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山羊持续性腹泻病例中分离到边界病病毒(BDV)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文良 毛立 +4 位作者 张纹纹 张则斌 赵永前 何孔旺 江杰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224,共3页
边界病(Border disease)是由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引起的以新生羔羊发生震颤和被毛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最早发现于英格兰与威尔士边界地区,故名。该病在临床上以繁殖障碍和羔羊畸形为特征,如不孕、流产、死... 边界病(Border disease)是由边界病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引起的以新生羔羊发生震颤和被毛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最早发现于英格兰与威尔士边界地区,故名。该病在临床上以繁殖障碍和羔羊畸形为特征,如不孕、流产、死产、产出弱小胎儿、羔羊先天震颤、骨骼异常和多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病 山羊 腹泻 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重建下颌髁突对下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郑德鑫 罗丹 +3 位作者 满城 江海涛 程娇 高思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重建下颌髁突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幼年山羊随机分为A(n=10)和B(n=10)两组,所有动物均行左侧髁突摘除及下颌升支后缘上移术,右侧为正常对照组。术后48周处死所有A组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重建下颌髁突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幼年山羊随机分为A(n=10)和B(n=10)两组,所有动物均行左侧髁突摘除及下颌升支后缘上移术,右侧为正常对照组。术后48周处死所有A组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与测量,术后24周、48周各处死B组5只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8周双侧下颌骨长度和宽度、升支高度及宽度无明显差异,重建髁突表面再生软骨与正常关节软骨结构相似,但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结论: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重建下颌髁突未对下颌骨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且重建髁突改建成接近正常髁突的形态,是一种较好的髁突重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重建 生长发育 下颌升支后缘 山羊
下载PDF
崇左市边境山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龙凤 李剑锋 +6 位作者 李晖仁 何杰勇 秦桂清 黄丽非 张色萍 李桂花 农洁田 《广西农学报》 2021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评估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在边境山区羊场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适合边境山区羊场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崇左市两个规模化羊场,分4种免疫组合方式,对羊群进行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弱... [目的]评估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在边境山区羊场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适合边境山区羊场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崇左市两个规模化羊场,分4种免疫组合方式,对羊群进行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弱毒苗免疫,在免疫后0d、7d、14d、28d、42d、56d、70d、120d、150d采血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只进行一次免疫的A组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在28d时最高,之后开始下降,150d时下降到26.67%;而D组在一免后28d加强免疫一次,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在二免后14d达到100%,到150d时抗体阳性率为73.33%;口蹄疫A型抗体检测结果比O型抗体阳性率略低,但抗体消长规律相近;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在免疫后14d达到100%,到150d时各组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并且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活苗两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与间隔7d再注射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以同时分点免疫两种疫苗,并且口蹄疫疫苗在一免28d后进行二次免疫,可明显提高抗体阳性率和免疫效果持续时间。[结论]口蹄疫0型、A型二价疫苗与小反刍兽疫疫苗可以同时分点注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两种疫苗不产生干扰。但口蹄疫疫苗免疫有效期短,建议28d后加强免疫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山羊 口蹄疫 小反刍兽疫 抗体 免疫效果
下载PDF
江苏部分地区羊群边界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良 毛立 +7 位作者 赵永前 孙银华 王清益 丁永龙 杨建泉 王秋生 缪忠明 江杰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08-1812,共5页
本实验室从安徽某羊场发生腹泻的山羊病料中检测分离到边界病病毒(borderdiseasevirus,BDV),证明BDV在我国羊群中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BDV在江苏羊群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江苏部分地区发生腹泻和健康羊群的血清和组织样品,采用RT... 本实验室从安徽某羊场发生腹泻的山羊病料中检测分离到边界病病毒(borderdiseasevirus,BDV),证明BDV在我国羊群中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BDV在江苏羊群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收集江苏部分地区发生腹泻和健康羊群的血清和组织样品,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测定分离毒株5’-UTR基因片段,与其他已报道的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有27.4%(29/106)样品呈阳性,不N羊场BDV阳性率为0~67%,共分离到4株不同的BDV毒株,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为73.9%~95.6%,而与其他BDV毒株的同源性为66.2%~91.6%。进化分析表明AH12-02与其他各毒株均较远,形成单独的分支,另3个毒株与BDV3型毒株关系最近。采用ELISA试剂盒对血清样品BDV抗体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羊场抗体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0~100%),还有抗体阴性持续感染个体的存在。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B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为进一步探索BDV在我国羊群中的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病病毒 山羊 流行病学 RT- PCR 抗体
原文传递
边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莹 赵明 +5 位作者 王淑娟 徐天刚 刘雨田 格日勒图 吴晓东 王志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4,共6页
边界病(border disease,BD)是由边界病毒(BDV)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羊不孕、流产和死胎,以及羔羊体型异常,多毛,震颤,因此又称"多毛震颤病","茸毛症"。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 边界病(border disease,BD)是由边界病毒(BDV)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羊不孕、流产和死胎,以及羔羊体型异常,多毛,震颤,因此又称"多毛震颤病","茸毛症"。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持续性感染的羔羊是该疾病在绵羊中传播的潜在主要传染源。山羊相对绵羊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流产。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BD疫苗,做好生物安全防控,严格饲养管理,及时对疑似染病动物特别是持续性病毒血症绵羊的检测和淘汰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现对该病的流行现状、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人员及养殖户加强对BD的认识,做好疾病的相关预防工作,减少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病 边界病毒 绵羊 山羊 流行现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