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对东濮凹陷构造演化的影响
1
作者 冯阵东 谭浩林 +4 位作者 吴伟 王光绪 刘惟庆 魏国营 贾天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走滑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断层的控盆特征;根据雁列断层组合演化与区域年代资料,探讨雁列组合与区域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通过低序级断层走向统计,明确该区新生代所处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兰聊断层西部分支是控制东濮凹陷整体结构的关键断层;雁列断层组合形成时间与区域右旋走滑耦合性差;东濮地区古近纪应力场稳定,未见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前后的明显差异;拉张应力是东濮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动力,右旋扭应力对该区构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东濮凹陷 边界断层 雁列组合 应力变化 右旋走滑
下载PDF
东亚原特提斯洋(Ⅰ):南北边界和俯冲极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三忠 赵淑娟 +9 位作者 李玺瑶 曹花花 刘鑫 郭晓玉 肖文交 赖绍聪 闫臻 李宗会 于胜尧 兰浩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09-2627,共19页
原特提斯洋是从新元古代Rodinia裂解到早古生代发育于滇缅泰/保山微陆块以北、塔里木-华北陆块以南的一个复杂成因的洋盆。长期以来对原特提斯洋的南、北边界及其早古生代末俯冲极性还存在争论,而这是恢复重建Pangea超大陆聚合前构造背... 原特提斯洋是从新元古代Rodinia裂解到早古生代发育于滇缅泰/保山微陆块以北、塔里木-华北陆块以南的一个复杂成因的洋盆。长期以来对原特提斯洋的南、北边界及其早古生代末俯冲极性还存在争论,而这是恢复重建Pangea超大陆聚合前构造背景的关键。本文综合利用野外地质、构造、岩浆、沉积学、地球化学、构造年代学和层析成像等最新成果,以期界定原特提斯域的南、北边界位置,确定原特提斯洋边界俯冲极性。集成分析结果表明,北界为古洛南-栾川缝合线(或宽坪缝合线)及其直至西昆仑的西延部分;南界为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缝合线。原特提斯洋北部在华北-阿拉善-塔里木陆块泥盆纪向南俯冲并与冈瓦纳大陆北缘拼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型弯山构造,现保存在祁连-阿尔金-柴达木地区的中国中央造山带内。原特提斯洋南部分支也可能在泥盆纪闭合,使得包括羌北、若尔盖、扬子、华夏、布列亚-佳木斯等在内的大华南陆块、印支陆块等也向南俯冲与冈瓦纳北缘发生了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特提斯 边界断裂 早古生代 东亚 俯冲极性
下载PDF
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分段分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伍跃中 王战 +1 位作者 陈守建 张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5-1209,共15页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和野外调查,参考最新的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表明该断裂带具有沿走向上的多级分段性、横向上的多级分带性,其构造活动性质和运动方向具有多级周期性反复的演化特点。这...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和野外调查,参考最新的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表明该断裂带具有沿走向上的多级分段性、横向上的多级分带性,其构造活动性质和运动方向具有多级周期性反复的演化特点。这是地壳波浪状构造运动在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具体体现。因此任何单一的左行、右行或逆冲、正滑作用模式都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其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南缘断裂带 断裂演化 地壳波浪运动
下载PDF
济阳坳陷边界断裂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单宝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21,33,共4页
在区域构造、地层等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边界断裂样式、发育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盆地构造、地层发育、沉积体系、油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坳陷边界基底断裂演化程度的提高伸展量增大,相... 在区域构造、地层等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边界断裂样式、发育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盆地构造、地层发育、沉积体系、油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坳陷边界基底断裂演化程度的提高伸展量增大,相应的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各项油气地质指标也随之优化。对于东部新生代伸展盆地,这可能是一个普遍规律,对盆地先期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断裂 伸展构造 旋转平面式 铲式 坡坪式 油气成藏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跨境电商物流系统脆弱性研究: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韧 温情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80,共8页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全、货物运送费用高、运输周期长、货物安全性相对较低等问题,制约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系统分析跨境物流系统各环节中存在的脆弱性风险,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对分析出的故障源,引...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全、货物运送费用高、运输周期长、货物安全性相对较低等问题,制约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系统分析跨境物流系统各环节中存在的脆弱性风险,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对分析出的故障源,引入概率重要度和故障系数,对故障系统进行检测,对各个故障源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以提高跨境物流系统的稳健性和效率,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物流系统 脆弱性 故障忖分析法
下载PDF
模糊可靠性理论在机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冰芳 刘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5-286,333,共3页
针对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故障诊断模型 ,分析了该诊断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将精确型的故障判据拓广为模糊故障判据 ,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故障概率的计算公式。在算例中 。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故障判据 隶属函数 模糊可靠性理论 机器
下载PDF
湘赣边中新生代走滑断裂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以长寿街-双牌断裂和遂川-热水断裂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建威 李先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0-483,共4页
湘赣边地区自晚三叠世开始进入了全新的陆内走滑造山作用阶段,并经历了从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的构造性质转换,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研究、流体包裹体和构造岩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均表明,走滑断裂带内有大量的流体活动,且不同变形时期... 湘赣边地区自晚三叠世开始进入了全新的陆内走滑造山作用阶段,并经历了从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的构造性质转换,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研究、流体包裹体和构造岩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均表明,走滑断裂带内有大量的流体活动,且不同变形时期及同一变形期不同变形环境的流体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构造特征均有很大差异,对变形岩石的成分变异和体积变化计算结果显示,走得变形过程中的流体(质量)/岩石(体积)比率可达105g/m3量级,这种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对区域热液铀成矿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流体-岩石 相互作用 铀矿床 矿化
下载PDF
湘赣边区中新生代走滑断裂系统及对热液铀成矿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建威 李先福 +1 位作者 李紫金 傅昭仁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湘赣边区自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全新的陆内走滑造山作用阶段 ,并在白垩纪早期经历了从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的转换。对该走滑断裂系统的构造解析及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 ,NNE向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区域大规模热液铀成矿作用的发... 湘赣边区自晚三叠世开始进入全新的陆内走滑造山作用阶段 ,并在白垩纪早期经历了从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的转换。对该走滑断裂系统的构造解析及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 ,NNE向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区域大规模热液铀成矿作用的发生。对走滑断裂控矿作用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热液成矿 走滑断裂 新生代
下载PDF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9
作者 周华伟 刘国海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7,共5页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基于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保护方案以及定子电流过流检测与保护方案,开发了一套基于TMS320F240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优良的转矩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对...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基于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保护方案以及定子电流过流检测与保护方案,开发了一套基于TMS320F240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优良的转矩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对外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实验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表明该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硬件设计思想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磁链扇区边界补偿 故障检测 故障保护
下载PDF
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贵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111,共4页
青东凹陷构造特征复杂,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过程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综合钻井、地震资料对青东凹陷的边界类型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青东凹陷是在郯庐断裂... 青东凹陷构造特征复杂,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过程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综合钻井、地震资料对青东凹陷的边界类型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青东凹陷是在郯庐断裂带控制下形成的新生代走滑拉分断陷盆地,具有"三断一超"的边界特征;凹陷内部断裂构造具有强烈的走滑特征,雁列式、花状构造发育;构造格局表现为南北向垒堑相间、东西向东断西超的箕状特征;凹陷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经历初始裂陷、强烈断陷、继承发展、抬升剥蚀和整体拗陷5个阶段,其中强烈断陷阶段是青东凹陷的构造定型期,控制了凹陷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类型 构造格局 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青东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湘赣边区鹿井矿田走滑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先福 李建威 +1 位作者 傅昭仁 陈小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湘赣边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产地之一。野外构造解析表明,NNE-NE向遂川—热水左行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该区沉积特征、构造格局和铀成矿作用。本文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的结构样式及岩石变形特征、走滑伴生... 湘赣边鹿井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矿产地之一。野外构造解析表明,NNE-NE向遂川—热水左行走滑断裂直接控制了该区沉积特征、构造格局和铀成矿作用。本文从地质构造背景出发,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的结构样式及岩石变形特征、走滑伴生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拉分盆地 控矿构造 鹿井铀矿田 湘赣边区
下载PDF
湘赣边鹿井矿田与走滑断层有关的铀矿化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先福 李建威 傅昭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6-479,共4页
鹿井矿田是湘赣边高值地质异常带内最重要的局部性致矿异常区.野外解析构造学研究表明,遂川-热水走滑构造直接控制了矿区剪切重熔型岩浆岩、拉分盆地及大型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作用与铀矿质来源、成矿构造条件和成矿... 鹿井矿田是湘赣边高值地质异常带内最重要的局部性致矿异常区.野外解析构造学研究表明,遂川-热水走滑构造直接控制了矿区剪切重熔型岩浆岩、拉分盆地及大型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重点讨论了走滑断层作用与铀矿质来源、成矿构造条件和成矿媒介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提出了鹿井矿区走滑剪切成矿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剪切成矿作用 铀矿田 矿化作用
下载PDF
利用FOCMEC方法反演2011年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_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秀敏 梁一婧 顾强强 《防灾减灾学报》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利用FOCMEC方法反演了2011年9月10日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为:节面I的走向304°,倾角76°,滑动角4°;节面Ⅱ的走向213°,倾角86°,滑动角165°;P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260... 利用FOCMEC方法反演了2011年9月10日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为:节面I的走向304°,倾角76°,滑动角4°;节面Ⅱ的走向213°,倾角86°,滑动角165°;P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260°、7°;T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168°、13°;B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19°、75°。其中节面Ⅱ的走向和活动性质与震中附近的郯庐断裂带的分支断裂——池河—西山驿断裂较为接近。分析认为NNE向的池河—西山驿断裂可能是瑞昌—阳新MS4.6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FOCMEC方法 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54.6地震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川甘陕交汇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戚帮申 张鹏 +7 位作者 丰成君 辛鹏 孟静 谭成轩 吴树仁 杨肖肖 陈群策 胡道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14-1827,共14页
川甘陕交汇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具有复杂多样的构造变形模式和构造强烈活动特征,为一潜在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关键构造部位。为了查明川甘陕交汇关键构造部位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在甘肃省水市甘谷县及四... 川甘陕交汇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具有复杂多样的构造变形模式和构造强烈活动特征,为一潜在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关键构造部位。为了查明川甘陕交汇关键构造部位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和潜在地震危险性,在甘肃省水市甘谷县及四川省广元市三堆镇实施机械岩心钻探工程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甘谷钻孔3个主应力关系为SH>Sh>Sv,甘谷地区现今水平主应力起主导作用,且具有较高地应力值,钻孔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位平均为N41°E,易于钻孔附近北西西向西秦岭北缘断裂产生左旋走滑兼逆冲活动;三堆钻孔3个主应力关系为SH>Sh>Sv,该地区现今水平主应力起主导作用,钻孔附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位平均为N85°W,利于钻孔附近北东向青川断裂产生右旋走滑兼逆冲活动。利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对断裂活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和广元地区的地应力大小均已经达到了使地壳浅部断层产生滑动失稳的临界条件,需加强地应力实时监测和分析。该研究成果为川甘陕交汇关键构造部位的断裂活动性分析和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甘陕交汇地区 西秦岭北缘断裂 青川断裂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断裂-流体-铀成矿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紫金 傅昭仁 李建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以湘赣边区NNE向走滑断裂系统构造解析及其演化和动力学分析为主线,结合含矿流体的运动学过程研究,进行热液铀成矿动力学分析,以探讨成矿作用的动力来源、作用机制和演化过程。
关键词 湘赣边多 走滑断裂带 流体 成矿动力学 铀矿床
下载PDF
高精度配电网电气设备故障识别检测方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欢 阳浩 +2 位作者 何亮 魏恩伟 郑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4-618,共5页
针对电气设备红外图像边界模糊、噪声大等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图像识别技术,利用可见光图像与红外成像,实现了对配电网电气设备的高精度远程识别和发热诊断.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边框回归算法完成了对识别对象的标记,基于灰度梯... 针对电气设备红外图像边界模糊、噪声大等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图像识别技术,利用可见光图像与红外成像,实现了对配电网电气设备的高精度远程识别和发热诊断.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边框回归算法完成了对识别对象的标记,基于灰度梯度信息矩阵提取了配电网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特征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得到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量,并将其作为输入向量,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样本训练及测试的准确率能够分别达到95%、90%以上,设备发热故障识别准确率约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识别 红外成像 灰度梯度信息矩阵 主成分分析 故障识别 边框回归算法 对象识别
下载PDF
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万兵 李代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67-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肾盂尿管交界部梗阻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09~2015-06收治的肾盂尿管交界部梗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其中腹腔镜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肾盂尿管交界部梗阻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09~2015-06收治的肾盂尿管交界部梗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其中腹腔镜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进行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则行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等手术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作为开放式肾盂成形术的可靠替代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 后腹腔镜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下载PDF
坐标镗床光学系统的故障分析与维护
18
作者 闫席珍 丁相午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25期193-194,共2页
通过对坐标镗床光学系统的原理分析,给出了对光学系统进行维护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坐标镗床 光学系统 故障分析 故障维护
下载PDF
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19
作者 赖智华 《四川地震》 2022年第3期24-27,共4页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通过对1970年以来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NNE向的邵武—河源断裂带与其南段的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带相互交汇,与其中段的次一级EW向全南—寻乌断裂带相互交汇,多组断裂的交汇处容...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通过对1970年以来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NNE向的邵武—河源断裂带与其南段的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带相互交汇,与其中段的次一级EW向全南—寻乌断裂带相互交汇,多组断裂的交汇处容易积累应力,造成中强以上地震反复发生;在邵武—河源断裂带上所发生的地震活动具有主-余震型(或震群型)特点;在邵武—河源断裂带上的M≥4.0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该断裂带南段与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交汇处的附近地区,且该断裂带地震活动空间分布明显呈现南段地震活动性强、中段地震活动性较弱和北段地震活动性最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特征 闽、赣、粤3省边界 邵武—河源断裂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是破解华北早期大陆形成演化和构造体制谜团的钥匙 被引量:16
20
作者 翟明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441-3461,共21页
鄂尔多斯地块是华北克拉通的核心地质单元之一.前寒武纪基底陆块的划分、克拉通化过程与构造机制、古元古代活动带、中-新元古代的多期裂谷和壳幔调整、华北地台形成等华北早期大陆的几乎所有重要科学问题,都与鄂尔多斯地块密切相关.近... 鄂尔多斯地块是华北克拉通的核心地质单元之一.前寒武纪基底陆块的划分、克拉通化过程与构造机制、古元古代活动带、中-新元古代的多期裂谷和壳幔调整、华北地台形成等华北早期大陆的几乎所有重要科学问题,都与鄂尔多斯地块密切相关.近年来鄂尔多斯地块的油气和煤资源的研究有重要突破,带动基础地质研究至少在三方面有重要进展:(1)大鄂尔多斯盆地的演化历史;(2)狭义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以及与周边基底岩石的对比;(3)鄂尔多斯地块的周边断裂及其性质.这些都说明鄂尔多斯地块是在原有华北克拉通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盆地,现在的狭义盆地面貌是在三叠纪末开始形成,并在中-新生代才逐步改造定格的.因此对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的形成和演化历史,需要抛开固有的想法,客观分析地质资料,给予科学解读.鄂尔多斯地块是破解华北早期大陆形成和构造体制演化谜团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周缘基底 边界断裂 华北古陆 构造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