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Dynamic of Land Use in the Dja-Odzala-MinkébéLandscape between Cameroon, Congo and Gabon: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Forest Cover in a Context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1
作者 Martin Tadoum Martin Tchamba Armand Tanougong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21年第3期222-237,共16页
This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cross-border area of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 This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cross-border area of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tri-national Dja-Odzala-Minkébé (TRIDOM), subject of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Cameroon, Congo a</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d Gabon in 200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changes in land use in the context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 were used to produce the various land use maps. For this purpose, the MERIS satellite images for the periods 1992, 2005 and 2018 were use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ifferent images and the field visits made it possible to identify the following six land use classes: dense forests, degraded/deforested forests, savannas, swamp forests, buildings and bare soils, water surfaces. It emerges that the TRIDOM landscape is mainly occupied by dense forests which represent 97.02%, 96.72% and 96.52% respectively in 1992, 2005 and 2018. Then, degraded/deforested forests and savannas which would correspond to cultivation areas and fallow land only represent respectively 1.06% and 0.68% of the landscape in 1992. This proportion in 2005 is respectively 1.22% and 0.77%, whereas in 2018, it is respectively 1.36% and 0.81% of the massif. The landscape of TRIDOM has not experienced any significant land use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after the signing of the cooperation agreement. Historical rates of deforestation are low during the period under study. They are estimated at 0.042% and 0.030% respectively for the period 1992-2005 and the period 2005-2018. These low rates of deforestation seem to be due to the measures taken to secure and sustainably manage the massif taken by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low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is area and the still difficult level of accessibility of a large part of the mass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border Area Cooperation Agreement land Use Forest Covert TRIDOM
下载PDF
陆地边境口岸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黎丽 马晓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九省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口岸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展示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陆地边境口... 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九省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口岸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展示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陆地边境口岸所在边境九省区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影响和降低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其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所在省区和所有民众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与力量;与东部省区水运口岸相比,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14个国家相邻的中国陆地边境口岸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通过99个边境口岸向外传播,体现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价值观念。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从战略层面来说,实施提升管控与开放相结合的边境管理模式;在持续推进边境现代化过程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模式和效能;从实践层面来说,加快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保持口岸所在边境省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牧业发展;促进中国陆地边境口岸贸易现代化建设;加强以国门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建设;深化中国边境口岸与对应国口岸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边境口岸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陆海交界处基于重力场模型解算的大地水准面精度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3
作者 张连伟 孙毅 +2 位作者 金波文 马永 丁德秋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相互转换的中间基准面,其精度对基准转换效果至关重要。以山东省为例,本文分别使用目前较优的三种超高阶重力场模型EGM2008、EIGEN-6C4和SSG-UGM-2解算陆海交接处的大地水准面,分析其在山东省内的分布... 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相互转换的中间基准面,其精度对基准转换效果至关重要。以山东省为例,本文分别使用目前较优的三种超高阶重力场模型EGM2008、EIGEN-6C4和SSG-UGM-2解算陆海交接处的大地水准面,分析其在山东省内的分布特征。利用收集到的GNSS水准点数据对三种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研究发现,基于EIGEN-6C4模型的解算结果是三种模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使用85高程基准面重力位解算结果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交界 重力场模型 大地水准面 精度分析
下载PDF
“边境-粮食-生态”安全视域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演变特征与机制——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
4
作者 王鹏程 张利国 陆汝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37-4649,共13页
明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理是深化土地科学前沿探索、优化粮食安全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建构“边境-粮食-生态”安全框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通过泰尔指数研究其演变特... 明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理是深化土地科学前沿探索、优化粮食安全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建构“边境-粮食-生态”安全框架,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0—2020年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通过泰尔指数研究其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揭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整体处在中等效率水平,空间表现为“北高-南低”分布格局,省际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2)化肥使用过量、劳动力过剩和碳排放增加是造成中越边境地区耕地投入产出要素松弛、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3)中越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由多因子交互作用驱动,地形坡度、城镇化、边境贸易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是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积极因素,水土流失率、工业化和劳均耕地规模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抑制效应。中越边境地区亟需优化耕地经营投入结构,向“投入优-产出高-排放低”方向转型,构建边境粮农稳态格局,促进边境地区长足稳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驱动机制 边境安全 动态面板系统GMM 中越边境地区
下载PDF
新疆塔吉克族牦牛叼羊“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研究
5
作者 王强 李鑫江 《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口述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牦牛叼羊传承人的口述材料为主要调查对象,赋予“非遗”传承人话语权,回忆其生命历程、从艺之路和难忘经历;以传承人视角解说牦牛叼羊比...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口述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牦牛叼羊传承人的口述材料为主要调查对象,赋予“非遗”传承人话语权,回忆其生命历程、从艺之路和难忘经历;以传承人视角解说牦牛叼羊比赛规则、发展现状及传承困境。经整理和分析口述史资料得出:牦牛叼羊技艺的传承主要以家族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具有双重身份的“非遗”传承人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朴实的言语表达出对祖国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热爱及坚守,对荣誉的珍惜,使其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尊重;口述史以“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唤醒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体文化认同,通过在当地实施“体育+”的旅游发展模式,传承人在增加参赛队员及创新表演项目等问题上提出设想,并大胆改革,这对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及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叼羊 记忆与表达 爱国护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基于轻量语义分割网络的遥感土地覆盖分类
6
作者 朱婉玲 贾渊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2期134-142,共9页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有丰富的空间特征,针对遥感土地覆盖方法中模型复杂,边界模糊和多尺度分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与多尺度信息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使用轻量化的MobileNetV3分类器,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来减少计算量.其次,使...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有丰富的空间特征,针对遥感土地覆盖方法中模型复杂,边界模糊和多尺度分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与多尺度信息的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首先,使用轻量化的MobileNetV3分类器,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来减少计算量.其次,使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特征金字塔结构来进行多尺度分割.接着,设计了一个边界增强模块,为分割任务提供丰富的边界细节信息.然后,设计了一个特征融合模块,融合边界与多尺度语义特征.最后,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和Dice损失函数来处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WHDLD数据集的平均交并比达到了59.64%,总体精度达到了87.68%.在DeepGlobe数据集的平均交并比达到了70.42%,总体精度达到了88.81%.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快速有效地实现遥感图像土地覆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土地覆盖分类 轻量化语义分割 多尺度 边界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研究
7
作者 宁龙堂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如今,伴随互联网电商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西部陆海新通道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为进一步增强广西地区的“门户”优势,应当积极关注跨境电商物流领域发展,保持持续向前的发展活力,及时分析当前产业发展现... 如今,伴随互联网电商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西部陆海新通道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为进一步增强广西地区的“门户”优势,应当积极关注跨境电商物流领域发展,保持持续向前的发展活力,及时分析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并积极应对潜在的发展挑战,以形成更加科学、灵活、多元、全面的发展路径,文中也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广西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广西地区 跨境电商 物流发展
下载PDF
BORDER PORT MANZHOULI:URBAN FUNCTION AND SPACE DEVELOPMENT 被引量:3
8
作者 ZHANG Ping-yu,MA Yan-ji,YU Zhen-han(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t 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12,P.R.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315-320,共6页
Manzhouli is the largest land port city on the Sino-Russia border,transit cargo through the land port amount -ed to 5.95million tons,transit tour ists were 304500in 2000.It stands at the joint place of China,Mongolia ... Manzhouli is the largest land port city on the Sino-Russia border,transit cargo through the land port amount -ed to 5.95million tons,transit tour ists were 304500in 2000.It stands at the joint place of China,Mongolia an d Russi-a,faces to Siberia area of Russia,re ceives direct support from the North east China and Bohai Sea Rim Area,and possess-es priorities in geographical location,land port infrastructure,wate r resources,coal resources,touris t resources and great potentiality in economic coop eration with Russia.The future urban function is a key port on the First Eurasia Continen-tal Bridge.Manzhouli Port will keep its first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land transport,and 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transit amount through Manzhouli Port will go up to 10million tons in 2005and 20million tons in 2010.It will be construct-ed to be a trade center of the peripheral area extending to Russia and Mongolia,a key export-oriented processing industri-al zone supported by industries such as export processing industries,export agriculture,trade services,t echnology trad-ing and the other service industries.It keeps being a well-known touring city for trade,shopping,sightseeing,vocation,local food,recreation and cultural events.To build Manzhouli Export Pr ocessing Industry Zone will improve city econom-ic structure,and the main sectors are organic food processing,livestock products processing,garment and f urniture indus-try.Moreover,Manzhouli Export Pro cessing Industry Zone will eventually be upgraded to be a border free trad e zone.The city functional transition will inevitably affect urban spatial restructure and its expansion.The city space transforma-tion will develop as such:one develo pment axis of No.301highway paralle ling with Bin -Zhou(Harbin -Manzhouli)rail-way which cuts through central part o f Manzhouli City,and links Zhalainuoer District with central city;thre e urban units including central city,Zhalainuoer District and Manzhouli Interchange Trade Zone;cohesion with Aoerjin a nd Cuogang pastures;regional dual-nuclei str ucture of Hailaer City and Manhzouli City;and the Manzhouli-Zabaykalsk Free Trad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里 陆地港口 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我国陆地边境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结构要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清 刘应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有国家就会有边境,如何提升陆地边境通道管控能力,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目前我国陆地边境通道虽然在发挥“门户”的通达与“关卡”的守护功能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仍面临着公共安全观念薄弱... 有国家就会有边境,如何提升陆地边境通道管控能力,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目前我国陆地边境通道虽然在发挥“门户”的通达与“关卡”的守护功能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仍面临着公共安全观念薄弱、制度保障需要夯实、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差别化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微弱、资源投入不足、智慧边境通道建设缓慢、与周边国家的公共安全合作仍有局限等新情况与新问题。因此,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优化我国陆地边境通道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路径,使其“桥”的连接和“墙”的抵御功能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确保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边境通道 公共安全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我国沿边陆路口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以新疆为例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肖春梅 靳琳 《新疆财经》 2023年第2期26-38,共13页
沿边口岸与口岸城市作为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完善沿边城镇体系、支持边境口岸建设,对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以及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沿边陆路口岸与城市经... 沿边口岸与口岸城市作为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完善沿边城镇体系、支持边境口岸建设,对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以及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沿边陆路口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后发现:2017年以来在沿边开放政策支持下,口岸比城市发展活跃,岸城关系表现为口岸驱动型;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口岸贸易受阻,岸城关系转为城市驱动型。进一步以新疆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20年新疆陆路口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发现,新疆陆路口岸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等级虽明显提升,但仍处于失调阶段。为加快沿边陆路口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基础设施与口岸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口岸 沿边地区 口岸建设 城市经济 高质量发展 DCI指数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蒙莎莎 陆汝成 庞晓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6-385,共10页
[目的]评估广西陆地边境带生境质量和退化程度,探索其演变特征和聚集效应,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和Moran′s I指数探究了广西边境地区的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分... [目的]评估广西陆地边境带生境质量和退化程度,探索其演变特征和聚集效应,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和Moran′s I指数探究了广西边境地区的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分析了其在时空上的演变情况和聚集程度。[结果](1)2000—2020年广西边境地区发生生境质量退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等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在耕地、建设用地、河流水域等人类活动区域发生生境退化明显。(2)总体来看,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得分较高,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平均生境质量值分别为0.7392,0.7395,0.7342,存在部分县市在城市建设中占用耕地导致生境质量降低。(3)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的集聚性,高—高型集聚区面积虽明显大于低—低型集聚区,但存在低—低型集聚区对高—高型集聚区进行切割导致高等生境集中连片的程度降低。[结论]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的生境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未来应加强底线约束和人为活动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陆地边境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下载PDF
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丹 戴林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7,共10页
为加深对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该文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数据,综合运用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核密度分析法和圈层分析法,探究京津冀交界地区43个县域单元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代表性... 为加深对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该文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数据,综合运用建设用地扩张指数、核密度分析法和圈层分析法,探究京津冀交界地区43个县域单元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代表性扩张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京津冀交界地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有所提升,各省域内变化差异显著;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呈现出圈层扩张和贴边扩张两种类型,其中贴边扩张是交界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代表性格局,新增建设用地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特征,在环绕北京市城六区、天津市主城区以及京津冀交界地区(如通州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武清区等)存在高值集聚区;③京津冀交界地区贴边式扩张用地主要发生在低海拔、低坡度、人口分布相对疏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并呈现出明显的河流指向、道路指向和贴近省界扩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建设用地扩张 驱动因素 京津冀
下载PDF
由军到民:河西走廊东端永泰古城的村庄化历程
13
作者 武媛媛 关丙胜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25,59,共9页
堡寨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军事防御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军事政策而建立。永泰堡是明朝在河西走廊东端松山新边墙附近修筑的以防御为主的堡寨之一,曾一度为明庭和蒙古地方势力对峙的前线。清朝平定西北蒙古... 堡寨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军事防御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军事政策而建立。永泰堡是明朝在河西走廊东端松山新边墙附近修筑的以防御为主的堡寨之一,曾一度为明庭和蒙古地方势力对峙的前线。清朝平定西北蒙古势力叛乱以后,永泰堡逐渐向村堡转变,由军事防御的堡寨逐渐变为普通的村落形态。永泰堡的发展变迁不仅折射出此类堡寨村庄化的发展轨迹,也反映出西北一些地域的脱边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寨堡 永泰古城 河西走廊东端 边地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改中的“变天”谣言及应对——以佳县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张雨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6,89,共10页
在陕甘宁边区老区土地改革中,一些利益受损的地主和旧富农通过传播“变天”谣言以图对抗土地改革,或者通过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在解放区与国统区边界地区,农民因担心“变天”而产生恐慌情绪,使土地改革和农民动员受到一定影响,农民... 在陕甘宁边区老区土地改革中,一些利益受损的地主和旧富农通过传播“变天”谣言以图对抗土地改革,或者通过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在解放区与国统区边界地区,农民因担心“变天”而产生恐慌情绪,使土地改革和农民动员受到一定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中共中央及佳县等老区基层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变天”谣言:及时完善政策法规,消解谣言生成的社会环境;加强政策宣传教育,构建消灭谣言的舆论环境;积极主动澄清事实,揭破谣言不实内容;刚柔并济,遏制谣言传播的主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土改 “变天” 谣言
下载PDF
强边视域下西藏边境基层党建的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卓玛 《西藏发展论坛》 2023年第3期19-24,共6页
边境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与稳定,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固边安宁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党在边境地区贯彻落实各项任务和执政的组织基础。西藏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 边境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与稳定,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固边安宁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党在边境地区贯彻落实各项任务和执政的组织基础。西藏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沿边开放开发进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担负时代重托和艰巨使命。文章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特殊重要意义,在总结西藏边境地区党执政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认为边境党建阵地建设、党建引领、军民融合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与挑战。为此,提出创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推进边防巩固,边境安宁,国家安全的举措建议,努力把西藏边境建设成拱卫西南、遏敌慑敌的前哨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边境 基层党建 兴边强边 守土固边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的广西边境地区“三生”空间转型及碳储量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绍音 陆汝成 +3 位作者 张利国 林晓楠 陈雨欣 杨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9-408,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三生”空间转型下的碳储量效应,以期优化空间布局与提升边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推国家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方法]采用“三生”空间动态度、“三生”空间转移矩阵刻画边境“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特征,借助In... [目的]系统分析“三生”空间转型下的碳储量效应,以期优化空间布局与提升边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推国家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方法]采用“三生”空间动态度、“三生”空间转移矩阵刻画边境“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特征,借助InVEST模型和“三生”空间碳储量贡献率揭示边境1990—2020的碳储量时空分异及“三生”空间转型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①1990—2020年边境地区以绿被生态空间占绝对主体,农业生产空间和水域生态空间为辅的组合特点,分布上呈现“南北两翼高,中部低”特征。②研究期内边境地区“三生”空间转型呈现出初期稳定、中期波动、后期剧烈的发展态势,除水域生态空间外,其余空间均于2010—2020年动态度变化最为显著。③1990—2020年,边境地区碳储量整体呈现逐期持续递减,研究初期与中期变动幅度不大,末期碳储量深刻变化;40 a间碳储量共计损失4.13×10^(6)t,绿被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着广西边境地区碳储量的变化。[结论]应调整与优化区域“三生”空间用地结构,促进“三生”空间融合,并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强化空间用途管制,为提升区域碳储资源提供精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InVEST模型 碳储量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华北某些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平建军 曹肃朝 +2 位作者 张清荣 米雪梅 焦成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至包头一带5级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点。另外还研究了1981年以来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以及1998年至2001年11月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特征 统计分析 地震区域 成因 空间活动特点
下载PDF
石家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迎春 王利香 +1 位作者 佟连军 尹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作用机制,协调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以期为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建成区 石家庄市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谱研究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瑞 王兰辉 汤国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4,F0002,共5页
以根据DEM绘制的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作为底图,分别叠加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和民族分布,构建了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谱。在此基础上,结合4个地形剖面谱及统计结果,分析了各地理要素沿陆地边界的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 以根据DEM绘制的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作为底图,分别叠加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和民族分布,构建了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谱。在此基础上,结合4个地形剖面谱及统计结果,分析了各地理要素沿陆地边界的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阐释了各图谱之间的关联关系。中国陆地边界地形剖面谱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可量测性、可对比性、图谱性五大特征,为研究线状地理对象地形和其他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谱 陆地边界 地形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疆的软治理与硬治理 被引量:42
20
作者 方盛举 吕朝辉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13-21,共9页
我国陆地边疆地域辽阔,随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此带来我国陆地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的地位相应地突显出来。我们以政治学的理论视野对以往陆地边疆治理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 我国陆地边疆地域辽阔,随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此带来我国陆地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的地位相应地突显出来。我们以政治学的理论视野对以往陆地边疆治理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可以把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边疆治理模式概括为软治理模式和硬治理模式,从治理效果来看,发现两者各有利弊。通过比较和权衡,我们认为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最佳格局应该是实现软治理与硬治理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边疆 治理模式 软治理 硬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