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胚成骨细胞移植修复异体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闫爱民 刘力 +1 位作者 陈秉礼 王智彪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将胎兔成骨细胞与明胶海绵复合体移植于异体兔的骨缺损处 ,以促进骨折愈合 ,从而为临床上异体成骨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组织块法将从胎兔颅骨中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经体外繁殖并冻存复苏后与明胶海绵复合形... 目的 将胎兔成骨细胞与明胶海绵复合体移植于异体兔的骨缺损处 ,以促进骨折愈合 ,从而为临床上异体成骨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组织块法将从胎兔颅骨中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经体外繁殖并冻存复苏后与明胶海绵复合形成复合体回植于异体兔的胫骨钻孔缺损处作为实验侧 ,对侧以明胶海绵吸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 ,分别于细胞植入后 1、3、5、7、9、11、15周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切片检查 ,并于 1、4、7、9周行X线检查 ,比较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和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1)植入异体成骨细胞明胶海绵复合体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2 )实验侧较对照侧骨愈合时间明显提前 (约 2周 )。结论 胚胎成骨细胞修复异体骨缺损能促进骨愈合 ,且在修复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修复 骨缺损
下载PDF
珍珠层人工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放射学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钧 陈建庭 +1 位作者 唐焕章 杨春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用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N/P)复合同种异体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s)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并从放射学角度评价成骨效果。方法:手术制作18只新西兰大白兔15mm双侧桡骨缺损模型;体外培养同种异体成骨细胞,分别种植到珍珠层/聚乳酸... 目的:用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N/P)复合同种异体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s)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并从放射学角度评价成骨效果。方法:手术制作18只新西兰大白兔15mm双侧桡骨缺损模型;体外培养同种异体成骨细胞,分别种植到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和聚乳酸(PLA)材料上。以复合OBs的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为实验组(ON),以复合OBs的聚乳酸(OP)和未复合OBs的珍珠层/聚乳酸人工骨(N)作对照组,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取材,经大体观察、X线、放射学评分和X线阻射密度值来评价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合OBs的N/P人工骨的试验组放射学评分和X线阻射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在新骨形成的同时,珍珠层粉未完全降解。结论:珍珠层人工骨能较好地修复兔桡骨骨缺损,在复合成骨细胞后修复效果更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聚乳酸 成骨细胞 骨缺损
下载PDF
双柱双接骨板技术治疗伴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军 周雪峰 +2 位作者 白克文 王蒙 鲍磊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4期332-334,309,共4页
背景:对于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掌侧入路接骨板固定虽为常用手术方式,但其固定不牢固,临床疗效欠佳,而背侧入路使用双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使用双接骨板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背景:对于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掌侧入路接骨板固定虽为常用手术方式,但其固定不牢固,临床疗效欠佳,而背侧入路使用双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使用双接骨板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采用背侧入路在桡骨的桡侧柱与中间柱放置两块解剖自锁接骨板治疗背侧皮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6岁,平均60.5岁。骨折按AO分型:C2型21例,C3型9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 min。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目前无与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中间柱和桡侧柱双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接骨板 内固定 骨质缺损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退变与益气化瘀方的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 董芳芳 +5 位作者 李晓锋 许金海 舒冰 施杞 王拥军 周重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4481-4487,共7页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与椎间盘软骨的正常生理及病理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维持软骨组织在低氧环境中的正常活性,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后,软骨组织无法维持其正常低氧状态,导致软骨组织营养供应障碍,使软骨细胞处于异常缺血缺氧状...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与椎间盘软骨的正常生理及病理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维持软骨组织在低氧环境中的正常活性,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后,软骨组织无法维持其正常低氧状态,导致软骨组织营养供应障碍,使软骨细胞处于异常缺血缺氧状态,长此以往,软骨组织会发生退变。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软骨退变情况,以及中药复方益气化瘀方对减缓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软骨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将杂交繁殖获得同窝的低氧诱导因子1α+/+对照小鼠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分别分为为2.5月龄组和4.5月龄组(n=6)。分别在2.5、4.5月龄处死相应小鼠,取L4-6腰椎进行藏红固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染色及分析。②取12只0.5月龄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益气化瘀方组。灌胃给药2个月后,取两组小鼠的L4-6椎间盘进行藏红固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染色及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低氧诱导因子1α-/-小鼠:2.5月龄组椎间盘软骨组织出现破损和骨化,细胞分布不均匀,软骨细胞减少,椎间盘软骨中Ⅱ型胶原和Sox9表达降低,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增加;4.5月龄组椎间盘软骨损伤更加严重,Ⅱ型胶原蛋白与Sox9表达进一步降低,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进一步上升。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化瘀方干预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藏红固绿染色显示软骨骨化和缺损减轻,软骨细胞数目较多,分布较均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化瘀方组椎间盘软骨中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升高,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减少。说明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椎间盘软骨退变,并且这种退变随着小鼠增龄而加重;益气化瘀方可以减轻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的椎间盘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与生物活性因子 益气化瘀方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敲除小鼠 椎间盘 软骨退变 骨化 骨缺损 Ⅱ型胶原 软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Study of treating tibial large bone defect with migration of lengthened bone segment in goats
5
作者 杨柳 李起鸿 +2 位作者 周仲安 谭祖键 彭亦良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theeffectsof migrationof lengthenedbonesegment(MLBS)on thebloodcirculation andrepairremodelingprocessat theendsof largebonedefectof a longbone.Methods:A totalof18adultgoats wereusedand morethan35%of ... Objective:To studytheeffectsof migrationof lengthenedbonesegment(MLBS)on thebloodcirculation andrepairremodelingprocessat theendsof largebonedefectof a longbone.Methods:A totalof18adultgoats wereusedand morethan35%of the originallengthof theirlefttibiawas resected.Uppermetaphysiotomyto lengthenupperpartof thetibiawas doneandthelengthenedbonesegmentwas migratedto repairthelargebone defect.TheresultswereobservedwithX-rayfilms,Chinese-inkpermeatedtransparentsectionsandhistological study.Results:AfterMLBS,thedefectendsof thetibiaweresuppliedwithabundantbloodcirculationwhich resultedin rapidandsolidlongbonehealing.Conclusion:Repairof largebonedefectof longboneswithMLBS providesa newmethodforclinical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lengthening boneremodeling externalskeletonfixator bloodcirculation bonedefect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胫骨缺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阳 房艳 +3 位作者 柏树令 田晓红 佟浩 侯伟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应用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小鼠胫骨5mm的缺损,探讨其对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BMSCs,进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制备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 目的应用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小鼠胫骨5mm的缺损,探讨其对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BMSCs,进行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检测。制备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的新型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结构,检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降解率。制备小鼠胫骨5mm离断性缺损模型30只,分3组进行骨修复,每组10只:A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复合BMSCs);B组(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材料);C组(单一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BMSCs)。于8周时各组动物麻醉并取材,HE染色观察缺损区成骨情况,X线检测骨修复情况。结果原代分离的BMSCs具有成纤维细胞形态,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符合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制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支架具有丰富的孔隙,支架内部孔隙间有广泛的交通,孔隙大小均匀,直径为100~200μm,孔隙率72.3%~92.7%之间,平均为82.5%左右,支架降解率为(60.3±5.4)%。修复8周后,A组可见支架材料大部分降解,无炎性反应,并见大量成熟板层骨样结构。X线评分显示A组在缺损区可见新生骨痂且新骨密度增高,形成骨桥并与两端桥接,而B、C组效果不理想,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纳米级材料"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BMSCs对于小鼠胫骨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羟基磷灰石 胶原蛋白 壳聚糖 骨缺损 扫描电子显微镜 小鼠
下载PDF
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骨缺损
7
作者 王志永 刘显良 赵忠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骨不连、骨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者,6例骨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 目的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因胫骨中、下段1/3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方法从1997~2001年,对9例胫骨中、下段1/3骨不连、骨缺损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9例患者,6例骨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动静脉危象,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后,骨皮瓣成活。术后随访X线显示:8例16周骨折达骨性愈合;1例远端骨折不连,再行植骨术,术后12周骨折愈合。3年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是治疗胫骨中、下1/3段因粉碎性骨折而致的骨不连、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骨缺损 骨皮瓣 移植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两种骨搬移技术对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焕弟 丁芳 +2 位作者 李建平 张芳 白晋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674-2677,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架和环状外固定架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固定架分为单边祖与环形组,每组...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架和环状外固定架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固定架分为单边祖与环形组,每组均60例.单边组采用单边外固定架,环形组采用Ilizamv环形外固定架.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单边组与环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钉道感染、牵拉区域软组织疼痛、一期骨性愈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骨延长长度、固定架固定时间及固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固定期间膝关节活动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环形组膝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在16°~30°的占比低于单边组,0°~15°的占比高于单边组(Z=3.214,P=0.012);单边组治疗优良率为96.7%,环形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4,P=0.154).结论单侧外固定架和环状外固定架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有效地抑制炎症,促进骨和软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外固定架 环形外固定架 骨搬移技术 股骨慢性骨髓炎 骨缺损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制备人工骨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骨缺损 被引量:19
9
作者 沈聪聪 张艳 +5 位作者 李青峰 朱明 侯亦康 曲淼 许祐荣 柴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三维CT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个性化人工骨,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骨缺损,矫正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效果。 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曾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7...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三维CT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个性化人工骨,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骨缺损,矫正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效果。 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曾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7岁;术后发生双侧下颌骨形态不对称,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至此次修复术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2个月。首先采集患者三维CT扫描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基于镜像原理设计个性化下颌角模型,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缺损模型并制作相应人工骨植入缺损区。 结果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50 min。术后口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7个月。术后患者面部对称性显著改善,双侧下颌骨形态对称;术后3个月CT三维重建检查示人工骨契合度满意。 结论三维CT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个性化人工下颌骨,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不对称畸形治疗提供了一种精确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 人工骨 骨缺损修复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术中骨缺损不植骨的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燕晓宇 罗从风 +2 位作者 曾炳芳 俞光荣 王以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对残留的骨缺损不予植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制备跟骨骨折模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残留骨缺损不予植骨,术后进行加载和被动运动试验,测定跟骨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参数的变化;并对植骨与不植骨...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对残留的骨缺损不予植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制备跟骨骨折模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残留骨缺损不予植骨,术后进行加载和被动运动试验,测定跟骨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参数的变化;并对植骨与不植骨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跟骨参数的变化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残留的骨缺损不予植骨,钢板螺钉固定后跟骨的强度和承载能力高于正常跟骨,足弓的稳定性与正常足相当;足踝部被动运动试验前后,跟骨几何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与未植骨比较,跟骨几何参数的改变、关节面再塌陷的发生率和功能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掌握合理的复位固定方法,对跟骨骨折术中残留的骨缺损不予植骨并不增加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再塌陷的危险,不影响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骨缺损
原文传递
成人和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静 梅凌云 +1 位作者 贺楚峰 冯永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85-1789,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和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在临床表现、CT影像、耳漏部位及手术操作等方面的差异性。方法:6例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中,成人4例,儿童2例。均采用经乳突入路的手术方式。4例成人患者中,2例漏口位置在乳突盖、1例在鼓室盖、1例... 目的:分析成人和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在临床表现、CT影像、耳漏部位及手术操作等方面的差异性。方法:6例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患者中,成人4例,儿童2例。均采用经乳突入路的手术方式。4例成人患者中,2例漏口位置在乳突盖、1例在鼓室盖、1例在窦脑膜角,内耳结构未见异常,骨质缺损部位采用自体游离肌肉、筋膜、耳脑胶封堵;2例儿童缺损部位在前庭窗且伴有内耳发育异常,瘘口位置采用游离肌肉加筋膜加肌肉分层哑铃型填塞。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未再复发;另外1例成人患者左耳术后1年复发、第2次术后2年复发、第3次术后1年半未复发,右耳术后3年未复发。结论:成人和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漏临床表现不同,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对于漏口部位的判断非常重要,特别是成人患者应该明确脑脊液耳漏的位置及漏口数量,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MONDINI畸形 颞骨缺损
原文传递
保留骨膜对兔股骨节段性缺损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朝晖 赵玉祥 +1 位作者 王大伟 栾兆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41-1647,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新西兰大白兔20 mm长股骨骨缺损模型的可行性,比较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种方法对该长度骨缺损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随机分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组。右侧股骨外侧入路,9孔钢板置于股骨外侧,6枚螺钉固定。股... [目的]探讨建立新西兰大白兔20 mm长股骨骨缺损模型的可行性,比较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种方法对该长度骨缺损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随机分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组。右侧股骨外侧入路,9孔钢板置于股骨外侧,6枚螺钉固定。股骨中段20 mm双段截骨,切除骨膜组不分离骨膜,保留骨膜组截骨前先环形剥离骨膜保护,然后再原位缝合包绕骨缺损区。测量截骨髓腔直径,评估肢体功能恢复。分别于术后即刻、第4周和第12周拍X线片了解骨断端对位、内固定稳定及骨愈合情况;并于第4、12周取材行CT三维重建、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切除骨膜组股骨髓腔直径(5.4±0.2)mm,保留骨膜组直径(5.3±0.6)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动物耐受手术,伤口愈合好。第12周可正常负重行走。两组平均骨缺损长度20.7 mm,切除骨膜组股骨全长(10.1±0.5)cm,保留骨膜组股骨全长(10.2±0.5)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切除骨膜组有1只动物在术后第12周出现远端螺钉松动现象,其余动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内固定稳定。术后第4周切除骨膜组截骨端少量斜行絮状骨痂,相向生长,表现为软骨化骨过程;保留骨膜组骨缺损被不规则骨痂连接,可辨认两端股骨皮质,表现为骨膜化骨过程。术后第12周切除骨膜组骨痂继续相向生长,骨端部分硬化,无骨性连接;保留骨膜组骨缺损被均匀新生骨连接,形状类似正常骨结构,不能辨认股骨切缘骨皮质。[结论]该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和临床相关性,保留骨膜可促进20 mm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大白兔 节段性骨缺损 骨膜
原文传递
异体松质骨植骨打压紧密度对植骨转归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正 周建生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的打压紧密度对打压植骨转归的影响,以寻求一个定量的指标来指导打压植骨的紧密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其中3只处死后取松质骨制备植骨材料,另外27只随机分成A、B、C3组(n=9),左股骨远端髁部建立腔隙性骨缺损... 目的:探索不同的打压紧密度对打压植骨转归的影响,以寻求一个定量的指标来指导打压植骨的紧密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其中3只处死后取松质骨制备植骨材料,另外27只随机分成A、B、C3组(n=9),左股骨远端髁部建立腔隙性骨缺损并植骨。植骨紧密度在A组相当于松质骨密度,B组为0.85ρ皮质骨,C组为0.75ρ皮质骨。分别于第4、8、12周每组处死3只试验兔进行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X线检测,术后12周A组植骨区域密度低于周围正常松质骨组织,和周围松质骨界线较明显,B、C组8周、12周时植骨区域和周围正常松质骨间无明显界线;经过3个月改建,B、C组植骨区和对侧正常松质骨区骨密度差异小。病理观察术后12周C组和A组植骨周围区仍可见骨母细胞(C组多于A组),B组植骨区和周围正常区骨小梁连续,未见骨母细胞。结论:紧密打压植骨有利于移植骨早期改建塑形。当植骨区紧密度为0.85ρ皮质骨时,可以实现紧密打压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 松质骨 打压植骨 打压紧密度 骨缺损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