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白血病的蛋白激酶抑制剂——Bosutinib 被引量:3
1
《药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bosutinib 蛋白激酶抑制剂 Src/Ab1 白血病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药Bosutinib
2
《药学进展》 CAS 2012年第9期434-434,F0003,共2页
据WebMD网站于2012年9月7日消息,美国FDA已批准辉瑞公司开发的抗白血病新药bosutinib(Bosulif)上市,用于对其他抗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CML)成年患者。CML又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关键词 bosutinib 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博舒替尼合成工艺研究
3
作者 陈锦洋 吕歆 +4 位作者 王宁 张晗 陈小林 代凤丽 夏春年 《浙江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5-23,共9页
博舒替尼是由惠氏制药公司研发的二代蛋白激酶Src和Bcr-Abl双重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本文以2-甲氧基-5-硝基苯酚和间氨基苯酚为原料,分别合成4-甲氧基-3-[3-(4-甲基哌嗪-1-基)-丙氧基]苯胺和2-氰基-N-(2,4-二氯-5-甲氧基苯... 博舒替尼是由惠氏制药公司研发的二代蛋白激酶Src和Bcr-Abl双重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本文以2-甲氧基-5-硝基苯酚和间氨基苯酚为原料,分别合成4-甲氧基-3-[3-(4-甲基哌嗪-1-基)-丙氧基]苯胺和2-氰基-N-(2,4-二氯-5-甲氧基苯基)乙酰胺,这两个关键中间体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生成亚胺,再与三氯氧磷反应关环制备博舒替尼,反应总收率达54.1%。产品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征。该合成工艺突出的亮点是原料来源广泛、操作弹性大、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可为博舒替尼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舒替尼 2-甲氧基-5-硝基苯酚 间氨基苯酚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胜 李东杰 +3 位作者 谭新骥 谷杰 陈明泉 张晓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9-1187,共9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1/PKD2基因突变引起,以双肾多发、进行性增大的囊肿为主要表现,可同时伴有肾小球滤...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1/PKD2基因突变引起,以双肾多发、进行性增大的囊肿为主要表现,可同时伴有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高血压、肝囊肿及脑动脉瘤,约45%的患者在60岁之前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ADPKD基因测序可用于临床特征不典型、没有阳性家族史、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的患者。在ADPKD阳性的家系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DPKD的主要手段。按身高调整后的肾总体积(height-adjusted total kidney volume,htTKV)和肾增长率是目前常用的监测ADPKD进展和判断预后的指标。ADPKD暂无终止其疾病进展的有效治疗措施。ADPKD治疗药物托伐普坦和伯舒替尼能延缓htTKV的增加,已在欧美等地区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囊肿 终末期肾衰竭 托伐普坦 伯舒替尼
下载PDF
伯舒替尼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萌 申星 +5 位作者 邢爽 熊国林 欧红玲 罗庆良 王欣茹 余祖胤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9,306,共6页
目的探讨伯舒替尼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THP-1和U937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伯舒替尼0~2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伯舒替尼0~5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目的探讨伯舒替尼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THP-1和U937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伯舒替尼0~2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伯舒替尼0~5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11b表达;伯舒替尼0~10μmol/L处理HL-60、THP-1和U937细胞72 h,胱天蛋白酶(caspase)广谱抑制剂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fluoromethyl-ketone(Z-VAD-FMK)预处理1 h后加入伯舒替尼处理U937细胞48 h,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伯舒替尼(0~5μmol/L)分别处理HL-60和U937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EBPβ、P21和c-Myc以及凋亡相关分子Mcl-1、Bax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伯舒替尼剂量依赖性抑制AML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伯舒替尼处理AML细胞72 h后,细胞CD11b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伯舒替尼处理HL-60细胞有效上调C/EBPβ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引起U937细胞Mcl-1表达降低和Bax表达增强,并激活caspase 3,而Z-VAD-FMK预处理U937细胞显著抑制伯舒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伯舒替尼可有效抑制AM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有效治疗AML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伴CSF1R-Y571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GDM-1的增殖机制
6
作者 曹琼 徐凝馨 +4 位作者 李小文 吴昊 郝建卿 覃艳红 李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通过蛋白激酶抑制方法研究伴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GDM-1的增殖机制。方法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将GDM-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10种不同的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于实验组,对照组仅做DMSO处理;CCK8法检测... 目的通过蛋白激酶抑制方法研究伴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GDM-1的增殖机制。方法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将GDM-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10种不同的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于实验组,对照组仅做DMSO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于GDM-1后,关键激酶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细胞因子M-CSF单独或与蛋白激酶抑制剂共同作用于GDM-1细胞,采用CCK8法进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蛋白激酶抑制分析显示明显抑制GDM-1细胞增殖的药物有dasatinib(IC50=0.01μmol/L)、bosutinib(IC50=0.07μmol/L)、linifanib(IC50=0.13μmol/L)及sorafenib(IC50=0.12μmol/L)。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inifanib作用于GDM-1后,SRC、ER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在低浓度FBS培养时,细胞因子M-CSF能够刺激伴CSF1R突变型细胞系GDM-1的增殖,其增殖水平为对照组的11.3倍;M-CSF联合bosutinib作用于GDM-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01),而M-CSF联合HG6-64-1作用于GDM-1,与仅用M-CSF组相比细胞增殖不受影响。结论GDM-1细胞中CSF1R-Y571D突变使CSF1R活性增高,并主要通过激活Src及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抑制剂 GDM-1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linifanib bosutinib
下载PDF
博舒替尼抗食管癌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7
作者 哈依努尔 梁旭俊 +4 位作者 李茂玉 邵美英 付莹 陈林 陈主初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66-475,483,共11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重Src/Abl激酶抑制剂,博舒替尼(bosutinib,SKI-606)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本文通过检测博舒替尼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后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了博舒替尼在食管癌中可能的作用靶点及机... 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重Src/Abl激酶抑制剂,博舒替尼(bosutinib,SKI-606)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本文通过检测博舒替尼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后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了博舒替尼在食管癌中可能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结果显示:在2741个磷酸化蛋白质上共鉴定到11335条磷酸化肽段、7940个磷酸化位点,差异磷酸化肽段为182个,其中上调55个,下调127个;除了抑制Src、Abl外,博舒替尼还显著影响JUN、核糖体蛋白S6、CD44、SFRS蛋白激酶2等蛋白质的磷酸化,而这些差异磷酸化蛋白质主要参与m RNA代谢、细胞骨架组织、锌离子转运等重要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显示,差异磷酸化蛋白质主要涉及转录、翻译、核糖体相关的信号通路。上述结果提示,博舒替尼可能通过影响m RNA代谢、细胞骨架组织及锌离子转运等生物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磷酸化发挥抑制食管癌的作用,而JUN和核糖体蛋白S6可能是食管癌中博舒替尼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舒替尼 食管癌 磷酸化 蛋白质组学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博舒替尼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马梦尧 张冉 +7 位作者 钟文华 刘云 张艺 吴超 苏欣宇 王林 胡泽波 李曙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究博舒替尼对体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缺氧损伤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含250μmol/L氯化钴(CoCl_(2))的高糖完全培养基处理HUVECs 24 h用以建立缺氧损伤模型。CCK-8法测定博舒替尼的无细胞毒性浓度。按实验目的分... 目的:探究博舒替尼对体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缺氧损伤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含250μmol/L氯化钴(CoCl_(2))的高糖完全培养基处理HUVECs 24 h用以建立缺氧损伤模型。CCK-8法测定博舒替尼的无细胞毒性浓度。按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CoCl_(2)缺氧损伤组和博舒替尼(0.1μmol/L)治疗组。通过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测定不同组细胞迁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SIK2蛋白含量的变化。使用STRING数据库对SIK2及其相关蛋白做蛋白互作(PPI)分析。结果:0.1μmol/L浓度的博舒替尼可促进缺氧损伤状态下HUVECs的迁移(P<0.05)且降低SIK2的蛋白表达量(P<0.05)。PPI分析结果表明SIK2与血管生成高度相关(P<0.05)。结论:博舒替尼(0.1μmol/L)能提高缺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细胞迁移能力,并可降低SIK2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舒替尼 缺氧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迁移能力
下载PDF
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9
作者 夏湖斌 万文珺 +4 位作者 王羽 张一帆 曹文卓 李曙 吴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系,加入浓度梯度(1、2、3、4和5μmol/L)博舒替尼干预24 h,用DMSO作为对照组,每组设5个平行复孔。采用CCK-8法... 目的:探讨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系,加入浓度梯度(1、2、3、4和5μmol/L)博舒替尼干预24 h,用DMSO作为对照组,每组设5个平行复孔。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TUNEL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LC3、p62)表达情况和信号通路蛋白(SIK2,p-mTOR、mTOR、p-ULK1、ULK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博舒替尼2、3、4和5μmol/L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博舒替尼4和5μmol/L浓度组Beclin-1(P<0.05)、LC3-Ⅱ/LC3-Ⅰ(P<0.05)、SIK2(P<0.01)和p-ULK1(P<0.0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而p62(P<0.05)和p-mTOR(P<0.01)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博舒替尼可能通过SIK2-mTOR-ULK1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自噬,来抑制其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凋亡,从而减弱其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博舒替尼 自噬 恶性行为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博舒替尼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张艺 吴超 +4 位作者 张奇 孔钰 卞晓倩 王影 李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3-806,813,共5页
目的:探索博舒替尼(Bosutini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设sham组(对照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做其他处理;MCAO(模型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探索博舒替尼(Bosutini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设sham组(对照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做其他处理;MCAO(模型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DMSO组(溶剂组):实验前1 d尾静脉注射溶剂DMSO(0.752 ml/kg),脑缺血2 h再灌24 h;Bosutinib组(干预组);实验前1 d予以尾静脉注射现配的Bosutinib(4 mg/kg),脑缺血2 h再灌24 h。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TTC染色后计算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SIK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含量。结果:神经功能评分,与sham组比较,MCAO及DMSO组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MCAO及DMSO两组比较,Bosutinib组的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梗死体积,与sham组对比,MCAO及DMSO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增大(P<0.01);与MCAO及DMSO两组相比较,Bosutinib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SIK2的蛋白表达,与sham组比较,MCAO及DMSO组的SIK2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MCAO及DMSO比较,Bosutinib组SIK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炎症因子变化,与sham组对比,MCAO组及DMSO组的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MCAO组及DMSO组比较,Bosutinib组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Bosutinib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其可能机制与抑制SIK2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苏替尼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SIK2 炎症
下载PDF
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建洪 黄红萍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伯舒替尼为一种强效的蛋白激酶Src/Abl双重抑制剂,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本文对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伯舒替尼 蛋白激酶抑制剂 SRC ABL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药理作用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伯舒替尼的药理研究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一 贾晓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造血系统疾病,与融合基因Bcr-Abl相关,尽管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不能耐受。伯舒替尼为Src和Abl激酶的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性...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造血系统疾病,与融合基因Bcr-Abl相关,尽管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出现耐药或不能耐受。伯舒替尼为Src和Abl激酶的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对一些实体瘤也有效。本文综述了其药理作用、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实体瘤 基因 abl SIC族激酶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博舒替尼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芳 吴莉华 +2 位作者 李俊 刘朋朋 董金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9-282,296,共5页
目的研究博舒替尼合成新方法。方法用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酯和3-二甲氨基丙烯腈合成了关键中间体4-(3-氯丙氧基)-2-(2-氰基乙烯基氨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结果与结论以香草醛为起始原料,经10步反应合成博舒替尼,总收率为35.5%(以香草... 目的研究博舒替尼合成新方法。方法用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酯和3-二甲氨基丙烯腈合成了关键中间体4-(3-氯丙氧基)-2-(2-氰基乙烯基氨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结果与结论以香草醛为起始原料,经10步反应合成博舒替尼,总收率为35.5%(以香草醛计),终产品HPLC含量为99.9%。该路线操作简便,适合大量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博舒替尼 3-二甲氨基丙烯腈 合成
原文传递
博舒替尼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雅茹 李端阳 +5 位作者 杨红 王柯若 宗晓龙 顾天舒 梁雪 李真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评价博舒替尼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8~12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博舒替尼组(B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博舒替尼+内毒素血症组(B+LPS组... 目的:评价博舒替尼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8~12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博舒替尼组(B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博舒替尼+内毒素血症组(B+LPS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B+LPS组于造模前0.5 h、B组于相应时点,尾静脉注射博舒替尼5 mg/kg。于造模后24 h时,处死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系数(LI)、肺湿重/干重(W/D)比值;行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和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LI、肺W/D比值、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和肺损伤评分升高,肺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 mRNA、VCAM-1、p-NF-κB p65和pIKB-α表达上调,VE-cadherin表达下调(P<0.05),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B+LPS组LI、肺W/D比值、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和肺损伤评分降低,肺组织IL-1βmRNA、TNF-αmRNA、IL-6 mRNA、VCAM-1、p-NF-κB p65和pIKB-α表达下调,V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结论:博舒替尼可减轻内毒素血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舒替尼 内毒素血症 急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博舒替尼合成路线图解
15
作者 韩金娥 陈建丽 林峰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已有的博舒替尼合成方法,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方法:对博舒替尼的合成路线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路线4原料易得,条件温和,总收率较高,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博舒替尼 逆合成分析 喹啉环 合成路线图解
原文传递
伯舒替尼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洪 王英利 刘统斌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6-1088,共3页
2-甲氧基-5-硝基苯酚经异丙基保护酚羟基及硝基还原制得3-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胺(3),与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缩合后,以Dowtherm A为溶剂,经Gould-Jacobs环合后再经POCl3氯代、与2,4-二氯-5-甲氧基苯胺作用得7-异丙氧基-6-甲氧基-4-... 2-甲氧基-5-硝基苯酚经异丙基保护酚羟基及硝基还原制得3-异丙氧基-4-甲氧基苯胺(3),与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缩合后,以Dowtherm A为溶剂,经Gould-Jacobs环合后再经POCl3氯代、与2,4-二氯-5-甲氧基苯胺作用得7-异丙氧基-6-甲氧基-4-(2,4-二氯-5-甲氧基苯胺基)-3-氰基喹啉,最后经氢溴酸脱异丙基、1-溴3-氯丙烷取代及引入甲基哌嗪得伯舒替尼,总收率约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舒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药 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