<0.05)。R2^(*)和BMD呈正相关(r=0.5339,P<0.05);FF和BMD呈负相关(r=-0.6470,P<0.05);FF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93(95%CI:0.837~0.949),截断值为56.0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0%、83.10%,约登指数为0.668。R2^(*)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AUC为0.843(95%CI:0.771~0.914),截断值为138.31Hz,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60%、81.70%,约登指数为0.613。二者联合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931(95%CI:0.889~0.97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60%、93.00%,约登指数为0.705。二者联合诊断效能优于二者单独使用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腰椎R2^(*)和FF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症,二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 R2^(*) 脂肪分数 骨质疏松症 诊断价值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