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wear analysis of a bone-handled microblade excavated at Shangzhai site in Beijing: Evidences from ESEM 被引量:1
1
作者 CUI TianXing YANG Qin +2 位作者 YU JinCheng ZHOU ShuangLin ZHAO Chao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1335-1342,共8页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has been challenged recently that microblades with handles are only tools for hunting and gathering in the Neolithic Age. Some scholars argued that microblades actually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has been challenged recently that microblades with handles are only tools for hunting and gathering in the Neolithic Age. Some scholars argued that microblades actually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arl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olithic. However, both of these opinions lacked direct evidence.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idues of the bone-handled microblade excavated at the Shangzhai site in Pinggu, Beijing. The ESEM observation and EDX analysis show that at the edge of this bone-handled microblade are Ca, P, C, O or C, N, O, etc, which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its function, namely that this microblade may have been dealt with animals.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layer of glue at the back of the microblade with barium and zinc salt distributed evenly in it, this new discovery sheds new light on adhesive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zhai CULTURE bone-handled microblade MICROWEAR analysis ESEM EDX
原文传递
环青海湖地区细石叶遗存新发现
2
作者 韩芳 李冀源 +8 位作者 乔虹 徐海伦 何虹霖 高璇 吕红亮 杜战伟 蔡林海 甄强 马文灵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52,共14页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动物骨骼碎片及磨制骨器。初步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500年左右。本文是对此次调查和发掘结果的初步报告与研究,新发现的石器地点为讨论史前狩猎采集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区域的利用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达玉地点 细石叶 全新世早期 骨器
下载PDF
西藏札达日乌孜细石器地点石制品研究
3
作者 朱之勇 熊娟 +3 位作者 唐睿 于春 席琳 张建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本文采用类型学、数量统计等方法,对2019年在西藏札达县日乌孜细石器地点调查中所获得的石制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其石制品类型包括普通石核、楔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石叶、细石叶、尖状器、石锥、砍砸器及各类刮削器等,属典... 本文采用类型学、数量统计等方法,对2019年在西藏札达县日乌孜细石器地点调查中所获得的石制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其石制品类型包括普通石核、楔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石叶、细石叶、尖状器、石锥、砍砸器及各类刮削器等,属典型细石器遗存。根据文化内涵及特征,推断日乌孜细石器地点为一处古人类的临时石器加工场所,年代可能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即距今7200~6000年之间。本项研究详细揭示了日乌孜细石器地点的文化面貌,有利于推动西藏西部的细石器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 日乌孜 细石器
下载PDF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4
作者 仪明洁 曹彧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 起源 船形石核 楔形石核 环境驱动力
下载PDF
河北阳原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基本材料与初步认识
5
作者 冯玥 梅惠杰 +2 位作者 谢飞 孙秀丽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 马鞍山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北岸二级阶地,是虎头梁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1998年发掘获得多层古人类活动面,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数以万计,编号标本3549件,遗迹包括十余处火塘和一个可能为储藏坑的遗迹。^(14)C测年的贝叶斯模型显示,遗址校正后的年代大致距今1.7-1.5万年。石制品以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原料,以楔形细石核技法为主要特征,石器类型多样;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主要为羊、马、牛等大中型偶蹄动物,还有少量鸵鸟蛋皮串珠和1件骨锥。这些发现为认识泥河湾盆地与东北亚地区在更新世末期的人群交流与文化互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是探讨华北北部地区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历史过程的关键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遗址 细石核 虎头梁遗址 东北亚 旧石器-新石器过渡
下载PDF
The earliest evidence for a microblade adaptation in the remote,high altitude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6
作者 Yingshuai JIN Xiaoling ZHANG +7 位作者 Shejiang WANG Junyi GE Wei HE Wa DA Yunyao TAN Ziyi YANG Christopher MORGAN Xing G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61-1573,共13页
Microblade assemblages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ound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and are thought to indicate large scale migration to and settlement of the TP.Few microblade sites,... Microblade assemblages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ound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and are thought to indicate large scale migration to and settlement of the TP.Few microblade sites,however,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excavated,especially in the remotest,highest-elevation regions of the TP.The timing of the large-scale arrival,spread,and permanent settlement of people on the TP therefore remains controversial.In this paper,we report on a recently excavated site,Locality 3 of the Nwya Devu Site(ND3),located at 46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masl),near the shore of Ngoin Lake,on the interior TP.Our analyses reveal a fairly typical microblade techn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two types of microblade cores:wedge-shaped and semi-conical,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throughout North China.Using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dating and AMS^(14)C dating,the age of ND3 ranges from 11 to 10 ka.This date range indicates ND3 is the oldest microblade site yet recorded in the remote,high-elevation regions of the TP and thus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when and how hunter-gatherers using microblades began exploiting the higher altitudes of the TP.Taken together,studies at ND3 and throughout the TP suggest that a microblade adap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prolonged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plateau and that microblade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diating the risks and facilitating the mobility necessary to permanently inhabit the 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terior of Tibetan Plateau Nwya Devu locality 3 microblade Early Holocene High altitude adaption
原文传递
Organic and Inorganic Pigments from Commercial Inks Used in Eyebrows’ Microblading: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Safety Use by 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Assay
7
作者 Célia Marisa Oliveira-Ramos Edson Hideaki Yoshida +1 位作者 Yoko Oshima-Franco Valquíria Miwa Hanai-Yoshida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1年第4期330-341,共12页
<strong>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trong> The aesthetic products’ safet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marke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mutagenic potential of commercial inks. I... <strong>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trong> The aesthetic products’ safet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marke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mutagenic potential of commercial inks. It was formulated with organic (P1) and inorganic (P2) pigments for eyebrows microblading using a validated method by regulatory agencies, the <em>Salmonella</em>/microsome assay, to assure the safety of use. <strong>Methods:</strong> The assay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steps: preliminary toxicity, medium without (-S9), and presence (+S9) of metabolic activation. The strains, auxotrophic to histidine (His-) TA97a, TA98, TA100, and TA102, were exposed to both types of inks, in triplicate, compared to negative and positive controls.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values with mutagenic index ≥ 2.0 were indicative of mutagenicity. <strong>Results:</strong> The inks with organic (P1) and inorganic (P2) pigments were not toxic to TA98 and TA100 S. <em>typhimurium</em> tester strains, even at concentrations applied in humans. Both inks were not mutagenic either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metabolic activation in the tested concentrations, including that applied in humans. The assay showed that P1 and P2 were not direct (-S9) or indirect (+S9) mutagens as commercially formulated. <strong>Conclusions:</strong>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plying these inks on organisms with microsomal enzymes, including humans, is safe since no compound in the inks became more toxic to induce the 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 Test Cosmetic Tattooing microblading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8
作者 仪明洁 余官玥 +1 位作者 陈福友 张晓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0-603,共14页
2017年7月对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约4 m2,出土石制品684件。14C测年显示,遗址距今约1.7万年。石制品以石片类数量最多,细石叶丰富,石核数量很少,另有少量无明显人工打制痕迹的搬入石块;石器少,仅有1件刮削器和2件... 2017年7月对泥河湾盆地白洗沟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约4 m2,出土石制品684件。14C测年显示,遗址距今约1.7万年。石制品以石片类数量最多,细石叶丰富,石核数量很少,另有少量无明显人工打制痕迹的搬入石块;石器少,仅有1件刮削器和2件锛状器,但经过精致修理且标准化程度高。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及细石叶生产流程的分析显示,石片类产品形态、技术均展现出与细石核预制和修型的高度相关性;共发现19个拼合组;细石核技法属北方系或涌别系,技术稳定娴熟,多根据毛坯特点简化预制程序。综合泥河湾盆地发现的细石器遗存,以末次盛冰期的结束、全新世的到来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对应细石叶技术萌芽、流行与衰落三个阶段。从早期到晚期,文化遗存构成渐趋丰富,人类的群体流动性逐渐降低,社会组织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 考古学 石制品 细石叶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2014年山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3号探方的发掘报告
9
作者 杜水生 张婷 任海云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8-650,共13页
2014年夏季,我们对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地点北部进行了发掘,本文对其3号探方(QX2014-T3)的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T3的面积为6 m2,出土石制品1036件;其中,183件出自上文化层,853件出自下文化层。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和黑色燧石,另... 2014年夏季,我们对下川遗址的富益河圪梁地点北部进行了发掘,本文对其3号探方(QX2014-T3)的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T3的面积为6 m2,出土石制品1036件;其中,183件出自上文化层,853件出自下文化层。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和黑色燧石,另外还有少量的玛瑙、硅质泥岩等。下文化层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其中,石器的类型包括重型石斧、研磨器、石锤和轻型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锯齿状器、楔形析器、圆头刮削器、齿状器、琢背小刀,赤铁矿;打片和修理均采用为简单的锤击法;年代为40~30 kaBP。上文化层发现的石制品以细石叶产品为主,石核包括普通的多台面石核、锥形细石核、船形细石核,石片为普通石片和细石叶共存,石器包括刮削器、圆头刮削器等;年代晚于30 k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川 石制品 细石叶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自然地理分区视角下的青藏高原细石叶技术遗存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英帅 张晓凌 +4 位作者 何伟 杨紫衣 谭韵瑶 王社江 高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古人类在高原进驻和扩散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复杂打制石器技术,极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目前该技术遗存几乎遍布整个高原,为探讨古代人群在该区域的迁...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古人类在高原进驻和扩散的历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复杂打制石器技术,极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目前该技术遗存几乎遍布整个高原,为探讨古代人群在该区域的迁徙和扩散过程提供了重要材料。青藏高原地域广大,包含多个地理区域,在气候与地貌环境上差异巨大,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借鉴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以自然分区视角观察不同细石叶技术遗存在高原的分布,进而分析细石叶技术人群在高原的适应过程,为探讨细石叶技术在高原的传播以及细石叶技术人群在高原的扩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分区 青藏高原 细石叶技术 高海拔地区 人类迁徙
下载PDF
细石叶功能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11
作者 曾晨茹 仪明洁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3,共10页
细石叶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复合工具的组成部分,在古人类狩猎和动植物加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细石叶的功能开展研究是探索旧石器时代遗址功能、古人类生计模式和古人群迁徙扩散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细石叶功能研究的... 细石叶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复合工具的组成部分,在古人类狩猎和动植物加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细石叶的功能开展研究是探索旧石器时代遗址功能、古人类生计模式和古人群迁徙扩散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细石叶功能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石器功能的研究方法入手,归纳总结典型案例,并概括这些研究对分析细石叶技术的起源和传播、遗址功能、古人类适应环境的行为及生计模式的改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前,细石叶功能研究在实验考古、微痕和残留物分析等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提取到细石叶用于狩猎、加工肉类、采集和收割植物、钻孔、刻槽等活动的考古学证据。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标本抽样方法和分析手段有待细化、实验和研究案例较少以及研究方法有局限性等问题。未来对细石叶功能的研究仍需以考古学问题为导向,在模拟实验、微痕和残留物分析的定量化方面做出努力,在更多遗址和地区开展细石叶的功能研究,并结合遗址出土的其他材料和古环境背景做出有关人类行为的考古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 功能分析 旧石器时代晚期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东北亚楔形细石核模拟剥片实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仝广 李锋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细石叶技术遗存,楔形细石核是该技术组合中的重要代表。楔形细石核因为多样的类型、广泛的分布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其展开分析,其中模拟剥片实验发挥着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亚地区涌现出大量细石叶技术遗存,楔形细石核是该技术组合中的重要代表。楔形细石核因为多样的类型、广泛的分布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其展开分析,其中模拟剥片实验发挥着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位学者对东北亚地区广泛分布的楔形细石核进行了模拟剥片实验,尝试使用直接打击法、间接打击法、压制法从该类石核上剥制细石叶,设计了多种与剥片工艺配合使用的石核固定方式,还从原料选择策略、石核预制方法等角度展开讨论。本文从选用原料、预制石核、剥片工艺与固定方式等方面对这些实验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剖析,并对模拟实验在细石叶技术研究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启示并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细石叶技术 楔形细石核 剥片实验
下载PDF
楔形细石核压制剥片技术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仝广 李锋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楔形细石核技术是东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剥片技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参考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湧别系技术,设计了细石叶剥离实验,并检验了剥片面宽度、棱脊高低、杆尖粗细和固定方式等多个变量与细石... 楔形细石核技术是东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剥片技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参考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湧别系技术,设计了细石叶剥离实验,并检验了剥片面宽度、棱脊高低、杆尖粗细和固定方式等多个变量与细石叶形态的关系,揭示了连续剥制规范细石叶的技术要素。实验结果表明,棱脊是影响细石叶形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利用较高的棱脊才能连续地剥取规整的产品;为了维持较高的棱脊,细石核的剥片面不宜太宽,否则棱脊将变矮,影响规则细石叶的连续生产;使用压制法剥取细石叶时,细尖压杆更能有效、稳定地利用棱脊;对楔形细石核的固定实验表明,楔状缘有用来加固石核以达稳定之目的。本次实验描述了楔形细石核剥片的多项技术细节,为今后理解考古材料中的相关发现,并为讨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扩散和适应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石制品 实验 打制 压制 细石叶
下载PDF
水洞沟12号地点的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德成 陈福友 +3 位作者 张晓凌 裴树文 高星 夏正楷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303,共9页
水洞沟遗址12号地点(SDG12)是一处以细石叶技术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其文化层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中上部。地层时代从距今4.7万年至1.1万年左右,文化层时代为距今约1.1万年,处于更新世与全新世的过渡时期,略经流水改造,为原地埋... 水洞沟遗址12号地点(SDG12)是一处以细石叶技术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其文化层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中上部。地层时代从距今4.7万年至1.1万年左右,文化层时代为距今约1.1万年,处于更新世与全新世的过渡时期,略经流水改造,为原地埋藏。孢粉组合特征显示在整个地层发育期内该地区是以麻黄属+藜科+霸王属+蒿属+禾本科组合为主的植被类型,为气候比较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植被景观。在SDG12地点文化层堆积时期,气候相对暖湿,附近尚生长着沼生植物和榆、栎、桦等温带落叶阔叶乔木,为稀树荒漠草原环境。SDG12地点的古人类活动及古环境特征的分析对了解水洞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北方细石叶文化研究提供了确切的地层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12号地点 灰烬层 细石叶 古环境 地层划分
下载PDF
李家沟遗址的石器工业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幼平 张松林 +4 位作者 顾万发 汪松枝 何嘉宁 赵静芳 曲彤丽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本文介绍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并进行简要讨论。该遗址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多个文化阶段的遗存。石器工业在不同文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除了旧石器晚期较早阶段的石片石器组合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 本文介绍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并进行简要讨论。该遗址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多个文化阶段的遗存。石器工业在不同文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除了旧石器晚期较早阶段的石片石器组合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细石器组合之外,还在新石器早期文化乃至裴李岗文化阶段的文化遗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打制石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与典型细石器共存的磨刃石锛与陶片。通过对石制品的初步观察可知,打制石器并不只存在于旧石器时代,而是延续到新石器早期甚至可能裴李岗文化时期,打制石器仍然在继续使用。这种情况说明,李家沟以及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的变化过渡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沟遗址 旧石器 新石器 细石器 陶器
下载PDF
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淳 张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9,共13页
本文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细石叶工业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以及从戈壁石核开始的各国学者对亚美史前文化联系的国际探索。目前细石叶的年代以俄国阿尔泰山地区的发现为最早,而在美国俄勒冈州则延续到公元1000年左右。早期的细石叶研究主要采... 本文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细石叶工业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以及从戈壁石核开始的各国学者对亚美史前文化联系的国际探索。目前细石叶的年代以俄国阿尔泰山地区的发现为最早,而在美国俄勒冈州则延续到公元1000年左右。早期的细石叶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类描述和传播论的文化历史学范式。借鉴日本学者的方法,我国学者开始采用技术-类型学来根据细石核剥片过程对出土材料进行分类,命名了各种楔形石核的技法。之后,我国学者尝试从功能-适应的视角来对细石叶工业进行研究和解释。本文第二作者对以前的方法论做了再思,提出了"细石叶社群"的概念。旨在从环境适应和资源利用的角度思考细石叶社群的结构、信息交流和技术知识的互动,深入研究这类技术的发明和扩散的动因,以便更好了解这类石器技术在史前狩猎采集群中的文化意义和适应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技术 起源 传播 方法论 再思 细石叶社群
下载PDF
青南高原登额曲流域的细石叶工艺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芳 蔡林海 +4 位作者 杜玮 何元洪 李佩 马春燕 吕红亮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9,共17页
本文以2012年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登额曲下游河段调查所得的细石核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该流域的细石叶工艺。研究表明,石制品原料为通天河两岸的河滩砾石,主要为硅质岩。流域内楔形细石核为主要类型,细石核原型以石片为主,台面更新频繁,... 本文以2012年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登额曲下游河段调查所得的细石核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该流域的细石叶工艺。研究表明,石制品原料为通天河两岸的河滩砾石,主要为硅质岩。流域内楔形细石核为主要类型,细石核原型以石片为主,台面更新频繁,可见局部更新和全部更新两种方式,局部更新表现为沿台面周缘向内打下浅平、细小的片疤,全部更新表现为将原台面全部修掉。细石核楔状缘预制包括两面加工和单面加工两种方式。作业面更新可见局部更新、全部更新和作业面转移三种方式。局部更新表现为修掉原有作业面的一部分,全部更新即将原有作业面全部修掉,作业面转移表现为转向细石核后缘继续剥取细石叶。细石叶工艺对比研究显示,该区域细石叶工艺与"阳原技术"和"拉乙亥技术"在细石核原型选择、毛坯制作、台面更新以及细石叶剥取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南高原 登额曲 细石叶 楔形细石核
下载PDF
水洞沟第12地点2007年出土石核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仪明洁 高星 +2 位作者 王惠民 裴树文 陈福友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9,共14页
本文是对2007年发掘获得的水洞沟第12地点石核类石制品的系统分析,研究对象包括锤击石核46件、砸击石核82件、细石核95件。通过对石核的尺寸、技术特征分析发现,锤击石核是细石核的预制阶段;砸击技术的开发对象多是以燧石为代表的优质石... 本文是对2007年发掘获得的水洞沟第12地点石核类石制品的系统分析,研究对象包括锤击石核46件、砸击石核82件、细石核95件。通过对石核的尺寸、技术特征分析发现,锤击石核是细石核的预制阶段;砸击技术的开发对象多是以燧石为代表的优质石料,尺寸小,不适于锤击及间接剥片技术的应用;细石叶技术是该遗址的核心剥片技术,其中以楔形石核的打制技术最成体系。这种以细石叶技术为主体的文化现象,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的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性,是人类在气候波动的条件下实现适应生存的重要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晚期 水洞沟第12地点 石核 类型学 细石叶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甘南县旧石器地点发现的新材料 被引量:4
19
作者 关莹 李有骞 +3 位作者 邢松 黄立平 程力 周振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库周边发现多处旧石器地点以及原料产地。经对该地区的踏勘调查和对一处地点的小规模剖面清理发现,环太平湖地区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其中石制品数量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疑似的半地穴遗迹。这些遗存代表了当时该地区较大的古人类活动规模,周边出产的优质石制品原料为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力要素,使这一地区孕育出了成熟的石叶、细石叶技术产品。对广合屯第1地点下部风化壳中炭屑的^(14)C测年结果表明,这些石制品的年代应晚于距今3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甘南县 年代 细石叶
下载PDF
虎头梁遗址楔型细石核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朱之勇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本文以动态类型学和操作链思想为指导,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虎头梁遗址中的444件楔型细石核进行了研究。根据台面生成方式的不同将这批楔型细石核分成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Ⅰ型的台面为刃状,Ⅱ型的台面为平面状。通过对石叶疤的测... 本文以动态类型学和操作链思想为指导,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虎头梁遗址中的444件楔型细石核进行了研究。根据台面生成方式的不同将这批楔型细石核分成Ⅰ型和Ⅱ型两个大类。Ⅰ型的台面为刃状,Ⅱ型的台面为平面状。通过对石叶疤的测量得知,从两类细石核上剥离的细石叶的宽度基本一致,都集中在3—8mm之间。Ⅰ型细石核剥离的细石叶的长度集中在15—40mm之间,Ⅱ型则集中在10—40mm之间,Ⅰ型细石核较Ⅱ型细石核有更多剥离下较长细石叶的可能性。两类细石核所采用的原料包括火山角砾岩、硅质岩、流纹岩、石英岩、碧玉、玛瑙、英安岩、黑曜岩及水晶等9种,以火山角砾岩和硅质岩为主,原料利用方面没有大的差别。将石核按剥片阶段划分为预制、剥片、中止、终极4种,处于不同阶段的石核被废弃的原因是不同的,包括毛坯中存在瑕疵、剥片失误以及用尽遗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头梁 楔型细石核 剥片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